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压轴题专练6 三角(2)-2021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题压轴题专练6 三角(2)-2021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含答案

ID:649533

大小:2.51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1-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小题压轴题专练 6—三角(2) 一、单选题 1.在 ABC 中, 5, , 2 64 12B C AC    ,AC 的中点为 D ,若长度为 3 的线段 (PQ P 在 Q 的左侧)在直线 BC 上移动,则 AP DQ 的最小值为 ( ) A. 30 2 10 2  B. 30 3 10 2  C. 30 4 10 2  D. 30 5 10 2  解:因为 5, , 2 64 12B C AC    , 由正弦定理可得 2 6 2 3 2 6 2 2 4 BC AB   , 可得 6, 3 2 6BC AB   , 以 BC 所在直线为 x 轴, y 轴经过点 A ,则 (0,3 3)A  , 设 3 3 3 3( ,0), ( 3,0), ( , )2 2P a Q a D   , 可得 2 2 2 23 3 3 3( 0) [0 (3 3)] ( ) (0 )2 2AP DQ a a            则 AP DQ 表示 x 轴上的点 P 与 A 和 3 3 3 3( , )2 2   的距离和, 利用对称性 3 3 3 3( , )2 2  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为 3 3 3 3( , )2 2E    , 可得 AP DQ 的最小值为 2 23 3 3 3 30 3 10(0 ) (3 3 )2 2 2AE         . 故选: B . 2.在等腰 ABC 中,角 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 b , c ,其中 B 为钝角, 3 sin cos2b a A b A  .点 D 与点 B 在直线 AC 的两侧,且 3 3CD AD  ,则 BCD 的面积 的最大值为 ( ) A. 3 34 B. 4 3 C. 5 34 D.3 解:如图所示,以 D 为原点, DC 为 x 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点 A 在单位圆上, 可得: (3,0)C , 由 3 sin cos2b a A b A  , 可得: 2 2sin 3sin sin (1 2sin )B A B A   , 可得: 2 23sin 2sin sinA B A ,可得: 3sin 2B  ,由 B 为钝角,可得 2 3B  , 设 ( , )B x y , ADC   ,可得: (cos ,sin )A   ,可得:| | 10 6cosAC   , 由题意及余弦定理可得: 2 2 2| | | | | | 2 | | | | cos 3AC AB AB AB AB      , 可 得 | || | | | 3 ACAB BC  , 2 2 2 2( cos ) ( sin ) ( 3)x y x y       ; 2 2 2 2 (cos 3)( 3) 3 sinx y      , 消去 可得 B 的轨迹为: 2 23 3 1( ) ( )2 2 3x y    ,可得: 3 2x  时,有 5 3| | 6B maxy  , 由 1 3| | | | | |2 2BCD B BS CD y y   ,可得: 1 5 3 5 332 6 4BCDmaxS     . 故选: C . 3.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2AB  , 3AD  ,点 E 是 AD 的三等分点(靠近点 )A .现以 EC 为折痕,将 CDE 翻折得到△ CD E ,设 BED   ,则在翻折的过程中 cos 的取值范围是 ( ) A. 5 2 5[ , ]5 5  B. 5 5[ , ]5 5  C. 2 5 5[ , ]5 5  D. 2 5 2 5[ , ]5 5  解:由题意可得 D 的轨迹是以 AC 为直径的圆的一部分,线段 ED 的轨迹是圆锥的侧面的 一部分. 当点 D落在平面 ABCD 内时, 设 ED 与 BC 的交点为 F ,易得 F 是 BC 的三等分点(靠近点 )B ,连接 EF , 可得 BEF BED „ „ ,则 cos cos cosBEF BED … … , 因为 2ED CD CF EF    , 90ADC   , 所以四边形 EDCF 是正方形,则 90DEF   , 因此 2 5cos cos 5BEF EBA    , 5cos cos( 90 ) sin 5BED BEF BEF          , 则 5cos [ 5    , 2 5 ]5 , 故选: A . 