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二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二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ID:586996

大小:570.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成都七中高 2021 届高三下期二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总分:300 分 第Ⅰ卷 本卷共 35 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是 2002-2050 年我国人口变化图(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显示农村劳动人口为负增量,其主要原因是( ) A. 农村劳动人口死亡率大大上升 B. 农村劳动人口转移到了城市 C. 农村劳动人口的户口实现了农转非 D. 农村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2. 图中显示( ) A. 我国总人口波动上升 B. 我国劳动人口总量持续减少 C. 我国人口出生率降低 D. 城市劳动人口的增量波动减小 3. 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2018 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净增量较少 B. 2010 年后,我国劳动人口逐渐增多 C. 2026 年后,我国城市劳动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 2018 年后,劳动力工资将会持续下降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A项表述不符合事实,A错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农村劳动力人口迁入 城市,B正确。农村劳动人口虽然迁入城市,但就目前我国各城市落户政策而言户口迁入城市(尤其是大 城市)有很大难度,C错误。就目前我国的国情而言,农村地区自然增长率即使下降也不会变为负值,D错 误。故选 B。 【2题详解】 图中虚线表示总人口,可知总人口先升后降,A错误。劳动人口总量=农村劳动人口+城市劳动人口,可知 劳动人口总量波动下降,并排持续减少,B错误。图中不能看出人口出生率,C错误。城市劳动人口增量先 正后负,总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D项正确。故选 D。 【3题详解】 劳动人口=农村劳动人口+城市劳动人口。2018年,二者相加约为零,说明净增量少,A正确。2010年后二 者相加结果呈减少趋势,故我国劳动人口呈减少趋势,B错误。2032年之前,我国城市劳动人口增量≥0,说 明城市劳动人口一直在增加,之后<0,城市劳动人口减少,最大值出现在 2032年,C错误。劳动人口减少, 工资不会降低,D项错误。故选 A。 【点睛】该题通过人口统计数据图考查劳动人口的变化情况,首先要能看懂图中各数值的含义:城市和农 村劳动人口数是指的变化量,而非实际人数。然后判断其背后反映的现实规律,分析时要符合我国国情。 作为对外投资的新方式,海外园区已成为探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国海外园区建设一般采用共商共建模式,但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仍面临诸多困境。下图示意高水平海外 园区具备的关键优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 ) A. 产业规划不合理 B. 融资渠道不畅通 C. 人才培养不到位 D. 政治经济风险大 5. 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共商共建模式,有利于( ) ①均摊投资建设成本②构建多方协调机制③降低投资外部风险④消除文化制度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 引导人园企业快速融人当地生产经营环境的关键优势是( ) A. 政策协调机制 B. 投资软硬环境 C. 信息和资源共享 D. 集聚经济效应 【答案】4. D 5. C 6. 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产业转移相关知识及迁移应用的能力。 【4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海外园区的关键优势在于政策支持、良好的投资环境、共享信息和资源及集聚经济效应, 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的是共商共建模式,产业规划合理,A项错误;园区实行信息和资源贡献,得益于 集聚经济效应,融资渠道畅通,B项错误;人才培养属于投资软环境,是海外园区的优势,C项错误;对外 投资面临着制度和文化的差异,所以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政治经济风险大,D项正确。 故选 D。 【5题详解】 海外园区建设属中国在外投资建厂,中国出资,外国提供优惠政策、便利设施和专业服务等,不属于均摊 投资建设成本,①项错误;文化制度差异无法消除,④项错误;共商共建模式有利于构建多方协调机制,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投资外部风险,②③正确。ABD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 C。 