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习:专题一化学与STSE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习:专题一化学与STSE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

ID:656321

大小:844.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4-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一 化学与 STSE 物质的组成 分类和变化 1.(2020·赣州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编织渔网的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文房四宝中的砚台,用石材磨制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月饼中的油脂易被氧化,保存时常放入装有硅胶的透气袋 【解析】 尼龙的成分为合成纤维,是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而纤 维素为多糖,故 A 错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用石材制作砚台的过程没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故 C 正确;硅胶具有吸水性,不具有还原性,不能防止食品氧化变质,故 D 错误。 2.(2020·西安模拟)2020 年 4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秦岭,关注山清水秀。下列 做法正确的是( C ) A.集中深埋废旧电池 B.远海排放工业污水 C.减少冶炼含硫矿物 D.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 【解析】 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 Cd,Ni 等,填埋处理,会导致土壤污染等,废旧电 池属于有害垃圾,不能用填埋法处理,A 项错误;工业污水一定要治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 B 项错误;含硫矿物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 SO2,SO2 的排放会污染空气,引发酸雨等问题, 因此减少冶炼含硫矿物有利于环境保护,C 项正确;一次性木筷的大量使用,对保护森林资 源不利,D 项错误。 3.(2020·南京模拟)用化学用语表示 C2H2+HCl —→HgCl2 150~160 ℃C2H3Cl(氯乙烯)中的相关微粒, 其中正确的是( C ) A.中子数为 7 的碳原子:76C B.氯乙烯的结构简式:CH3CHCl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HCl 的电子式: 【解析】 中子数为 7 的碳原子为: 136C,选项 A 错误;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2═══CHCl,选项 B 错误;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选项 C 正确;HCl 为共 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选项 D 错误。 4.(2020·银川模拟)有关化学资源的合成、利用与开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通过有机物的合成,可以制造出比钢铁更强韧的新型材料 B.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治理 C.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但对环境和土壤有负面影响 D.安装煤炭燃烧过程的“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脱硫,防止废气污染环境 【解析】 通过有机物的合成,可以制造出具有优良性能的各种新型材料,A 正确;可 燃冰的开发利用会影响到生态环境,B 错误;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会破坏环境和土壤,C 正 确;煤炭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要进行脱硫处理,否则废气污染环境,D 正确。 5.(2020·黄山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C ) A.硝酸铵、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B.苏打、小苏打可用作食用面碱 C.二氧化氯、漂白粉可用作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剂 D.氧化铝、二氧化硅可用作制坩埚 【解析】 A.液氨易液化,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故两者可以作制冷剂;B.苏打、小 苏打溶于水都显碱性,可用作食用面碱;C.漂白粉的消毒效果较弱,用于消毒时需要投入 量大,这样容易形成氯超标的问题,不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D.氧化铝、二氧化硅的熔点 高,可用作制坩埚;答案选 C。 6.(2020·陕西省模拟)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B ) A B C D 《神农本草经》 记 载 , 麻 黄 能 “止咳逆上气” 碳酸氢钠药片 古代中国人已用 麻黄治疗咳嗽 该药是抗酸药,服用 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 物,应远离并报警 贴有该标志的物 品是可回收物 【解析】 麻黄碱具有平喘功能,常常用于治疗气喘咳嗽,A 正确;醋酸能够与碳酸氢 钠反应,降低药效,B 错误;图示标志为放射性标志,对人体伤害较大,看到有该标志的丢 弃物,应远离并报警,C 正确;该标志为可回收物标志,D 正确。 7.(2020·双鸭山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光照条件下甲烷与少量氯气反应不可能生成三氯甲烷 B.乙炔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得三种产物 C.煤的液化是化学变化,煤经过液化可得到液态燃料油 D.