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分析及优秀下水文(全国卷3+江苏卷)-2021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分析及作文审题立意
加入VIP免费下载

作文分析及优秀下水文(全国卷3+江苏卷)-2021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分析及作文审题立意

ID:583848

大小:19.8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3-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作文分析】 三、全国 III 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 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 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 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 1、题目解析: 本作文题有两个关键概念,一是“镜子”,一是“自画像”,表达得非常感性、形象,这就要 求考生能够“化实为虚”,理解其具体内涵。“镜子”可以是自己真实的经历,也可以是听闻 的事件;可以是认识的亲人师友,也可以是文艺作品或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人;可以是自己取 得的成绩,也可以是自己遭遇的挫折……总而言之,只要它能引导考生审视自我,任何人 事物都可以入诸笔端。“自画像”本意是指艺术家为自己所绘的肖像作品,那么此处,指的 是考生对自己的总体认识和自我评价。 明晰了两者,更重要的是读懂题目要求:“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 ‘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你可以谈谈如何全面地认识自我,明确自己高 中阶段的学习目标、人生目标,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 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这里有明 确的写作要求,给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也就是作为学长与其分享自己高中生活经历的感悟与 思考,这就要求考生有明确的创作意图和目的,即以自身感悟引导和激励新生。 紧扣“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这个要求,引导新生树立规划人生的意识,确定理想目标并明晰 为之努力奋斗的路径,行文中不可泛泛空谈,要具体谈及方法和策略,既要体现眺望星空 的胸怀气魄,还要阐述脚踏实地的奋斗历程。 题目的巧妙之处,还在于身份的转换和思考的延伸,考生是高中的毕业生,同时也是高校 的新生,对高一新生袒露心声、引导其审视自我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回顾过去眺望前路的 过程,考生皆有话可说。 2、写法指导: ①明确文体,注重格式。按照书信体写作的基本形式组织成文,“称呼”“问候语”“正文” “结束语”“落款”“日期”都要具备,而且,书信体作文也必须要有作文题目。 ②情感真挚,温暖深刻。书信是心与心之间沟通的桥梁,与当面陈说相较,娓娓道来、侃侃 而谈,有润物无声、情真意切的特点。真情与挚诚是书信的灵魂,但也不意味着将自己的内 心真实感受和盘托出,要适度而节制,要注重体现思想性。 ③精叙精议,主题明晰。书信是一种自由灵活的表达载体,可以讲述故事,可以描摹场景, 可以发表议论,可以综合运用,但考场书信体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书信,切忌漫无主题、东 拉西扯,要紧扣话题、不蔓不枝,精心打造反映现实生活的细节,并对此展开议论,议论时 既要有的放矢,也要注重思辨。 ④文白相间,语言精炼。考场书信体作文语言不能过分口语化,平直乏味,如同嚼蜡;也不 可过分讲究文采,佶屈聱口,矫揉造作。应将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在平实自然中流露出 典雅之美,显现出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下水作文】点染时代丹青,绘出自我画像(教师 张春华) ——写给高一新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新高一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即将以一名高中生的身份入读我的母校,我是你们的师姐,今年七月 是我毕业的日子,而九月就是你们入校的日子,很抱歉,我不能亲自拉着你的手为你介绍我 们美丽的校园了。所以,今天,在考场上,请容许我写下这封信,以师姐的身份和你们谈谈 “如何为自己画好像”。 为自己画像,就是明白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更是考虑怎样使自己的 人生过得更有意义。其实,这与经典的哲学三问异曲同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 将到哪里去”,而回答这三问也好,为自己画像也罢,我们都应该将小我置身于时代大背景 中,只有点染时代丹青,才能绘出自我画像。 怀公民意识,绘赤子之心。每一个个体离开了祖国这片大陆,不过是无根浮萍。先有“两 弹元勋”邓稼先历尽艰辛,奔向新中国的怀抱,后有黄大年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怀着爱国热 情返回祖国,就是最好的明证。而今,当乱港分子用暴力行径企图分裂我们的祖国时,我们 要勇于成为那个高唱国歌直面暴徒的李老师,要勇于成为那个在德国街头用英语、德语、中 文三种语言有理有据与港独分子辩驳的班同学。我们将他们作为“镜子”,照见我们自己的 模样——黄皮肤、黑眼睛,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自画像的内核应是 那一颗守卫祖国、建设祖国,永远不变的赤子之心。 怀攀登精神,绘奋斗姿态。进入高中,每一天都在“攀登”,高中学习的难度和强度是 初中学习无法比拟的,你们或许会和我一样,刚开始会胆怯,会迷茫,请咬紧牙关,用“山 不过来,我就过去”的态度迎难而上吧!翻越过“数理化生”四座大山,直穿“语文”的深 谷地带,再到“英语”的冷僻山脉走一遭,还有“政史地”的奇崛值得一赏。当然,和珠峰 测量登山队攻顶队员比起来,这些真的不算什么。