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晋灵公不君》ppt课件(39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晋灵公不君》ppt课件(39页)

ID:577593

大小:2.67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晋灵公不君 《 左传 》 史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非常悠久。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著作是 《 尚书 》 和 《 春秋 》 。 《 尚书 》 是历史文献集, 《 春秋 》 是编年体史书。这两部书后来成为儒家经典,列入经部。 中国的史学在 春秋战国时期 经历了第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优秀历史著作,但这些史书大多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散佚了。流传至今的有 《 国语 》《 左传 》《 战国策 》 等。 两汉时期 中国史学继续发展, 《 史记 》 和 《 汉书 》 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两部史书。 《 史记 》 创立了 纪传体史书体例 , 《 汉书 》 则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断代史 。这两部书成为后代正史的典范。 魏晋南北朝 是中国史学的第二个高峰。这个时期史学逐渐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问 ,并出现了许多新的史书体裁,史书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到仅次于经的一大部类。 隋唐五代 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时期诞生了 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 《 史通 》 (刘知几), 对唐以前的史学和史书发展做了系统的总结。 两宋时期 是史学的第三个高峰,无论是史籍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前代,且为元明所不及。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历史著作是 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 《 资治通鉴 》 。 元明时期 史学没有大的发展,值得一提的史书只有 马端临的 《 文献通考 》 。 史学在 清朝 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清代史学的主要成就是 史考和史论。 随着史学的发展,史书的体裁也逐渐丰富起来。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 。 纪事本末体 : 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间先后加以集中叙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 编年体 :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 纪传体 : 东亚 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 《 左传 》 介绍: 《 左传 》 是 《 左氏春秋传 》 的简称,又称 《 左氏春秋 》 ,是我国 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 《 左传 》 的内容十分丰富,举凡天文、地理、氏族、制度、人物、军事、外交、经济、礼俗以及鬼神、灾祥、卜筮之事无不记载,史料价值非常高。 《 左传 》 不仅是一部优秀的 史学著作 ,同时也是 叙事文学 的代表作。 《 左传 》 善于用 简练精当的语言 来刻画人物和记述事件,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细节描写尤为出色; 长于描写战争 ,且极富变化; 善于记言 ,无论是大臣的谏说还是外交辞令都描摹精当,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 感知课文 1. 结合注解注音。 2. 高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停顿。 3. 结合课文注解和补充注释,口头翻译全文。 晋灵公不君 本文选自 《 左传 · 宣公二年 》 ,题目是编者后加的。 晋灵公,从其谥号“灵”可见,他不是一个好国君。 不君 —— 不行君道。 君:名词用作动词。 字词读音: 胹 蹯 寘 畚 溜 衮 阙 鉏麑 饮 嗾 獒 箪 橐 戟 弑 诒 ér fán zhì běn liù gǔn quē Chú ní yìn sǒu áo dān tuó jǐ shì yí ( 1 )晋灵公:晋国国君,名夷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不君:不行君道。 ( 2 )厚敛:加重征收赋税。雕墙:装饰墙壁。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 ( 3 )过而能改:犯过失 ( 4 )初:开端 。终:结果。 第一段: 晋灵公 不行君道 :(他) 大量征收赋税 ,用来雕饰墙壁(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弹射行人,来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 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 ,(他)就把厨师杀了,(把尸体)放在 筐里 ,让宫女们拿着经过朝堂。 译文: 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士季说: “ 如果您的谏言没有被采纳,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 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 ” 士季去见晋灵公时 往前走了三次 ,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 “ 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 ” 士季叩头回答说: “ 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 。 《 诗 · 大雅 · 荡 》 说 : ‘ 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始,但很少有人有个好结局。 ’ 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有始有终,那么国家就稳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了 依靠 。 《 诗 · 大雅 · 烝民 》 又说: ‘ 天子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 ’ 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国君能够弥补过失, 君位 就不会失去了。 ” 作者开篇写了 三 件事: 第一件事:“厚敛以雕墙”。这表现了他的 贪婪 ; 第二件事:“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这表现了他的 荒唐 ; 第三件事:“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 使妇人载以过朝。”这又表现出他的 残暴 。 作者写了大臣们对 晋灵公的劝谏。在这里,作者运用了 繁简对比 的手法。用繁笔写的是士季进谏。 (5) 辟:开着。 ( 6 )将朝:准备上朝。 (7) 主:主宰,靠山。 第二段:   可是晋灵公仍旧没有改正。赵盾又 多次 劝谏,晋灵公感到厌恶,便派 鉏麑 去 刺杀 赵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 开着 ,赵盾 穿戴好礼服 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 打盹儿 。