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望海潮》《扬州慢》群词阅读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望海潮》《扬州慢》群词阅读教案

ID:653301

大小:68.4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望海潮》《扬州慢》群词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比较赏析二首词,体会独特的意境。 2.明确城市荣衰兴败折射历史的兴亡悲情和词人的爱国情怀。 3.培养学生对诗意的探寻,培育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意象特点及组合方式,体察意境不同。 难点:关照城市繁华和衰败反映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志意。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设计导学案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朗读法。 学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时】 1 课时(40 分钟) 【教学过程】 03 一、导入 谈及宋朝,现代人的态度很明显地分为两类。一类人认为,宋朝积贫积弱;另一类人 则大爱宋朝,最想穿越回去的朝代就是宋朝。原因很简单,你可以在通宵达旦的夜市里走 进美食一条街、在勾栏瓦肆里风花雪月,你也可以有“琴棋书画诗酒茶”的生活美学。用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的话来说,从唐到宋,是“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 趋势。投射到文学上,文学重心逐渐下移,市井文化勃兴,表现城市文化的诗词不绝如缕, 柳永的《望海潮》更是成为文学史上第一篇直接以城市为写作对象的词。南宋姜夔自度曲 《扬州慢》也是直接以城市为标题和题材的词,尽管风格情感和柳词截然相反,但却成为 怀古伤时的城市主题佳作。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比较阅读,感受两首词各自独特的意境。 二、具体教学过程 串词:苏轼说过:“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当我读这两首出自北宋和南 宋时期的词时,想到杜甫的两句诗:“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你读完这两首 词,会有什么样的心情,我们通过初读把握两首词的感情基调,一起读。 (一)初读,把握基调 1.全班齐读,初读谈感受 提问:说说你读完两首词的心情感受是什么? 2.明确情感基调 《望海潮》:写了杭州的繁华热闹,读起来喜气洋洋。 《扬州慢》:写了扬州的萧条冷落残破,读起来今不如昔的哀叹沉重的情感。 (板书:《望海潮》:喜 《扬州慢》:悲) (二)找读,确定词眼 1.那么两首词中哪一句最能直接体现这种喜和悲的情感主旨呢?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 男生读《望海潮》,女生读《扬州慢》,带着问题查找。 朗读提示:除了把握情感的基调之外,我们还要注意语速传情。两首词都是慢词长调, 长调是相对于小令而言,字数 91 字以上。慢词,又称“慢曲子”,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 了,那大家读不宜过快。 明确:《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扬州慢》:黍离之悲 2. 要是用一个字或词来概括体现这种情感,分别是什么? 明确:《望海潮》:繁华 《扬州慢》:空城 众所周知,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这种最精炼传神,最能体现诗歌情感主旨的字 词,叫什么? 明确:诗眼,词叫词眼。 (三)品读,探究词眼 重点探究:这两首情感色彩截然不同,那么这两种不同的意境是由什么造成的? 1.整体性阅读,把握题材 (1)个读,找出写作缘由 明确:《望海潮》: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干谒词 ——他日你将杭州美景画出来,回朝后向人们夸耀。表达了对杭州的赞美,借以歌颂 此地的地方长官治理有方,政绩卓著。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推销自己,请求对方为自 己举荐。 《扬州慢》:感慨今昔 咏史怀古词 ——表示怀旧之情、国家残破、山河破碎之痛。可见这首词的主题---对国家昔盛今衰 的痛惜伤感之情。 (2)朗读感知,感知韵脚 提示:诗歌有和谐律动的声韵之美,柳永和姜夔都是深谙音律的词人。押韵有选择, 不同的韵脚可以帮助表达不同的情绪。 明确:《望海潮》韵脚为 ua,读作哇:华、花、娃、霞、夸 ——这些音是直喉音,开口呼,读起来气脉无阻,轻快自如,表达自由、繁华、百姓 安乐、喜气洋洋的感觉。 《扬州慢》韵脚为 ing,读作鹰/eng 读作恩:程、青、兵、城、惊、情、声、生 ——读起来气脉阻滞,哽咽哀婉,带给人低沉、冷寂的感觉,适合表达词人面对劫后 孤城的深沉喟叹。 