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课文全解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课文全解

ID:576705

大小:523.5 KB

页数:160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课文全解 ‎1.家 这篇散文以船、港湾、岸为喻,由眼前的现象入手,深入思考,写出了自己对人生、对家的独特思考。‎ 一、基础知识 ‎1、读准下列字音。‎ 袅(niǎo) 祷(dǎo) 馨(xīn) 屑(xiè) 憩(qì) 冥(míng)  倦(juàn)‎ ‎2、 形近字 ‎┏冶(yě)陶冶  ┏曳(yè)摇曳    ┏扰(rǎo)纷扰  ┏馨(xīn)温馨     ‎ ‎┗治(zhì)治理  ┗拽(zhuài)拉拽  ┗拢(lǒng)靠拢  ┗罄(qìng)磬竹难书 ‎3、 多音字 ‎ ┏(zǎi)记载    ┏(dǎo)跌倒    ┏(mó)磨难    ┏(piāo)漂流 载┫        倒┫         磨┫         漂┫(piǎo)漂白 ‎ ┗(zài)载重    ┗(dào)倒茶    ┗(mò)拉磨    ┗(piào)漂亮 ‎4、词语解释 ‎【漂  流】漂泊流浪。‎ ‎【袅  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命运莫测】命运难以推测。‎ ‎【温  馨】温和芳香。 ‎ ‎【琐  屑】琐碎。  ‎ ‎【休  憩】休息。     ‎ ‎【沉思冥想】深沉地思索和想象。‎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比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世上没有什么留恋的。赤条条,光着身子,一丝不挂。语出《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举目无亲】一个亲人也没有。         ‎ ‎【倦鸟思巢】疲倦的鸟儿愿回巢,常比喻游子思乡。‎ ‎5、文学常识 ‎(1)周国平,当代作家,著有学术专著_____、____,随感集___,散文集___、____;纪实作品____、______等,译有____等。‎ ‎(2)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以为哲人的___:“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___在最美丽的帆船上___有着太多___的噪音!”‎ ‎(3)渔灯暗,____,_____。____,是离人几行清泪。 ‎ ‎【参考答案】‎ ‎(1)《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人与永恒》 ‎ ‎   《守望的距离》《安静》  《尼采诗集》‎ ‎(2) 讽喻  即使  也   琐屑 ‎(3)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 二、课文学习 ‎ ‎1、作者简介: ‎ ‎【明确】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1968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在广西深山老林中。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96年以怀念夭折女儿为主题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而闻名,此外主要作品还有:《守望的距离》、《安静》、《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文集》等。‎ 主要译作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的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 ‎2、题目解说 ‎ ‎【明确】“家”是人们很熟悉的名词,以此为题的文章也有很多,而且各有千秋。周国平这篇散文从三个层面写出了自己对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3、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段落分析 第一部分(1):由对人生的比喻引出对家的思考,并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2-16):由三个比喻句作为小标题,抒写自己对人生对家由浅入深的哲学思考。‎ 第一层(2-6):由渔民以船为家的生活实况深入思考,得出家是一只船的结论。‎ 第二层(7-12):由人生是一次远航想到家是温暖的港湾,是休息放松的乐园。‎ 第三层(13-16):在前两节的基础上,用“永远”一词把家的本质特征给以鲜明的定位――家是永远的岸。‎ ‎(2)文章结构图 ‎4、句子剖析 ‎1、 中心句:‎ ‎(1)家是一只船。‎ ‎【剖析】这句话来自于引子中 “人生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漂过岁月之河”,这是作者用一个比喻句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基本观点。家是本体,船是喻体。这个比喻是后面两个比喻的基点。家是港湾,家是岸,都是由家是船生发出去的。‎ ‎(2)家是温暖的港湾。‎ ‎【剖析】这个比喻句是上一个比喻句的深入,又是下一个比喻句的出发点。本体是家,喻体是港湾。对于在岁月之河中漂泊的人来说,家是船;对于航行在人生河道上的船而言,港湾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家就是为船提供停泊、休憩、躲避风浪的港湾。‎ ‎(3)家是永远的岸。‎ ‎【剖析】本体是家,喻体是岸。这个比喻是“家是温暖的港湾”的深化,是三个比喻所传达的思想的完成,在逻辑上既是对前两个比喻的升华。表达了家不仅是港湾,从人生的起始到终结来看,家是永远的岸――它既是每个人登临人生世界的起步之岸,也是每个人离开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 ‎(4)总结句: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它确实是的。‎ ‎【剖析】本文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散文。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话题提出的引子。‎ ‎(5)过渡句:‎ ‎①那么,家是什么呢?‎ ‎【剖析】设问句,引起下文作者对家的三个层次的认识和思考。‎ ‎②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影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剖析】承接上文“点点帆影”,引出话题,把作者对家的思考引向深入。‎ ‎5、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又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细读课文,说说这几种比喻间的内在联系。‎ ‎【明确】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是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的前提,是后边几个比喻的基础。‎ ‎“家是一只船”,其中,家是本体,船是喻体。这个比喻的前提是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这个比喻是后面两个比喻的基点。家是港湾,家是岸,都是由家是船生发出去的。‎ ‎“家是温暖的港湾”,这里家是本体,港湾是喻体。而港湾这个喻体是以家是一只船为前提的。因为航行中的船是需要港湾的。这个比喻是第一个比喻的深入,又是下一个比喻的出发点。‎ ‎“家是永远的岸”,这个比喻是“家是温暖的港湾”的深化,是三个比喻所传达的思想的极致和完成,在逻辑上既是对前两个比喻的承接,又是对前两个比喻的升华。表达了家不仅是港湾,从人生的起始到终结来看,家是永远的岸――它既是每个人登临世界的起步之岸,也是每个人离开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 三、深入探究 ‎1、关于三个比喻三个判断的理解?‎ ‎【明确】‎ ‎(1)“家是一只船”是在观察渔民以“船”为家的生活现象之后进行深入地思考才得出的。在人生的长河里漂流,家承载着亲人战胜前方变化莫测的命运。‎ ‎(2)“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将人生比为乘船远航,就需要休憩、停靠港湾,补充给养,恢复体力,放松精神,放飞自由。‎ ‎(3)“家是永远的岸”是在第二个比喻的基础上提出的,既是远航就要有目标,就要有彼岸和归宿。家就是航行的目标和停靠的彼岸。‎ ‎2、写作方法分析?‎ ‎【明确】‎ ‎(1)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 例:“家是一只船”此节。本节作者先叙述南方荡舟的所见所闻所感。接着引出“家是一只船”的议论,最后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则是抒情。这种记叙基础上展开议论的写法显得水到渠成,记叙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而议论、抒情又是对记叙的升华。‎ ‎(2)本文多处运用了比喻、设问、引用的修辞方法。‎ 例:引用尼采对女人的讥评“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引用尼采的话既引出了话题,又把对家的思考引向深入,借以讨论对家的看法。也使作者的阐述更丰满、更充分、更具说服力。‎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 家是一只船 ‎ 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当船靠近时,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这时我恍惚悟到,船就是渔民的家。‎ 以船为家,不是太动荡了吗?可是,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而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一个家。‎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人世命运难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炊烟袅袅(  )  载着我们(  )‎ ‎2、为什么说“船就是渔民的家”?‎ ‎3、你如何理解“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 ‎4、作者说“人世命运难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联系自身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5、“家是一只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用此种修辞仿写几个句子?‎ ‎【参考答案】‎ ‎1、niǎo   zài ‎2、“因为我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声”(意思对即可)‎ ‎3、联系“人生是一种漂流”思考。因为人生是一种漂流,很多人又四处为家,所以家就像一只船一样。(意思对即可)‎ ‎2、 答案略(可以谈自己的家庭或国家)。‎ ‎3、 比喻。 仿写:家是心灵避风的港湾  家是旅途上的驿站 家是幸福的快车。‎ ‎《要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 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理想的美好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学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为你自己。‎ 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成为拿破仑,生成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我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唯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也许你会反驳我: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或别的什么,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可见,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①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②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③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④我中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⑤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⑥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⑦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你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⑧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⑨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 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1、第3段中“彻头彻尾”指的是什么?‎ ‎2、文章第2、3段针对____的人进行议论,提出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的观点;第4段针对生活中自以为成了自己的人进行分析,阐明了_______的道理。‎ ‎3、第4段中,作者把生活中的某一种人比作“事务的一架机器”,这种人的具体表现是 。(用原文回答)‎ ‎4、对第5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要成为你自己,首先要真正意识到“自我”的宝贵。‎ B.作者借卢梭的话证明第⑤句所表述的观点。‎ C.第⑨句中的“这一点”指的是“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 D.“怎样才能成为自己”,这是一个难题,作者认为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 ‎5、文章最后一句是“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其中,“这一标准”是什么?你怎么理解文章最后这句话?‎ ‎【参考答案】‎ ‎1、答案要点:从身体到灵魂 ‎2、答案示例:想成为别人    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活动 ‎4、C ‎5、这一标准是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 强调坚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真正成为你自己的重要意义。‎ ‎2.石缝间的生命·  ‎ 本文通过对“撒落到天涯海角”的石缝间的生命的描述,赞美了石缝间的生命的那种倔强和崇高的品格,抒发了作者极度感动的情绪,表达了美好的愿望。‎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红字注音 潸(shān)然泪下  凄凄艾艾(yì)  困厄(è)   吮(shǔn)吸  ‎ 扼(è)制     犀(xī)利    贫瘠(jí)  采撷(xié)  ‎ ‎2、形近字 ‎┏隘(ài)关隘     ┏扼(è)扼杀  ┏崖(yá)悬崖   ┏博(bó)博士 ‎┣溢(yì)洋溢     ┗厄(è)厄运  ┗涯(yá)天涯   ┗缚(fù)束缚 ‎┗缢(yì)自缢 ‎3、多音字 ‎ ┏(jiān)中间     ┏(báo)厚薄     ┏(cān)参加 间┫          薄┫(bó)单薄    参┫(cī)参差 ‎ ┗(jiàn)间隔     ┗(bò)薄荷     ┗(shēn)人参 ‎4、词语解释 ‎【盘根错节】树木根干盘屈,枝节交错纠节。形容纵横交错,密密麻麻。比喻事物关系错综复杂,很难处理。‎ ‎【潸然泪下】形容因有所触动而流下眼泪。‎ ‎【倔  强】性情刚强而又固执。‎ ‎【采  撷】采摘,采集。‎ ‎【海角天涯】形容极其偏远的地方。‎ ‎【狭  隘】(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广;不宽大。‎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牢固,不可动摇。‎ ‎【震  摄】震动害怕。‎ ‎【苍  劲】(树木、书画等)苍老挺拔。‎ ‎【巍  峨】形容山或者建筑物的高大雄伟。‎ ‎【困  厄】艰难窘迫。‎ ‎【震  慑】震动使害怕。‎ ‎5、文学常识填空 ‎(1)《石缝间的生命》作者是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其诗集___________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新诗奖。‎ ‎(2)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的散文。它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方式)为一体,表达出作者对___________的敬畏之情。‎ ‎(3)本文选取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生长在石缝间的生命,揭示出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具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的认识价值和 ___________的价值。‎ ‎(4)___________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___________,从雨水里得到___________, ___________惟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___________却要自己去寻找。‎ ‎【参考答案】‎ ‎(1)林希  侯红鹅  《无名河》‎ ‎(2)托物言志  描写  议论  抒情  石缝间倔强生命 ‎(3)野草  蒲公英  松柏  生物学  哲学  美学 ‎(4)尽管  温暖  滋润  但  土壤 二、课文学习 ‎1、作者简介 ‎【明确】林希(1935- )当代诗人,小说家。原名侯红鹅。天津人。著有诗集《高高的白杨树》、《无名河》等。重要诗作有《无名河》、《你曾经是我的舞伴》等。‎ ‎2、题目解说 ‎【明确】“石缝间的生命”这一标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震撼力,它让人马上意识到生存环境的恶劣和生存下来的艰难,再细读全文,你更会被那种不畏恶劣环境、顽强生存、抗争的精神所感动。自然就是这样,人类的生存也有同样的状态,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人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利用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土壤”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从而学会生存。‎ ‎3、文章第一句话“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根据全文,其作用何在?原因何在?‎ ‎【明确】作用:这句话在文中起了“开门见山”的作用。其中“石缝间倔强的生命”起开篇点题的作用,形容词“倔强”表明了作者对石缝间的生命的总的看法和态度;同时也是产生“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的原因。“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一个要本原因所在。可以说,这句话是文章的文眼。‎ ‎4、高尔基曾经说过,思想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愿意,即使在石缝里也可以发现思想。根据本文,你是否能谈谈“石头缝里的思想”与“石头缝里的生命”在含义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高尔基所说的“石缝里的思想”和本文的“石头缝里的生命”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用来形容极其不寻常的条件下涌现出的力量的精神。不同之处在于,“石头缝里的思想”实际上是人对石头缝里的生命或价值的发现。而“石头缝里的使命”侧重的是石头缝里的种子所体现出来的倔强的精神品质。‎ ‎5、体会第10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的关系。‎ ‎【明确】是因果关系。作者之所以“潸然泪下”,是因为“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由此,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6、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在石缝间生存的生命令我感动。‎ 第二部分(2—8):以议论为主,表达自己对石缝间三种生命为媒介表达对适应恶劣环境顽强生存者的敬意。 ‎ 第三部分(9、10):对石缝间的生命进行三个角度的思考并赞颂这种生命的作用及意义。‎ 三、深入探究 ‎1、揣摩语言 ‎(1)“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扼制”,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全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①因为“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所以“生命自认为辉煌壮丽”。②这句话的含义是:任何生命都应该坚信自己有无穷的力量,它是任何恶劣的环境都无法从根本上阻挡的。‎ ‎(2)“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如何理解“规定”和“改变”两词不同的含义?‎ ‎【明确】“规定”是指环境对生命成长起着的限制,约束和促进作用;“改变”说明环境可以从外部来改变和影响生命的发展。‎ ‎(3)在“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锻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中,“发现”、“认识”、“锻炼”和“升华”四个词语有何关系?说明了什么?‎ ‎【明确】四个词是有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说明了生命适应环境并改造自身的一般规律。‎ ‎(4)理解第9自然段中两句话的含义。‎ ‎【明确】第一句“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又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这句话的含义是:生命既有自然的属性,又有社会的属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两者缺一不可。‎ 第二句话“它又是美学的,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的含义表明,在自然性和社会性统一的生命个体中,当它具备了顽强的精神后,它就会表现出人性中至真至善至美的崇高品格来,就具备了美学的性质。‎ ‎2、写作特点分析 ‎【明确】(1)托物言志的写法。‎ 本文借对石缝间顽强的生命—野草、蒲公英、松柏的礼赞,讴歌了身处困境、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拼搏进取的人生,也赞美了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 ‎(2)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本文前半部分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以抒情、议论为主。描写是基础,议论抒情是主旨,是升华。‎ ‎(3)语言简洁、生动,情感充沛。‎ 文中适当地运用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语言简练、生动,是对生命哲学和伟大而饱经沧桑的中国人民的象征。‎ ‎3、作者通过描写石缝间的生命,赞颂了怎样的精神?‎ ‎【明确】作者通过对石缝间顽强生存的小草和改变自己、适应环境、顽强生存的蒲公英以及在本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里为自己占有了一大片天地的松柏的描写,赞扬了在困境中顽强拼搏、敢于迎接艰难困苦的挑战,在适应环境、战胜困厄之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完成自己、升华自己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4、作者说:“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结合自己或身边的实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环境可以改变人生,环境影响人生,这是第一层的认识。第二层的升华是,适者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就是拼搏。要适应环境,要战胜环境,要顽强地生存,要坚定地成长、发展。 ‎ 四、课内阅读 ‎ ‎《石缝间的生命》‎ 林希 ‎ ‎⑴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⑵是那不定的风把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海角天涯吧。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滋润,但惟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啊。‎ ‎⑶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了倔强的生命。‎ ‎⑷或者,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办法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寻找不到足够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薄叶,细微的叶脉诉说着生存是多么的艰难;更有的,它们竟在一簇簇细瘦的叶下长出根须,很少向母体吮吸点乳汁,然后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 ‎⑸这就是生命。‎ ‎⑹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扼制。‎ ‎1、 选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2、 为什么说“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3、 第三段中“惊人的奇迹”是指什么?‎ ‎4、“更有的,它们竟在一簇簇细瘦的叶下长出根须,很少向母体吮吸点乳汁,然后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从这些描写中,你可以悟出野草具有什么精神吗?