【6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园区建设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双方制度和文化的差异,入园企业要想快速融入当地生产环境, 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成为关键性因素,C项正确。政策协调机制无法减轻文化上的差异,A项错误。投资软硬 环境无法引导企业快速融入当地的生产经营环境,B项错误。集聚经济效益是指由于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 素的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主要作用于减少生产成本和促进生产分工合作,对融入当地生产经营环境无关, D项错误。故选 C。 【点睛】海外园区是我国对外投资的新方式,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有效的协调区域间政策机制,创造良 性的投资环境,共享信息和资源,集聚生产要素,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有效减少区域间制度和文化差 异导致的投资阻碍。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 1356km2(左下圈),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 2019 年 5 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 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 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读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比较西柳沟 3月和 7 月的流量与输沙率情况,可得出( ) A. 3 月流量较小 B. 7 月搬运能力较小 C. 3 月融雪补给 D. 7 月冰雪融水补给 8. 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A. 陡坡修筑梯田 B. 缓坡植树种草 C. 坡脚植树造林 D. 沟谷打坝淤地 【答案】7. C 8. D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图中可看出,3月份和 7月份径流量相差不大,A错误。3月份,径流主要来自融雪补给,流速小,输沙能 力弱,输沙率小,C正确。7月份,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流速大,输沙能力强,输沙率大,B、D错误。 故选 C。 【8题详解】 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应加强沟道坝系建设(淤地坝、谷坊等),既能固定沟床,又能 拦截坡面和上流泥沙,固定坡脚,C错误,D正确。缓坡应修梯田,挖鱼鳞坑,陡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 草等,A、B错误。故选 D。 【点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打坝淤地,修建梯田;保塬、护坡、 固沟;平整土地,修建水库;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具体可分为工程措施(修水平梯田,打坝淤地,引洪灌 地)、生物措施(营造护田林网)、农业技术措施(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 下图为东北亚地区某日高空天气形势图。在经历了一次天气剧烈变化过程后.M 附近形成如图所示的锋 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此时图中甲、乙两点的温差可能是( ) A. -4°C B. 4°C C. 8°C D. 12°C 10. 此时图中甲、乙两点的风向分别为( ) A. 偏西风、东北风 B. 西北风、西南风 C. 偏西风、南风 D. 东南风、北风 11. 该日此时刻,M处锋面类型及判断依据是( ) A. 暖锋气温、气压分布 B. 暖锋地势高低 C. 冷锋气温、气压分布 D. 冷锋海陆位置 【答案】9. C 10. A 11. A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根据等值线的判读,乙的温度范围为-32°~-36°。甲处等温线为闭合曲线,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可知,甲的温度范围为-40°~-44°,可以得出甲乙温差范围为 4°~12°,故 8°在这个范围内,选 C。 【10题详解】 有题中信息可知,途中区域位于北半球高空,根据所学知识,在同一水平面上,风由气压高的地区吹向气 压低的地区,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而题目中是北半球 高空地区,不受摩擦力的影响,因此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结合等压线分布情况可知,甲地风向为偏西风, 乙地风向为东北风,故 A正确。故选 A。 