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法共和制
一、选择题
1.在英语里,“民族”与“国家”是同一个词(nation),为了避免唤起不同民族(指移民的
本源民族)的人关于“国家”的联想,美国很少使用 nation 这个词来指称不同民族的人,而
更多地是使用“种族”(race)和“族群(族裔)”(ethnic)的概念。比如在人口普查时并不问
及“民族”,也不要求选择民族血统。美国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
A.淡化民族意识,强化公民意识 B.回避民族问题,缓和民族矛盾
C.模糊民族概念,消磨民族意志 D.宣扬种族思想,实行种族歧视
2.1783 年通过的《邦联条例》所建立起来的邦联比大陆会议更为有效,但仍然不足以解决
北美 13 个州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这一“共同难题”是指( )
A.经济交流障碍重重 B.在国际上没有地位
C.没有赋予中央权力 D.无统一的邦联政府
3.在 1787 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声称:“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
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为协调双方矛盾,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了 ( )
A.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 B.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不同产生办法
C.构建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 D.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
4.下表是学者对出席 1787 年制宪会议的全部 55 名代表们财产状况和职业的统计。作为史
料,它可以( )
制宪会议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分布表
财产状况
和身份
拥有公
债券
土地投
机商
高利
贷者
奴隶主
从事商业、制
造业和航海业
小农和
技工
人数 40 14 24 15 11
A.佐证美国宪法内容的局限 B.表明美国工业资本的崛起
C.证明制宪过程的尖锐冲突 D.说明美国宪法缺乏权威性
5.富兰克林在制宪会议上说:“手艺人制作木头桌子的时候,如果木料的边缘厚薄不一,
不合格,他们就两边各削去一些,让各方严缝,桌子就稳定了。”这体现了( )
A.公平原则 B.自由精神
C.妥协精神 D.民主原则
6.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通过一个从公民中挑选出来的机构,对公众的看法加以提炼
和进行补充,以这些人的智慧,使他们能最清楚地了解真正国家利益之所在。因此,公众的
声音会比他们自己直接表达更符合公共利益。这段话旨在说明( )
A.采用间接民主形式有诸多优势 B.代议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专业人士治国可避免多数暴政 D.国家实行代议制的可能性
7.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
为满意而接受,如果是由一个无足轻重或弱小的州或邦联提出的话,就会被认为不满意而加
以拒绝。”此观点旨在说明( )
A.建立联邦政府能适应国际形势 B.邦联政府阻碍了国家政治独立
C.美国面临严重的国外势力威胁 D.美国正处于国际社会的孤立中
8.18 世纪 80 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
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
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怪物”是指( )
A.邦联体制的国家 B.联邦体制的国家
C.君主立宪制国家 D.民主共和制国家
9.美国在制定 1787 年宪法时,詹姆斯·麦迪逊将参议院的用途描述为“一个抗御……反复
与激情的必要防护”。华盛顿说:“我们将法条(来自众议院)倒入参议院碟子里冷一冷。”
这说明参议院的创立者们希望( )
A.立法决策更加审慎严谨 B.使参众两院分权与制衡
C.参议院注重维护州权力 D.众议院完全控制立法权
10.1787 年,汉密尔顿说:新宪法的支持者是“商事行业的美好意愿……(他们需要一个政
府)有能力管制、保护和扩展联邦的商业”。这说明 1787 年宪法( )
A.增加了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
C.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D.明确规定了中央与各州职权
11.1787 年初麦迪逊致信华盛顿说:“州的独立与自尊自大,是这个国家的祸根”,“除非
把各州统统消灭,并将它们全部联合到一个巨大的社会里,就不能铲除这一祸根”。对此,
后来解决的方案是( )
A.取消各州的自治权 B.釆取三权分立原则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12.美国建国初期,汉密尔顿曾指出: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
历的祸患……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
外,是无法修理的。为此,美国( )
A.建立三权分立体制 B.实行州际平等原则
C.确立了联邦制体制 D.确立人民主权原则
13.“美国最高法院最重要的责任是裁决涉及宪法解释问题的案件,判定某项法律或政府行
动是否违宪。这一被称为司法审查的权力使最高法院能够否决联邦或州的法律,如果这些法
律在最高法院看来是与宪法相冲突的话。”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最高法院是美国国家权力中心 B.联邦和各州并无独立的立法权
C.最高法院统揽国家各级司法权 D.体现了国家权力的分权与制衡
14.美国国会于 1791 年通过了宪法的十条修正案。包括: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
携带武器的自由;军队不得进入民房;免于不合理搜查与扣押;正当审判程序、一罪不再理、
无罪推定、征用私产需赔偿;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宪法未赋予政府的权力都属于各
