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课件:中国古代史微专题48张(命题点详解+针对性训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课件:中国古代史微专题48张(命题点详解+针对性训练)

ID:652505

大小:14.88 MB

页数:48页

时间:2021-04-0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国古代史 微专题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专题三 中国古代的赋税、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专题四 中国古代教育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专题解读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德治 (1)背景:夏商时期,君主和贵族可以殄 灭生命。如“人殉”“人祭”。 (2)起源:西周建立起礼制,提出“敬天 保民”的思想。 (3)发展: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 君寻找救国新思想。 专题解读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德治 2.法治 (1)早期国家已经有法律。 (2)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 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德治与法治之争开启。 专题解读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德治 2.法治 3.德治与法治之争 (1)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注重教 化。 (2)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唯法为 治。 (3)儒家思想不合时宜,在当时备受冷落, 后来才得到重用。法家思想适应了当时建立统 一的专制集权国家的需要,受到重用。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的法治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商鞅“改法为律 ”。 (2)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秦 汉朝廷还发布“令”,即法律命令。 (3)三国魏明帝减省律令,司马昭主政时 再次减省《魏律》。 专题解读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的法治 2.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引礼入律) (1)原因:汉武帝后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 态,儒学士人以经注律,魏明帝设置律博士的 推动。 (2)表现: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 原则。 专题解读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的法治 2.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引礼入律) 3.唐朝:礼法结合,提倡礼治 (1)唐高宗时,撰成《永徽律疏》,最早 最完整封建法典,中华法学体系确立标志。 (2)732年,颁行《大唐开元礼》,是秦汉 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3)社会层面,重视家训经验,强化基层 教化。 专题解读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如《天 圣令》;元朝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 2.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 在司法实践中重视“例”,曾重修《问刑条例 》,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3.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重视例, 制定了《大清律例》。 专题解读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4.宋朝,理学形成,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并深入到族规、家训之中。 5.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 以乡约教化乡里。 6.明朝后期,乡约改而宣讲明太祖的“ 六谕”,并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使乡 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7.清朝乡约的宣讲内容是康熙帝和雍正 帝的圣谕,也常引用《大清律例》,使乡约的 约束力加强,并与法律合流。 专题解读 1.西周时期的法,是一种完全依附于礼的法。公元前536年3月 (阴历),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 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铸刑书”产生的主要影响 应是 A.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C.巩固了礼乐教化的地位 D.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A 对应研训 深化认知   法家法治思想的现代价值 (1)进化的历史观 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随社会的 现有现实来改变的。 (2)对法的尊重 公布于众,应该稳定,具有平等性,反对特权。 (3)以法治国的愿望,社会治理的首要手段 法家法治思想的局限性 (1)人治属性, 君主一人意志的体现 (2)重刑峻法 2.《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 法系确立的标志。唐律在亚洲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东 亚各国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律疏议》首篇“名例”云: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 者也。”由此可知,唐律的主要特点是 A.法律至上        B.礼法并用 C.承前启后 D.用刑持平 B 对应研训 深化认知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主要特征 (1)法律以君主意志为转移。 (2)法律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 (3)法律以刑为主。 (4)司法从属于行政。 深化认知    儒家德治思想的现代价值 (1)儒家民本思想 民为邦本;为人民服务,人民的根本利益。 (2)儒家重民思想对关怀民生的启示 富民教民; 重视民生、缩小贫富差距等。 (3)儒家正己思想对现代官德的启示 要求统治者修身正己,养清倡廉,遵信守义。 儒家德治思想的局限性 (1)“人治”特点。 (2)道德政治化的特点。 (3)等级制度森严,不同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不平等性。 3.东汉末年,有“中古第一豪族”盛名的琅琊王氏族人遵循的 家训是: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 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 过让。此五者,立身之本。这也成为此后世族大族主要的社 会价值标准,两汉时期不断被提倡的忠君思想,逐渐被孝亲 观念超越。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 A.政治动荡,改朝换代成政治生活主线 B.世家大族不重视文化教育 C.世家大族的政治地位日益衰落 D.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A 对应研训 深化认知    中国古代家训的特点 (1)创作主体:来源广泛,身份多样。 (2)呈现形式:丰富多样。 (3)主要内容:与儒家思想关系密切;与时代政治关系密切; 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变迁。 (4)主要功能:重视教化功能,起价值引领的作用。 (5)传承发展:传播借助科技发展,比如印刷术等。 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专题解读 一、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总认识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之间既 冲突,又融合,而民族融合是主流。 秦汉的统一开启了多民族国家的新阶段;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 加速了民族融合;元明清三代是统一多民族国 家最后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 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建立了民族区域自 治的基本政治制度。 专题解读 一、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总认识 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大迁徙推动了各 地间的文化交流。进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 成,规范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的国际法也逐渐 形成、成熟。 中国在融入国际社会的同时,提倡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 专题解读 二、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形式 1.民族迁徙。 2.民族战争(表现为反对外族侵略、平定 分裂叛乱)。 3.友好交往。 4.政治改革。 5.和亲与联姻。 6.会盟与和议。 7.进行册封。 8.羁縻政策(主要指设置机构)。 专题解读 三、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 自汉朝至明朝,我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的 政策。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统治阶级才实行“闭 关锁国”政策。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方式: 1.货物交换,互通有无; 2.互派使节,相互拜访; 3.直接拜访,介绍本国情况,并交换物品 ,提出友好交往的建议; 4.民间或者带私人行为的交往; 1.《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之一,其中明 确标明南沙群岛(万生石塘屿)、西沙群岛(石塘)、中沙群岛( 石星石塘),1947年中华民国政府内政部以郑和及其部属的姓 来命名了部分南海岛礁。这可以用来证明 A.郑和船队最早发现了南海诸岛 B.民国时南海诸岛成为中国领土 C.郑和航海的所及范围 D.郑和远航的航海技术领先世界 C 对应研训 深化认知   怎样弘扬思路精神?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 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渐形成了以: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 弘扬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弘扬思路将神,就 是要尊重道路选择; 弘扬思路精神,就是要坚持合作共赢;弘扬思路将神,就 是要倡导对话和平。 2.土司是中央政权承认的少数民族世袭首领。1726年云贵总督 鄂尔泰建议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设立府、厅、州、县, 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对当地进行管理,同时添设军事机构, 后来清廷批准了这些建议。这一做法有利于 A.完善中央官制    B.实现民族自治 C.消弭军事冲突 D.维护国家统一 D 对应研训 深化认知    与少数民族的相关的较好政策: ①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 权。 ②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③有利于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④明清时期较好的民族政策,还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专题三 中国古代的赋税、户籍制度与社 会治理 专题解读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秦汉时期,赋税大致包括三部分:田赋、 人头税(口赋、算赋)和徭役。 2.隋朝主要征收租调役。唐朝继承,成为 租庸调制。 3.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 4.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多且重。 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 5.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 分别实行于北方和南方;另外还有科差。 何家村出土金 银器 专题解读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6.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主要 征收米麦实物。 7.1581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 役合并、部分丁役摊入田亩;折银缴纳。 8.1712年,康熙帝规定“盛世滋丁,永不 加赋”,开始征收固定丁银。 9.雍正帝时期,实行“摊丁入亩”,即把 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统一征收。 专题解读 二、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1.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开始于战国 时期。公元前375年,秦国“为户籍相伍”,编 排户口。 2.秦朝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有一般 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3.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 政府也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东汉末年,战事 频繁,户籍散乱。 4.西晋统一后,重定户籍,称为“黄籍” 。东晋除“黄籍”外,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人 口以“白籍”进行登记。 变化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江南地区 得到开发。 专题解读 二、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5.隋统一后,重定户籍。唐承隋制,户籍 三年一造,政府还会“刮户”。 6.宋朝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 分类原因: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 地兼并严重。 7.元朝与明朝,都以职业定户籍。明朝户 籍称“黄册”。 8.清朝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雍正时期摊丁入亩后,户籍停止编审,名存 实亡。 户籍的作用:是历代封建王朝赋役征发的 依据,是为赋役征发服务的。 专题解读 三、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 (1)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 下设基层组织。 (2)表现: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唐朝 农村设里和乡,城市设坊和村。