4.在 ABC 中, 3BC AC , 60BAC   ,点 D 与点 B 分别在直线 AC 的两侧,且 1AD  , 3DC  ,则 BD 长的最大值是 ( ) A. 4 3 B.3 3 C.6 D.4 解:在 ABC 中,设 AC x ,由 3BC AC ,可得 3BC x , 由 60BAC   ,可得 sin sin AC BC ABC BAC   ,即 3 sin sin60 x x ABC   , 所以 1sin 2ABC  , 30ABC   ,所以 90ACB   , 在 ACD 中,设 ADC   ,可得 2 2 2 2 cosAC AD CD AD CD      , 即 2 1 3 2 3 cos 4 2 3 cosx       , 由 sin sin AD AC ACD  ,所以 sin sinx ACD   , 在 BCD 中, 2 2 2 2 cosBD BC CD BC CD BCD      , 即 2 2 2 23 3 2 3 3 cos(90 ) 3 3 6 sin 3 3 6sinBD x x ACD x x ACD x               3(4 2 3cos ) 3 6sin 15 6sin 6 3cos 15 12sin( 60 ) 27               „ , 当 90 60 150       时, BD 长取得最大值 3 3 , 故选: B . 5.已知锐角 ABC 的内角 A , B , C 的对边分别为 a , b , c ,若 2 sin 3a C c , 1a  , 则 ABC 的周长取得最大值时 ABC 的面积为 ( ) A. 3 4 B. 2 C. 3 D.4 解:由正弦定理知, sin sin a c A C  , 2 sin 3a C c , 2sin sin 3sinA C C  , sin 0C  , 3sin 2A  , ABC 为锐角三角形, 3A   , 2 3B C   .  1 2 sin sin sin 3 3 2 b c a B C A     , 2 sin 3 b B  , 2 sin 3 c C , ABC 的周长为 2 2 2 2 21 sin sin 1 sin sin( )33 3 3 3 B C B B      2 2 2 21 sin (sin cos cos sin )3 33 3 B B B     2 2 3 11 sin ( cos sin )2 23 3 B B B    2 11 sin cos sin 3 3 B B B    1 3sin cosB B   1 2sin( )6B    , 当 3B  ,即 ABC 为等边三角形时, ABC 的周长取得最大值, 此时 ABC 的面积 1 1 3sin 1 1 sin2 2 3 4S ac B       . 故选: A . 6.在 ABC 中,内角 A , B , C 的对边分别是 a , b , c ,且 BC 边上的高为 3 6 a ,若 sin sinC B k ,则当 k 取最小值时,内角 A 的大小为 ( ) A. 2  B. 6  C. 3  D. 2 3  解:因为 sin sinC B k ,所以 c b k ,不妨设 c b… ,则 1k… , 因为 BC 边上的高为 3 6 a ,所以 1 3 1 sin2 6 2a a bc A   ,即 2 2 3 sina bc A , 由余弦定理 2 2 2 2 cosa b c bc A   , 所以 2 2 2 3 sin 2 cosb c bc A bc A   ,即 2 3sin 2cos 4sin( )6 b c A A Ac b      , 令 1b ct c b    k k ,则 2 11t   k , 当 1k… 时, 0t… ,所以t 在[1, ) 上是增函数, 当 1k 时, 2t  ,即 4sin( ) 26A   , 所以 5 6 6A    ,可得 2 3A  . 故选: D . 7.在 ABC 中,内角 A ,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b ,c ,角 B 为锐角,若 4 cosc b A , 则 tan 6 tan tan tan A B C A   的最小值为 ( ) A. 7 3 3 B. 3 5 2 C. 3 3 2 D. 3 2 解: ABC 中, 4 cosc b A ,由正弦定理得 sin 4sin cosC B A ; 又 sin sin( )C A B  , 所以 sin cos cos sin 4sin cosA B A B B A  , 整理得 sin cos 3sin cosA B B A , 即 tan 3tanA B ,且 tan 0B  ; 又 2 tan tan 4tantan tan( ) 1 tan tan 3tan 1 A B BC A B A B B        , 所以 tan 6 3tan 6 tan tan tan tan tan 3tan A B B C A B C B      3 2 tan tanC B   23(3tan 1) 2 4tan tan B B B   3 5 3 3 5(3tan ) 2 54 3tan 4 2B B    … , 当且仅当 5tan 3B  时取“  ”; 所以 tan 6 tan tan tan A B C A   的最小值为 3 5 2 . 