州和人民等。1791 年宪法修正案的突出特点是( )
A.厘清了联邦政府与各州的权力关系 B.美国宪法的民主共和性质得以加强
C.以明确的条文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 D.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15.1935 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紧急救济拨款法》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
1950 年美国政治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有纪律和协调一致的政党,通过内阁和其他
机构把总统和国会联系起来,能够超越宪法分权而造成的沟壑。”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
( )
A.制衡原则发生了变化 B.总统与国会利益一致
C.新政促进了政局稳定 D.权力模式出现新格局
16.17 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 18 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宣布废除封建贵族等级制度,
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
这种制度变革( )
A.为下层民众进行革命提供了机会 B.促使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
C.有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 D.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到来
17.19 世纪中期,法国几乎所有的阶层都经历了怀旧与恐惧的相互交织心态,贵族对恐怖
时期的恐惧,激进派对滥用自由的恐惧,农民对回到封建统治的恐惧,以前的官员向往国家
过去的伟大,资产阶级年轻一代怀念年轻人掌权的时期,下层阶级怀念曾给他们带来某种家
长制保护的旧制度。这说明法国当时( )
A.仍是典型的欧洲封建农业国 B.还没有结束“恐怖”统治秩序
C.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到巩固 D.已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1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
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 )
A.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 B.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 D.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
19.从 1870 年到 1940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 108 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
约为 8 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20.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美国通过《1787 宪法》、德国通过《徳意志帝国宪法》、法国通
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民主政治。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是
( )
A.法制化 B.渐进性
C.普选制 D.普世性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一举扫除了封建式的中央集权的地方管理体制和制度,确定法兰西是
“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建立了新的国家行政区。根据新的规定,全国分为 83 个
人口大致相同的省,省下面再设立区、县和市镇。与此同时,建立了新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和
行政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和管理地方政府,允许选出地方代表进行自治,给予地方民选机构
许多权力以便独立管理本地事务。新的地方管理体制和制度取消了关卡,统一了税收,打通
了商品和贸易渠道,大大促进了法国经济的发展,使法兰西语言和文化逐渐普及,地方风俗
习惯的差别逐渐缩小,种族逐渐同化,从而加速了法国政治的统一,促进了法兰西民族的最
后形成。
——摘编自穆陵《法国地方政府制度的沿革与改革》
材料二 (美国)联邦制像宪法一样,也是在反对中央集权的气氛中发展起来的。因为新兴各
州都奉行分裂主义。在 1789 年之前,合众国是一个由 13 个独立共和国组成的联盟。这一结
构的缺点变得日益明显。于是,1787 年在费城拟定了一部宪法,依据这部宪法,合众国不
仅仅是一个国家联盟,而且还是一个联邦,生活在联邦里的个人,出于某些目的,是美利坚
合众国的公民;而出于其他目的,又是各州里的公民。可见,构成联邦共和国的首先是人,
而不是州。
——摘编自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
一个国家倘若希望寻求一种最能促进自由的政府形式,那么,联邦制提供了一个值得考虑的
榜样。
——美国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法国地方管理体制和制度的特点,分析新的地方
管理体制和制度确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形成这种国家结构形式的历史背景,并说明为什
么说“联邦制提供了一个值得考虑的榜样”。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
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制。”麦迪逊
说:美国政治体制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麦迪逊“双向平衡机制”的理解。(说明:选择一个