‎ ‎5、作为初三的学生,你觉得应从野草那里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 引起下文,点明题旨。‎ ‎2、 因为它们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 ‎3、 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4、 坚韧、顽强,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厄运屈服(意思对即可)‎ ‎5、 顽强,不向困难低头(意思对即可) ‎ 五、课外迁移阅读 ‎ ‎《人格——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 ‎ ‎①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②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③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④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⑤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⑥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⑦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 ‎⑧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⑨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80年前的“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80年的岁月而仍未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⑩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是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成的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她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⑾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 ‎⑿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 ‎⒀一批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⒁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⒂于是,我也更加理解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⒃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的前行。‎ ‎[注]白岩松: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1、这篇文章叙写了季羡林和冰心两位老人的各一件事,请分别用一句话加以概括。(每句话不超过15个字)‎ 季羡林先生:‎ 冰心老人:‎ ‎2、第⑩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冰心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3、第⒁段中,写“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是为了衬托什么?       ‎ ‎4、 文章结尾说“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的前行”,请结合第⒂段回答:这条很长的路指的是怎样的路?(用原文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                 ‎ ‎1、季羡林先生:为一个年轻学子看行李。‎ 冰心老人:病魔缠身仍关心年老病人的状况。(以上回答意思对即可。)‎ ‎2、冰心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留给我们的是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爱心。(意思对即可)‎ ‎3、季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 ‎4、先成为—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 课 外 拓 展 ‎ ‎《感悟生命》‎ ‎        ——读《石缝间的生命》 ‎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有竞争就必有残酷的存在,面对竞争的残酷,我们生活在竞争这一笼牢里的人该如何去面对?是在笼牢中沉默,还是在残酷中爆发?‎ 人要想在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要想在你的人生历程里增添光辉的一页,那你就必须选择爆发!‎ 人的一生要走漫漫的长路,取得成功亦是个漫长的过程,其不可能是一触即蹴的,在这通向漫漫成功路上,你看到的不仅仅是歌舞升平,还会看到崎岖的山路。就像生长在石缝间的松柏,要想成为参天之材就必须去适应恶劣的环境,在逆境中提升自己的生命力。‎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时一株松柏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才能为自己占有一片天地”,是的,这正如一个人,要想在对你极其不利的环境下开拓出完全属于自己的天空,那你就必须去适应环境。在艰苦的环境里拼搏并找出驽驾环境的支点,而不是埋怨老天对你的不公。埋怨所能带给你的只是悲观失望的怜悯和施舍。文章中还提到“它们的躯干顽强地从石缝长出来,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的艰难,扭转地,旋转地,每一寸树皮都结着伤疤,每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松柏这种不折不挠的向上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不,应该说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灵!这种不折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地去学习,去发扬。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须具备这种向上的精神,要经得起挫折与失败带来的伤疤,要忍受得了劣境所带给你的痛苦,要有对困难说“不”的勇气与毅力,要有永不言败的豪言壮语。‎ 生命需要艰苦的环境去磨炼,三字经有云:“玉不琢,不成器。”生命没有经过风雨的冲刷,那是不完美的,是带有缺陷的生命!在困难里我们不必抱怨太多,冰心曾说过:“生活不单单是由苦做成的,还有甜的参合其中。”是的,甜酸苦辣才是生命的真本色,其实我们还要感谢困境而不是抱怨,因为在逆境中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困境中才能挖掘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最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让石缝间顽强的生命的那种顽强、百折不挠和大无畏的精神永远在神州大地上飞扬吧!我们需要这种精神,需要这种让我们感动的生命,让我们乘着石缝间的生命的精神翅膀去改造自己的生命吧!‎ ‎【思路综述】‎ 本文是一篇激情勃发的托物言志的散文,涌动着对高昂的生命力的赞颂。阅读这篇文章,应重点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石缝间的生命那顽强的生命力、坚韧的生存意识、勇敢的拼搏精神的热烈赞扬,从而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善于在困境中成长在困难中奋斗的可贵品质。‎ ‎3.废墟的召唤 本文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呼声。‎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墟(xū)    璞(pú)  廓(kuò)  皱(zhòu)    莽(mǎng)‎ 瀛(yíng)   胄(zhòu) 镂(lòu)  怅(chàng)   嗫嚅(niè rú)‎ 迤逦(yǐ lǐ)  绮(qǐ)  黛(dài)  窸窣(xī  sū) 蘸(zhàn)‎ ‎2、形近字 ‎┏缀(zhuì)点缀     ┏镂(lòu)镂空    ┏绮(qǐ)绮丽 ‎┣辍(chuò)辍学     ┗楼(lǒu)楼房    ┗倚(yǐ)倚靠   ‎ ‎┗啜(chuò)啜泣 ‎┏嚅(rú)嗫嚅      ┏渺(miǎo)渺小 ‎┣儒(rú)儒家      ┗缈(miǎo)缥缈 ‎┗孺(rú)妇孺 ‎3、多音字 ‎ ┏(qiāo)静悄悄     ┏(bó)停泊    ┏(guān)观看 悄┫           泊┫        观┫‎ ‎ ┗(qiǎo)悄然      ┗(pō)湖泊    ┗(guàn)道观 ‎4、词语解释 ‎【轮  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或线条,也指事物的概括。‎ ‎【宛  如】好像。‎ ‎【甲  胄】盔甲。‎ ‎【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 ‎【欣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怅然凝望】若有所失的凝神观望。‎ ‎【悄  立】默无声息地站立。‎ ‎【如泣如诉】像哭泣又像倾诉。‎ ‎【暮色四合】形容天气变黑暗,多指夜幕降临。‎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然而充满正气。‎ ‎【嗫嚅】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匹夫有责】普通百姓都有责任。‎ ‎【迤  逦】曲折连绵。‎ ‎【绮  辉】美丽的光辉。‎ ‎【宛  在】宛然还在,好像还在。‎ ‎【凭  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5、文学常识真空 ‎(1)宗璞,现代__(性别)作家。原名___,作品有小说____、_____等,其中作品____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_____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童话___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框外____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___,一派____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 ‎(3)__如酒,__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想起春日的___,这铺天的___需要多少个藤萝___啊。‎ ‎【参考答案】‎ ‎(1)女 冯钟璞 《红豆》 《桃源女儿嫁窝谷》 《三生石》 《弦上的梦》 《总鳍鱼的故事》‎ ‎(2)娇红 鲜嫩润泽 雨后初晴 ‎(3)浓处 淡处 紫藤萝 霞锦 花瓣  ‎ 二、课文学习 ‎1、作者简介 ‎【明确】宗璞,现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原籍河南省唐河县。 1928年7月生于北京。十岁时随家庭南迁到昆明,上过南菁小学和西南联大附中。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人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编辑。1981年调到外国文学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室。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写有《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等小说。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会员。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为会员。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经澳中理事会、英中文化协会邀请,于1981、1984年访问澳大利亚与英国。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1978年12月《人民文学》),《三生石》(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宗璞小说散文选》(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丁香结》(198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等。其中《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背景资料 ‎【明确】本文写于1979年12月,时值党史的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用这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散文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 ‎3、题目解说 ‎【明确】文章的题目借“废墟的召唤”来暗示对改革的呼唤,也是呼唤人们为处于落后状态的祖国和民族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也号召人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结构分析 ‎(1)全文共21自然段,可划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对圆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 第二部分(4-10):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 第三部分(11-19):通过“我”与年青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抒发,转向面全社会的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1):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5、“废墟的召唤”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了怎样一个废墟?“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明确】用拟人的写法写了一个百废待兴、渴望变革、期待尊重的“废墟”。“废墟”召唤的是一种积极改革、弃旧更新、寻求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 三、深入探究 ‎1、写作特点探究:‎ ‎(1)融情入景,意旨深远。‎ 析: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含的意象,传达中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2)语言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 析:作者描写景物,笔力娴熟,妙手偶得,信手拈来,而又韵味无穷、充满了诗意,如“摸得着的寒意”,“浓处如酒,淡处如梦”这些表现了作者敏锐、准确的观察、捕捉景物的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现力,而且也巧妙地映衬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奥妙变化与波动。‎ ‎(3)叙议结合,对比鲜明。‎ 析:作者叙写历史,描写景物,中间穿插了富有寓意的议论,如结尾处作者希望保留一部分废墟的议论,就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不要忘记现实的召唤,这都是有深远的写作用意。文章前后部分的景物描写在情调和色彩都有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既传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迫切的情感,也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2、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谈谈对“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这句话的体会?‎ ‎【明确】本文写于1979年,当时“十年动乱”结束不久,国家百废待兴,党中央发出改革开放的号召,人们渴望变革,但又不知道道路在何方,且心有余悸,这句话写出了青年面对时代的变革的迷惘与徘徊,表现了青年人在时代变革前的思索,也表现了人们对好政策的渴望。‎ ‎3、仔细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含义?‎ ‎(1)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明确】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2)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明确】本句从空中鸦噪与之静对比,写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了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下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3)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明确】“铺天的霞锦”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前程。这里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同时,作者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这一句,呼唤每一个人都要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 ‎(4)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为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明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废墟记录历史,更呼唤一切爱国之士,在不忘记历史的同时,更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4、如何面对圆明园的废墟?‎ ‎【明确】作者站在时代的前沿,面对废墟,发出召唤,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因为这是一片耻辱的废墟,它记载着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保留这片废墟可以把它当作催人奋进的长鞭,时刻提醒着我们,只有不忘过去,珍惜今天,才能够有美好的未来。 ‎ 四、课内阅读 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巧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 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规律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 ‎1、上文将一组建筑遗迹比作“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这样作比有什么效果?‎ ‎2、上文第一段末句说“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这句运用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吗?”这两问有何不同?又有什么关系?‎ ‎4、“凝固了的历史”是含蓄语句,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这样作比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的直观感受,又便于作者借此抒情。‎ ‎2、这里用的是拟人修辞手法,为下文道出“废墟的召唤”作铺垫。‎ ‎3、前一句是设问句,后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的反问正好回答了第一句的问题。‎ ‎4、即历史的见证。  ‎ 课外拓展 ‎ 曾经是“万园之园”——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海淀区颐和园东,海淀镇北,原为清代大型皇家御苑,与长春园和绮春园合称“圆明三园”,占地约345公顷。目前园中西半部沿未开发,主要开放了东部园景,开放面积200多公顷。‎ 残存的大水法是圆明园遗址的标志。此处原是闻名遐迩的“西洋楼”——园林化的欧式宫苑,将中国园林艺术与西式建筑巧妙地融在一起,中西合璧,成为建筑史上的经典。遗憾的是,西样楼以木结构为主,在1860年英法联军的罪恶之火中焚烧殆尽,唯一残存的大水法因其为石制而得以幸存。这两根依然不失精美的大石柱令人感慨万千。‎ 园内还有介绍圆明园历史的图文资料展室;按原貌复制而成的“圆明园”微缩的模型;以及曾是皇家娱乐处——迷宫。据说迷宫的游戏规则是:皇上坐在迷宫中心,众宫女从周边打着灯往前跑,谁最先跑到皇上身边谁就能得赏。现在游人的兴趣则在:从入口进,七拐八绕,终于找到出口。‎ 曾经笑傲万园的璨灿的圆明园建筑已经万劫不复,所剩的除了残碑伤石,更多的是对往昔的沉思,永远不灰飞烟尽的自然山水。这是圆明园遗址最独特的风格:洗尽铅华,凝重质朴,笑看山水,淡以致远。‎ ‎4.更浩瀚的海洋 这篇寓言式的散文,以诗人的想象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我”和“我的心”为寻找理想的海岸洗浴,遇到并分别离开了七种不同生存状态的人,表达了“我”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瀚(hàn) 垢(gòu) 谧(mì) 撇(piē) 萋(qī) 虔(qián)‎ ‎2.形近字 ‎┏裸(luǒ)裸体   ┏幻(huàn)幻想   ┏尊(zūn)尊敬  ┏袒(tǎn)袒护         ‎ ‎┗棵(kē)一棵树   ┗幼(yòu)幼儿    ┗遵(zūn)遵守  ┗坦(tǎn)平坦 ‎3、多音字 ‎ ┏(piē)撇开彩   ┏(lù)露水    ┏(qiào)地壳   ┏(mǒ)涂抹 撇┫         露┫        壳┫      抹┫(mā)抹布 ‎ ┗(piě)撇嘴     ┗(lòu)露面    ┗(ké)蛋壳    ┗(mò)抹墙 ‎4、词语解释 ‎【浩  瀚】形容水势盛大。‎ ‎【污  垢】积淀的脏东西。‎ ‎【遮人耳目】遮断别人的视线,阻隔别人的听力。‎ ‎【悲  观】精神颓废,对事物的发展缺乏信心。‎ ‎【笑口常开】形容人精神愉快。‎ ‎【怜  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慈  善】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顶礼膜拜】表示极度崇拜。顶礼,佛教徒拜佛最尊敬的礼节;膜拜,合掌加额,俯地跪拜。‎ ‎【萋  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虔  诚】恭敬而有诚意。‎ ‎【袒  露】裸露。‎ ‎5、文学常识填空 ‎(1)《更浩瀚的海洋》选自____,作者__是__国诗人,___家。‎ ‎(2)本文是一篇___式的散文,作者采用___手法,通过描写“____”的一次次“__”,表达了对几种人生态度的否定。‎ ‎(3)我和我的心一起走向____的大海,要用_____洗去大地沾在我们身上的____和___。‎ ‎【参考答案】 ‎ ‎(1)《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  黎巴嫩  小说 ‎ ‎(2)寓言  象征  我    离开 ‎(3)浩瀚  海水  灰尘   污垢 二、课文学习 ‎1、作者简介 ‎【明确】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家,画家。1883年1月6日生于北部山乡卜舍里,1931年4月10 日卒于美国纽约。12 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贫民区,进入侨民学校。两年后回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其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 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了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专门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他组织和领导了由旅美作家参加的笔会,成为旅美派的代表作家。逝世后,他的遗体被运回祖国,在家乡安葬。‎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等。《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及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奸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是阿拉伯现代文学早期重要成果。他的散文、散文诗等用双语写作。用阿拉伯文发表的有散文《音乐短章》,散文诗集《泪与笑》、《暴风雨》,诗集《行列圣歌》,以及《珍闻与趣谈》、《与灵魂私语》等。用英文发表的有散文集《疯人》,散文诗集《先驱者》、《先知》、《沙与沫》、《人之子耶稣》、《先知园》、《流浪者》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纪伯伦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裁的作家,《先知》为其代表作。主人公为即将乘舟回归东方故园的智者,他在临别赠言中论述爱与美、生与死、罪与罚、婚姻与家庭、法律与自由、宗教与善恶、理智与热情等一系列社会人生问题,充满哲理,用喻新奇,具有东方色彩。作者并自绘寓意深刻、情调浪漫的插图。‎ 纪伯伦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他的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作品常流露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力量。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作出过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最早的中文版是冰心译的《先知》。他在逝世50周年和诞辰100周年作为世界文化名人被纪念。‎ ‎2、题目解说 ‎【明确】“更浩瀚的海洋”中的“更”是程度副词,用其修饰“浩瀚”,说明还有比这更辽阔的大海。本文是一篇寓言式散文,通过对七种人生存状态的否定,表达了一种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 ‎3、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文中对哪几种人生态度的否定? ‎ ‎【明确】作家用寓言式的手法,表达了对以下七种人生态度的否定:‎ ‎(1)只看到生活的阴暗面,感受不到生活的丰富、美好的悲观者。