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 “ 这种时候还不忘记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 靠山 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这两条当中占了一条,还不如去死! ” 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译文: (8) 伏:埋伏。甲:披甲的士兵。 (9) 右:车右。 提弥明:晋国勇士, 赵盾的车右。 (10) 三爵:三巡。 爵:古时的酒器。 (11) 死 : 为 ······ 死。 第三段: 秋天九月,晋灵公 请 赵盾 喝酒 ,事先 埋伏 下 武士 ,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 车右 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 快步走上殿堂 ,说: “ 臣下侍奉君王宴饮, 酒过三巡还不告退 ,就不合礼仪了。 ” 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 唤 出 猛犬 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 “ 不用人而用狗, 即使 凶猛,又有什么用! ” 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 边打边退 。结果,提弥明 为 赵盾 战死 了。 译文: (12) 食之:给他东西吃。舍其半:留下 (13) 遗:送给。请以(之)遗之 (14) 既而:后来 第四段: 当初,赵盾到首阳山 打猎 , 住在翳桑 。他看见有个叫 灵辄 的人饿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 “ 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 赵盾 给他东西吃 ,他留下了一半。赵盾问为什么,灵辄说: “ 我 给别人当奴仆 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 送给 她。 ” 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 一篮饭 和肉,放在 口袋 里给他。 后来 灵辄 做了 晋灵公的 武士 ,(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 使赵盾免于祸患 。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 “ 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 ” 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自己也逃走了。 译文: (15) 赵穿:晋国大夫,赵盾的堂兄弟。 (16) 攻:杀掉 ( 17 )大史:太史,掌纪国家大事的史官。 这里指晋国史官董狐。书:写,记载。 (18) 竟:同 “ 境 ” 。 反:同“返 ” 。 (19) 恶:指弑君的恶名。 第五段:   九月二十六日, 赵穿 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 国境的山界 ,听到灵公被杀便返回来了。 晋国太史董狐记载 道:“赵盾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 “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 国境 ,回来后又不讨伐 叛贼 ,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 啊! 《 诗经 》 中 说:‘我心里 怀念 祖国,反而给自己 留下 忧伤。’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 好史官 , 记事的原则 是直书而 不隐讳 。 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 弑君的恶名 。 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译文 讨论探究: 1. 分析人物形象。 2. 梳理故事内容。 提弥明: 勇猛善战 , 机智 人物形象 灵辄: 知恩图报 , 是非分明 , 勇猛 士季: 忠君 , 尽职 , 讲究策略 鉏麑 : 忠诚 , 守信 , 明是非 1. 晋灵公不君之典型事实。 2. 士季进谏,灵公不改。 3. 赵盾多次进谏,灵公派 鉏麑行刺,鉏麑自愧触槐而死。 4. 灵公设宴诱杀赵盾, 提弥明为赵盾而战死。最终,灵辄救了赵盾。 5. 赵穿杀死灵公,赵盾听说后返国。 董狐、孔子解释“赵盾弑其君”。 情节内容 晋灵公不君 《 左传 》 第三课时 一、基础检测 (一)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晋灵公不 君 寝门 辟 矣 寘 诸 畚 宣子 骤 谏 使鉏麑 贼 之 饮 赵盾酒 宣子 田 于首山 舍 于翳桑 食 之 而 免 之 书法 不隐 名词作动词,行君道 打开 兼词,相当于“之于” 多次 刺杀 给 … 喝 打猎 名词作动词,住宿 读 sh è 给 … 吃 读 s ì 使动用法,使 … 免祸 记事的原则 (二)翻译下列句子: 1 、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如果 您的 谏言没有 被采纳 , 就 没有人能接着您进谏 了。 2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谁没有过错呢,犯了错能够改正 , 没有比这更大的善 事了! 3 、 《 诗 》 曰: “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 ” 其我之谓矣。 《 诗经 》 中 说: “ 我心里 怀念 祖国,反而给自己 留下 忧伤。 ” 这句话大概说的是我吧。 厚敛雕墙 弹人观辟 虐杀宰夫 进谏不入 患谏贼之 伏甲嗾獒 晋灵公不君 贪婪 荒唐 残暴 昏庸 二、合作讨论,掌握内容 1 、晋灵公 “ 不君 ” 表现在哪些事件上呢?由此可以看出晋灵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2 、为什么孔子评价赵盾是 “ 古之良大夫 ” ? (合作讨论) 骤谏灵公 盛服候朝 救济饿民 尊重史官 直言敢谏,忠君爱国 守职敬业,宵衣旰食 关爱百姓,体贴下情 恪尽臣道 1 、赵穿杀死了晋灵公。董狐为什么要记录成“赵盾弑其君”呢? “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 2 、董狐的记录显然与事实不符,孔子为什么赞成董狐的做法并称其为“古之良史”呢?你赞成吗? (结合注释及 P28“ 春秋笔法”思考讨论 ) 三、深入探究,疑难点拨 春秋笔法 ——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 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 ,不隐晦事实真相。 ◆ 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 “ 褒贬劝惩,各有义理 ” 。 3 、 《 晋灵公不君 》 中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春秋笔法”?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 为君者说话做事要符合君道,为臣者要符合臣道,为父者要符合父道,为子者要符合子道。 四、拓展延伸 思考讨论:本文是如何体现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道德观念的? 晋灵公不君, 士季、赵盾直言进谏, 灵辄孝顺, 董狐从 “ 礼法 ” 的角度, 认为是赵盾弑君 本文写晋灵公搜刮民财,残酷暴虐,最终被臣下杀死的故事,赞扬了 赵盾 的敢于直谏、忠于国事和 董狐 的不畏权贵、秉笔直书的精神。 同时把儒家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的道理做了形象化的说明 。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 考一本 》P28 文言文阅读: 《 郑伯克段于鄢 》 ,并思考其 如何体现“春秋笔法”?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