方面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美国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为了避免唤起不同民族(指移民的本源民族)的人关于
‘国家’的联想”,即淡化民族意识,强化公民意识,故 A 项正确。
答案:A
2.解析:美国建国初期实行邦联制,贸易关卡众多,影响经济发展,故 A 项正确;邦联内
部各州(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由于国力强弱地位有所不同,故 B 项错误;邦联制赋予了中央政
府较少的权力,故 C 项错误;邦联制下美国有统一的邦联政府,故 D 项错误。
答案:A
3.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材料中“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
运”说明大小州在行使权力上存在明显不同,为此,宪法规定国会参众两院议员按照州大小
进行分配名额。
答案:B
4.解析:据表中信息可知,与会代表均为资产阶级,没有工人和小农的参与,因此该法不
具有广泛的阶级代表性,其内容也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故 A 项正确;材料“从事商业、
制造业和航海业”人数较少,故不能说明美国工业资本的崛起,故 B 项错误;材料是对与会
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的统计,不能反映制宪过程的状况,故 C 项错误;材料是对与会代表财
产状况和身份的统计,与其权威性无关,故 D 项错误。
答案:A
5.解析:由材料“两边各削去一些”及美国制宪会议的背景,可知富兰克林说此番话的目
的意在使大州与小州进行妥协,各放弃一些要求以求达成一致,故 C 项正确。
答案:C
6.解析:依据材料“公众的声音会比他们自己直接表达更符合公共利益”可知,麦迪逊认
为间接民主具有一定的优势,故 A 项正确;B 项与材料实质不符,排除;C、D 两项与材料无
关,排除。
答案:A
7.解析:A 根据材料“一个团结的强国……如果是由一个无足轻重或弱小的州或邦
联……”可以看出作者主要强调建立联邦政府能适应国际形势,故 A 项正确。
答案:A
8.解析: 根据题干“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即缺乏具体、统一的政府的原则;“整
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头脑听从四肢指挥”体现地方权力高于中央的特
点;可见美国政治家麦迪逊所说的“怪物”应是美国独立之初实行的松散的邦联体制,A 项
正确。
答案:A
9.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一个抗御……反复与激情的必
要防护”,证明美国制定法律非常审慎,双重把关,故 A 项正确。美国三权分立,国会享有
立法权,参众两院不存在分权制衡,B 项错误。材料强调参众两院制定法律的流程,C 项与
材料无关。根据“将法条(来自众议院)倒入参议院碟子里冷一冷”可知,参众两院共享立法
权,D 项错误。
答案:A
10.解析:材料反映的是 1787 年宪法支持者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保障他们的
经济利益,并不是增加政府管理经济职能,故 A 项错误;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原则在材料中
无法体现出来,材料谈及的是保障经济利益的要求,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反映 1787 年宪
法支持者是基于他们需要一个有能力管制、保护和扩展联邦商业的政府,这体现了资产阶级
要求保障自身经济利益的要求,故 C 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 1787 年宪法对中央和各州职权
的规定,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1.解析:依据 1787 年宪法,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和地
方的关系,没有说中央机构,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麦迪逊认为松散的邦联不利于国家
统一,后来 1787 年宪法中确立了联邦制,规定联邦政府的权力要高于各州的权力,故 C 项
正确;1776 年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2.解析: 根据材料中“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
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指的是美国建国初期松散的邦联制已经不能维护国家的统
一和经济的发展,所以美国确立了联邦制,故选 C。材料并未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A 项错
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是各州之间的平等,B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人
民主权原则,D 项错误。
答案: C
13.解析:美国实行的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最高法院是美国国家权力
中心说法错误,故 A 项错误;联邦和各州拥有独立的立法权,但最高法院拥有对联邦和州通
过的法律的司法审查权,故 B 项错误;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权,各级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
故 C 项错误;最高法院拥有司法审查权体现了立法和司法的制衡,故 D 项正确。
答案:D
14.解析:材料未涉及联邦政府与各州的关系,A 项错误。“民主共和性质”在材料中无从
体现,B 项错误。1791 年宪法修正案体现了对公民个人合法权利的保护,而非对公共权力的
限制,C 项错误。1791 年宪法修正案对个人权利的保护,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免于恐
惧的自由,故 D 项正确。
答案:D
15.解析:美国权力制衡的原则是三权分立,总体格局未发生变化,A 项错误。美国总统与
国会总体利益一致,但也存在相互制衡与不一致的一面,B 项错误。C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一个有纪律和协调一致的政党,通过内阁和其