明朝实行里甲 制。 2.基层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秦汉什伍组织,唐朝邻保制度,北宋王安 石实行保甲法,明朝王阳明推行十家牌法,清 初实行里甲制。 专题解读 四、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历史背景: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 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2.表现 (1)政府为主体,民间社会处于辅助地位。 汉代建立常平仓制度;隋文帝置仓积谷,鼓励 民间置“义仓”。 (2)有尊老养老的传统。唐朝开始,设有专 门的救济机构。 (3)宋朝开始,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 起。如北宋范仲淹创设义田,赈济族人。 (4)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善 堂、善会等机构。 专题解读 四、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3.特点 (1)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 粮食供应,同时疏导和安置流民。 (2)社会救济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1.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 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个人体貌。隋炀帝大业五年,又一次 “貌阅”。通过这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检出隐 漏人口228万余。隋朝这种举措 A.根源于国家吏治的腐败 B.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 C.着眼于赋税制度的变革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对应研训 深化认知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两 者有区别又密切相关,户籍的建造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 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 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封建 社会后期,宗族以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 西欧中世纪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近代以来也一 直强调基层自治。 现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了 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孟子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后世出现 的一种赋税制度,同时采用了三种征取方式,却被史学家评 价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轻徭薄赋、项目分明的赋税制度。这种 制度是 A.什一税 B.初税亩 C.租调制 D.租庸调制 D 对应研训 深化认知   中国古代赋税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特点:结构上,以农业税为主,商业税比重较轻。依据 上,历代王朝都编订户籍,作为依据。 (2)发展趋势: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为主,方式由以 实物为主到以货币为主,种类由繁杂向简单转变,时间上由不 定时逐渐到基本定时。 专题四 中国古代教育 专题解读 一、官学教育 1.发展历程 (1)商周时期:名目众多,“庠序以教之”。 (2)汉武帝时:中央太学,地方郡(国)县学。 儒家经典,定期考核,学优入仕。 (3)唐朝:官学稳发,参加科举必经官学。 (4)宋朝:地方,学田,经费来源。 (5)封建社会后期:中央官学逐渐衰败,科 举附庸。清末,被西方的学堂和学校教直所取 代。 太学 国子监 府学 专题解读 一、官学教育 1.发展历程 2.发展特点 ①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教育体系; ②以儒家思想为教育内容; ③以培养封建官吏为教育方向; ④受国家严格控制,服务于专制体制,政 治性强。 专题解读 二、私学教育 1.产生: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产生。 2.发展 (1)汉代:“蒙学和精舍”(精庐),启蒙、 提高。 (2)魏晋南北朝时期:教学内容突破儒学, 还包括玄学、佛学、道教以及科学技术等。 (3)唐代:私学遍布城乡,制度不一,程度 悬殊。 (4)宋元明清时期;书院;学塾、村学和蒙 学,启蒙教材。 专题解读 三、古代书院的发展 1.概念:中国古代特有,民间创办为主, 相对独立于官学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 2.发展历程 (1)唐代:萌芽时期。 (2)两宋:蓬勃发展,南宋书院与理学结合。 官方支持和资助,代替和补充官学。 (3)元代:书院完全被纳入官方教育体制, 官学化。 (4)明代:明初沉寂,之后逐渐恢复。明中 叶后政治日趋腐败,书院品评朝臣,批评时政, 政治性倾向加强,朝廷屡次禁毁书院。 (5)清代:对书院加强抑制和控制。 专题解读 三、古代书院的发展 1.概念 2.发展历程 3.作用 有利于学术争鸣; 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促进了教育发展,培养了人才; 传承了传统文化; 为后世的学校教育提供借鉴。 1.东汉时,私人办学成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东汉私学教授 内容主要为儒家经典,教学模式上讲求“家法”“传父业 ”“传家学”逐渐成为普遍现象。以上现象 A.说明选官标准发生重大改变 B.促进豪强地主世族化 C.促使寒族士人崛起主导教育 D.推动儒家学说思辨化 B 对应研训 深化认知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点是重视道德的培养,而忽视才能 和技能的训练;重视师生间的承袭而忽视创造和发明;它的基 本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各级官吏,而不是建设国家的 各种人才。 中国古代产生了无数著名的教育家,各自体现了时代的精 神面貌,为传播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文 化心理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中国古代教育是人文主义教育。他以做人为教育的唯一目 的,注重教人以德行与智慧,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 综合观,即大教育观。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内在观, 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2.宋代私人设书院讲学之风盛行,书院最多时达300多所,成 为文人思想传承与交流的主要阵地,自由论辩的氛围空前浓 厚。书院的大量出现 A.确立了两宋重文轻武的格局 B.导致文人脱离现实崇尚空谈 C.说明宋代官学发展严重滞后 D.推动了宋代理性精神的发展 D 对应研训 深化认知    中国古代的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中反映了教学思 想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总结,今天看来仍有现实意义和值得借 鉴。   ①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②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③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④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⑤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