故选: B . 8.若 ABC 的三个内角 A ,B ,C 满足 tan A ,tan B ,tan tanA C ,tan (tan tan )B A C 依 次成等比数列,则 sin( ) sin( ) C B B A   值是 ( ) A. 10 10 B. 3 10 10 C. 5 5 D. 2 5 5 解: tan A , tan B , tan tanA C , tan (tan tan )B A C 依次成等比数列, 2tan tan (tan tan )B A A C   , 2 2(tan tan ) tan (tan tan )A C B A C   , 2(tan 1)((tan tan ) 0A A C    , A , B , C 是 ABC 的内角, 故解得: 4A  , 2tan 1 tan[ ( )]B A B     , 2tan 1 tan( )4B B    , 2 1 tantan 1 1 tan BB B     , 2tan tan 2 0B B    , 解得: tan 2B  , 故 2 5sin 5B  , 5cos 5B  , 又 1 tantan tan( ) 31 tan BC A B B       , 故 3 10sin 10C  , 10cos 10C  , 故 3 50 2 50 sin( ) sin cos cos sin 550 50 sin( ) sin cos cos sin 52 10 10 10 10 C B C B C B B A B A B A       , 故选: C . 9.设 a ,b ,c 为 ABC 中的三边长,且 1a b c   ,则 2 2 2 4a b c abc  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3[27 , 1]2 B. 13[27 , 1)2 C. 13(27 , 1]2 D. 13(27 , 1)2 解:记 (f a , b , 2 2 2) 4c a b c abc    ,则 (f a ,b , ) 1 2 2 ( ) 4c ab c a b abc     1 2 (1 2 ) 2 (1 )ab c c c     2 2 22( ) 2 2( ) 1c ab a b ab c      2 2 21 12[ ] 22 2c ab a b     1 1 1 14( )( )( )2 2 2 2c a b     又 a , b , c 为 ABC 的三边长, 所以1 2 0a  ,1 2 0b  ,1 2 0c  ,所以 (f a , b , 1) 2c  . 另一方面 (f a ,b , ) 1 2 (1 2 ) 2 (1 )c ab c c c     , 由于 0a  , 0b  ,所以 2 2 (1 )( )2 4 a b cab  „ , 又1 2 0c  ,所以 (f a , b , 2 3 2(1 ) 1 1) 1 2 (1 2 ) 2 (1 )4 2 2 cc c c c c c       … , 不妨设 a b c… … ,且 a ,b , c 为 ABC 的三边长, 所以 10 3c „ .令 3 21 1 2 2y c c   ,则 23 (3 1) 0y c c c c     „ , 所以 21 1 1 1 13( )27 2 3 2 27miny     ,从而 13 1( , , )27 2f a b c „ , 当且仅当 1 3a b c   时取等号. 故选: B . 10.设 0 4b a b   , 0m  ,若三个数 2 a b , 2 2a b ab  , m ab 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 三条边长,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3 5( 2 4  ,1) B. (1, 3) C. 13 5[ 2 4  , 2] D. ( 3 , 2) 解: 0 4b a b   , 0m  , 令 2 a bx  , 2 2y a b ab   , z m ab , 22 2 2 2 2 23( ) ( ) 02 4 a bx y a b ab a b         ,  2 2 2 a b a b ab    , x y  , x , y , z 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可得 y x z x y    , 即为 2 2 2 2 2 2 a b a ba b ab m ab a b ab         , 设 0 4b a b   ,可得1 4a b   ,可令 (1 4)at tb    , 即有 2 2 2 22 ( ) 2 ( )2a b ab a b a b ab a bm ab ab          , 即为 1 1 1 12 1 ( ) 2 2 1 ( )t t m t tt tt t           , 由 1 1 1 12 1 ( ) 2 2 1 2 4t t t tt tt t        … , 当且仅当 1t  上式取得等号,但1 4t  ,可得 1 12 1 ( ) 4t tt t      , 则 2 4m„ ,即 2m„ ; 又设 1 5(2, )2k t t    ,可得 21 12 1 ( ) 2 3t t k kt t        , 由 22 3y k k   的导数为 2 2 2 2 2 31 3 3 k k ky k k        , 由 52 2k  可得 22 3k k  ,即函数 y 为增函数, 可得 2 25 5 52 3 2 3 134 2 2k k       , 即有 52 13 2m … ,即有 13 5 2 4m … , 可得 13 5 22 4 m „ „ , 故选: C . 