小结:因此同学们看,韵脚的选择,会带出特有的情绪,影响着诗歌的情感、意境。 串词:把握诗境,首先要从赏析意象入手。没有意象,可以说就没有了诗歌。意象背 后总是藏着诗人表情达意的密码。意象的选择就是作者情感的依托,意象不可能脱离情感 而独立存在,下面我们列出两首词选取的主要意象,进行比较分析。 (3)比较意象,深入意境 小结:两首词在意象选取不同,组合方式不同,所呈现的意境截然不同。 (四)名句赏析,同抒盛衰情 1.“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几句被称为千古名句,你觉得为什么 会成为千古名句?试着谈谈自己的感受。 背景材料: (1)因词引兵:相传金国皇帝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 的繁华,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因词引兵”就是指的这件事。 (2)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 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明确赏析: (3)“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 “点”:抽象的评点(总写)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的意境 (4)西湖湖中有湖,山峰重叠,水碧山清,秀美异常。山中有桂子云外飘香,湖中有 十里荷花竞相开放。四季皆美,西湖。 2.既然城市题材有共性的地方,自然也有其个性。老师看了多个令人感动的诗句排行,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都在榜单之内,排名也很靠前,这句话的魅力在哪里,是 什么力量让大家都觉得感动呢? 明确赏析: (1)念桥边红药”,从手法上看,是从眼前的红药联想到春天芍药开放的情景,运用 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谁”是概指,表示没有人。清冷的扬州城,周边已无人烟,战火破坏 后,即便是到了春天也无人欣赏花开。这首词弥漫着爱国主义,王朝衰落、金兵横行下的 空冷扬州令人感到无限惋惜,黍离之悲溢于言表。 (2)“年年”,是时间词。姜夔经过的是兵燹之祸后的扬州,感受与杜牧时代的“春风 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完全相反、花开花落、物是人非、通过写花年年依旧,衬 托出此时的扬州城清冷无人,繁华不在。 (3)是对美的祭奠。扬州城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再,但是花却并没有因为人事变迁而停 止生命,“年年知为谁生”有一种斯人已逝,幽思长存的感觉。 (4)诗人这时候才 23 岁,却有了这么沉重的岁月感慨,红花是繁华的代表,更有一 种“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嗟怨,它不顾战事、任性绽放,更显出物的无情,而凸显人对扬 州城的悲叹。 小结:其实,二十四桥和红药,应该是互相映衬的关系,花开千年,将有多少花谢花 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桥、月、花都含有永恒存在的兴味。姜夔善于运 用清空的手法,将岁月的千年和人事的变迁复合在一起,与“空城”想对应,如此寥落之 “空城”却长满了艳丽之“红药”,以乐景衬哀情,一空一红,对比强烈,黍离之悲也尽在 其中。除了黍离之悲,更让人感怀扬州城的荣衰兴败。红药千年的岁月,并不是简单繁华 的象征,而是处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拷问着这种对于城市文明的残忍破坏。 (五)课堂作业: “初见惊鸿 再见倾城”,2019 年央视财经频道的《魅力中国城 第二季》给观众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它为我们展示了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人文历史、昂扬的城市精神 和独特的城市魅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请结合所学,查阅相关资料,为 你喜欢的城市写一篇“城市推介”词,要求引用古诗词,字数不限。 三、课堂小结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当宋词遇到江南,真可谓诗情词意满江南,更胜旅 游宣传片。宋词中有杭州如烈火烹油的兴盛喧闹,也有南宋末期站在扬州古桥如泣如诉的 亡国悲音。我们为什么爱宋朝?追寻宋朝,那是士与器的黄金时代,那有风雅世界里的世 俗之乐,那有浅斟低唱的都市创作。通过两首词的比较,我们发现城市的繁华没落折射处 于时代的兴亡更替,无论是积极用世还是关怀国家志意,都是生命感发的力量,都是城市 文化的一份注入。我们也会发现文学地图与政治地图、经济地图基本一致。城市引领着时 代的潮流,相信在新时代,是都市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友好时代。 四、板书设计 《望海潮》: 杭州—喜—繁华—干谒词—赞美 《扬州慢》: 扬州—悲—空城—咏史怀古词—怀古伤今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