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15 三角恒等变换
1.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2)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3)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
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
求记忆).
一、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 ( )C : cos( ) cos cos sin sin
(2) ( )C : cos( ) cos cos sin sin
(3) ( )S :sin( ) sin cos cos sin
(4) ( )S :sin( ) sin cos cos sin
(5) ( )T : tan( ) tan tan π( , , π, )1 tan tan 2 k k
Z
(6) ( )T : tan( ) tan tan π( , , π, )1 tan tan 2 k k
Z
2.二倍角公式
(1) 2S :sin 2 2sin cos
(2) 2C : cos2 2 2 2 2cos sin 1 2sin 2cos 1
(3) 2T : tan 2 2
2tan π π π( π , )1 tan 2 2 4
kk k Z且
3.公式的常用变形
(1) tan tan tan( )(1 tan tan ) ; tan tan tan tantan tan 1 1tan( ) tan( )
(2)降幂公式: 2 1 cos2sin 2
; 2 1 cos2cos 2
; 1sin cos sin 22
(3)升幂公式: 21 cos2 2cos ; 21 cos2 2sin ; 21 sin 2 (sin cos ) ;
21 sin 2 (sin cos )
(4)辅助角公式: sin cosa x b x 2 2 sin( )a b x ,其中
2 2 2 2
cos ,sina b
a b a b
,
tan b
a
二、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1.半角公式
(1)sin 2
1 cos
2
(2) cos 2
1 cos
2
(3) tan 2
1 cos sin 1 cos
1 cos 1 cos sin
【注】此公式不用死记硬背,可由二倍角公式推导而来,如下图:
2.公式的常见变形(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
(1)积化和差公式:
1cos cos [cos( ) cos( )]2
;
1sin sin [cos( ) cos( )]2
;
1sin cos [sin( ) sin( )]2
;
1cos sin [sin( ) sin( )]2
.
(2)和差化积公式:
sin sin 2sin cos2 2
;
sin sin 2cos sin2 2
;
cos cos 2cos cos2 2
;
cos cos 2sin sin2 2
.
考向一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
1.化简原则
(1)一看角之间的差别与联系,把角进行合理的拆分,正确使用公式;
(2)二看函数名称之间的差异,确定使用的公式,常见的有“切化弦”;
(3)三看结构特征,找到变形的方向,常见的有“遇到分式要通分”,“遇到根式一般要升幂”等.
2.化简要求
(1)使三角函数式的项数最少、次数最低、角与函数名称的种类最少;
(2)式子中的分母尽量不含根号.学+科网
3.化简方法
(1)切化弦;
(2)异名化同名;
(3)异角化同角;
(4)降幂或升幂.
典例 1 化简: .
【解析】原式
.
【方法技巧】(1)三角化简的常用方法:异名三角函数化为同名三角函数,异角化为同角,异次化为同次,
切化弦,特殊值与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互化.
(2)三角化简的标准:三角函数名称尽量少,次数尽量低,最好不含分母,能求值的尽量求值.
(3)在化简时要注意角的取值范围.
1. 2 2cos8 2 1 sin8 的化简结果为________.
考向二 三角函数的求值问题
1.给角求值
给角求值中一般所给出的角都是非特殊角,从表面上来看是很难的,但仔细观察会发现非特殊角与特殊
角之间总有一定的关系.解题时,要利用观察得到的关系,结合公式将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特殊
角的三角函数,从而得解.
2.给值求值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其他三角函数式的值的一般思路:
(1)先化简所求式子.
(2)观察已知条件与所求式子之间的联系(从三角函数名及角入手).
(3)将已知条件代入所求式子,化简求值.
3.给值求角
通过求角的某种三角函数值来求角,在选取函数时,有以下原则:
(1)已知正切函数值,则选正切函数.
(2)已知正、余弦函数值,则选正弦或余弦函数.若角的范围是 π(0, )2
,则选正、余弦皆可;若角的范
围是(0,π),则选余弦较好;若角的范围为 π π( , )2 2
,则选正弦较好.
4.常见的角的变换
(1)已知角表示未知角
例如: , 2 ,2 ,
(2 ) , (2 ) ,
2 2
,
2 2
.
(2)互余与互补关系
例如: π 3π( ) ( ) π4 4
, π π π( ) ( )3 6 2
.
(3)非特殊角转化为特殊角
例如:15°=45°−30°,75°=45°+30°.
典例 2 求下列各式的值:
(1)cos π
8 +cos 3π
8 -2sin π
4 cos π
8 ;
(2)sin 138°-cos 12°+sin 54°.
【名师点睛】“给角求值”,一般给出的角都是非特殊角,观察发现题中的角与特殊角都有着一定的关系,如
和或差为特殊角,必要时运用诱导公式.
2.
o o
o
2cos55 3sin5
cos5
的值为__________.
典例 3 已知 tan(α−β)= ,tan β=− ,且α,β∈(0,π),则 2α−β=
A. π
4 B. π
4
C. 3π
4
D. π
4
或 3π
4
【答案】C
【解析】因为 tan 2(α−β)=
2
2
122tan 42
11 tan 31 ( )2
,
所以 tan(2α−β)=tan[2(α−β)+β]=
4 1
tan2 tan 3 7
4 11 tan2 tan 1 3 7
=1.
又 tan α=tan[(α−β)+β]=
1 1
tan tan 12 7
1 11 tan tan 31 2 7
,
又α∈(0,π),所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