二、多选题 11.在 ABC 中, A ,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且 6c  .记 S 为 ABC 的面积,下 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若 3C  ,则 S 有最大值 9 3 B.若 , 2 36A a  ,则 S 有最小值 3 3 C.若 2a b ,则 cosC 有最小值 0 D.若 10a b  ,则 sinC 有最大值 24 25 解:对于 A ,当 3C  ,则由余弦定理可得 2 236 2 cos 3a b ab    , 可得 2 2 36 2a b ab ab   … ,则 36ab„ ,可得 1 sin 9 32S ab C „ , 当且仅当 6a b  时取得最大值,故 A 正确; 对于 B ,当 , 2 36A a  ,由余弦定理 212 36 2 6 cos 6b b      , 即 2 6 3 24 0b b   ,解得 2 3b  ,或 4 3 , 则 1 16 2 3 3 32 2minS      ,故 B 正确; 对于 C ,当 2a b , 2 2 2 2 2 36 5 36 5 9cos 2 4 4 a b bC ab b b       , 又由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2 6b  ,所以当 6 52 6 5b  时, cos 0C  ,故 C 错误; 对于 D ,当 10a b  ,则由余弦定理可知, 2 2 236 ( ) 2 36 32cos 12 2 a b a b abC ab ab ab         , 由 10 2a b ab  … ,则 25ab„ , 7cos 25C… , 24sin 25C„ , 当且仅当 5a b  时取得最大值,故 D 正确. 故选: ABD . 12 . 如 图 , ABC 的 内 角 A , B , C 所 对 的 边 分 别 为 a , b , c . 若 a b , 且 3( cos cos ) 2 sina C c A b B  , D 是 ABC 外一点, 1DC  , 3DA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A. ABC 是等边三角形 B.若 2 3AC  ,则 A , B , C , D 四点共圆 C.四边形 ABCD 面积最大值为 5 3 32  D.四边形 ABCD 面积最小值为 5 3 32  解: 3( cos cos ) 2 sina C c A b B  ,  3(sin cos sin cos ) 2sin sinA C C A B B   ,即 3sin( ) 3sin 2sin sinA C B B B    , 由 sin 0B  ,可得 3sin 2B  , 3B   或 2 3  . 又 a b . 3B CAB ACB       ,故 A 正确; 若四点 A , B , C , D 共圆,则四边形对角互补,由 A 正确知 2 3D  , 在 ADC 中, 1DC  , 3DA  , 2 2 22 cos 13 2 33AC DC DA DC DA        ,故 B 错; 等边 ABC 中,设 AC x , 0x  , 在 ADC 中,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 cosAC AD CD AD CD D     , 由于 3AD  , 1DC  ,代入上式,得 2 10 6cosx D  , 23 5 31 1 33 32 3 2 4 2 3 2ABC ACDABCDS S S x xsin sinD x sinD sin D                  四边形 , (0, )D  , 3 sin( ) 12 3D    „ , 四边形 ABCD 面积的最大值为 5 3 32  ,无最小值, 故 C 正确, D 错误, 故选: AC . 13.在 ABC 中,已知 cos cos 2b C c B b  ,且 1 1 1 tan tan sinA B C   ,则 ( ) A. a 、 b 、 c 成等比数列 B.sin :sin :sin 2 :1: 2A B C  C.