石油的裂化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析】 在光照下,甲烷中的 4 个 H 能被氯气中的 Cl 连续取代,生成一氯甲烷、二 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 HCl 五种物质,与氯气和甲烷的量无关,A 错误;乙炔与 氯化氢按 1∶1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乙炔与氯化氢按 1∶2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1,1-二 氯乙烷、1,2-二氯乙烷,即乙炔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得三种产物,B 正确;煤 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 煤技术,故煤的液化是化学变化,煤经过液化可得到液态燃料油,C 正确;石油的裂化是在 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长链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 低的短链烃的过程,该过程有乙烯等不饱和烃产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正确。 8.(2020·南充模拟)2020 年 2 月 24 日,华为 MateXs 新款 5G 折叠屏手机开启线上预约 销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制造手机芯片的关键材料是硅 B.用铜制作手机线路板利用了铜优良的导电性 C.镁铝合金制成的手机外壳具有轻便抗压的特点 D.手机电池工作时,电池中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 【解析】 单晶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作芯片,A 选项正确;铜属于金属,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做手机线路板,B 选项正确;镁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轻便抗 压的特点,C 选项正确;手机电池工作时,电池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但有一部分能量 会以热能形式散失,D 选项错误。 9.(2020·北京模拟)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B ) A.催化剂 a 表面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B.N2 与 H2 反应生成 NH3 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 C.在催化剂 b 表面形成氮氧键时,不涉及电子转移 D.催化剂 a、b 能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解析】 催化剂 A 表面是氮气与氢气生成氨气的过程,发生的是同种元素之间非极 性共价键的断裂,A 错误;N2 与 H2 在催化剂 a 作用下反应生成 NH3 属于化合反应,无副产 物生成,其原子利用率为 100%,B 正确;在催化剂 b 表面形成氮氧键时,氨气转化为 NO, N 元素化合价由-3 价升高到+2 价,失去电子,C 错误;催化剂 a、b 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不能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D 错误。 10.(2020·东莞模拟)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宋·敖敬陶孙“人生请治田,种秫多酿 酒” 酿酒的主要原料是油脂 B 明·徐祯卿“草桑作蚕丝,罗琦任侬着” 区分蚕丝和棉纤维可用灼烧的方法 C 宋·苏轼“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 其物” 蜂蜜中含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 它们都属于单糖 D 《纲目》“桐油吐人,得酒即解” 桐油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 酿酒的原料为高粱、稻谷等,高粱、稻谷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经水解和 发酵得到酒(乙醇),故 A 错误;蚕丝的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灼烧 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区分蚕丝和棉纤维可用灼烧的方法,故 B 正确;蔗糖、麦芽糖属 于二糖,不属于单糖,果糖、葡萄糖属于单糖,故 C 错误;桐油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 甘油三酯的混合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 D 错误。 11.(2020·南宁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淀粉、油脂、亚油酸的组成元素中均只含 C、H、O B.工业生产石油化工中的重要基础原料乙烯,主要原理是发生消去反应 C.3M 防颗粒物口罩含有聚丙烯,聚丙烯属于高分子,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将植物的秸秆、枝叶、杂草和人畜粪便加入沼气发酵池中,一定条件下生成沼气, 属于生物质能的生物化学转换 【解析】 淀粉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0O5)n,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从化 学成分上来讲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的组成元素只含 C、 H、O,亚油酸的分子式:C18H32O2,则以上三者组成元素中均只含 C、H、O,故 A 正确; 工业上生产乙烯主要是采用石油裂解,不是发生消去反应,故 B 错误;3M 防颗粒物口罩含 有聚丙烯,聚丙烯属于高分子,分子结构简式为 ,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 C 正确;植物秸秆、枝叶、杂草含有生物质能,可发酵制取 甲烷,从而有效利用生物质能,故 D 正确。 12.(2020·南昌模拟)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生活等关系密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B ) A.部分卤代烃可用作灭火剂 B.福尔马林(甲醛溶液)可用于浸泡生肉及海产品以防腐保鲜 C.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D.