【11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M处等压线向高压弯曲,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则,可以判断出M处附近 为低压槽,同时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的气旋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辐合,故M处锋面应 向东南方向移动,根据图示等温线可知,该区域气温线的分布北部较高,南部气温较低,故M锋面由温度 高的地区向温度低的地区移动,根据锋的性质判断可知应为暖锋,综合可知 A 正确,故选 A。 【点睛】本试题考察了对风向和气旋的判断以及不同锋面过境时的天气变化。考察了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 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 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汕头市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由 37 个大小岛屿所组成。主岛面积 128.35 平方千米(图乙), 现有 7 万多常住人口,周边小岛屿多为无居民小岛。主岛上海岸线曲折,天然深水避风港湾和可供开发旅 游的优质沙滩众多。濒临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自古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但长期以来,岛陆 联系仅靠莱长渡口航线,经济发展缓慢,主要以渔业(沿海水产养殖与捕捞)和耕作业为主,旅游业与港 口发展也陷入瓶颈。2009 年,连接汕头市莱芜半岛与南澳岛的南澳大桥开工建设。由于桥梁修建对施工环 境要求高,一度进展缓慢,后来改用墩身挂靠可移动式平台取代船舶式平台承接浇筑机械施工(图甲),施 工速度大大提高。2015 年全长 9341 米的南澳大桥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岛陆联系。有人说,南澳大桥 的建设重新点亮了南澳岛这颗“海丝明珠”,未来规划将进一步完善主岛与附属岛屿的交通联系,但不考 虑建桥,而将建设海底观光走廊。 (1)分析 2015 年前制约南澳港口发展的瓶颈所在。 (2)试推断南澳大桥建桥过程使用墩身移动式平台施工取代船舶平台施工的自然原因。 (3)分析为何说南澳大桥建成重新点亮了南澳这颗海丝明珠。 (4)简述未来近主岛的小岛开发不建桥而建海底观光走廊的理由。 【答案】(1)岛内人口少,经济落后,货运量不足;岛屿面积狭小、地形崎岖,发展空间小。岛陆联系不 便,经济腹地小。 (2)位于我国东南海域,受季风与台风影响,海面风浪大;桥区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 海峡之间,海 流复杂;墩身移动式平台比船舶平台更具稳定性。 (3)改善陆岛联系,有利于发挥南澳优良港湾优势,沟通陆运与水运网,提升南澳交通运输枢纽地位。 改善运输条件,缩短运输时间,有利于南澳资源开发利用。吸引游客,带动旅游业等产业发展,促进经 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 (4)距离短,修建成本不会过高;受到海面风浪的影响小;减少对海面养殖的影响;减少对渔船往来的影 响;创造新的观光项目。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交通的区位因素及变化,交通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材 料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详解】(1)根据材料“现有 7 万多常住人口,周边小岛屿多为无居民小岛”分析可知,岛内人口少。根 据“岛陆联系仅靠莱长渡口航线,经济发展缓慢,主要以渔业(沿海水产养殖与捕捞)和耕作业为主,旅 游业与港口发展也陷入瓶颈”分析可知,岛内经济落后,货运量不足;岛陆联系不便,经济腹地小。结合 图示材料分析可知,岛屿面积狭小、地形崎岖,发展空间小。 (2)根据材料判断,大桥位于我国东南海域,受季风与台风影响,海面风浪大;据图判断,桥区位于河流 入海口附近,海峡之间,海流复杂;根据材料“改用墩身挂靠可移动式平台取代船舶式平台承接浇筑机械 施工(图甲),施工速度大大提高”分析,可推断墩身移动式平台比船舶平台更具稳定性。 (3)根据材料可知,南澳大桥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岛陆联系,旅游业与港口发展瓶颈得到有效解决。 南澳优良港湾优势得以发挥,交通网得到提升,确立了南澳交通运输枢纽地位。运输条件的改善,缩短了 运输时间,有利于南澳资源开发利用。便利的交通能更好地吸引游客,带动旅游业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 发展,改善基础设施。 (4)结合题干,近主岛的小岛离主岛距离近,修建成本较低;由于海底隧道建在海底,受海浪影响小,同 时也能减少对海面养殖、往来渔船的影响。海底隧道也能发展成当地新的观光项目。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Zion 国家公园(113°W,37.2°N)地处美国西部科罗拉多高原。研究发现,Zion 国家公园的砂岩红层 沉积于三叠纪末由板块碰撞形成的大型内陆盆地。之后,在内外力作用下,Zion 国家公园由最初的构造盆 地逐渐演化成高原一峡谷群地貌。下图示意 Zion 国家公园地理位置及地质、地貌状况。 (1)说明 Zion 国家公园曾经位于北美西部大型内陆盆地的理由。 (2)砂岩红层 2 形成于侏罗纪时期的内陆沙漠环境。分析该地沙漠环境形成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3)从内外力作用角度阐释该地从盆地到高原一峡谷群的演化过程。 【答案】(1)砂岩属于沉积岩,说明该地曾经地势低洼;该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板 块碰撞挤压形成大型弧后盆地。 (2)侏罗纪时期,北美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俯冲碰撞;北美大陆西部(造山运动)山脉隆起;(公园所 在的)弧后盆地位于山脉的背风坡;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少,蒸发强。 (3)内力挤压,地壳下陷,形成盆地;外力沉积形成系列砂岩红层;地壳抬升,砂岩红层出露、断裂;在 流水、风力等外力侵蚀下,发育成高原—峡谷群。 【解析】 【分析】本题以美国西部科罗拉多高原—峡谷群地貌为背景创设情境,从“时空综合、宏微综合”角度考查“地 表形态的塑造”等相关内容。 【详解】(1)地貌判断的理由可分证据信息和成因/原理两方面。证据上,有砂岩红层分布,可推测该地曾 经地势低洼;成因/原理上,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下沉形成盆地。 (2)由“该地位于北美西部大型内陆盆地”可知,侏罗纪时期,北美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俯冲碰撞,北美 大陆西部山脉隆起,该地位于山脉的背风坡,气候干旱,降水较少;由地理位置可知,该地夏季受副热带 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形成内陆沙漠环境。 (3)地貌的演化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材料可知,起初,内力作用形成盆地;之后,外 力作用形成砂岩红层;地壳抬升,砂岩红层出露地表;在流水、风力等外力的不断侵蚀下,最终发育成高 原—峡谷群。 【点睛】 请考生在第 43、44 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 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方框涂黑。 14. [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 年受疫情影响,旅游业受到很大冲击。为了自救,各大景区纷纷推出“云旅游”服务。直播+旅 游、纪录片+旅游、VR+旅游为目前“云旅游”的三大发展趋势。2020 年 2 月 20 日-23 日,中国国家博物 馆等国内九大博物馆联合抖音平台,开展“在家云游博物馆”线上直播活动。9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 20 万,九大博物馆账号累计涨了 21.4 万粉丝。 简述开展“云旅游”直播活动的价值,并为“云旅游”的推广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价值:开拓线上旅游市场;增加博物馆的经济收入;提高博物的知名度;建议:与知名直播平台 合作;开发相关小程序;联合媒体开展宣传等。 【解析】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云旅游”的相关知识。 【详解】本题以疫情时期为特殊背景,以博物馆开展“云旅游”为案例,考查旅游地理的相关内容,有很强的 时代性。由于疫情,线下实地旅游受到了很大限制,为了增加经济收入,需要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同时, 通过线上相关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提高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对“云旅游”推广的建议,可从提高用户体验、 完善线上旅游服务及联合媒体开展宣传,提高知名度等方面着手。 【点睛】 15. [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已成为助推我国某市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代的支柱产业,同时也造成 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土壤污染最为严重。目前,全市拥有污染地块 15 处、重金属排污单位 17 家、 危化品搬迁企业 9 家、尾矿库 3 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 3处、规模以下化工企业 70 余家,土壤污 染形势严峻,风险防控任务艰巨。 根据所学知识,针对该市土壤污染现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答案】做好重金属企业排污管控;扎实做好尾矿库风险防控;推进危化品和化工企业有序关闭或搬迁; 大力整治垃圾堆放点;严格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加强宣传引导和社会监督;推广土壤污染治理先进技术。(说 明:污染防控措施必须紧扣材料中所列出的土壤污染状况,体现措施的针对性。) 【解析】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土壤污染的相关知识。 【详解】本题以我国某市一个土壤污染的真实案例为情境,考查“污染防控措施”等相关内容。该地拥有污染 地块 15 处,需进行土壤污染的治理,推广污染治理的先进技术;重金属排污单位 17家,要做好重金属企 业排污管控;危化品搬迁企业 9家及规模以下化工企业 70余家,应推进危化品和化工企业有序关闭或搬迁; 尾矿库 3个,应做好尾矿库风险防控;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 3处,因此应大力整治垃圾堆放点。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