‎ ‎(2)缺少对生活本质的认识,轻浮的乐天派。‎ ‎(3)虚伪的慈善家。‎ ‎(4)沉溺于幻想的苦行僧。‎ ‎(5)愚顽的空想家。‎ ‎(6)自以为是的庸人。‎ ‎(7)拒绝痛苦逃离生活的懦夫。‎ ‎4、结构分析 段落段意概括:本文共有22自然段,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营造一种诗的意境。‎ 第二部分(2-19):作者用寓言式的手法否定了七种人生态度。‎ 第三部分(20-22):卒章显志(篇末点明中心),体现了作者执著地追求理想境界的精神品格。‎ 三、深入探究 ‎1.写作特点分析 ‎【明确】本文具有寓言的特点,是一篇寓言式的散文。‎ ‎(1)象征手法和复沓写法的运用。‎ 作者以七个相似的行文思路,通过七个场面象征了七种人:悲观者、乐天派、慈善家、苦行僧、空想家、自以为是的庸人,懦夫,并对他们一一否定,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不懈追求的精神。‎ ‎(2)借鉴寓言的写法,以此喻彼,使主旨深入浅出。‎ 本文通过“我一次次离开”,表达了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这一主题。作者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运用富有哲理或象征一样的简单小事,以此喻彼、以小见大地阐发深刻的道理,或寓言,或散文,力求言近而旨远。‎ ‎(3)结构严谨,语言生动。‎ 本文通过“我”和“我的心”为寻找理想的海岸洗浴,以时间顺序来构思全文:想去—寻找—离开,线索清晰,用意鲜明。本文的语言是接近诗歌化,很自然地营造了一个诗的意境,使读者在潜移默化接受了作者的观点。‎ ‎2.结合下面这段文字,说说你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我愿有追求而死,不愿无聊而生。我希望在内心深处有一种对爱和美如饥似渴的追求。因为我观察后发现,没有追求的人是最不幸的人,他们不啻是行尸走肉;我倾听了,听到那些有抱负担忧理想的人在叹息,他们的叹息是那么甜美,胜过管弦合奏。‎ 摘自纪伯伦《泪珠和欢笑.引言》‎ ‎【明确】作家在文章最后说“于是我和我的心离开了这浩瀚的大海,我们走了,去寻找更浩瀚的海洋”。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应该包括这样几个因素:浩瀚的海洋象征丰富的人生和无限的未来。引文表现出诗人的人生观念----“我愿有追求而死,不愿无聊而生”。这段引文可以看做是对本文的一段注释。它直接抒发了诗人不断追求生活之美、精神之美的情怀。‎ ‎3.分析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 ‎(1)我的心对我说……‎ ‎【明确】本句在文中反复出现七次,作者在描述每一种人后,都用“我”和“我的心”的对话,对那种人进行否定,并以“不配看见我的身体”为理由,继续理想之所的追求。‎ ‎(2)昨天,多么远又多么近的昨天,我和我的心一起走向浩瀚的大海,要用谁洗去大地沾在我们身上的灰尘和污垢。‎ ‎【明确】文章一开始,作者就用诗的语言、诗的意象,营造了一个诗的意境 ,表现了作者一直的追求,他追求的是生活之美、精神之美。‎ ‎(3)于是我和我的心离开了这浩瀚的大海,我们走了,去寻找更浩瀚的海洋。‎ ‎【明确】这是本文的中心句,文章是卒章显志,在一次次的选择,一次次的离开后,作者执著地追求理想境地的精神品格跃然纸上。这里浩瀚的海洋象征丰富的人生和无限的未来。‎ ‎(4)于是我们离开了这地方,继续前行。‎ ‎【明确】本句用在第一个和第二个场面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后面几个场面之间也有类似“我们又往前走”的句子勾连。这样使文章显得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4、作者是怎样用诗的语言来描绘各有特征的七种人不同的精神世界,从而点明文章的主旨  ?‎ ‎【明确】开篇,作者就用诗的语言、诗的意象营造了一个诗的意境。同时,也表现出许多寓言的元素,“多么远又多么近的昨天”“我和我的心”“要用海水洗去大地沾在我们身上的灰尘和污垢”。接下来,作者用七个相同的行文思路,为读者描绘了七个场面和其中活动的七个人物。并通过对他们各自行动和道具的个性化、戏剧化的描绘,揭示了七种不同的人的精神世界。大致概括如下:‎ ‎(1)把盐撒向大海的悲观厌世者。道具是盐。盐的味道是又苦又咸的。‎ ‎(2)手捧珠宝匣,往大海里扔糖的人。道具是糖。糖只有甜的味道。这是一个没有体会生活的全部味道的轻浮的乐天派。‎ ‎(3)捡死鱼放回大海的虚伪的慈善家。道具是死鱼。行为是把死鱼放回海里。‎ ‎(4)沉溺于幻想的苦行僧。行为是在沙滩上勾画自己的想象。‎ ‎(5)追求虚无的空想家。道具是泡沫和一只玛瑙缸。‎ ‎(6)不懂得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庸人。道具是一只贝壳。行为是背对大海,把一只贝壳的轻微声响当作是大海的声音。‎ ‎(7)为拒绝痛苦而逃离生活的懦夫。行为是把头埋在沙子里。‎ 作者在描述每一种人后,都用“我”和“我的心”之对话,对那种人进行否定,并以“不配看见我们赤裸裸的躯体”为理由,继续理想之所的追求。直到最后“离开了这浩瀚的大海”去“寻找更浩瀚的海洋”。卒章显志,在一次次的选择,一次次的离开之后,作者执著地追求理想境地的精神品格,跃然纸上。‎ 四、课内阅读 昨天,多么远又多么近的昨天,我和我的心一起走向浩瀚的大海,在用海水洗去大地沾在我们身上的灰尘和污垢。‎ 我们一到海边,便开始寻找本块可以遮人耳目的空地。‎ 我们一面走,一面四下张望,只见一个男人坐在一块灰色的岩石上,手里提着一只口袋,他从口袋里捧出一把一把的盐,撒向大海。‎ 我的心对我说:“这是个只看生活阴暗面的悲观者,悲观的人不配看见我们赤裸裸的躯体。我们离开这个地方吧,这里无法沐浴。”‎ 于是我们离开了这个地方,继续前行,来到一棵长在海边的白杨树。只见一个男人站在一块白色的岩石上,手里举着镶满珠宝的匣子,他从匣了取出一块一块的糖,抛入海中。‎ 我的心对我说:“这是一个没有喜事也笑口常开的乐天派,要小心,不能让乐天派看见我们赤裸裸的躯体。”‎ ‎1、第一段中为什么说“昨天,多么远又多么近的昨天啊”?‎ ‎2、“用海水洗去大地沾在我们身上的灰尘和污垢”,这句话有什么寓意?‎ ‎3、文中所说的“沐浴”实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4、上文中见的两个人,他们分别是哪种人?(不超过10字)‎ ‎5、为什么说不能让这两种人“看见我们赤裸裸的躯体”?‎ ‎【参考答案】‎ ‎1、因为昨天已离去,再也不会回头,所以说“多么远”;而“昨天”是刚刚才过去的,又是“多么近”,这里慨叹时光流逝的意味。‎ ‎2、表示作者对美的追求。‎ ‎3、洗去灵魂的灰尘和污垢。‎ ‎4、悲观者和乐天派。‎ ‎5、因为这两种人都不能正确地对待人生,文中这样讲,包含对这两种态度的否定。‎ ‎5.词两首 ‎《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描写了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的行军情景和战斗胜利后越过雄关的情形,表现了红军不怕任何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艺术地反映了遵义会议给党和红军带来的历史性转折和巨大变化。‎ ‎《沁园春·雪》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沁(qìn)  娆(ráo)   逊(xùn)   莽(mǎng)   胤(yìn)‎ ‎2、 形近字 ‎┏沁(qìn)沁人心脾  ┏弛(chí)松弛  ┏蜡(là)蜡烛  ┏竟(jìng)竟然  ‎ ‎┗泌(mì)分泌     ┗驰(chí)奔驰  ┗腊(là)腊月  ┗竞(jìng)竞赛  ‎ ‎3、多音字 ‎ ┏(fēn)分别   ┏(hàn)汗水    ┏(huán)归还    ┏(cháo)朝代 分┫         汗┫        还┫         朝┫‎ ‎ ┗(fèn)成分   ┗(hán)可汗    ┗(hái) 还是    ┗(zhāo)朝阳 ‎  ┏(yè) 呜咽    ┏(shù)分数 咽 ┫(yān)咽喉   数┫(shǔ)数一数 ‎  ┗(yàn)吞咽    ┗(shuò)数见不鲜 ‎ ‎4、 解释词语 ‎【西 风 烈】西风即指秋风。烈,强烈、猛烈。‎ ‎【  咽  】声音受阻而低沉。‎ ‎【如  铁】像铁一样牢固,难以攻破。‎ ‎【残  阳】日落时残存的晚霞。‎ ‎【北  国】指我国的北方。‎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下。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山舞银蛇,原驰蜡像】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作者自注指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分外妖娆】格外艳丽多姿。‎ ‎【折  腰】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俱 往 矣】都已经过去了。俱,都。‎ ‎【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 ‎5、 文学常识填空 ‎(1)《忆秦娥.娄山关》中的“忆秦娥”是__________,“娄山关”是________。按字数分,《忆秦娥·娄山关》是___________,《沁园春·雪》则是___________。‎ ‎(2)词又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般分上下两片,又叫“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词的曲牌、字数、平仄都是规定好的,所以词又叫 “____________”。 ‎ ‎(3)霜晨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 ‎(5)《沁园春·雪》中表现诗人想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词牌  题目  小令  长调 ‎(2)曲子词  长短句  诗余  上阕  下阕  填词 ‎(3)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4)雄关漫道真如铁 ‎(5)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课文学习 ‎1、作者介绍 ‎【明确】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毛泽东始终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主权,维护世界和平。1981年6月,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做出全面、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结论。其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其他已公开发行的著作有《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诗词选》等。‎ ‎2、“词”知识简介 ‎【明确】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以后作者仍代不乏人。它原本是配合燕乐(兴起于隋唐,由汉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与外来音乐融合而成,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燕,同“宴”,因常用于会,故名)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为了说明词作的主题或内容,有时作者在词牌下自拟标题或加写小序)。毛泽东同志的词,皆属后者。‎ ‎3、题目解说 ‎【明确】《忆秦娥·娄山关》:“忆秦娥”是词牌名。世传李白首制此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的名句,故名。又名“秦楼月”“碧云深”等。双调四十六字,分仄韵平韵两体,仄韵词多用入声韵,上下片各一叠韵。娄山关,一称娄关、太平关,在贵州遵义北大娄山中,位于峻拔山峰之间,此处万峰插天、中通一线,地势极为险要,自古为川、黔两省交通要道。‎ 这首词是毛泽东指挥遵义战役中的娄山关战斗取得胜利后写的,词中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沁园春·雪》:“沁园春”词牌名。“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从作诗以咏其事,调名由此而得,又名“寿星明”“东仙”“洞庭春色”“大圣乐”等。分上下两片,共114字。“雪”是这首词的题目,内容与“沁园春”无关。‎ ‎4、《忆秦娥·娄山关》写于长征途中重要的转折关头,这首词表达诗人怎样的革命情怀?‎ ‎【明确】这首词写于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遵义战役中的娄山关战斗取得胜利后写的,词中表达了工农红军不畏艰险、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的豪迈情怀。‎ ‎5、1945年10月,毛泽东在重庆曾把《沁园春》书赠民主人士柳亚子,同年10月7日,他在给柳亚子的信中说,这首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试从《沁园春·雪》所描绘的景色和由此引发的感慨中,体会词中雄奇壮阔的意境,领悟革命伟人超凡的气魄和胆识。‎ ‎【明确】诗人站在想像中的最高点上,总写北国冰雪飘,白雪茫茫的壮丽图景,这图景是那样的清新开阔,令人耳目一新,使心胸开阔,让人顿生心心驰神往的热爱向往之情,难怪历代英雄们为此竞相折腰,进而建功立业,但哪一代帝王也没有当今无产阶级英雄的见识和胆略,他们文武兼备,必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立不朽的功业。‎ ‎6.结合全诗说说下列诗句中加红字的表达效果?‎ ‎(1)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明确】“碎”:在诗中是“细碎”的意思。能通过细碎杂沓的马蹄声表现了红军行军之“急”、行军之“速”。‎ ‎“咽”在诗中是用来形容晨风中军号的声音时断时续。通过这个词,既写出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又渲染行军途中庄严肃穆的气氛。‎ ‎(2)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明确】“顿”:在诗中是“一下子” 的意思。诗人通过一个“顿”字,表明黄河迅速封冻,极为夸张地写出了严寒的威力。‎ ‎(3)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明确】“略”和“稍”:在诗中都是指“稍微、略微”的意思。作者通过这两个词委婉地指出了历史上四位非常伟大的封建帝王的历史局限。‎ ‎7、结构图表:‎ ‎             ┏ 西风猛烈 ┓‎ ‎        ┏ 上片 ┫ 空雁霜月 ┣ 娄山关战斗中行军 ┓ 不怕困难 ‎        ┃    ┃ 马蹄声碎 ┃          ┃‎ ‎        ┃    ┗ 喇叭声咽 ┛          ┣ 压倒敌人 忆秦娥·娄山关  ┫    ┏ 雄关如铁 ┓          ┃    ‎ ‎        ┃    ┃ 从头越过 ┃          ┃‎ ‎        ┗ 下片 ┫ 苍山如海 ┣ 越过娄山关的情形 ┛ 气概豪迈 ‎             ┗ 夕阳如血 ┛‎ ‎            ┏ (1)写北国雪景   ┓           ‎ ‎      ┏上片描写 ┫ (2)具体描写北国风光┣ 北国壮丽雪景 ┓‎ ‎      ┃     ┗ (3)想像雪后风光  ┛ 抒热爱之情  ┃ ‎ 沁园春·雪 ┫                          ┣ 热爱祖国山河 ‎      ┃      ┏ (1)承上启下过渡   ┓  ┃ 歌颂无产阶级 ‎      ┗ 下片议论 ┫ (2)五位帝王文治不足 ┣数帝王不足┛ ‎ ‎             ┗ (3)歌颂无产阶级英雄 ┛颂当今英雄          ‎ 三、深入探究 ‎1、写作特点分析:‎ ‎(1)《忆秦娥.娄山关》:‎ 选材巧妙,注重侧面烘托。‎ 析:这首词写的是娄山关战斗,但词中字面没有一个字写战斗。词作略去了战斗场面的描写,只是以烘托的笔法,侧面描写了从“霜晨”到“残阳”这一天的战斗生活,虽未写战斗的过程,但是红军战士那种不畏艰难、敢于夺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表现得极为深刻动人。‎ ‎(2)《沁园春·雪》:‎ ‎①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②动静相衬,虚实相生。‎ ‎③语言简练,极富表现力。‎ ‎1、怎样认识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评价?‎ ‎【明确】本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在诗词中运用形象思维进行议论的艺术典范。它将本来可能枯燥的议论,加以艺术的处理,使之形象化、诗化,生动可感,耐人寻味。作者以“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表现五位英雄人物缺少文采的形象,含蓄地批评了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表明了自己对他们的评价。‎ 这段评论以“惜”字为统领,定下了批评的基调,意味非常丰富:“惜”中含褒,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而且是无数英雄之中的杰出者,他们具有悲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惜”中有贬,委婉地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不善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也欠缺;“惜”中寓志,蕴含后来者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史英雄人物的自信。有了这些作为铺垫,下文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就水到渠成了。‎ ‎2、 对“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这三句主要是作者自指,即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对此,最重要的是从文本出发,即根据这首词内容和语境加以体会和分析。作者在1925年所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其中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之句,与本词的词意颇有相通之处。‎ ‎3、《沁园春·雪》这首词的写景、抒情和议论是怎样结合的?‎ ‎【明确】这首词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诗。它的抒情是与写景、议论有机结合、浑然一体,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即上片之景而生情,由祖国河山的壮丽,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史英雄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含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俱往矣”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风流人物,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高峰,点明主旨,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从而使全词收到了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 ‎4、 反复吟咏下列诗句,充分想像诗句中所描绘的画面,并谈谈你的感受。‎ ‎(1)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明确】秋风猛烈,大雁在霜晨冷月的季节里鸣叫,此时出征作战,真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和惨烈。这句表面是写景,实则借景写季节和出征的时间,从侧面写出征的悲壮。‎ ‎(2)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明确】苍山像大海一样翻腾涌动,落日像血一样的鲜艳明亮,此句采用了象征的手法,意思是说今后的革命征途中还会遇到如苍山大海一样多的关隘、困难,战胜它们还需要更多的革命英雄为此献出一腔热血。‎ ‎(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明确】这句是从整体一概括北国的壮丽雪景,突出的特点是冰封、雪飘,茫茫无际,给人一种意境清爽,心胸开阔之感。‎ ‎(4)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明确】这句是想象雪后天晴,雪日交相辉映的一片生机盎然的美景,真是令人心驰神往。‎ 四、课内阅读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下片中两个词古今义不同,这两个词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含义又是什么?‎ ‎2、词的上下片抒写的内容有何不同?上下片有何联系?‎ ‎3、上片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4、下片抒情,指出历史上帝王的不足,用意何在?‎ ‎【参考答案】‎ ‎1、风骚:文学才华;   风流:功劳卓著。‎ ‎2、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写景为抒情服务。‎ ‎3、所写景物具有概括性,突出雄奇壮阔的意境。‎ ‎5、 这是用衬托手法,以古代英雄衬托当今革命伟人超凡的气魄和胆识。 ‎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该词的词牌名是_____,题目是____,它描绘的是____战役中娄山关战斗的场景。‎ ‎2、上片写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用______渲染进军途中庄严肃穆的气氛。‎ ‎3、“雄关漫道真如铁”意思是____________。‎ ‎4、下片中“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如何理解?‎ ‎5、毛泽东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词作,请根据你的积累,试写出一首战争年代的词作?‎ ‎【参考答案】‎ ‎1、忆秦娥   娄山关   遵义 ‎2、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马蹄声碎  嗽叭声咽  恶劣天气 ‎3、不要说雄伟险要的娄山关像铁一般地难以攻破。‎ ‎4、这两句写的是傍晚时分,红军跃过娄山关,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波澜壮丽、色彩浓艳、气魄雄伟的图景。这个画面既是写实,又是在实感之外,寓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如海的苍山象征革命的胜利需要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辉煌的胜利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预示着未来斗争的艰辛和曲折。‎ ‎5、如《清平乐.会昌》(一九三四年夏):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6.再别康桥 ‎1.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1921年赴英国留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2.《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也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在伦敦剑桥大学,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途中。他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 ‎3. 逐节讲析并评价 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首诗通过对“四点零八分”在北京车站与亲人离别的撕心裂肺的场面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对故乡的难舍难分之情,更反映了一代知青对自己、对未来的迷惘、失落、恐惧的诸多心理感受。‎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加红的字注音。‎ 骤(zhòu)  棂(líng)‎ ‎2.形近字 ‎┏缀(zhuì)点缀    ┏缓(huǎn)缓慢    ┏扯(chě)拉扯 ‎┣掇(duō) 拾掇    ┃           ┃‎ ‎┗辍(chuò)辍学    ┗援(yuán)援助    ┗址(zhǐ)地址 ‎3.多音字 ‎ ┏(bēng)绷紧      ┏(juǎn)卷袖子 绷┫(běng)绷脸     卷┫‎ ‎ ┗(bèng)绷硬      ┗(juàn)试卷 ‎4.解释词语 ‎【剧 烈】猛烈。‎ ‎【骤 然】突然、忽然。‎ ‎【窗 棂】窗格子。‎ ‎【告 别】离别、分手。‎ ‎【声 浪】指许多人呼喊的声音。‎ ‎5.文体知识填空 ‎(1)《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作者______________,选自 ______________ 。‎ ‎(2)本诗描写的是20世纪______________年代知识青年______________的一段特殊历史。‎ ‎(3)我的心______________一阵疼痛,一定是______________的针线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食指  《诗探索金库.食指卷》‎ ‎(2)六七十   上山下乡 ‎(3)骤然  妈妈缀扣子   穿透了心胸 二、课文学习 ‎1.作者介绍 ‎【明确】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著名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的第一人。因其诗《相信未来》被江青点名批评,所以一度被人侮辱、嘲弄和指责,所以笔名为“食指”(也有“实质”的意思)。“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队,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曾一度寄住精神病院。著有《诗探索金库:食指卷》等。‎ ‎2、题目解说 ‎【明确】诗的标题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间——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四点零八分”。作者就是在这一时刻被火车载着上山下乡成了“知青”,离开了北京。当时才20岁,带着对未来的迷惘,带着对北京的依恋,带着亲人道别的眼神,带着一支抒写内心郁闷的诗笔,作者踏上了没有目标的路……‎ ‎3、1968年12月20日四点零八分,诗人离开北京到山西插队,“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成了诗人个人命运的记号。朗读课文,体会诗人在这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 ‎【明确】这一瞬间诗人的内心是非常矛盾和迷惘的。因为此刻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随着火车的开动、汽笛的长鸣,他明白了四点零八分可能是他与北京、与母亲的最后一面,他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他有一种被北京抛弃的感觉,内心无比的动荡、惶恐,他从此将到处漂泊,没有立身之地,他对北京、对母亲依依不舍,但却无法抗拒离别,内心感到无比的失落和茫然,这也是一代知青当年共同的心理感受吧!