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产品 【解析】 四氯化碳是卤代烃,可做灭火剂,A 正确;福尔马林为 35%~40%的甲醛 水溶液,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B 错 误;塑料袋的主要分成为聚乙烯,难以降解,易导致白色污染,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 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C 正确;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产品,D 正确。 13.(2020·济南模拟)二氧化碳捕获技术用于去除气流中的二氧化碳或者分离出二氧化碳 作为气体产物,其中 CO2 催化合成甲酸是原子利用率高的反应,且生成的甲酸是重要化工 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B.在捕获过程,二氧化碳分子中的共价键完全断裂 C.N(C2H5)3 能够协助二氧化碳到达催化剂表面 D.CO2 催化加氢合成甲酸的总反应式:H2+CO2═══HCOOH 【解析】 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故 A 正确;由二氧 化碳和甲酸的结构式可知,在捕获过程,二氧化碳分子中的共价键不会完全断裂,只断裂其 中一个碳氧双键,故 B 错误;N(C2H5)3 捕获 CO2,表面活化,协助二氧化碳到达催化剂表面, 故 C 正确;由图可知,CO2 催化加氢合成甲酸的总反应式:H2+CO2═══HCOOH,故 D 正 确。 14.(2020·洛阳模拟)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C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蔗糖水解生成 葡萄糖 取适量蔗糖溶于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加热一 段时间,冷却,滴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 B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 铁胶体 向盛有 25 mL 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 5~6 滴氯化铁饱和溶 液,加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C 比较 AgCl、AgI 的 Ksp 大小 向盛有 10滴 0.1 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 0.1 mol/L NaCl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滴加 0.1 mol/L KI 溶液 D 比较 Mg、Al 的金属 性强弱 用导线连接镁和铝片,插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观察气泡 【解析】 检验蔗糖水解产物葡萄糖,硫酸是催化剂,检验前需加入 NaOH 溶液中和 硫酸,否则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A 错误;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是向沸水中滴入饱和 FeCl3 溶 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B 错误;向 AgNO3 溶液中加入 NaCl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 再滴加 KI 溶液发生了反应 AgCl(s)+I- AgI(s)+Cl-,发生了沉淀的转化,可说明 AgCl 的 Ksp 比 AgI 的大,C 正确;元素金属性强弱可比较其单质置换水或酸中氢的难易, 或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D 错误。 15.(2020·贵阳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 性 B.常压下,0 ℃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 4 ℃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 氢键有关 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 的回收利用和 NOx 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解析】 液晶介于晶体态和液态之间,既有晶体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A 项 正确;氢键具有方向性,0 ℃时冰中的氢键较多,但由于它的方向性,导致水分子间只能在 一定方向上排列,体积增大,密度减小,B 项正确;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 质的变性属于化学变化,纳米银粒子的聚集属于物理变化,C 项错误;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 SO2 和氮氧化物的过度排放造成的,燃料的脱硫脱氮、SO2 的回收利用和 NOx 的催化转化都 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D 项正确。 16.(2020·鹤岗模拟)2020 年春节前后,新冠病毒肆虐全球,防控疫情已成为国际首要 大事。按照以往对冠状病毒的经验,乙醚、75%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均可有效 灭活病毒,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因乙醇易燃,不可使用酒精溶液大面积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B.次氯酸钠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刺激性,使用时需带手套,并稀释使用 C.过氧乙酸(CH3COOOH)用于杀灭病毒是因为其含有羧基 D.不能将“84 消毒液”和酒精混合进行环境消毒 【解析】 乙醇易燃,在使用中不能接触明火以免引起燃烧,A 正确;84 消毒液的主 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有一定的腐蚀性和刺激性,使用时需要佩戴手套并稀释使用, B 正确;过氧乙酸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可将菌体蛋白质氧化而使微生物死亡,分子中不含 羧基,C 错误;84 消毒液与酒精混合使用可降低消毒效果,产生有毒的有机氯化物,D 正 确。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