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单元练习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单元练习卷

ID:625257

大小:4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单元练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看拼音写汉字(8 分) 倦 dài bèng 溅 丰 yú àng 然 狭ài 秀 qí jiǒng 异 zhù 立 二、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他们找出来后在原文中标示出来,然后改正在下 方的方格内。(4 分,书写不工整、不规范扣 1 分) ①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练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底。 ②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经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三.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10 分) 1、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 》) 2、 ,相伴过年华。( 《迎燕》) 3、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 4、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曰:“天下无马!” 5、塞下秋来风景异, 。( 《渔家傲》) 6、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四、仿照例句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2 分) [示例]松柏:冬雪算什么,重要的是保持绿的本色。 五、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 期“爱鸟”专刊。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共 4 分)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 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 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2 分) (2)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 写几句简短的话。(2 分) 六、课内阅读 (一) 阅读下面两个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甲)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 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 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 垂了。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 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⑦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 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乙)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 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 )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 屈,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 见长的,有的( )如老妪负水,有的( )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 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 )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 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选自《晋祠》) 1.(甲)段中最能体现白杨树精神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中最能突出晋祠树的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乙)段括号里应依次填人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 分) A.挑偃挺拧 B.横偃劲扭 C.挑犹劲扭 D.横犹挺拧 3.(甲)段运用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借白杨树来赞美抗日军民;(乙)段在介绍左扭柏时, 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它高而“扭”的特点。(2 分) 4.从表达方式看,(甲)段是描写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乙)段是描写与 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 (2 分) 5.从写树的目的与作用来看,甲段体现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段突出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二)核舟记(12 分,每题 2 分) 明有奇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 象形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共八扇。启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①______”,左刻“②______, 水波不兴”,石青之。 1、把选文中横线上应填的文字写在下面。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下面对句子理解错误的是( ) A.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船身长大约八分多一点。 C.盖大苏泛赤壁云:船的顶层刻着大苏游赤壁时的云彩。 D.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能用一寸来长的木头雕刻成宫室、器皿、人物。 3、结合全文,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核舟记》一文选自清代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B.文章说明了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他的高超技艺。 C.文章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D.“尝贻余核舟一”,这里指的是王叔远把核舟赠送给苏轼。 4、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是( ) A.第一段概括介绍了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了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B.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C.“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是介绍核舟的体积的。 D.介绍王叔远能用体积很小的原材料表现很广的题材,目的是说明雕刻家有多方面的成 就 5、 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 _ 6、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三)阅读《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完成下题(11 分) 在沙漠里边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唐玄奘相信这是魔鬼在迷人,直到如今,住在 沙漠中的人们,却也还有相信的。群众把会发出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在现宁夏自治区 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叫鸣沙山,即在今日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此设有 一个治沙站,站的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一百米,沙坡 面南座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此沙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夏历端阳 节,男男女女便在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子便发生轰隆隆的巨响, 像打雷一样。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鸣沙山顶上慢慢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 好像远处汽车中行走似的。据说,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 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磨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 的。 1、“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句话的意思是 , 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2 分) 2、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请你举出生活中一个例子来证明这 句话。(要求现象和道理都说清楚)(3 分) 3、这段文字说明了沙漠里的什么怪异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条件有哪四个?(3 分) 4、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说明沙漠里的这个怪异现象? (1 分) 5、“ 据说,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 “大部分”一词能否删 去? (2 分) 七、阅读《“沙漠明珠”珠光渐暗》,完成下题(12 分,每题 2 分) “沙漠明珠”珠光渐暗 ①和莫高窟同称为敦煌两大奇观的月牙泉有“沙漠明珠”之称,但由于干旱缺水和人为 因素的影响,月牙泉水位在不断下降,这颗“明珠”珠光渐暗,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②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管理处提供的水文实测资料表明,1960 年月牙泉水域面积为 22.3 亩,最大水深 7.5 米;1986 年水域面积为 13.3 亩,最大水深 4.2 米;目前水域面积只 有 9 亩,最大水深仅 1 米左右。 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明泉 23 日在此间举行的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 际学术研讨会上说,月牙泉是敦煌区域地下水在地面的自然露头,是整个地下水系统的一个 组成部分,月牙泉接受着区域地下水的补给。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敦煌地下水位不 断下降,月牙泉水位也随之下降。 ④地处中国西北的敦煌曾长期依靠疏勒河、党河等河流的上游来水补给地下水,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随着上游水库的修建,这些河流相继出现断流,敦煌地下水失去了补给来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敦煌需水量在不断增加,目前全市每年要抽取 4000 多万立方米地下水, 造成地下水超采严重。 ⑤为了保住月牙泉,现在每年需要回灌 500 余万立方米的河水。尽管如此,根据测量.表 水水位每年还在以 15 厘米左右的速度下降。 ⑥专家认为,从长远来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使敦煌地下水位得到回升,是解决月 牙之水位下降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考虑进行跨流域调水,以进一步缓解敦 煌水源短缺的局面。 ⑦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区以南约 5 公里处,四面被鸣沙山环抱,流沙与泉相隔仅有数十米。 这里地处亚洲中部的大沙漠之中,年均降水量在 40 毫米左右,但蒸发量高达 2480 多毫 米。在这种极端干旱和强烈蒸发的气候条件下,月牙泉却能保持数千年不干涸,这更增添了 她的神奇。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给我们的关键信息。 2、从全文看,第①段中提到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根据你的感受,说说文中第②段的表达作用。 4、如果请你结合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在第⑤段的段末补写一句话,你写的内容是: 5、本文列举数据讲究用语的分寸且富于变化,请在第⑦段中找出四个例子。 6、月牙泉身处沙漠而能数千年不干涸,请根据本文内容阐释其原因。 八、阅读文章,回答以下问题(12 分) 祈求 林敬钧 ①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 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 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迹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 上。 ②阳光照在大地上,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 层的眩晕,一种常常压抑已久的力量的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③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我第一次为鹰震撼。 ④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 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我看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鸟精 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样,我总觉得鹰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 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 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⑤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⑥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 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 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⑦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皮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干了一件 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地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 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 ⑧然而那长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上,晃来 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 远方。 ⑨那个被吓呆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 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 串低沉的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 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⑩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 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⑾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⑿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好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 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 ⒀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只是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 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⒁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 痕累累的长城上那面猎猎的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 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它一生未曾飞翔。 ⒂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翱翔的心,让高飞的灵魂 永不沉沦。 ——《美丽如初——10 年精短散文 100 年》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 分) 2、请分析文章第 1 段在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1 分) 3、“我分明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作者“悲怆”什么?(2 分) 4、试分析文中动物展览团里的那只年轻的鹰的形象。(2 分) 5、请简析文章题目的含义。(2 分) 6、从鹰的灵魂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什么做人准则?(3 分)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