‎ ‎4、结合括号中的问题,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1)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诗人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明确】产生这种感觉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外界的火车开动给作者造成的错觉,实际并不是北京站的建筑剧烈的抖动,而是火车启动时的抖动;另一种是作者内心的抖动,此刻的火车启动,提醒他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马上就开始漂泊无着的生活了,这对于一个20岁的知青内心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撞击和震撼。‎ ‎(2)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 ‎   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我”的心为什么会如此疼痛?)‎ ‎【明确】因为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强烈的依母恋乡之情使他不愿离开这里,但又不得不离开,所以内心无比痛苦。‎ ‎(3)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合在一起写,有何深意?)‎ ‎【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既表达对母亲的依恋,也表达了对家乡北京的难以割舍的感情,同时跟深刻传达出内心对党、对国家、对政府的殷切期望,希望党和国家关注知青的命运,不要忘记知青,不要抛弃知青,在这里“妈妈”和“北京”已不是表层意义了,而是代指党和政府了。‎ ‎(4)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最后”有什么含义?)‎ ‎【明确】这里的“最后”是最后一面的意思,这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北京的依依离别甚至是诀别的心理感受。因为那个动荡的年代谁也无法知道自己将来会怎样,谁也无法预知将来能否回来,这也是内心迷惘与失落的一种外在表达。‎ ‎5、结构分析 ‎【明确】这首诗一共七节,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描写离别场面,以及离别时的痛苦和迷惘。‎ 第二部分(3-5):具体描写离别时撕心裂肺的场面。‎ 第三部分(6-7):直接抒写诗人对北京的依恋之情。‎ 三、深入探究 ‎1、写作特点分析 ‎【明确】‎ ‎(1)善于通过主观感受表达内心的强烈震动。‎ 这首诗敏锐地抓住个体的“我”心灵中的几个幻觉意象,并把它们自然而集中的组合起来。幻觉中“剧烈地抖动”的“北京站”,作为“我”的心灵外化,强烈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震动之巨,表现了那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茫然与无助。另一个“幻觉蒙太奇”也很精彩,“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表现了文学中源远流长的对母爱的眷恋,在这种普通而强烈的人性面前,政治的神话褪去了灿烂的光彩,显得苍白无力,而隐藏在其背后的现实的悲哀与人性的永恒的喟叹表露无遗。‎ ‎(2)善于把握特定瞬间的景物感受进行描写。‎ 诗人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把远离父母家乡的惜别之情,对为了命运的忧虑和恐慌,都汇聚在“四点零八分”这一瞬间,使这一瞬间浓缩了一个特定时代的重大历史内涵。‎ ‎(3)语言朴素自然,主旨深刻。‎ 诗人以极为通俗平实的语言,倾注自己的 满怀真情,又抓住特定的时代内涵,使本文的主旨有更深广的历史意义,发人深思。‎ ‎2、如何理解这首诗的题目和主题内涵?‎ ‎【明确】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诞生的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都出现国一股不小的“知青文学热”。知青,是指“文化大革命”中从城镇参加上山下乡的初中或高中学生。知青文学,反映的都是当年知识青年独特的经理和感受。1968年底,,上山下乡的高潮兴起,20岁的诗人也加入到这个大潮中。《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写的是诗人告别北京时的悲壮场面。诗人这首诗的写作经历说:“在去山西插队的火车上(火车四点零八分开),我开始写这首诗。当时去山西的人和送行的人都很多。再有,火车开动前的声音,让我的心也跟着一颤,然后就看到车窗外的手臂一片。一切都明白了,‘这是我最后的北京’(因为户口也跟着落在山西)。”‎ 诗人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把远离父母、家乡的惜别之情,对为了命运的忧虑和恐慌,都会聚到“四点零八分”这一瞬间,时这一瞬间浓缩了一个特点的时代的重大历史内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通过对诗人个人遭遇的速写式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而诗人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历史瞬间的放大,通过再现强烈的主观感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3、知青历史有关资料 ‎1955年,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有一批中学和高中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报上发表了《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报道了这个乡的事。毛泽东主席读了很兴奋,亲笔写了按语:“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的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 ‎1955年8月9日,北京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奔赴北大荒萝北县,建立了北大荒“北京庄”。发起人是扬华、李秉衡等。 ‎ 小学毕业的河北省临西县的吕玉兰,回乡建立了第一个合作社,15岁就当了社长,是全国最年轻的合作社社长。‎ ‎1955年10月15日,一支由98名热血青年组成的“上海市志愿垦荒队”,来到了江西省德安县九仙岭,其中有25名女孩子,最小的15岁,她们住简易草棚,吃稀饭箩卜干,每天只有3分钱的菜金。 ‎ 之后,共青团中央在全国10多个省市组织了远征垦荒队,动员城市青年奔赴农村。知青的榜样:董加耕、邢燕子、侯俊等就是当年被《中国青年》、《中国青年报》大势宣传报道出名的。 ‎ ‎1964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发布指导知青下乡的纲领性文件。中央为此成立了“知识青年下乡指导小组”和安置办,各地区也成立了安置知青下乡的专门办事机构。 ‎ 北京第一批到北大荒去的知青有248人,最小的14岁。 ‎ ‎1966年5月17日,上海市文化广场13000多名知青聚会,上海市委要求上海知青“鼓起革命勇气,下定决心”,积极投身新疆建设,在建设和保卫边疆的事业中作出贡献。 ‎ ‎1967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大、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通知》,但复课闹革命面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在废除考试制度、大学停止招生后,全国中学已经积压了66、67两届毕业生没有分配。1967年11月3日,《人民日报》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进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要依靠学校中的积极分子”。于是,大批中学毕业生被继续稳定在学校进行“教育革命”。 ‎ ‎1967年11月8日,上海市66届大专院校毕业生誓师大会召开。毕业生们表示要到内地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 ‎1968年3月,北京市青年蔡立坚毅然来到山西省榆次县黄采公社杜家山插队,成了第一个要求插队的红卫兵。 ‎ ‎1968年6月18日,上海市组织的上山下乡勘察小分队出发,他们都是1966届毕业生,也是上海市首批被批准上山下乡的红卫兵。 ‎ ‎1968年,积压在学校的毕业生已经不止66、67两届,加上68届毕业生,共计达200万人。7月27日,上海首批赴农村落户的1966届高中毕业生开始陆续前往安徽和上海市郊区的崇明、奉贤等县的国营农场。毕业生在临行前,各校都举办了上山下乡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 ‎1968年8月起,全国掀起了宣传“再教育”的高潮。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指示,指出:“我们提倡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主要是到农村去,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 ‎ ‎1968年12月22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人民日报》刊登了《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报道,希望广大知识青年和脱离劳动没有工作的城镇居民到农村生产第一线去。由此,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热潮。一度震撼全国,轰动世界的红卫兵运动,以上山下乡的形式逐渐消失。 ‎ ‎1969年是上山下乡运动最为波澜壮阔的一年,每座城市、每所学校、每条街道、每个家庭都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这股大潮。全国八个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南京、武汉、成都、重庆的知青许多人被下放到了边远省份,如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云南,全国知青大量的在本省农村插队,共有267万多知青投身其中。 ‎ ‎1969年12月,在毛泽东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指示发表一年时,上海已有48万高、初中毕业生奔赴黑、吉、蒙、滇、黔、赣、皖和上海市郊区农村插队落户,原上海市中学红代会全体常委全部奔赴边疆农村。 ‎ 到1972年,上海知青猛增到百万人,并涌现出金训华、黄山茶、林场11位小将、郑培志等一大批英雄人物。金训华是为在激流中抢救两根电线杆牺牲的。 ‎ 下乡几年后,红卫兵步入了青年。七十年代的知青有了政治危机感,特别是林彪事件后,他们得以在艰苦的环境中,在农村冷静地对自己、对社会作了反思。红卫兵运动已走向了低谷,他们中的许多人感到了幻灭。 ‎ 据1975年12月23日新华社报道:在毛泽东主席1968年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全国知青一浪接一浪地掀起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到当年年底为止,我国上山下乡的知青已达到1200万。1975年当年,全国有200万知青上山下乡。 ‎ ‎1972年林彪事件和1973年李庆霖“告御状”后,在上山下乡背后的知青的苦难历程也不时通过一些会议渠道,小道消息在扩散。 ‎ ‎1978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谈到知青上山下乡的问题时说:“社会上议论很多,四不满意是我讲的。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国家也不满意。” ‎ 直接分管知青工作的副总理陈永贵说:“知青工作很复杂,我们几个副总理一提起这事就头疼。”知青问题几乎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由于其时间跨度大,涉及人数多,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 ‎ 在李庆霖时间后,中央才根据毛泽东的“统筹解决”的指示,召开了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提出“要研究制订一个长远规划”的问题。 ‎ ‎1976年2月,毛泽东再次在一份反映知青问题的信上批示“知青问题,宜专题研究,先作准备,然后开一次会,给予解决。”可是,直到他老人家逝世,也未“解决”。 ‎ ‎1978年《全国知青上山下乡会议纪要》指出:1968年到1978年的十年知青下乡运动,“缺乏整体规划,知青工作的路子越走越窄,下乡知青中的不少实际问题长期未能解决。”这是对这场运动的总结。 ‎ 全国知青“胜利大逃亡”是从1978年云南知青开始的。上海知青丁惠民是个重要人物。 ‎ ‎1978年9月,云南景洪农场教师、上海知青丁惠民等人给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写了一封公开联名信,信中历数了云南广大知青的困惑、烦恼以及对生活的绝望,希望能在政府的帮助下,回到自己的家乡。 ‎ ‎10月7日,中央发出《关于召开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通知》中央下决心解决知青的七个方面的问题。‎ ‎10月31日,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了。会议纪要认为:“今后一般不办理病退、困退,如果家庭和本人确有特殊困难,可以通过组织商调,分到新的工作岗位时,其待遇按调动工作处理”。这一决定在支边知青中一下乱了套。他们说:到农村插队,可以通过招工回城, ‎ 云南知青出现了顺口溜:插队插队,越插越对,插场插场,越插越长,改变现状,只有上访。于是,罢工、请原之风迅速在各地兴起。 ‎ ‎11月16日,丁惠民给邓小平副总理写了第二封公开联名信,信上签名的知青逾万。其后,云南七个农场的三万多知青参加了罢工。使工作瘫痪,生产停顿。 ‎ ‎12月7日,云南知青再次向华国峰、中共中央、邓小平写了第三封请愿信,同时,成立了农场知青北上请愿筹备组,组织北上请愿团。 ‎ ‎12月9日,知青发布了北上宣言,同日开始大罢工。罢工席卷了云南全省。 ‎ ‎12月16日,请愿团从云南省景洪出发,次年2月27日到达北京。 ‎ 云南省的知青,在全国占的比例不大,仅百分之一,但云南知青却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注目。1973年7月,中央关于惩治吊打知青和强奸女知青的文件都是针对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整个兵团,发生捆绑吊打知青1034起,受害知青达1894人,其中2人被打死;挑戏奸污女知青的干部有286人,受害女知青达430人。 ‎ ‎1979年1月23日,国务院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由副总理余秋里主持,出席会议的有王震、陈慕华、谷牧、王任重、康世恩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基本同意国务院知青办1月18日报送的《关于处理一些地方知青请愿闹事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提出的六条意见。这六条意见是: ‎ ‎1、把农场办成农工联合企业,适当提高工资,把知青稳定在农场。 ‎ ‎2、参照以往办理病退困退的规定商调回城,由知青部门负责办理。 ‎ ‎3、城镇职工退职退休后,可以由其子女顶替。 ‎ ‎4、从农场参军的知青,退伍后可以回父母所在地安置工作。 ‎ ‎5、城市招工时,允许到农场商调本市下乡知青。 ‎ ‎6、上海郊区到农场的青年,可以允许回原籍社队。 ‎ ‎1979年6月上旬,云南省召集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昆明等市商讨如何落实国务院“六条”精神时,昆明、成都和重庆代表很干脆,表示保证在六个月内,优先安置云南知青返城。但北京和上海采用了变通办法,同意走病退、困退这条路。‎ 四.课内阅读 ‎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                 就要卷走车站;‎ ‎                 北京在我的脚下,‎ ‎                 已经缓缓地移动。‎ ‎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采用了物我颠倒的错觉,其实是 ______________在起动,这从物理角度来看,是把______________作为了参照物。‎ ‎2、第二节中,诗人为什么把妈妈和北京放在一起来写?‎ ‎3、第三节中说“这是我最后的北京”,“最后”意味着什么?‎ ‎4、该诗的题目是“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5、该诗再现的是当年知识青年下乡插队的一幕,请结合历史知识,说说毛泽东当年对此事件发出了怎样的号召?‎ ‎【参考答案】‎ ‎1、火车   火车 ‎2、北京是自己的故土,是北京生养了自己,如同妈妈一样。‎ ‎3、意味着自己将不再回来。‎ ‎4、诗人坐上火车离开北京为,火车是四点零八分开动,这一刻是诗人命运的分水岭,这一刻是诗人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道印痕。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诗人心中“最后的北京”。这个时间概念抒发了诗人对北京的依恋之情。‎ ‎5、“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 ‎8.外国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关于作者:‎ 普希金,俄国的伟大诗人、近代文学奠基人。‎ 学习本诗:‎ 这是一首哲理抒情诗,读了这首诗后同学们一定会有像高尔基所说的,“我开始读普希金的诗时,好像我走进了树林中的一片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满着阳光。”‎ 首先朗读全诗,了解诗的大体内容。‎ 一、读准加红字的音 忧郁( )   向往( )   瞬息( )‎ 二、词 解词:‎ 忧郁:忧伤,愁闷。‎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瞬息:比喻极短的时间。‎ 三、学习本诗 思考:‎ ‎1、这首诗蕴含着什么人生哲理?‎ 生活是本教科书,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才能战胜挫折,真正学会生活。‎ ‎2、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诗人用诚挚的语言倾诉了自己对生活的体会,假如受到了生活的欺骗,不要消沉,要积极面向未来,战胜自己,做生活的主宰。 ‎ ‎《未选择的路》 ‎ 关于作者:‎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著名诗人。他出版过十多部诗集,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作《波士顿以北》集,另外还有《山罅》、《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之树》、《在林间空地》等。他的诗歌独具风格,以口语入诗,生动朴实地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他的诗充满了美国的乡土气息,流传广泛,深为人们喜爱。‎ 先朗读本诗,熟悉全诗。‎ 一、读准加红字的音 伫立( ) 涉足( ) 萋萋( )‎ 诱人( ) 幽寂( ) 人迹( )‎ 二、解词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三、学习本诗 思考:‎ ‎1、“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这句话象征了什么?为什么?‎ ‎“我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象征了如何抉择人生的道路;这条路上人迹罕至,代表着这条路也许更艰辛、更需要开拓,正因为如此,才更具有魅力。‎ ‎2、《未选择的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说说“路”象征什么,这首诗蕴含了什么人生哲理,指出升华全诗旨意的诗句。‎ 诗中的“路”象征着人生之路。这首诗告诉我们,在人的一生中,会面临许多选择,而你所作的选择,往往会决定你的一生。升华全诗旨意的诗句是:“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3、这首诗语言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亲切。在朴素自然的语言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 课外拓展 ‎ 俄国诗人普希金 ‎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是俄国伟大诗人、近代文学奠基人。他出身于莫斯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有很多藏书,叔父又是名诗人,当时俄国的一些文化名流是他们家的座上客。环境的影响,使普希金少年早慧,七八岁便学着写诗了。12岁时,普希金进入彼得堡的皇村学校,在那里他从进步教师身上接受了不少自由主义思想。1812年的卫国战争对普希金影响很大,他赋诗陈词,流露出一片民族爱国热忱。普希金这时在校内外已小有名气,很受当时俄国著名作家杰尔查文、茹科夫斯基等人的器重。‎ ‎1817年,普希金从皇村学校毕业,到彼得堡的外交部供职。这个时期普希金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很活跃。他写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的诗篇(《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8;《乡村》,1819,等)。1820年,普希金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叙事诗《鲁斯兰·柳德米拉》,这是根据民间传说写成的,含有民主主义精神。‎ 普希金的声望和影响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决定让他到南方去当差,这实际上是一次变相的政治流放。在那里,普希金写了热情浪漫的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1821)、《强盗兄弟》(1822,未完成)、《茨冈》(1824),还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太阳沉没了》(1820)、 《囚徒》和《短剑》(1821)等,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的政治情绪。‎ ‎1830年,普希金的作品多,他写了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最后两章、《别尔金小说集》(5个短篇)、四个小悲剧(《吝啬的骑士》、《莫扎特和沙莱里》、《石客》、《瘟疫流行时的宴会》)、长诗《柯洛姆纳的小屋》、历史讽刺故事《牧师和他的工人巴尔达的故事》,还有近30首抒情诗和一些时论性的文章。‎ ‎30年代的普希金,创作精力仍很旺盛,而沙皇政府对他的迫害活动也在加紧进行。当时,一个逃亡到俄国的法国贵族——丹特士正在追求普希金的妻子。沙皇政府便散布流言,给诗人和他的朋友们写些侮辱性的匿名信。普希金为维护自己的声誉,只好与丹特士进行决斗。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在决斗中腹部受了重伤。2月10日,这位伟大的俄国诗人,心脏停止了跳动。普希金的遗体被从彼得堡运往他先前流放过的地方米依洛夫斯基村,葬于圣山(今名普希金山)镇教堂墓诗人母亲的墓旁。‎ 普希金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他继承了古代俄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并大大发展了它。在俄罗斯文学中,他为现实主义夺得了主导地位,他的作品成了反映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在各种文学体裁上(抒情诗、叙事诗、诗剧、小说、童话)普希金也为后人提供了优秀的范例。 ‎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美国诗人。1874年3月26日生于美国西部的旧金山。他11岁丧父,后随母亲迁居东北部的新英格兰。此后,他就与那块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弗罗斯特16岁开始写诗,20岁时正式发表第一首诗歌。他勤奋笔耕,一生中共出了10多本诗集,其中主要的有《波士顿以北》(1914),《山间》(1916),《新罕布什尔》(1923),《西流的小溪》(1928),《见证树》(1942)以及《林间空地》(1962)等。弗罗斯特的诗可分为两大类:抒情短诗和戏剧性较强的叙事诗,两者都脍炙人口。弗罗斯特的抒情诗主要描写了大自然和农民,尤其是新英格兰的景色和北方的农民。这些诗形象而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深受各层次读者的欢迎。他的叙事诗一般都格调低沉,体现了诗人思想和性格中阴郁的一面。弗罗斯特的世界观是比较复杂的,他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善与恶的混合体。因此,他的诗一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的美和自然对人类的恩惠,另一方面也写了其破坏力以及给人类带来的不幸和灾难。弗罗斯特诗歌风格上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朴素无华,含义隽永,寓深刻的思考和哲理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这既是弗罗斯特的艺术追求,也是他事业成功的秘密所在。‎ ‎9.《家》的序和跋 ‎“序”中,作者把生活比作激流,形象而深刻地表达了征服生活和与黑暗搏斗的激情和勇气,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积极的人生态度。‎ ‎“跋”中,作者更明确、更犀利地表述了自己的创作动机——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一、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跋(bá)    扉(fēi)   诅咒(zǔ)(zhòu)   妥当(tuǒ) ‎ 累赘(zhuì)  憎(zēng)  稚(zhì)‎ ‎2、 形近字 ‎┏瘁(cuì)鞠躬尽瘁  ┏惟(wéi)惟一   ┏历(lì)日历   ┏摧(cuī)摧残 ‎┣萃(cuì)出类拔萃  ┃          ┣厉(lì)厉害   ┃  ‎ ‎┗粹(cuì)粹而不杂  ┗唯(wéi)唯物论  ┗励(lì)鼓励   ┗催(cuī)催促 ‎3、 多音字 ‎ ┏(céng)曾经    ┏(zǎi)记载   ┏(zhǎo)爪牙    ┏ (lù)吐露 曾┫         载┫        爪┫          露┫ ‎ ‎ ┗(zēng)姓曾    ┗(zài)装载   ┗(zhuǎ)爪子    ┗(lòu)露出 ‎4、词语解释 ‎【扉 页】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著者、出版者等项内容的一页。‎ ‎【寒 暑】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一整年。‎ ‎【信 仰】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 ‎【乃 是】是。 ‎ ‎【说 教】比喻生硬地、机械地空谈理论。。  ‎ ‎【诅 咒】咒骂。     ‎ ‎【吐 露】说出(实情或真心话)。‎ ‎【垂 死】将死。‎ ‎【周 密】周到而细致。         ‎ ‎【掩 饰】设法掩盖。‎ ‎【累 赘】多余。