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6.2.2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6.2.2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ID:664763

大小:26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4-1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生 2、学科:生物学 3、课时:1 课时 4、学生准备:课前自主预习教材,完成预习学案。并记录自己的疑惑。 教学课题: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章《生态系统》 的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 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食物链。要求学生按照谁被谁吃的 关系说说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从而引出科学概念“食物链”。播放课件,通过 观察,分析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不断积累,理解生物富集现象。第二部分:食物 网。学生根据课件中材料,讨论由多条“食物链”交错形成的“食物网”,并认 识食物网。 学情分析: 本节课依据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 教学理念,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食物链。 2、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能阐述生物富集现象。 3、学会正确使用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等词语描述生物之间的 食物联系。 4、通过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 中的动植物之间的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能力目标: 经历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提高归纳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参与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与合作; 3、初步形成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来源:Z.Com]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建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的概念,并会画食物链。 难点: 理解食物网所反映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录像资料、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自主预习教材,完成预习学案。并记录自己的疑惑。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启发式和角色扮演法相结 合的方法。 六、教学活动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 【百度视频】动物世界之动物捕杀现场 http://v.ku6.com/show/lHiBzd0JRfbur1EUs0gMfA...html 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生物圈中的捕食关 系,进而认识食物链。 (二)活动过程 学点一、食物链 通过小组交流经典谚语讨论,折射生物学知识。 首先通过观看螳螂捕蝉,黄雀捕螳螂的录像,学生观看后思考并小组讨论 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什么生物现象。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拔 下,学生明白这个谚语只是反应了捕食现象,而不是一条食物链。 设计意图: 食物链的概念是本节的学习重点,学生对食物链中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容 易明白,但对食物链的组成必需要有生产者,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的却很茫然, 通过对录像的观看,分析讨论,在肯定与否定中学习了食物链的概念。 学点二、食物链的书写 这一学点通过多媒体课件一合作探究题目来完成 合作探究: 1.成语中的食物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成语中有没有吃与被吃的关系?怎么用书面的形式表示出来。 (2)蝉吃什么?黄雀又被谁吃?请将食物链补充完整。 (3)比较两条食物链,总结食物链的特点。 小组交流讨论会,教师进行精讲点拨: 1、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且起点必须 是生产者。 2、箭头方向要正确:指向捕食者,直到最高级消费者。 3、吃与被吃的关系是固定的。 设计意图: 学会用书面形式表示食物链也是本节的重点内容,通过这样一探究题目, 大部分同学都能正确书写食物链,教学效果很好。 学点三、生物富集现象 【百度视频】水俣病 http://v.youku.com/v_show/id_ca00XMjQ2NzYyNjQ=.html 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分析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不断积累,小组交流讨论有毒 物质的来源,初步形成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意识。然后让学生调查自己身边 的生态环境状况,并尝试加以分析。 设计意图: 本学点不单单传授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态环 境,号召学生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一切生物共有的家园——地球的生存,珍 惜和保护环境。 学点四、食物网 展示多媒体课件 思考: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 的变化?(从理论上分析,假如蛇的数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 鼠的数量会增加;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学生根据材料,小组交流讨论由多条“食物链”交错形成的“食物网”。 然后提供多种感性材料,引导进一步探究。 巩固练习:1、请同学们把你们所吃的食物名称都写下来,然后写出每种 食物分别来自哪种动物或植物。别忘了把自己的名字写上,然后用箭头把它们 连接起来。找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说出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的名称。一个小 组的学生到黑板粘贴不同生物卡片,连接成食物网。 2、出示几种生态系统图片让学生写出食物网。 【百度图片】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2%DD %D4%AD%C9%FA%CC%AC%CF%B5%CD%B3&in=959&cl=2&lm=-1&st=-1&pn=0&rn=1&di=81499179 705&ln=1996&fr=&fm=result&fmq=1331638483265_R&ic=0&s=0&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0&-1&di81499179705&objURLhttp%3A%2F%2Fimage. cpst.net.cn%2Fupload%2F2007-11%2F25%2F195983943.jpg&fromURLhttp%3A%2F%2Fspec ial.cpst.net.cn%2Ftour%2Fywgc%2Ffj%2F2007_11%2F195983696.html&W400&H300&T849 6&S32&TPjpg 设计意图: 问 题是探究的起点,合作是成功的关键,体验是达到彼岸的桥梁。多媒 体手段的合理运用,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课堂小结 最后3-5分钟时间由学生回忆并口述本堂课他们学习了什么生物知识, 在学习上有什么样的收获,评比表现最好的小组。三五分钟时间由学生总结一节 课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对一堂课反思的总结, 也是教师了解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的很好反馈。 (四)达标测试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小组长记录得分情况。 (五)拓展提升 1、 例如,五十年代,我国农村曾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运动。人们 发现,在麻雀大量捕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虫灾,使粮食大量减 产。农民伯伯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谁给农民伯伯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重点强调食物链断了,生态平衡被破坏了)学生回答后,师:你的发现科 学家一样。 2、在 20 世纪初,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 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有效地保护鹿,决 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那里消灭鹿的大敌——狼。 提问:请你预言一下,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狼,你 想对人类说什么?写一篇小文章。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把学会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 要。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 食物网 草→蚱蜢→青蛙→蛇 生产者 消费者 保护环境 珍爱生物 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在本人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堂课基本达到了预期 的教学目标,对教材的重难点也把握的比较到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好。从 一开始观看视频,谚语讨论,练习比赛,尝试建立食物链与食物网,整节课老师 仅占主导地位,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然后教师再精讲点拨,以此 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学习气氛轻松愉快,教学效果比预计的还好。 对经典谚语中孕含的生物学知识的剖析是本节的亮点之一,给学生科学的分组, 选好小组长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是本节的另一亮点。但本节课的还有不足之 处,比如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做得不够好,尚需进一步加强。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