至少,高中三年,在这些知识的山峰里穿 梭几回,也就练就了一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本领了,而那些你写过的每一张试卷, 读过的每一本书,甚至为之滴过的每一滴汗水和眼泪,都在你自画像的画纸上绘出了奋斗的 姿态。 尼采曾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学弟学妹们,高中三年是人生 关键的三年,你们将在此迈进成人的方阵,为自己画好像,也就是为自己的未来描绘蓝图, 希望三年后,当你离开母校时,心中已经绘制好了这副自画像。 愿你们学业进步! 一位即将毕业的高三学姐 2020.7.7 四、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 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 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 来的感动。 【写作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 江苏的考卷从未让江苏的学生失望过,题目还是比全国难要难,一如既往的让人害怕,也具 有一点文艺腔调。 很多学生看到作文题 ,感觉紧张!说这是一道有诗意又看不懂的江苏卷! 全国卷考的家国大事,富饶的江苏卷考的还是充满哲学意味的风花雪月。 其实这道题延续了江苏高考作文题目的一贯特点,先观点,然后阐述观点的内涵,最后给 审题立意指明具体写作切入点,减低难度。 江苏卷的思路依然这么超前,广泛,深刻。这个题目贴近现实,有助于考生在人工智能化时 代保持个性化的思考。 材料第一句话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思就是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 合,即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第二句话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就 是对“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 8 个字的内涵的具体阐述。 第三句话“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提示互联网时代人 们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比以前更加紧密,更加可感。考生需要注意这两个“更”字, 意味可以采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分析为什么互联网时代能够更加紧密,因为空间感距离感没 有以前那么明显,最简单的就是互联网让“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人们联系更方便了;电 话视频语音让远在天涯的人都可以变成遥远的街对面的人,可感性当然更强。 第四句话“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 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明显降低考试难度,告诉你从一次从心所欲 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四个方面来写, 行文时可以选择一个角度,也可以选择多个角度。 议论文突出“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 其来的感动”,为什么就会是你未来的样子。记叙文可以在确定主题的基础上通过编写故事, 运用场面描写,细节刻画来突出自己选定的主题。 【下水作文】成就更好的自己(作家:张建昌) 在密集的丛林中,争取阳光的枝条向着天空的方向努力延伸,彼此独立而互不干扰。一只无 心的蜘蛛在临近的枝条之间结下了一张透明的网,然后它们便有了第一次联接,而一根光纤 一张互联网让我们在无形的网络里不再孤单。 创世纪之初,夏娃曾经问亚当,你爱我吗?亚当回答,我爱你,除了你,我别无选择。当伊 甸园长满了欲望之树时,我不知道亚当是否还是这么坚定的回答。如今的互联网世界,充斥 着各种人物各种信息。这种芜杂的喧闹,一如长满了欲望之树的伊甸园。 在合适的年龄遇见合适的人,无疑是一种幸运。 18 岁的某个夜晚,吴晓波读到了《李普曼传》,李普曼是美国最伟大的记者之一。吴晓波说, 那天夜里,成为李普曼一样的人,像一颗种子不经意掉进了我尚未翻耕过的心田。许多年后, 吴晓波已是中国名声最大的财经作家,他自言,没能成为李普曼式的人物,然而在生命某些 时刻总会回想起李普曼那些掷地有声的声音。当我关注吴晓波微博的时候,李普曼的故事不 仅仅是他的精神动力,也成了我的追求,或许这也是一种力量的传递。 生活中的感动总是来自于不经意间。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关注过这样一个网友。在陌生的城 市里,有一个女孩生日了,在孤零零的出租屋里,没有鲜花蛋糕蜡烛朋友家人。此时窗外竟 然传来了生日快乐歌,她冲到窗口,原来是洒水车一边放着生日快乐歌一边在洒水。她推开 窗户,对着洒水车用力的说了一声,谢谢。我给那个女孩点了一个赞,默念生日快乐。我想 一个有爱的人,她的生活终究不会很糟糕。 电影《中国合伙人》放映前夕,我对新东方俞敏洪的故事很感兴趣,于是关注了俞敏洪的微 博。俞敏洪身上有一种可贵的幽默感,他自嘲自己的高考落榜经历,以及母亲的坚持。当他 拿到北大录取通知书后,母亲把家里的猪羊鸡鸭全部杀光款待村民,说是儿子的升学宴和结 婚宴一起办了,儿子去大城市了,以后结婚肯定也在大城市了,反正请客一下子全部请了。 母亲的骄傲、期许、破釜沉舟的要强,跃然纸上。这不是我们父母的模样么?有时想偷懒的 时候,总会想起深夜来书房看望我的母亲,总会想起那个英语很差然后把整本英汉词典都背 出来的狠人。 网络上许知远的十三邀访谈节目影响很大,我最喜欢的是采访许倬云先生那一期。许倬云先 生说,现在全球性的问题是,人找不着目的,找不着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于是无所适从。许 先生曾经引用北宋张载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作为知识分子应有的四个维度,有所选择,然后全力以赴。我想,一个人喜欢做的事情和真 能做成的事情往往并不一致,人生的高标境界也很难达到,但是我们仍应心向往之,量力而 行,尽力而为。 感谢互联网,在我们还是年轻的时候,遇见了那些热爱生活、脚踏实地、心怀使命的人。往 后的岁月里,无数的梦想或许破碎,青春的河流也会改道,但我相信,那些感动会一直在星 空下闪耀,但愿长大后,我也能成为你。 作者简介:张建昌 档案从业人员,江苏省作协会员,地方性文学刊物《沙地》杂志主编, 已出版散文集《光阴里的刺青》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