‎ ‎【宽 容】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 ‎【 跋 】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多属于评价、鉴定、考释之类。‎ ‎5、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代作家,祖籍________,1904年生于 ___________。‎ ‎(2)《激流三部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情三部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年前,我流着泪读完托尔斯泰的《_______》,曾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________”。 ‎ ‎(4)罗曼.罗兰是  国文学家,他的《名人传》中所描述的三个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巴金  李芾甘  浙江嘉兴  成都 ‎ ‎(2)《家》 《春》  《秋》;《雾》 《雨》 《电》‎ ‎(3)《复活》 《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悲剧》‎ ‎(4)法  米开郎琪罗  贝多芬  列夫. 托尔斯泰 二、课文学习 ‎ ‎1、作者简介: ‎ ‎【明确】巴金(1904~) ‎ 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2、题目解说 ‎ ‎【明确】“序”写于1931年4月,是作者作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发表的,“序”中充满激情,表达出作者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 ‎“跋”写于1953年3月(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比写“序”晚了22年。在“跋”中,作者交代了创作《家》的意图和不足之处,体现了作者冷静的思考和思想上的提高。‎ ‎3、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文章结构图 ‎         ┏生活不是悲剧,是一场搏斗   ┓ 做生活激流 ‎       ┏序┫生活象激流动荡,要征服    ┣ 中搏斗的勇士 ‎《家》的序和跋┫ ┗用文学展现生活,与黑暗搏斗  ┛‎ ‎       ┃ ┏为了控诉垂死的制度而写    ┓ 冷静的思考 ‎       ┗跋┫太重视个人爱憎没有指明道路  ┣ 思想的提高 ‎         ┗美丽的青春是鼓舞“我”的源泉 ┛‎ ‎4、《家》的“序”是作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发表的,联系文中有关“激流”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理解和对待生活的。‎ ‎【明确】此题旨在让同学们了解,作者把生活比做激流是鉴于他对生活的深刻认识,是他写作《家》乃至《激流三部曲》的目的。当然,这也是理解“序”和《家》的一把钥匙。‎ 作者认为,生活是勇往直前、永不停止的;是充满力量、无可阻挡的;是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搏斗”,是“征服”。‎ ‎5、作者在《家》的“跋”里说:“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  ‎ 从文中找出最能够诠释这句话的语句,并结合“《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了”这句话,说说作者创作《家》的意图。‎ ‎【明确】此题旨在让同学们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 最能诠释这句话的句子是:“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也可以是“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 ‎《家》的创作意图就是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的。作者写“跋”正是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所以“《家》已经经历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三、深入探究 ‎1、 句子分析 ‎《序》‎ ‎【明确】‎ ‎(1)中心句:在这里我所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的一幅图画。‎ ‎《家》是作者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斗”的产物。作者用文学展示生活的图画,让读者看生活的激流如何在动荡。‎ ‎(2)重点句:为的是来征服它。‎ 引用罗曼.罗兰的哈,表面作者自己的生活态度,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作者不是一个生活的悲观论者,也不是一个旁观者,他是在生活激流中搏斗的战士。‎ ‎(3)总结句: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既写出了作者勇往直前的精神,由于当时的思想局限,呀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朦胧感。作者的这种迷茫在文中也一再表露,这一点是次要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4)过渡句:事实并不是这样。‎ ‎“这样”指上文几年前我对生活的悲观认识,下文写“事实”,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态度。‎ ‎5、《跋》‎ ‎【明确】‎ ‎(1)中心句:像这样的作品当然有许多缺点。‎ 作者22年后,再为作品写“跋”,经过“冷静思考”认识到了自己作品中存在的不足,这是作者思想提高的表现。‎ ‎(2)重点句: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青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充满着激情与活力,而在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击的激情,一往无前的精神正是作者创作的源泉。‎ ‎(3)深意句: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 把过去的生活内容比作坟墓,比喻生动、奇特,一方面写出了这些东西已埋葬在自己的内心深沉,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这多是一些惨痛的记忆。‎ ‎2、 写作方法分析 ‎【明确】‎ ‎(1)文章充满激情。‎ 序文不长,但充满激情,一个意思反复表述,就像一个急于把事情告诉别人的孩子,想一口气把所有的话说出来,滔滔不绝,热情洋溢,使读者深受感染。‎ ‎(2)形象生动的比喻。‎ 把生活比作激流,虽然不敢断言是巴金先生似的首创,但至少他是这一修辞的最著名的使用者。“生活的激流”,既形象,含义又深刻。生活就是像激流那样一往无前,充满了力量;生活中有爱,有恨、有欢乐,有痛苦;生活中有清流,有泥沙,也有沉渣 ……我们来做什么?我们“为是来征服它。”这就是序文要表述的意思。‎ ‎3、开发性题目:“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家》的时候,我本想重写这本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发散角度1:可以重写,因为随着作者思想认识的提高,新的作品会有一个更为明确的主题,回忆年轻时的生活会多一份冷静的思考和怀恋的韵味。总之,如果重写,或许会有一篇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完整的《家》来。‎ 发散角度2:不能重写,巴金先生是明智的,尽管二十余年后看到了作品的年轻幼稚,主题十分鲜明,但作者年轻时的激情、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只有那个时代才具有的,是二十余年后的作者所不具备的,若再重写往往会写出一部得不偿失的作品,“《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还是“保留着它的本来面目”好。‎ 启示:同一个作者,虽着生活阅历的增加,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作品,而这些作品风格不可能一成不变。‎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几年前我流着眼泪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事实并不是这样。生活并不是一个悲剧。它是一场“搏斗”。我们生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认为他说得不错。‎ 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仅仅经历了二十几个寒暑,但是这短短的时期也并不是白白度过的。这其间我也曾看见了不少的东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独,并不绝望。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 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也曾发射出种种的水花,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这一切造成了奔腾的一股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这唯一的海是什么,而且什么时候它才可以流到这海里,就没有人能够确定地知道了。‎ 我跟所有其余的人一样,生活在这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我也曾参加在这个“搏斗”里面。我有我的爱,有我的恨,有我的欢乐,也有我的痛苦。但是我并没有失去我的信仰:对于生活的信仰。我的生活还不会结束,我也不知道在前面还有什么东西等着我。然而我对于将来却也有一点概念。因为过去并不是一个沉默的哑子,它会告诉我们一些事情。‎ 在这里我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图画。自然这里只有生活的一小部分,但已经可以看见那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组织成的生活的激流是如何地在动荡了。我不是一个说教者,所以我不能够明确地指出一条路来,但是读者自己可以在里面去找它。‎ 有人说过,路本没有,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路。又有人说路是有的,正因为有了路才有许多人走。谁是谁非,我不想判断。我还年轻,我还要活下去,我还要征服生活。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一九三一年四月 ‎1.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_____、_____、_____。‎ ‎2.与“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类似的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联系全文,说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唯一的海是什么,而且什么时候它才可以流到这海里,就没有人能够确定地知道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当时什么样的思想状况?‎ ‎4.在这部总序中,作者以自己二十几岁青春年华的全部感受,告诉读者怎样去认识生活和开辟新生活。但是,由于思想信仰的限制,他的作品并没有给读者指出一条明确的道路。后者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参考答案〗‎ ‎1.《家》《春》《秋》‎ ‎2.本文中充满青春朝气和不与旧势力妥协的昂然正气。“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以及类似的话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即使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他也不会绝望,因为所有的恨与痛苦都基于对生活的爱。‎ ‎3.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不知道怎样才能迎来新生活,什么时候迎来光明,自己感到渺茫。‎ ‎4.(1)这唯一的海是什么,而且什么时候它才可以流到这海里,就没有人能够确定地知道了。‎ ‎(2)我的生活还不会结束,我也不知道在前面还有什么东西等着我。‎ ‎(3)我不能够明确地指出一条路来 ‎(4)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 课 外 拓 展 ‎ ‎《作文杂谈》序 刘国正 读《庄子》的《山水》篇,深深叹服其立言之巧。在讲述伐木者不取无所可用的山木和故人杀不能鸣的雁两个故事之后,写道:“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作寓言读,可以从多方面得到启示。也许是有点职业病吧,我从中悟出一点作文的道理。‎ 作文有法吗?有人说有,而且甲乙丙丁,不能越雷池一步,没有规矩怎能成方圆?有人说无,文无定法,也可以说是无法。我要学庄老先生,笑一笑说:“作文在有法与无法之间。最近应某刊物之约诌了一首勉强算作诗的诗,比较详细地说明这点勉强算作一种主张的主张,不妨抄在下面:“若谓文无法,绳墨甚分明,暗中自摸索,何如步随灯?若谓文有法,制胜须奇兵,循法作文章,老死只平平。习法要认真,潜心探微精;待到着笔时,舍法任神行。谓神者为何?思想与感情。瞻彼春鸟鸣,无谱自嘤嘤。”我的这个主张,不过是“野狐禅”。曲高和寡,曲怪,和者也未必多。读张中行同志的《作文杂谈》,与我心会,才知道我并非踽踽的独行者。‎ 中行同志同我一道从事语文课本的编辑工作三十多年,长我近二十岁,可谓忘年之交。他学识渊博,融贯经史百家之言,历览古今中外之书。文得力于蒙庄,诗似玉溪生,石书画亦广有见闻。知道他的人都说他是真正的杂家。在这三十多年间,他感到心情最舒畅的是近六七年。虽然年逾古稀,身子骨还挺硬朗,干起事情来像个小伙子。啖蔗后甘,以此比喻他的老境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他曾经表示:自已学语文,教语文,编语文,研究语文,运用语文,同语文打了半个多世纪的交道,体验到其中一点甘苦,很想把一己的体验写出来,对教者和学者也许都会有点益处。他这样表示,就这样做起来,才一年的光景,这本《作文杂谈》就完稿了。‎ ‎《作文杂谈》是怎样的一本书,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我想,读者看到了我上文的介绍自然明白,我再唠叨反而成了多嘴。而且一位博学的长者的写作体验,好比一桌丰盛的筵席,读者是搛一箸红煨熊掌,还是舀一匙竹荪双脆汤,要随心所欲才好,如果有人从旁不厌其烦地指指点点,说该怎么吃怎么吃,是一定会惹得与筵者皱眉的。但有一点我还要提一下,就是作者把作文的方法看得很活。他说“条条道路通北京”,他并不把自己所谈看成学习写作的不二法门,也不认为世界上有这种不二法门。作文在有法无法之间,这也许是中行同志许多宝贵的体验中很重要的一点吧。我想,读者读这本书,不要抱上西天取经的态度,意味可以从中取得无量妙法,要抱逛花儿市的态度,花是随心草,捡顺心的买几朵几枝,赏色闻香,自得其乐。要活读,不要死读,这才合乎作者的意趣。‎ 写到这里,偶然抬头看见墙上挂着的一幅画,是友人赠与的,画的是枯木逢春,从那瘦棱棱的老枝上爆出很大的花朵——也许是玉兰吧。我意味这样的画赠给中行同志是很合适的。我早年学过一阵子画,但始终没画好。再练得好些,一定要为中行同志画这么一幅,祝愿老枝上的新花,开得越来越多越好。‎ 序,绪也。作为一种文体,应该叙其著作的所由作。我写下的似乎许多与序不相干,但文章作法既然很活,就算做序有何不可。质之中行同志,然耶否耶?‎ 一九八四年五月,于山海楼 ‎1.本篇是为张中行著的《作文杂谈》而写的序文,主要内容包括(   )。‎ A.介绍该书作者情况 B.对《庄子·山水》的看法 C.介绍该书的特点、价值 D.“我”对作文的看法 E.“我”想为书作者作画 ‎2.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规矩(  ) 勉强(  ) 诌(  )‎ 踽踽(  ) 竹荪(  ) 潜心(  ) 箸(  )‎ ‎3.解释词语:‎ ‎①曲高和寡:‎ ‎②踽踽:‎ ‎③忘年之交:‎ ‎④年逾古稀:‎ ‎⑤质(之):‎ ‎4.本文从《庄子·山水》谈起,其用意是(  )。‎ A.要像不材的山木那样才能保全自己。‎ B.没有才能就像不能鸣的雁必将被毁灭。‎ C.要学会圆滑的处事。‎ D.论述作文在有法无法之间的道理。‎ ‎5.用诗句来谈自己对作文的看法,其作用是(   )。‎ A.阐述自己的作文观点。‎ B.表明自己会写诗作文。‎ C.间接地印证张中行的宝贵经验。‎ D.说明张中行的观点和自己一样。‎ ‎〖参考答案〗‎ ‎1.C   2.矩jǔ  强qiǎng  诌zhōu  踽jǔ  荪sūn  潜qián 箸zhù  3.‎ ‎①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比喻言论或艺术作品不通俗,不能为广大群众所了解或欣赏。  ②形容独自走路孤零零的样子。  ③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  ④年龄超过了七十岁。  ⑤质:依据事实来问明或辨别是非。  4.D   5.C ‎10.读《堂吉诃德》‎ 作者通过儿童时期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告诉我们不要轻易地批评和放弃自己阅读作品的最初印象和感受,它也许是弥足珍贵的东西,会影响你的一辈子。‎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红字注音 秾丽(nóng) 静穆(mù)  娱乐(yú)  啜泣(chuò)   长髯(rán) 呵斥(hē) 蹩脚(bié)‎ 阴霾(mái)  憔悴(qiáo) 奄奄(yǎn)  沉甸甸(diān)  稚嫩(zhì) 歧路(qí)‎ ‎2、形近字 ‎┏拨(bō)拨款     ┏稚(zhì)稚气    ┏侍(shì)侍从    ┏搀(chān)搀扶 ‎┃           ┃          ┃          ┣馋(chán)馋猫 ‎┗拔(bá)拔剑     ┗雅(yǎ)文雅    ┗待(dài)对待    ┗谗(chán)谗言 ‎3、多音字 ‎ ┏(chàn)颤抖    ┏(lù)绿林      ┏(sì)似乎     ┏(ái)挨打 ‎ 颤┫         绿┫          似┫         挨┫          ‎ ‎ ┗(zhàn)寒颤    ┗(lǜ)绿色      ┗(shì)似的     ┗(āi)挨家挨户 ‎4、词语解释 ‎【秾 丽】繁盛艳丽。‎ ‎【静 穆】安静庄严。‎ ‎【笑 柄】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 ‎【啜 泣】抽抽搭搭的哭。‎ ‎【呵 斥】大声斥责。‎ ‎【蹩 脚】质量不好,本领不强。‎ ‎【阴 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云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憔 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稚 嫩】幼稚不成熟。‎ ‎【攀 附】附着东西往上爬。‎ ‎【歧 路】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 ‎5、文学常识真空 ‎(1)《堂吉诃德》的作者是___(国家)伟大的___家、____家、诗人____(名字),本文作者___是__诗人,代表作有____、____。‎ ‎(2)作者认为自己_____阶段,读《堂吉诃德》的影响最大。‎ ‎(3)夜莺的颂歌唱得____,_____的热烈,最____的花苞就此开放,____和___的阳光就___更忙,花木就都一片____,____起来。‎ ‎【参考答案】‎ ‎(1)西班牙 小说 戏剧 塞万提斯 亨利希.海涅 德 《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2)童年 ‎(3)温存似的软和  醉心融骨似  含羞 交情芳草 披着薄雾 吻 欢欣  颤动 二、课文学习 ‎1、作者简介 ‎【明确】亨利希·海涅 (Heinrich Heine, 1797-1856),德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1797年12月13日出生于杜塞尔多夫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中学毕业后,父母要他经商。1816年去汉堡叔父所罗门·海涅处,爱上了堂妹阿玛丽,开始写抒情诗。1819年秋入波恩大学学习法律,听奥·威·施莱格尔的德国语言史课,并经常与之来往,因而受浪漫派的影响。接下来他又到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在柏林时他听过黑格尔的哲学课程,结识了浪漫派作家沙米索、富凯等,并积极参加争取犹太人解放的工作。1825年获法学博士学位。 ‎ 在1821至1830年期间,海涅曾到德国各地和波兰、英国、意大利旅行。1822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次年又出版“悲剧—抒情插曲”。1827年他把早期抒情诗汇集在一起出版,题名“歌集”,引起轰动,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这期间,他还创作了“哈尔茨山游记”等散文作品,也引起巨大反响。海涅这个时期的抒情诗和游记,大多抒写他个人的经历、感受、憧憬,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 ‎ ‎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海涅深受鼓舞,决定前往巴黎。在这儿他结识了大仲马、贝朗瑞、乔治·桑、巴尔扎克、雨果等作家和李斯特、肖邦等音乐家,并与空想主义者圣西门的信徒交往,也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这时期他写了“论德国宗教和的历史”(1835)和“论浪漫派”(1836)两本著作。为了和激进派诗人内容空洞的“倾向诗”进行斗争,他写了长诗“阿塔·特罗尔,一个仲夏夜的梦”(1843)。1843年底,海涅和马克思在巴黎结识。这个时期,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他发表了“新诗集”(1844),其中包括一部分以“时代的诗”命名的政治诗,和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844)。这些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两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成为1848年革命前夕时代的最强音。 ‎ 海涅在1848年革命失败后,忍受瘫痪的痛苦,在“床褥墓穴”用口授方式创作了许多优秀诗篇,其中包括“罗曼采罗”(1851)、“1853至1854年诗集”和一些遗诗。这些中虽有悲愤忧郁之作,但大多数仍充满战斗的豪情、对祖国和人类的未来具有坚定的信心。1856年2月17日,海涅在巴黎逝世,葬于蒙马特公墓。‎ ‎2、背景材料 ‎【明确】《堂吉诃德》是西班牙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作者写作这篇长篇小说的宗旨是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但作品的社会意义远远超出了对骑士小说的嘲讽和抨击。小说描写16世纪至17世纪西班牙的封建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现了深切地同情。它对欧洲各国的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世界文学的一块瑰宝。‎ 海涅写成的序译成中文有一万多字,课文节选的只是记述作者童年时期读《堂吉诃德》的真实感受的一部分。而序文的主要部分则从主题、人物和艺术处理等方面分析评价了《堂吉诃德》这部欧洲最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肯定了塞万提斯的卓越贡献。‎ ‎3、作者在不同的年龄段读《堂吉诃德》,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作者更珍视哪个时期的感受?‎ ‎【明确】 此题要求学生了解文中叙述的作者不同年龄读《堂吉诃德》的感受。作者在童年时代读《堂吉诃德》,感受到堂吉诃德是一个勇士、英雄,为之钦佩、仰慕;“发育得是个青年的时候”“觉得《堂吉诃德》扫兴乏味”;“快成人,跟这位拥护杜尔辛妮亚的倒霉战士稍稍相安无事,而且嘲笑他起来了”。作者更珍视童年时期读书的感受。‎ ‎4、“在人生程途里,尤其是徘徊歧路的时候,那瘦骑士和胖侍从总追踪在我的后面”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此题是让学生理解这个关键句的意思。‎ 这句话强调了童年时代作者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影响着他的人生。意思是在人生关键的时刻,他总会想到他心目中的勇士和英雄堂吉诃德,并激励他不断前进。‎ ‎5、仔细品味课文第一段中描写环境的文字,说说作者为什么对初读《堂吉诃德》时的环境还“回忆得很清楚”?‎ ‎【明确】文章的第一段有两处描写环境的文字。第一处是童年的作者开始读《堂吉诃德》“把这位勇士经历的大事情来娱乐我的小心灵”的时候;第二处,则是“这位可怜的英雄给命运拨弄得成了个笑柄”“遭人嘲笑”的时候。因为童年的作者在读《堂吉诃德》的时候,不仅深切地感受到书中的人物和情节,也感受到了当时的环境,而且这些人物、情节以及当时的环境也影响着作者的心情。因此在不同的心情下,就有了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写景文字,前者“明媚”“热情”“欢欣”,后者“辛酸、悲切”。这种情景交融的感受深深地印在了童年作者的心里,所以对当时的环境“还回忆得很清楚”。 ‎ ‎6、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3)描述自己童年时期阅读《堂吉诃德》的情景和感受。: ‎ 第二部分(4): 用事实证明了儿童时代读《堂吉诃德》给自己的深刻印象和影响。‎ ‎(2)结构图表 ‎              ┏ 春光美好,娱乐心灵┓‎ ‎       ┏ 童年初读 ┫ 战败猴子,可敬可佩┣ 同情仰慕,真实感受 ‎       ┃      ┗ 英雄失败,心都要碎┛‎ 读《堂吉诃德》┫         ‎ ‎       ┃      ┏ 描摹细腻,印象深刻┓‎ ‎       ┗ 成年回味 ┫ 震惊倾倒,影响深远┣ 勇士英雄,伴我人生 ‎              ┗ 关键时刻,英雄导航┛‎ 三、深入探究    ‎ ‎1、写作特点分析 ‎【明确】‎ ‎(1)情景交融。‎ 文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不仅是儿童心目中的景物,也是诗化了和人格化了的环境描写,而且随着人物感受的变化,写景也有所不同,真正做到了情景相生、情景交融。‎ ‎(2)语言独特,韵味十足。‎ 文中经典性的句子比比皆是,大诗人海涅尔抒情浓郁的文笔和大学者钱钟书睿智隽永的译笔珠联璧合,构成了这篇可供反复玩味的精品。‎ ‎(3)对比鲜明,主旨深刻。‎ 文中抓住作者不同的年龄阶段,读《堂吉诃德》的不同感受,鲜明深刻地告诉人们:不要轻易地批评和放弃自己阅读作品的最初印象和感受,它也许是弥足珍贵的东西,会影响人的一生。做到深入浅出,给人很大的启发。‎ ‎2、试分析文中描写海涅在回忆他阅读《堂吉诃德》的感受时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明确】海涅在回忆童年读书的感受时,还回忆描写了当时的读书环境。这些描写也写出了真实的感受,融入了孩童的情感。“五月里一个明媚的日子……花木就都一片欢欣,颤动起来。”这是儿童心目中的春天,诗化了的和人格化的环境描写。从这些情景交融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当时海涅的心境是多么好。在这种环境和心情中读《堂吉诃德》,“把这位勇士经历的大事情来娱乐我的小心灵”是多么的惬意,因而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许多年以后还回忆得很清楚”。