若 4a  ,则 7ABCS  D. A 、 B 、 C 成等差数列 解:将 cos cos 2b C c B b  ,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 sin cos sin cos 2sinB C C B B  , 即 sin( ) 2sinB C B  , sin( ) sinB C A  , sin 2sinA B  , 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 2a b , 又  1 1 1 tan tan sinA B C   , 即 cos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 sin 1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B A A B A B C A B A B A B A B C       , 2sin sin sinA B C  ,由正弦定理可得 2ab c , 2a c  , 1: : : : 2:1: 22 2 aa b c a a   ,故 A 错误, 由正弦定理可得 sin :sin :sin 2 :1: 2A B C  ,故 B 正确; 若 4a  , 可 得 2b  , 2 2c  , 可 得 16 4 8 3cos 2 4 2 4C     , 可 得 7sin 4C  , 可 得 1 74 2 72 4ABCS      ,故 C 正确; 若 A 、 B 、 C 成 等 差 数 列 , 且 A B C    , 2B A C  , 可 得 3B  , 由 于 2 2 2 2 2 2 5 2 12 4cos 2 2 8 2 a aaa c bB ac ac       ,故 D 错误. 故选: BC . 14.在 ABC 中,a ,b ,c 分别是内角 A ,B ,C 所对的边, 3 2 sina c A ,且 0 , 42C b   ,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3C  B.若 7 2c  ,则 1cos 7B  C.若 sin 2cos sinA B C ,则 ABC 是等边三角形 D.若 ABC 的面积是 2 3 ,则该三角形外接圆半径为 4 解:由正弦定理可将条件 3 2 sina c A 转化为 3sin 2sin sinA C A , 因为 sin 0A  ,故 3sin 2C  , 因为 (0, )2C  ,则 3C  ,故 A 正确; 若 7 2c  ,则由正弦定理可知 sin sin c b C B  ,则 4 3 4 3sin sin 7 2 7 2 bB Cc     , 因为 (0, )B  ,则 2 48 1cos 1 1 49 7B sin B        ,故 B 错误; 若 sin 2cos sinA B C ,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2 cosa c B , 又因为 3 2 sina c A ,即 2 3 sin3a c A ,即有 2 3 sin 2 cos3 c A c B ,所以 sin 3 cosA B , 因为 2 3A B C     ,则 2 3A B  ,故 2sin( ) 3cos3 B B   , 整理得 3 1cos sin 3cos2 2B B B  ,即 1 3sin cos2 2B B , 解得 tan 3B  ,故 3B  ,则 3A  , 即 3A B C    ,所以 ABC 是等边三角形,故 C 正确; 若 ABC 的面积是 2 3 ,即 1 sin 2 32 ab C  ,解得 2a  , 由余弦定理可得 2 2 2 12 cos 4 16 2 2 4 122c a b ab C          ,即 2 3c  设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是 R , 由正弦定理可得 2 32 4sin 3 2 cR C    ,则该三角形外接圆半径为 2,故 D 错误, 故选: AC . 三、填空题 15. ABC 的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且 cos cos 4 1 cos sin b C c B a B B   , 41a c  , ABC 的面积为 2,则 b  3 . 解:由正弦定理知,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 ,  cos cos 4 1 cos sin b C c B a B B   ,  sin cos sin cos 4sin 1 cos sin B C C B A B B   ,即 sin( ) 4sin 1 cos sin B C A B B   , A B C    , sin( ) sinB C A   , 又 sin 0A  , sin 4(1 cos )B B   , 将其左右两边平方,得 2 2sin 16(1 2cos cos )B B B   , 2 2sin cos 1B B  , 217cos 32cos 15 0B B    ,解得 15cos 17B  或 1(舍 ) , 2 8sin 1 17B cos B    , ABC 的面积为 2, 1 4sin 22 17S ac B ac    , 17 2ac  , 由余弦定理知, 2 2 2 2 cosb a c ac B   , 2 2 17 17 15( ) 2 2 cos 41 2 2 92 2 17b a c ac ac B            , 3b  . 