他机构把总统和国会联系起来”表明美国权力模式出现新格局,故 D 项正确。
答案:D
16.解析:根据材料“为社会成员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可知这种制度变革
使资产阶级拥有了更广泛的政治权利,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政治上的障碍,故 D
项正确。
答案:D
17.解析:材料与封建农业国无关,故 A 项错误;19 世纪中期法国大革命已经结束,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各个阶层的恐惧和怀旧,与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巩固无关,反映了法国进入
了一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
答案:D
18.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各派妥协的结果,符合法国国情,
顺应了历史潮流,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19.解析: 1875 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经众议院同意由
总统任命的内阁对参议院负责,即行政权没有对立法权形成制衡,导致内阁更迭频繁,A 项正
确。B、D 两项明显不是这一时期欧美代议制的特点,排除;法国是多党制,排除 C 项。
答案:A
20.解析:根据材料,《权利法案》、《1787 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宪法》是通过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民主制度,体现法制化,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民主制度确立
的方式,渐进性是民主制度确立过程的特点,这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 B 项错误;英、美、
德、法采用的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中确立时民主制度是不完善的,不具有完全意义的普选
权,故 C 项错误;英、美、德、法各具特色,不具有普世性,故 D 项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21.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建立了新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
以便独立管理本地事务”可知,法国地方管理体制和制度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
合;第二小问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邦联体制的弊
端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回答美国联邦制的优点即可。
答案:(1)特点: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影响: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国家统一;经济上,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
化上,促进法兰西民族的形成,形成了统一的文化认同心理。
(2)历史背景:美国刚刚建立起来,采用的邦联体制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
秩序及保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原因: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的同时,要确保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联邦和州的
权力来自人民,实践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22.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 1787 年宪法确立美国“双向平衡”的政治体制,“双
向平衡”既表现在地域平衡,中央与地方利益平衡、大州与小州利益平衡、南方与北方利益
平衡;也表现在体制平衡,参众两院的平衡,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的平衡。从中选择一方
面进行论述即可。
答案: 示例一:“美国的制度设计”是地域平衡机制:
(1)中央与地方利益平衡:中央“抓大放小”,地方有相对独立性,既符合美国州先于国的
国情,又兼顾了国高于州的需要。
(2)大州与小州利益平衡: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
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
(3)南方与北方利益平衡:5 个黑人折合 3 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示例二:“美国的制度设计”是体制平衡机制:
(1)参议院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体现了政治精英的利益;众议院议员的选举体现了普通民
众的利益;总统的选举采取选举人团制度,则体现了普通民众与政治精英利益的平衡。
(2)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可以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众议员的任期为两年,可以让更多的
人进入议会,代表更多的利益团体说话。
(3)三权分立权力制衡。①“分权”:美国的中央政府机构由彼此平等而又独立的立法、行
政和司法三个机关组成。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各级法院。②
“制衡”:立法权属于国会,又受到总统和法院的制约;行政权属于总统,又受到国会和法
院的制约;司法权属于法院,又受到国会和总统的制约。通过相互制约,保持权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