文章写“我”为骑士的遭遇流泪时,穿插了景物 描写,写“花鸟林泉”“陪着我哭”;又在读骑士的一场失败的比武时,穿插了景物描写:“那是一个阴霾的日子,灰暗的天空里一阵阵都是气色凶恶的云……望去是一片衰盛无常的景象。”这两处描写和开始读《堂吉诃德》时正好形成强烈地对比,那里春光是多么明媚、欢欣,这里景色是如此悲哀、憔悴和灰暗。读一部书随着情节的发展、感受的变化,写景也有所不同,这很难用巧合来解释,应该可以说就是情景相应、情景交融。‎ ‎3、分析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 ‎【明确】在童年的海涅心目中,堂吉诃德是一个勇士,是一个英雄,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对他的看法有所改变,但这第一印象影响了作者的一生。‎ 从我们一般人的眼光来看,堂吉诃德是一个披着骑士外衣的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典型,是一个性格复杂而又矛盾的人物。他表面荒诞不经,滑稽可笑,满脑子充满骑士的幻想,脱离实际,不自量力。一味蛮干,干出了一系列荒唐可笑的蠢事。但这些荒唐可笑的举止都出自真诚善良的动机,掩盖着崇高伟大的精神,塑造堂吉诃德的形象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游侠世风。‎ 四、课内阅读 我在游记第四部里写了上面一段,描摹多年以前读《堂吉诃德》的印象,如今又过了八年。天呀!时光真是飘忽!我在屠赛尔道夫地方皇家花园的叹息小径里把这部书看完,还仿佛是昨天的事呢。这位伟大骑士的所作所为,依然叫我震惊倾倒。是不是好多年来,我的心始终没有变呢?还是绕了个巧妙的圈子,又回到童年的情思呢?后面这一说也许道着了,因为我记得每隔五年看一遍《堂吉诃德》,印象每次不同。我发育的是个青年的时候,伸出稚嫩的手去采生命的玫瑰花,爬上峰巅去攀附太阳,夜里做的梦全是老鹰和清白无暇的少女,觉得《堂吉诃德》扫兴乏味,看见这部书就不耐烦似的,把它搁在一边。后来我快成人,跟这位拥护杜尔辛妮亚的倒楣战士稍稍相安无事,而且嘲笑他起来了。我说,这家伙是个傻瓜。可是,说也奇怪,在人生的程途里,尤其是徘徊歧路的时候,那瘦骑士和胖侍从总追踪在我后面。  ‎ ‎1、给下列字注音。‎ 搁(  ) 倾(  ) 歧(  )‎ ‎2、解释文中加红的词语。‎ 飘忽:‎ 攀附:‎ 相安无事:‎ ‎3、作者写了文中写了作者哪几个时期读《堂吉诃德》的感受?‎ ‎4、作者为什么更珍视童年时期的感受?‎ ‎5、你有没有印象最深刻的书?说说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1、gē  qīng  qí  2、轻快地移动    依着东西往上爬去接近  相处没有冲突  3、童年、青年、成年三个时期  4、因为在人生关键的时刻,他总会想到他心目中的勇士和英雄堂吉诃德,并激励他前进。  5、例:我印象最深的书是《水浒传》,当初读书时,饭也顾不上吃,妈妈喊上三五声都不动窝,啃着馒头看《水浒传》,那真是天大的享受。 ‎ 课 外 拓 展 ‎ ‎《堂吉诃德》内容简介 ‎《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其作者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万德拉1564—1616一生艰辛,经历奇特。他21岁时因卷入萨拉曼卡城皇家院内的一次争斗,被判以砍去右手的刑罚。塞万提斯为了躲避判刑,逃离家乡前往意大利。在那里他先参加了罗马军队,后又为西班牙神圣兵团作战。在与土尔其人的多次战斗中,他冲锋陷阵,多次受伤,左手致残。七年之后,他带着奖章及推荐信准备回国,途中不幸被阿尔及尔人捕获,判作劳役。几次越狱都不成功,直至五年后由家人和朋友交付巨额赎金,才得以返回家乡。此时他已经33岁,左手残废,但他面临的是家庭的债务和失业。他两次结婚都不幸福,为了养家糊口,他找到一份纳税员的工作。但是又因他税收工作不力,帐目混乱被关进监狱。《堂吉诃德》就是在他经历坎坷穷困潦倒的境遇下孕育出的作品,其中自然映照出作者自我的体验和情感。‎ 塞万提斯在谋求生存之余,潜心创作。他用了8年时间完成了《堂吉诃德》的第一部,小说于1605年发表,受到人们的喜爱,书中的两个形象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几乎家喻户晓。然而这并未能改变塞万提斯经济上的窘境。1605年后,塞万提斯着手写小说的第二部。1614年在他即将完成之时,听到有人出版了《堂吉诃德》的续集,十分气愤,因此他在书中揭露了伪作,并结束了堂吉诃德的故事。1615年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的第二部出版,人们的热情和喜爱不减,然而次年穷困交加的塞万提斯在马德里逝世。‎ ‎《堂吉河德》是一部讽刺骑士小说的小说。主人公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定外出历险,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他找来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从,把邻村的一位农家女儿杜尔希尼亚作为他的意中人。他三次外出历险,作了许多可笑之事。最后他被化装成白月骑士的朋友打败,放弃行侠游历,回家不久后病倒。临死前,他醒悟到自己迷信骑士小说之过。塞万提斯通过堂吉诃德的故事嘲讽了流行一时的骑士小说,指出它们既违背现实的真实又缺乏艺术的真实。从此以后,骑士小说在西班牙和欧洲一蹶不振。‎ ‎《堂吉诃德》的意义还在于作者以喜剧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人们自身存在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堂吉诃德和桑丘是一组既互相关联又相互衬托的人物,前者体现了人对理想的追求,后者体现了人对实际生活的关注。二者相互影响,到后来,堂吉诃德渐渐看到理想的梦幻性质,桑丘则看到他的主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好。二人一路上风趣幽默的对话,以及小说对西班牙现实生活的生动描写,使得读者从他们身上看见自身存在的对立矛盾,从堂吉诃德的喜剧性形象中看到悲剧的色彩。‎ ‎《堂吉诃德》在表现人性及社会现实的同时,还表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小说第二部还描写了人们对小说第一部的反映和批评,从人物对堂吉诃德的不同态度表现了社会各个阶层不同人物的形象。因此,小说揭示了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揭示了作家、作品和人物的相互关系,表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强烈的自我意识。本书可重点阅读第一部。‎ ‎11.永远新生 本文作者站在中国艺术发展史的高度指出:中国艺术传统之所以有极强的生命力,正是因为不断地反传统,才使之永远新生,其间包括异种的不断引入。作者借这一正确的论断来支持《世界现代艺术图典》的出版。 ‎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红字注音 筛(shāi)选  梵高(fàn)  衰颓(tuí)  糟粕(pò)  妄想(wàng)‎ ‎2、形近字 ‎┏座(zuò)座位   ┏吸(xī)呼吸   ┏享(xiǎng)享受   ┏崇(chóng)崇高 ‎┗坐(zuò)坐次   ┗汲(jí)汲取   ┗亨(hēng)亨通    ┗祟(suì)鬼鬼祟祟   ‎ ‎3、多音字 ‎ ┏(chuán)传说     ┏(lěi)累次        ‎ 传┫           累┫(léi)累赘         ‎ ‎ ┗(zhuàn)传记     ┗(lèi) 劳累 ‎4、词语解释 ‎【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洋洋:众多、丰富。‎ ‎【筛  选】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 ‎【向  隅】即“向隅而泣”,面向着墙角哭泣。后形容孤独绝望,十分悲伤。‎ ‎【衰  颓】衰弱颓废。‎ ‎【孤陋寡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糟  粕】原指酒糟、豆渣之类的粗劣食物,现比喻粗活没有价值的东西。‎ ‎【妄  想】不能实现的打算。‎ ‎【潮  流】比喻社会变动或发展的趋势。‎ ‎【猎  奇】搜寻奇异的事物。‎ ‎5、文学常识真空 ‎(1)本文作者是___,现代著名的__家、___家,油画代表作有___等,中国画代表作有___等。‎ ‎(2)本文选自____,是作者为____一书作的序,原书由翟墨、王瑞廷主编,内容涉及__、___、______等方面。‎ ‎(3)世界上的艺术真品已是_____,但是曾经历了时间的___和____。‎ ‎【参考答案】‎ ‎(1)吴冠中 画家  美术教育家  《长江三峡》 《春雪》‎ ‎(2)《文艺研究》 《世界现代艺术图典》 建筑  雕刻  绘画 ‎(3)洋洋大观  考验  筛选 二、课文学习 ‎1.作者简介 ‎【明确】吴冠中是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几十年来,他一直探索着将中西绘画艺术结合在一起。吴冠中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起初他学工科,因一次机缘参观了当时由画家林风眠主持的杭州艺专,便立即被五彩缤纷的艺术美迷住了,下决心改行从艺,奉献终生。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了杭州艺专。大学毕业后,吴冠中于1946年考取留法公费,毕业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于是他毅然回国,到中央美院任教,后来又到中央工艺美院任教授。他志在将中西艺术结合在一起,将中国绘画艺术推向世界。他的精神正可用他的一本书名来概括,那就是“要艺术不要命”。‎ 吴冠中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最近几年他的画风有所变化,在一批反映黄土高原的作品中多用粗线,自成一种意境。最近,他获得“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的荣誉。   ‎ 大英博物馆在1992年3月26日到5月10日推出一项前所未有的展览--吴冠中个展,展出44幅作品,作品是他1970年以来所创作的油画、水墨及素描。此次展出号称“前所未有”,是由于吴冠中个人在欧洲的第一次个展,更是大英博物馆第一次为中国在世画家所办的展览。因此这次个展,不仅对吴冠中而言是他绘画生涯的再一次突破,也意味着东西艺术交流的向前发展。吴冠中说,我的画是将西画的优点表现在中国画之中。我画的点和线,每一笔都包括了体面的结构关系。画中的点和线,不管是大点小点、长线短线,在运用上是严格的,都不是随便乱摆上去的,有时一点不能多也不能少,点子多了对画面无补,我都想办法将他遮掉。对线的长短也是如此,都不是随便画上去的,要恰到好处。‎ 他的彩墨《高昌遗址》以187万元港币开创中国国画在世画家国际画价最高记录。‎ ‎2、题目解说 ‎【明确】本文选自《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这是著名油画家、国画家吴冠中先生为《世界现代艺术图典》一书所做的序。题目“永远新生”是本文中心论点的中心词。作者就怎样才能使艺术永远新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只有不断地反传统才能使艺术永远新生。‎ ‎3、阅读课文,简要说一说,在作者看来艺术怎样才能做到“永远新生”?‎ ‎【明确】 此题旨在要求同学们通读全文后,能够把握中心论点。做到了“反传统,反反传统,反反反传统”和“引入异种”,就能使艺术“永远新生”。‎ ‎4、细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 保管传统的孝子和盲目崇外的浪子都不是创造者,也许回头浪子倒居于优势,既跨越了孤陋寡闻,又立足于土生土长。‎ ‎(1)这段文字用形象的语言讲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2)你能举出实例来支持这个观点吗?‎ ‎【明确】‎ ‎(1)这段形象的文字讲了这样一个观点:那些扎根于中国传统艺术,并学习、引入外国艺术精华的人有可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者。‎ ‎(2)例:著名的画家徐悲鸿、本文作者吴冠中都是扎根于中国绘画传统、又精于西洋艺术的大艺术家,他们的绘画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反传统的、引入新异种的过程,所以他们都有所创新。‎ ‎5、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4个自然段,以“艺术生命力”为线索,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论述世界上众多的艺术珍品都 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与筛选。 ‎ 第二部分(2):论述艺术传统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断反传统使这之永远新生;异种的引入是艺术创新的关键所在。 ‎ 第三部分(3):表达对《世界现代艺术图典》出版的肯定和支持。‎ 第三部分(4):论述能够使中国传统艺术永远新生、不断创新的人是那些既继承了中国艺术传统又积极学习、引进西方艺术精华的人。‎ ‎(2)结构图表 ‎             ┏ 现在的珍品,当时不是 ┓         ‎ ‎     ┏时间的筛选  ┗ 当时的珍品,现在不是 ┛ 是试金石          ‎ ‎     ┃       ┏ 不断地反传统     ┓‎ ‎     ┃永远的新生  ┗ 异种的不断引入    ┛ 是生命力 永远新生 ┫       ┏ 彼此交往日益亲密   ┓‎ ‎     ┃“图典的出版”┗ 感悟交流逐步深入   ┛ 顺应潮流 ‎     ┃       ┏ 继承中国传统艺术   ┓‎ ‎     ┗ 不断地创新 ┗ 学习引进西方艺术   ┛ 靠“浪子回头”‎ 三、深入探究 ‎1、怎样理解第二段第4、第5两句话?‎ ‎【明确】第4句指出“中国的艺术传统无限丰富”是一个大的概念,意思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风格只能说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某些传统,而不能说代表了中国的艺术传统。第5句“反”的叠加使用,体现了哲学“否定之否定”规律,概括地反映了艺术发展的现实。‎ ‎2、怎样理解最后一段?‎ ‎【明确】最后一段文章指出,能够使中国传统艺术永远新生、不断革新的人是那些既继承了中国艺术传统又积极学习,引入西方艺术精华的人。这一段分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批评艺术的猎奇,说“这绝非艺术创造”。第二层是本段的重点,论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这里出现三个对比概念,即“保管传统的孝子”“盲目崇外的浪子”“回头浪子”。这三种人无疑是“回头浪子”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艺术,因为回头浪子既扎根于中国传统艺术,又能学习和引入西方精华;而“保管传统的孝子”是只知继承,不求发展,最终传统艺术不能适应新形势而失去生命力,那些“盲目崇外的浪子”,因为他们眼中只有“外”,就更谈不上继承发展中国传统的艺术。这样对比着论证,既生动形象,又容易说透道理。‎ ‎3、为什么说不断地反传统才能使传统永远新生?‎ 资料搜集揭示:因为不断反掉的是那些传统中已失去生命力的东西,属于糟粕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不断在反掉,剩下了精华,不就使传统更具有生命力了吗?‎ 推理过程剖析:说到底这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问题,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淘尽黄沙始见金,凡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往往是精华。而引进外国艺术的过程也同反传统过程一样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过程。‎ 结论:只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有传统的永远新生,永远年轻。‎ ‎4、写作特点分析 ‎(1)文章高度浓缩,环环相扣,登高俯视,立意高远。‎ 作者站在中国艺术发展史的高度,指出:中国艺术传统之所以有极强的生命力,正是由于不断的反传统,才使之永远新生,其中包括异种的不断引入。作者以此来支持《世界现代艺术图典》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序文仅七八百字,但环环相扣,极具说服力,乃一派大家风范。‎ ‎(2)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说理透彻。‎ 文中多处用到比喻论证,使说理更为形象透彻,如“空手回”“一脚踢死”“绊脚石”,形象地描画出了对本文艺术的一概否定者,论证了引物引入异种并不容易。再如结尾句以“保管传统的孝子”“盲目崇外的浪子”“回头浪子”三种人的对比,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人应是怎样的人。‎ ‎(3)用典型事例证明观点,行文干净利落。‎ 文章在叙述事例时,典型而又干净利落,这是因为议论文的记叙是为了证明论点,所以叙事力求干净利落,尽量用点睛之笔直取要害,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三、课内阅读 一人向隅,满座为之不欢,感情易传染。基于感情的审美观也易传染,杨贵妃的肥胖进入了周肪的画图。审美观的展拓缘于人际交流,刘姥姥日子久了也可能喜欢林黛玉。毫无异议,古老中国的艺术传统无限丰富,但哪一时代哪种风格能代表传统呢,历史太悠久了,传统之所以有如此强劲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反传统,反反传统,反反反传统的不断发展,永远新生。近亲婚姻导致衰颓,每次异种的引入才促使新品种、新生命的诞生。都经历过孤陋寡闻的时代,引进外国艺术是新鲜事,但外国传统犹如中国传统,都是在不断地反传统中积累形成的,要识别精华与糟粕并不容易,取哪样的经呢?往往深入宝山空手回,还自以为是地妄想将西方现代艺术一脚踢死,对吸取西方现代艺术起了绊脚石的作用。  ‎ ‎1、本段讲了两层意思,请你概括出来?‎ 第一层:‎ 第二层:‎ ‎2、“老中国的艺术传统无限丰富,但哪一时代哪种风格能代表传统呢”这句话有何含义?‎ ‎3、引入异种的目的是什么?‎ ‎4、“审美观的展拓缘于人际交流,刘姥姥日子久了也可能喜欢林黛玉。”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参考答案】‎ ‎1、第一层:艺术传统具有了强劲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断地反传统使之永远新生。  第二层:异种的引入是艺术创新的关键。  2、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风格只能说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某些传统,而不能说代表了中国的传统。  3、使本种(传统)更有生命力,它是传统艺术发展所必须的。  4、人与人之间互相感染,审美观也一样。刘姥姥是一个农民,但她在大观园里呆久了,也会被大观园中的人们的审美观所感染,也会喜欢弱不禁风的林黛玉。‎ ‎12.科学与艺术 作者借为《科学与艺术》一书作序的契机,论述了科学与艺术的两个相同之点: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红字注音 皆(jiē) 婵娟(chán) 结晶(jīng) 奠定(diàn)‎ ‎2、形近字 ‎┏遍(biàn)普遍     ┏跨(kuà)跨越    ┏狭(xiá)狭窄     ‎ ‎┣蝙(biān)蝙蝠     ┣挎(kuà)挎包    ┃ ‎ ‎┗偏(piān)偏僻     ┗胯(kuà)胯下    ┗峡(xiá)峡谷 ‎3、多音字 ‎ ┏(mì)神秘     ┏(bǎ)把持      ┏(diào)调动   ‎ 秘┫         把┫          调┫     ‎ ‎ ┗(bì)秘鲁     ┗(bà)花把儿     ┗(tiáo)调笑 ‎4、词语解释 ‎【潜 意 识】又称下意识。心理学上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映。‎ ‎【婵  娟】指月亮。‎ ‎【咏  诵】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的颂读。‎ ‎【抽  象】从许多事物中传诵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它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自然定律】自然科学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一定条件下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联系。‎ ‎【结  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奠  定】使稳固,使安定。‎ ‎5、文学常识真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他是著名的____家,____获得者。‎ ‎(2)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__________》:_______,今人不见古时月。‎ ‎(4)苏轼《__________》中表美好祝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李政道  物理学 诺贝尔奖 ‎(2)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3)《把酒问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4)《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课文学习 ‎1、作者简介 ‎【明确】李政道教授1926年出生于上海。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 1977)、伽利略• 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 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 等。2004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李政道做了《科学与艺术》的演讲。他旁征博引,从李白的《把酒问月》、苏轼的《水调歌头》,到迈克尔逊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试验,普朗克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从科学与艺术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方式到欧几里德和非欧空间、超弦理论等方面,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作了精彩的阐述。‎ ‎2、题目解说 ‎【明确】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的进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科学家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李政道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我们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大的发展。‎ ‎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 ‎【明确】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 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4、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明确】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创造性的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种艺术品更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所谓的“真理的普遍性”,对艺术来说超过的限制,接受和欣赏的人越多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对科学来说,解释的对象越多,应用的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5、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三个为部分。‎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2-10):具体论证论点。 ‎ 第三部分(11-12):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 ‎(2)结构图表 ‎ ‎             ┏共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   ┓‎ ‎      ┏ 提出论点 ┗共同追求——真理的普遍性   ┛ 开门见山    ‎ ‎      ┃      ┏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  ┓       ‎ 科学与艺术 ┫ 具体论证 ┗科学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  ┛ 举例论证 ‎      ┃      ┏科学和艺术的普遍性不完全相同 ┓  ‎ ‎      ┗ 综合论述 ┗科学和艺术都需要智慧、情感  ┛ 道理论证 三、深入探究 ‎1、谈谈本文运用的例证法及其作用。 ‎ ‎【明确】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 本文2至4段中举了李白的《把酒问天》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 ‎ 本文第5段举了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中外一理,概莫能外。 ‎ 本文第10段举了“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的事例来论证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2、写作特点分析 ‎【明确】‎ ‎(1)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本文逻辑性很强,本文先提出论点: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然后分别论述“艺术”和“科学”的两个方面,而对这两个方面的论述又都是先论述创造力,再论述普遍性,最后再综合论述艺术和科学的相同点。这种条理分明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 ‎(2)摆事实,讲道理,高屋建瓴,分析精辟。‎ 文章第9、10自然段就是先讲道理,再摆事实,论证了科学的普遍性。第9自然指出“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第10自然段举例论证第9自然段的观点,然后举例分析让我们明白了“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既用典型实例证明了科学的普遍性,也对读者进行了一次近代知识的教育。‎ ‎3、讨论下列问题:‎ ‎(1)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它们。‎ ‎【明确】‎ ‎ ①强调艺术的创造力句子: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 ‎ 分析:就是说,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 ‎②强调艺术“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 分析:“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反映。 ‎ ‎(2)说说什么是科学的“创造力”和“普遍性”?如何来理解它们。‎ ‎【明确】‎ ‎①科学的创造力的句子: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实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 分析:这句话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 ‎ ‎②科学的普遍性的句子: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 分析:这就是说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 ‎(3)找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 ‎【明确】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科学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个人类。‎ 四、课内阅读 ‎《科学与艺术》‎ 李政道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地情感。如李白(公元701-762年)在《把酒问月》中写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同样,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和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实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 因此,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语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和促进,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而没有智慧的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意境吗?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现。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 ‎1、根据上文简要说明科学与艺术在哪些方面本质上是一致的。‎ ‎2、作者引用李白的诗歌,列举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证明了什么观点?你还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3、作者说“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你能举出实例证明这种看法的正确性吗?‎ ‎4、在同一个自然段中找出与划线的句子结构大致相同的句子,摘抄在下面,并说明为什么采用大致相同的句式。‎ ‎5、末段“一个硬币的两面”比喻什么?‎ ‎【参考答案】‎ ‎1.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2.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3.如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等。‎ ‎4.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因为两句话是比较科学家和艺术家相同的方面,采用大致相同的句式有助于说明问题,便于读者理解。 ‎ ‎5.比喻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的。通俗易懂。‎ ‎13.故乡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主题 儿时的“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而现实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沉寂、毫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使“我”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无比“悲哀”。其实以前的“故乡”也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我”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所以世界显得那样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我们读这篇小说,要从作者对“故乡”的感觉变化中,探讨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这篇小说的主题,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以闰土为例:‎ 少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动作: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中年闰土:‎ 外貌: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理解这样的主题,可以深入探讨演变的原因:过去现在(推断变化的因)。‎ ‎(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从闰土父子和杨二嫂身上,可以看出这样轮回的影子:‎ 闰土:少年─→中年?‎ 水生:少年“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中年?─→?‎ 杨二嫂:年轻─→中年─→?‎ 也许他们的后代,也会步他们的后尘,在这样的轮回中挣扎。因为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广大民众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过来的,好像黑暗隧道中看不到尽头(无数农民起义推翻封建王朝,然后又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再爆发农民起义,再……历史不停地轮回着,民众的苦难也不停地轮回着)。‎ ‎(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再回故乡,“我”和闰土、杨二嫂等人已经有了深深的精神上的隔阂。闰土叫“我”“老爷”,杨二嫂认为“我”“放了道台”,孩提时代那种真诚、友善的关系,已经完全消失了。“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质关系的新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人物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 闰土:‎ 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装逮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是儿时“我”羡慕向往的英雄。二十年后,苦难的生活使他变得呆滞麻木,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更可怕的是他内心的变化,他见了久违的“我”,以“老爷”称呼;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他是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 杨二嫂:‎ 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因此她的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人称“豆腐西施”;二十年后,她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爱唠叨,想方设法从“我”的搬家中捞点东西。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我”:‎ 小说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绝不要等同于作者。“我”飘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着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衰败、冷漠的现实,深感悲哀、失望,但内心深处,还有着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我”对闰土怀有深厚的感情,表现了“我”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与爱,对等级观念的否定。“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二、问题研究 ‎1.曾经是那样充满生气的闰土,人到中年却活得这样麻木、悲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这样变化的原因,课文里也有提及: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是表层原因,其深层原因,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为什么中国当时的社会会陷入这样苦难深重的境况。从这样的探讨中也可以了解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 ‎2.“我”的形象具有什么意义?‎ 小说以“我”为叙述者,叙述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我”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我”怎样对待闰土,“我”怎样看故乡所发生的让人伤心的变化,“我”对这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反应,等等。通过对“我”这个人物形象的研究,可以窥见旧中国要求变革的进步知识分子心灵的一角。‎ ‎3.作者最后所说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怎样理解?‎ 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旧的生活这样压抑、沉重,作者期盼什么样的新生活,是否心中已经有所设计、规划,还是感到茫然,或者只是感到一丝朦胧的希望?闰土、水生、杨二嫂或者他们的后辈能否从历史的因袭中解脱出来呢?依靠什么样的力量才能解脱出来呢(物质的、精神的)?‎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不必强求一致的答案。‎ 练习说明 一、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进而理解主题。‎ 课文主要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 闰土:见“课文说明”。‎ 杨二嫂:二十年前人称“豆腐西施”,“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二十年后,她变得泼悍、放肆。为了从“我”家捞点东西,交替着虚伪的吹捧、尖刻的嘲讽,还中伤闰土偷碗碟。‎ 关于作者的情感态度,可以有多种认识:因为中国农民的活力被封建社会扼杀而悲伤;对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苦难轮回无可奈何;为纯真的人性被扭曲而痛苦;对理想的人与人关系的渴望,等等。‎ 二、曾经是那样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在却变得那样“隔膜”,“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你认为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并由此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可悲的厚障壁”是一种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可悲”在于这样的“障壁”是生活中近于“合理”地存在着的,而且也是精神上伦理上难以打破的。‎ 造成“厚障壁”的原因,是封建秩序观念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使人们不得不在精神上、肉体上屈服,在封建秩序中寻找并最后苟安于既定的位置,成为麻木、机械的顺民。“厚障壁”是封建秩序的需要和必然。‎ 三、“我”不愿宏儿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而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展开想像,说说“我”、闰土、别人这三类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新”生活又是怎样的生活。‎ 此题意在让学生探讨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一问要抓住题干对这三类人生活的概括进行合理的想像和补充;第二问可以反思闰土的现实生活,构建“新”的生活。‎ 答案略。‎ 四、作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内涵。并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片段作文。‎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深刻思想内涵,并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和人生。‎ 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教学建议 一、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我们要提倡理解的多样性,以此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对于课文主题的理解,要鼓励学生深入探讨,得出自己的见解。‎ 二、这篇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分析时不妨从历史、社会演变等方面作些点拨和指导。‎ 三、对人物分析,要重点抓住“变”字,考察人物性格发展的外在和内在的原因,进而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四、可以丰富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把视点扩展到自己的家乡,通过自己家乡人和事的变化,分析家乡的发展情况。‎ 有关资料 一、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王富仁)‎ 鲁迅的《故乡》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第一个是“过去时”的,第二个是“现在时”的,第三个是“未来时”的。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 ‎(一)回忆中的“故乡”‎ ‎“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 它的“美”,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得出来:‎ ‎1.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少年闰土有一副“紫色”的圆脸,脖子上带着“明晃晃”的、“银白”色的项圈,海边有五色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还有各种颜色的鸟类: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在这里,没有一种色彩不是鲜艳的,明丽的,任何两种色彩之间的对比都是鲜明的,它构成的是一幅“神异”的图画,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2.它是一个寂静而又富有动感的世界:当“我”记起童年时的“故乡”,浮现在脑海里的首先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的碧绿的西瓜,整个大自然是那么静谧,那么安详,但在这静谧的世界上,却有着活泼的生命。这活泼的生命给这个幽静的世界带来了动态的感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这是一个幽静的世界,同时又是一个活泼的世界。它幽静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杂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和谐自然,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世界。‎ ‎3.它是一个辽阔而又鲜活的世界:“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多么广阔的世界啊!这里有高远的蓝天,有一望无垠的大海,有广阔的海边的沙地。但在这广阔的天和地之间,又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有活泼的少年闰土,有猹、獾猪、刺猬,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有五彩的贝壳,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这个世界广阔而又鲜活,一点也不狭窄,一点也不空洞。‎ 我们可以看到,“我”回忆中的“故乡”并不仅仅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同时更是一个想像中的世界,是“我”在与少年闰土的接触和情感交流中想像出来的一幅美丽的图画。它更是“我”少年心灵状态的一种折射。这颗心灵是纯真的、自然的、活泼的、敏感的,同时又是充满美丽的幻想和丰富的想像力的。它没有被“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所束缚,而是在与少年闰土的情感交流中舒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给自己展开了一个广阔而又美丽的世界。‎ 那么,少年“我”的这个广阔而又美丽的世界是怎样展开的呢?是因为两颗童真的心灵的自然融合。少年“我”是纯真的、自然的,少年闰土也是纯真的、自然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用封建礼法关系组织起来的,而是用两颗心灵的自然需求联系起来的。少年闰土不把少年“我”视为一个比自己高贵的“少爷”,少年“我”也不把少年闰土视为一个比自己低贱的“穷孩子”。他们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观念。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是畅通无阻的,是没有任何顾忌和犹豫的。我们可以重新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可以感到,他们之间是想到什么便说什么的,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的。他们不是为了讨好对方而说,也不是为了伤害对方而说,而是说的双方都感兴趣的话。两个人的心灵就在这无拘无束的对话中融合在一起了,也在这融合中各自都变得丰富了。少年闰土来到城里,“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少年“我”通过与少年闰土的谈话,也像看到了过去自己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世界。‎ 总之,“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实际是少年“我”美好心灵的反映,是少年“我”与少年闰土和谐心灵关系的产物。但是,这种心灵状态不是固定的,这种心灵关系也是无法维持久远的。社会生活使人的心灵变得更加沉重,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当成年的“我”重新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时,这个回忆中的“故乡”就一去不复返了。在这时,他看到的是一个由成年人构成的“现实的故乡”。‎ ‎(二)现实的“故乡”‎ 现实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我们对这个“故乡”的具体感受:它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压力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 这时的“故乡”是由三种不同的人及其三种不同的精神关系构成的。‎ ‎1.豆腐西施杨二嫂。‎ 豆腐西施杨二嫂是一个可笑、可气、可恨而又可怜的人物。‎ 她为什么可怜呢?因为她是一个人。一个人是需要物质生活的保证的。当一个人无法通过自己正常的努力而获得自己最起码的物质生活保证的时候,为了生命的保存,就要通过一些非正常的、为人所不齿的手段获取这种保证了。在这个意义上,她是值得同情的。她原来是开豆腐店的,为了豆腐店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年轻美貌招徕顾客,“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美”,在豆腐西施杨二嫂这里已经不再是一种精神的需要,而成了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物质实利成了她人生的惟一目的。为了这个目的,她是可以牺牲自己的道德名誉的。当自己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的时候,她就把任何东西都拿来当做获取物质实利的手段了。她的人生完全成了物质的人生,狭隘自私的人生。这样一个人,亲近的只是物质实利,对别人的感情已经没有感受的能力。在这类人的感受里,“利”即是“情”,“情”即是“利”。“利”外无“情”,天地间无非一个“利”字。她感受不到别人的真挚的感情,对别人也产生不了这样的感情,“感情”也只成了捞取好处的手段。她的眼里只有“物”,只有“利”,只有“钱”,而没有“人”,没有有感情、有道德、有精神需要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她是能捞就捞,能骗就骗,能偷就偷,能抢就抢。但人类社会是在相互关联中存在和发展的,人类为了共同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感情的联系,需要道德的修养,需要精神品质的美化。像豆腐西施杨二嫂这样一个毫无道德感的人,时时刻刻都在做着损人利己的勾当,是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厌恶乃至憎恨的。所以,就她本人命运的悲惨,她是可怜的,而就其对别人的态度,她又是可气、可恨的。她的可笑在于长期的狭隘自私使她已经失去了对自我的正常感觉。她把虚情假意当做情感表现,把小偷小摸当做自己的聪明才智。她是属于世俗社会所谓的“能说会道”“手脚麻利”“干净利索”“不笨不傻”的女人。但在正常人眼里,她这些小聪明、小把戏都是瞒不了人、骗不了人的。所以,人们又感到她的言行的可笑。人们无法尊重她、爱戴她,甚至也无法真正地帮助她。她是一个令人看不起的人。‎ 如果说少年“我”和少年闰土的一切言行的总体特点是自然、纯真,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一切言行的总体特点则是“不自然”“不真挚”。在她这里,一切都是夸大了的,是根据自己的实利考虑变了形的。她一出场,发出的就是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这是她不感惊奇而故做惊奇的结果。她的面貌特征也是在长期不自然的生活状态中形成的,她一生只练就了一个“薄嘴唇”,“能说会道”,脸相却迅速衰老下来,只留下一个“凸颧骨”,没有了当年的风韵。她的站姿也是不自然的,故意装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实际上她早已失去了自己的自信心,失去了做人的骄傲,但又希望别人看得起她,尊重她。她对“我”没有怀恋,没有感情,但又故意装出一副有感情的样子。她能说的只有“我还抱过你咧!”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事实,但却把这个事实说得非常严重,好像这就对“我”有了多么大的恩情,好像“我”必须对她感恩戴德、牢牢记住她对“我”的重要性。她不关心别人,因而也不会知道别人的生活状况,不会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她通过自己的想像把别人的生活说得无比阔气和富裕,无非是为了从别人那里捞取更多的好处。‎ 豆腐西施杨二嫂体现的是“我”所说的“辛苦恣睢而生活”的人的特征。她的生活是辛苦的,但这种辛苦也压碎了她的道德良心,使她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操守,没有真挚的感情,不讲道德,自私狭隘。‎ ‎2.成年闰土。‎ 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他的父亲十分爱他”,他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地也是善良的。“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看西瓜去,你也去。”“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在这些话里,跳动着的是一个活泼的生命。少年闰土较之少年“我”更是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少年,是一个有更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要表达的少年。少年“我”的知识更多是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少年闰土的知识则是从大自然中,从自己的生活实感中获得的。他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他比少年“我”更像一个语言艺术家。他的语言多么生动,多么流畅,多么富有感染力啊!它一下子就把少年“我”吸引住了,并给他留下了至今难以磨灭的印象。但这个富于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少年闰土,到了现在,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为什么他在少年时就能有所感而又形容得出,现在却形容不出了呢?因为“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但“不懂事”的时候是一个活泼泼的人,现在“懂事”了,却成了一个“木偶人”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所说的“事”,实际是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等级观念。‎ 维系中国传统社会的是一套完整的封建礼法关系,而所有这些封建礼法关系都是建立在人与人不平等的关系之上的。帝王与臣民,大官与小官,官僚与百姓,老师与学生,父亲与儿子,兄长与弟弟,男性与女性,都被视为上下等级的关系。他们之间没有平等的地位,也没有平等的话语权力。上尊下卑,“上”对“下”是指挥,是命令,是教诲,“下”对“上”是服从,是驯顺,是听话。闰土之所以说小的时候是“不懂事”,是因为按照现在他已经懂得了的礼法关系,“我”是少爷,他是长工的儿子,二者是不能平等的。“我”尊,闰土卑,他那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卑贱地位,在“我”面前毫无顾忌地说了那么多的话,都是极不应该的。但那时年龄小,可以原谅,一到成年,中国人都要遵守这样一套礼法关系。不遵守这套礼法关系,就被中国社会视为一个不守“规矩”、不讲“道德”的人了,就会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惩罚。