故答案为:3. 16.在 ABC 中,内角 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 b , c ,若 3A  , 2b c a  ,则 1 1 tan tanB C  的最小值为 2 3 3 . 解:因为 3A  , 2b c a  ,由正弦定理可得 sin sin 2sin 3B C A   ,即 sin sin 3B C  , 所 以 2 2 1 1 cos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 sin 3 3 3 2 3 sin sintan ta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2sin sin 332 ( ) 2 ( )2 2 B C B C B C B C A B CB C B C B C B C B C B C            … , 当且仅当 sin sinB C ,即 B C 时取等号, 所以 1 1 tan tanB C  的最小值为 2 3 3 . 故答案为: 2 3 3 . 17.锐角 ABC 中,内角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b ,c ,且 sin 2 sin sin sin a b C B c A B    , 则角 A 的大小为 4  ;若 2b  ,则 ABC 面积 S 的取值范围是 . 解:由题意知, sin 2 sin sin sin a b C B c A B    , 由正弦定理得: 2a b c b c a b    ,化简得: 2 2 2 2b c a bc   ,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 2cos 2 2 2 b c a bcA bc bc     , 又 0 A   , 则 4A  , 又 A B C    ,则 3 4B C  , 因为 ABC 是锐角三角形, 所以 0 2 30 4 2 C C           ,解得 4 2C   , 因为 2b  , 由正弦定理得 3 sinsin sin( )4 4 a b c CC    , 所以 2sin 3sin( )4 Cc C  , 所以 ABC 的面积为 1 1 2sin 2 2 sin 2sin 2 3 12 2 2 2sin( ) 1(cos sin )4 tan2 C CS bc A C C C C          , 由 tan tan 14C   , 所以 1 (0,1)tanC  , 所以 11 (1,2)tanC   , 所以 2 (1,2)11 tanC   ; 即 ABC 面积 S 的取值范围是 (1,2) . 故答案为: 4  , (1,2) . 18.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以基本定义、公设和公理作为全书推理的出发点.其中第 Ⅰ卷命题 47 是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书中给出了一种证明思路:如图, RT ABC 中, 90BAC   ,四边形 ABHL 、ACFG 、BCDE 都是正方形,AN DE 于点 N , 交 BC 于点 M .先证明 ABE 与 HBC 全等,继而得到矩形 BENM 与正方形 ABHL 面积相 等;同理可得到矩形CDNM 与正方形 ACFG 面积相等;进一步定理可得证.在该图中,若 1tan 3BAE  ,则 sin BEA  2 10 . 【解答】解:设 AB k , AC m , BC n , 可得 2 2 2k m n  , 又 ABE HBC   ,可得 2 2 2 2( )AE CH HL CL k m k      , 在 ABE 中, sin 1tan cos 3 BAEBAE BAE    , 又 2 2sin cos 1BAE BAE    , 解得 1sin 10 BAE  , 3cos 10 BAE  , 由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 ) 2 2 3cos 2 102 ( ) 2 2 2 2 2 AB AE BE k k m k n k km k mBAE AB AE k k k m k k km m k m km                    , 化为 2 28 2 0k km m   , 解得 2m k , 又 2 2 2k m n  ,可得 5n k , 在 ABE 中, sin sin AB BE BEA BAE   ,即 1sin 10 k n BEA  , 可得 2sin 10BEA  . 故答案为: 2 10 .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