闰土就是在这样一套礼法关系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他是一个“老实人”,是一个讲“道德”的人。但一旦把这种礼法关系当成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就无法得到正常的交流了,人与人的心灵就融合不到一起了。这就是在“我”和闰土之间发生的精神悲剧。“我”怀念着闰土,闰土也怀念着“我”,他们在童心无忌的状态下建立了平等的、友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两个人的心灵中都留下了美好的、温暖的、幸福的回忆。“我”想到故乡,首先想到的是闰土,闰土实际上也一直怀念着“我”。“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只要想到他和“我”在童年一起玩耍的情景,我们就能够想到,闰土的这些话绝不是一般的客气话。两个人重新见面时,“我”“很兴奋”,闰土也很兴奋,“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说明他心里颤抖着多少真挚的感情啊!但封建的礼法关系却把所有这些感情都堵在了他的内心里,形容不出来了,表现不出来了。‎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在这里,我们能够听到两颗原本融合在一起的心灵被生生撕裂开时所发出的那种带血的声音。闰土不再仅仅把“我”视为平等的、亲切的朋友了。他把“我”放在了自己无法企及的高高在上的地位上,他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悲哀,在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人面前已经无法诉说,无法表现,这个称呼带着一种“敬”,但同时也透着一股“冷”。在这种“冷”的氛围中,“我”的感情也被凝固在了内心里。两颗心灵就被这个称呼挡在了两边,无法交流了,无法融合了。所以“我”“打了一个寒噤”,知道两个人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故乡》让我们看到,只有少年闰土和少年“我”的关系才是符合人性的,后来这种封建礼法关系不是人的本性中就具有的,而是在社会的压力之下形成的,是一种扭曲了的人性。人在自然的发展中不会把自己视为一个卑贱的、无能的人,像闰土这样一个人的封建礼法观念是在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下逐渐形成的。社会压抑了一个人的人性,同时也压抑了他的自然的生命力,使他习惯了消极地忍耐所有外界的压力,忍耐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痛苦。那个手持胡叉向猹刺去的闰土是多么富有朝气,富有生命的活力啊!是多么勇敢啊!但封建的礼法关系逐渐压抑了他的生命力,使他在一切困苦和不幸面前只有消极的忍耐。只有意识到闰土已经没有了少年时的旺盛的生命力,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能够“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他已经没有反抗现实的不幸的精神力量,他把所有这一切都视为根本不能战胜的。他只能承受,只能忍耐,他尽量不去思考自己的不幸,尽量迅速地忘掉自己的困苦。他不再敢主动地去感受世界,思考生活、思考自己。久而久之,他的思想干瘪了下去,他的感受力萎缩了下去,他的表现力衰弱了下去,他的精神一天天地麻木下去,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感受力、没有思想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木偶人。只有宗教还能给他带来对未来的茫远的、朦胧的希望。他的精神已经死亡,肉体也迅速衰老下去。‎ 成年闰土体现的是“我”所说的“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人的特征。这些人是善良的、讲道德、守规矩的人。但传统的道德是压抑人的生命力的。他们在封建道德的束缚下丧失了生命的活力,精神变得麻木了。‎ ‎3.成年“我”。‎ ‎“我”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在自己的“故乡”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失去了自己的精神落脚地。他像一个游魂,已经没有了自己精神的“故乡”。‎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是官僚地主。在经济上是地主,在政治上是官僚,是有权有势的阔人。但现代的知识分子是在城市谋生的人,已经没有稳固的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的权力。在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心目中,值得惧怕和尊敬的是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坐“八抬的大轿”的“阔人”。现在“我”不“阔”了,所以也就不再惧怕他,尊重他,而成了她可以随时掠夺、偷窃的对象。他同情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人生命运,但豆腐西施杨二嫂却不会同情他。他无法同她建立起精神的联系。他在她那里感到的是被歧视、被掠夺的无奈感。闰土是他在内心所亲近的人物,但闰土却仍然按照对待传统官僚地主知识分子的方式对待他,使他无法再与闰土进行正常的精神交流。他在精神上是孤独的。他寻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但这种关系在现在的“故乡”是找不到的。‎ 总之,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各个分离,丧失了生命活力,丧失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幸福的情感关系的“故乡”。‎ ‎(三)理想中的“故乡”‎ 回忆中的“故乡”是美的,但却是消失了的,回忆中的,想像中的,不那么“真实”的。因为它只是在少年童真心灵感受中的“故乡”,而不是一个承担着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的成年人感受中的故乡。这种童真的心灵是脆弱的,是注定要消失的。少年可以不承担物质生活的压力,不必养家糊口,也不必介入到成人的社会关系之中去。但人注定是要从少年成长为成年人的,成年人注定是要独立谋生的。所以成年人眼中的“故乡”才是一个更重要的也更真实的“故乡”,因为它不但决定着成年人的命运,同样也决定着一代一代孩子们的前途。但是,这个现实的“故乡”却是痛苦的,缺乏生命力量的,缺乏发展的潜力的。豆腐西施杨二嫂用自己的自私狭隘、用自己物质实利的欲望腐化着“故乡”的精神,瓦解着“故乡”的前途,闰土则用自己的忍耐维持着现实的苦难,使现实的一切不可能向着美好的前途转化。但是,我们却不能不希望“故乡”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不能不产生改变现实的“故乡”的愿望。这不但因为它毁灭了自己回忆中的那个美好的“故乡”,更因为现实的“故乡”决定着一代一代故乡人民的命运。‎ 真正的理想不是凭空设计出来的,也不是别人告诉自己的。它们都不是一个人的真正的理想。那样的“理想”对一个人的精神发展起不到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无法深入到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去,是一个人可有可无的东西,一遇困难他就会轻易放弃它。一个人的真正的理想是在自己不同生活感受的差异中产生出来的,是从对现实生活状况和社会状况的不满中产生出来的。具体到《故乡》中来说,“我”有一个回忆中的美好的“故乡”,也有一个令人感到痛苦的现实的“故乡”。前一个是美好的,但却不是“故乡”的现实,不是全体“故乡”人民实际生活中的“故乡”。而现实的“故乡”“却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我”就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希望,希望现实的“故乡”也像回忆中的“故乡”那么美好,希望现实的“故乡”中的故乡人也像回忆中的“故乡”中的少年闰土那么生意盎然、朝气蓬勃,像少年“我”与少年闰土那样亲切友好、两心相印。但是,现在的“故乡”已经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改变的只能是未来。在这时,“我”就有了一个理想的“故乡”的观念。只有这种理想,才是“我”的最真切的理想,因为它是从自我的生活感受、社会感受中自然形成的,是从自己心灵深处升华出来的。这种理想一旦产生,“我”就永远不会放弃它。“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就是“我”对故乡的理想。‎ 这个理想能够不能够实现呢?“我”没有给人作出明确的回答。实际上,任何的理想都是无法作出确定无疑的回答的。因为“理想”是要人去具体地实现的,是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而人又是变化着的,并且是有各种不同的发展变化的可能的,这就使任何一个人任何一种理想都难以得到确定无疑的实现。但“我”的理想又绝对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因为人类自身永远存在着向上追求的力量。在《故乡》中,那就是水生和宏儿的友谊。它像少年闰土和少年“我”的关系一样,也是脆弱的,也是可以瞬时即逝的,但他们到底还没有被社会压榨成像成年闰土、成年“我”或豆腐西施杨二嫂这样的人物,他们是有可能变得比现在的人们更好、更有朝气、更有美好的心灵的。‎ 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也就是说,谁也不能断定一种理想能不能最终得到实现,关键在于有没有人去追求,有人去追求,有更多的人去追求,就有希望;没有人去追求,或者只有极少的人去追求,就没有希望或没有更大的希望。‎ 作者没有给我们作出美好未来的许诺。所有关于未来的许诺都是虚幻不实的。他让我们去追求,去追求美好的未来,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故乡》中,三个“故乡”的关系是:‎ 过去 现在 未来 少年闰土 成年闰土 成年水生 少年“我” 成年“我” 成年宏儿 ‎ 豆腐西施杨二嫂 ‎ 少年水生 ‎ 少年宏儿 回忆中的“故乡” 现实的“故乡” 理想中的“故乡”‎ ‎(四)“故乡”与“祖国”的同构 真正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有对自身的超越力量的。也就是说,它写了一些人、一些事,但表现的却不仅仅是这些人、这些事。它能使我们感受到更多、更大、更普遍的东西。它只是一个发光体,但这个发光体所能够照亮的范围却是无限广大的。在这里,我们首先应当看到的,《故乡》具体描绘的是“我”回故乡时的见闻和感受,但表现的却不仅仅是这些。什么是“故乡”?“故乡”就是一个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特别是儿时生活过的地方。但这个“故乡”的范围却是可大可小的。在杭州,绍兴就是鲁迅的故乡;在北京,浙江就是鲁迅的故乡;而到了日本,中国就是鲁迅的故乡。在这时,“故乡”和“祖国”就成了同一个概念。所以,在有的民族的语言里,“故乡”和“祖国”是同一个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就是“祖国”,第一个字母不大写就是“故乡”。可以说,《故乡》具体写的是“故乡”,但它表现的却是鲁迅对“祖国”的感受和希望。‎ 在我们的观念里,“故乡”好像只是一个物质的存在,好像一个人对自己故乡的热爱是天然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是不会改变、也不应当改变的。实际上,“故乡”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时时变动着的精神的实体,它是在一个人与它的精神联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故乡》中,“我”与“故乡”的精神联系首先是由于有了少年“我”与少年闰土的友好和谐的关系,在这时,“故乡”在他的观念中是美好的、亲切的。但当他再次回到“故乡”,这种精神联系淡漠了,“故乡”的观念就变化了,在这时,他对“故乡”的现实是厌恶的、反感的。但“我”到底是曾经与故乡人有过亲密的情感联系的,他无法忘却自己记忆中的那个美好的故乡,无法对故乡人的痛苦生活采取完全冷漠的态度,所以他希望自己的故乡好起来,希望自己故乡的人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不难看出,这表达的也是鲁迅对自己祖国的痛苦的爱。鲁迅的生命是在自己的祖国成长发展起来的,他曾经在自己的祖国感受到爱,感受到人与人关系中的温暖。但当他离开自己的童年,作为一个成年人进入了社会,有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和社会视野,经历了人生的艰难,看到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破败,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世界的痛苦命运和严重危机,感到了中国人民生活的艰难和命运的悲惨,他对“祖国”的感受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的精神中的“祖国”失落了,物质“祖国”仍然存在着,但在这个“祖国”中却再也找不到自己精神的归宿。这时的“祖国”,主要是由两种人组成的:一种是像豆腐西施杨二嫂一样只有物质欲望的中国人。他们是没有信仰、没有道德、没有固定的操守,极端狭隘自私的人。他们虚情假意,把任何一个人都视为自己掠夺的对象。对人没有真挚的感情,关心的只是个人眼前的物质实利。他们没有“别人”的观念,更没有“祖国”的观念,他们是社会腐败、人与人关系混乱的精神根源。中国物质文化的落后更加重了部分中国人对单纯的物质实利的关心,加重了这些人的狭隘和自私。他们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些“不老实”的人。但另一种像成年闰土这样的“老实人”,又是被中国传统宗法伦理道德严重束缚着的人。他们已经没有旺盛的生命力量,没有争取自己美好前途的奋斗意志和智慧才能,他们消极地忍受着生活的重压。有能力的不讲道德,讲道德的没有能力。彼此没有起码的同情和理解,更没有团结奋斗的精神。他对这样一个“祖国”不能不感到严重的失望。但这种失望又是在关切着它的时候产生的。豆腐西施杨二嫂没有失望的感觉,因为她并不关心自己的祖国;闰土也已经感觉不到对社会、对祖国的失望,因为他只有在忘却中才有刹那的心灵的平静,他已经没有正视现实的勇气。正是这种失望,使作者产生了对祖国未来的理想,并切实地思考着祖国的未来。鲁迅的“爱国主义”不是虚情假意的“爱国主义”,也不是狭隘自私的“爱国主义”,而是通过对“祖国”现实命运的切实关心、对祖国前途的痛苦思考体现出来的。‎ 假若我们把鲁迅的《故乡》提高到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关切的高度来体验、来感受,那么,《故乡》与我们当代的读者也就有了密切的精神联系。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都是在发展过程之中的,人的成长也是缓慢的,曲折的。童年的梦都是美的,成年人的发展则是受到社会人生的严重制约的。每个人都必须获得物质生活的保证,但物质利益随时都可以把大量的社会成员变成一些不讲道德、没有感情、狭隘自私、损人利己的人,他们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会成为腐化社会、破坏人与人和谐关系的力量,而人与人的社会竞争又会把社会不平等的关系保持下来,压抑广大社会群众的生存意志和奋斗意志,使之成为像成年闰土那样精神麻木的木偶人。既不成为豆腐西施杨二嫂那样的人,也不成为成年闰土那样的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人类发展的过程不也是这样的吗?一千年以后还会有豆腐西施杨二嫂这样的人,也会有成年闰土这样的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还会像成年“我”一样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精神的归宿。‎ ‎《故乡》的意义将是常青的。‎ ‎(五)悠长的忧郁,悠长的美 即使在鲁迅的小说里,《故乡》的美学风格也是独树一帜的。《狂人日记》有压抑的愤懑,它像一颗颗连发的炮弹一样把自己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愤懑发射出去,它是对整个中国旧有文明、旧有文化的总攻击,打的是阵地战。只有反抗,没有留恋;只有愤懑,没有忧郁。《孔乙己》是写一个人物的命运的,这里有同情,也有讽刺,而作者同孔乙己是保持着一定思想感情的距离的。作者从来没有也不会与孔乙己这样的知识分子建立起像同少年闰土那样的亲密无间的感情联系,这样的感情联系是只有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的,孔乙己的等级意识把别人的这种感情关在了自己的心扉之外,不但他自己产生不了这种感情,就是别人也无法产生对他的这种感情。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只是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同情,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对另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同情。除此之外没有完全个人化的因素。《孔乙己》完成的只是一个简短的记事,一个人一生命运的“报导”。它简洁得有些冷峻,短小得有些愤懑。《故乡》则不同了,作者对“故乡”的感情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一般的感情,同时还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特殊感情。在对“故乡”没有任何理性的思考之前,一个人就已经与它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精神联系。童年、少年与“故乡”建立起的这种精神联系是一个人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的,后来的印象不论多么强烈都只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发生的,而不可能完全摆脱开这种感情的藤蔓。具体到《故乡》这篇小说中来说,“我”对“故乡”现实的所有感受都是在少年时已经产生的感情联系的基础上发生的。“我”已经不可能忘掉少年闰土那可爱的形象,已经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时形成的那个美好故乡的回忆。此后的感受和印象是同少年时形成的这种印象叠加胶合在一起的。这就形成了多种情感的汇合、混合和化合。这样的感情不是单纯的,而是复杂的;不是色彩鲜明的,而是浑浊不清的。这样的感情是一种哭不出来也笑不出来的感情,不是通过抒情的语言就可以表达清楚的。它要从心灵中一丝一丝地往外抽,慌不得也急不得;它需要时间,需要长度,需要让读者去慢慢地咀嚼、慢慢地感受和体验。这种没有鲜明的色彩而又复杂的情感,在我们的感受中就是忧郁。忧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和情绪,是一种不强烈但又轻易摆脱不掉的悠长而又悠长的情感和情绪的状态。《故乡》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忧郁的美,忧郁是悠长的,这种美也是悠长的。‎ ‎“悠长”是《故乡》整篇小说谋篇布局的特点。可以说,小说所要表现的无非是“我”重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但这种感受是无法脱离开原来对“故乡”的印象和感受的。小说一开始,并没有直接进入对现实“故乡”的描写,而是用较长的篇幅写了路上的感受和这次回故乡的缘由。回到“故乡”后仍然没有直接进入对故乡现实的刻画,而是由母亲的话引起儿时的回忆,用更长的篇幅记叙了儿时与少年闰土的交往。这些描写都表现出了一种不急不躁的作风和态度。作者并不急于进入现实见闻的描写,他一寸一寸地接近它,半步半步地接近它,而不是一步就跨入小说的中心。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酝酿的是一种情绪,一种基调,它渐渐使读者的心灵进入到“我”回“故乡”时的心境中去,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像“我”那样感受现实的见闻。离开“故乡”的描写同回“故乡”的过程的描写有着相同的特点。作者没有急于结束这篇小说,而是比较详尽地记叙了离开故乡时的情景和心情。有一个外国学者认为,《故乡》结尾时的议论是不必要的。我认为,这结尾时的议论不仅仅是要表达某种思想认识,它更是一种抒情的必要。如果说开头部分给人以身未到“故乡”而心已到“故乡”的感觉,这里给人的则是身已离“故乡”而心尚未离“故乡”的感觉。整篇小说像一座弧形的桥梁。前边是一段长长的引桥,中间是主桥,后边又是一段长长的拱桥,弧度很小,但桥身很长,给人产生的是悠长而又悠长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流动着的是越来越浓郁的忧郁的情绪。直到结尾,这种忧郁的情绪仍然是没有全部抒发罄尽的。鲁迅没有给读者一个确定无疑的结论,没有指明“故乡”的或悲或喜的固定前途。“故乡”的前途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一个需要人自己去争取的未来。它把人们对“故乡”的关心永久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把对“故乡”现实的痛苦感受永久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人们没有在结尾时找到自己心灵的安慰,它继续在人们的心灵感受中延长着,延长着,它给人的感觉是悠长而又悠长的,是一种没有尽头的忧郁情绪,一种没有端点的历史的期望。这是一种忧郁之美。‎ 这种忧郁的美感不仅表现在小说的谋篇布局上,还表现在它的语言特色上。小说开头和结尾的语言带有明显的抒情性,它们把中间的小说叙事置于了一个封闭的抒情语言的框架中,为其中的叙事谱上了忧郁的曲调。小说中惟一欢快的语调出现在对儿时回忆的描写中,但它接着就被对“故乡”现实描写的低沉空气驱散了,剩下的只是一种忧郁和感伤。在前后两段的描写中,句式是悠长的,虽有起伏,但造成的不是明快的基调。它们像飞不起来的阴湿的树叶子,一片一片,粘连在一起,你压着我,我压着你,似断又连,都有一种悠长而又沉重的感觉。‎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整整这一段,还是没有说清过去的故乡到底是不是比现在美丽,实际上这两种感觉已经叠合在一起,怎么分也分不开了。它造成的只是一种忧郁的心情,而不是任何一个明确的结论。它的语言也和这种心情一样,没有跳跃性,你牵着我,我牵着你,似有停顿,又停不下来,整整这一段似乎只是一个句子,把“我”那种忧郁的心情很好地传达了出来。‎ 忧郁是一种悠长的情绪,又是一种昏暗的、阴冷的、低沉的情绪。整个《故乡》的色调,也是昏暗的、阴冷的、低沉的。时候是“深冬”,天气是“严寒”的、“阴晦”的,刮着“冷风”,声音是“呜呜”的,看到的是“萧索的荒村”。即使结尾处那些议论性的语言,也带着昏暗的色彩,阴冷的气氛和低沉的调子。它不是痛苦的怨诉,也不是热情的呼唤;不是绝望的挣扎,也不是乐观的进取。一切都是朦胧的、模糊不清的。如果说红色是热情的,蓝色是平静的,绿色是清凉的,黑色是沉重的,灰色就是丰富的、复杂的。它是多种色调的混合体。它包含着所有色调,而又没有任何一种色调取得压倒的优势。忧郁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情绪。忧郁是灰色的,《故乡》的主色调也是灰色的。‎ ‎(选自《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二、精神的故园在何方──鲁迅小说《故乡》意蕴新探(靖辉)‎ 对《故乡》的阅读使我越来越无法将作品中的“我”与鲁迅分隔开来。我不认为作品中“我”的所言所行是鲁迅先生1919年12月回故乡搬家时所为,但我却确信作品中“我”的所思所感则是鲁迅先生创作本篇时的内心实感。在精神本质上“我”是代表着鲁迅的灵魂在讲话。‎ 就《故乡》中的“我”而言,它具有三方面的作用和内涵,一是叙述者,即讲故事的人,故事的发生、发展是由“我”来讲述的;二是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的发生、发展以及其他人物因 “我”的存在而存在;三是“我”成为客观现实的作者本人的代言,“我”的思想情感就是作者的主观意象。前两者是艺术创作需要的虚写,后者是主观情绪传达需要的实写。虚写是艺术的形式,是实写的铺垫,实写是艺术的意味,是虚写的升华。虚写讲述了一段经历,一个故事,交待了几种人生,创造了一个艺术形象的天地;实写,则将几种人生形象意象化,它直言了作者蕴含于虚写中的情绪和理性判断。《故乡》正是这样将艺术的形式与意味、虚与实有机地融为一体。‎ 清醒地认识《故乡》中的 “我”目的在于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意蕴。‎ 故乡往往最能够唤起游子美好而温馨的记忆。故乡越近,游子的心越切,但《故乡》中的“我”则不同,“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一点没有看到引起“我”美好心绪的景致:阴冷的天气、呜呜作响的冷风、苍黄的天底下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最能给人以心灵慰藉的故乡,此刻竟是如此萧瑟,最难以承受这种悲凉的只能是“我”了。于是,“我”掉进了深深的情感矛盾之中,“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他想借此来安慰自己的悲凉。“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他想给自己找到一种心态的注解“故乡本也如此,──‎ 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是真实的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带着这种心绪看自然之景,只能使本就如此没有一些活气的故乡抹上更加浓重的阴郁之色。故乡的美丽是虚无的、是幻想的、是聊以自慰的“谎言”,而故乡的萧瑟则是实有的、是现实的、是无法回避的真实存在。“我”正是在这种心绪中,踏上回故乡之路的。因此,作品的开首便给读者奠定了一个沉郁的、深层矛盾的情感基调。倘若仅仅是故乡的景致萧瑟,并不要紧。而人的“景致”的失落,才是使“我”感到凄凉的关键之所在。‎ 首先是闰土,母亲一提到闰土,立刻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闰土那充满活力和生气的少年英雄形象,作者不惜笔墨抒写了少年闰土的淳朴、羞涩、灵气以及我与闰土的兄弟般的友情,并且不无动情地写道:“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重点号为引者所加)看到这里让我联想到前文“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故乡好得多了,可是却记不起美丽的佳处来,而经母亲一提闰土,“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倘若不留心,我们很容易忽略这“美丽”中的深层意味,因为前文中的美丽是由故乡的景致所引出,而无论是前文还是整篇作品的确没有写到故乡什么美丽的景致,看来前文所谓的美丽佳处,表面上是想说故乡的自然景致,实际上却是留在我潜意识中的少年闰土的形象。正因为这种潜意识中的美丽佳处是少年闰土形象的记忆(是关于人的记忆),它难以直接由故乡的自然景致引发出来,所以才会“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实际上,故乡的全部美丽是属于记忆中的而且是仅仅停留在少年闰土身上的。这全文中出现的惟一一次短暂的亮点,不仅没能也无法改变全文的沉郁色彩,从审美感受上看,更反衬并加重了这种沉郁色彩的浓度。故乡的亮点是记忆中的、瞬间的、暂时的,而故乡的暗色却是眼前的、无处不在的,不是吗?‎ ‎“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母亲的话提醒“我”,知道来了一伙明是买木器的实乃偷家什的故乡人,而且来过不止一次。‎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尖利的怪声中俗不可耐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已站在“我”面前,一番尖酸刻薄之后,没忘了“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 启程之日,“来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东西的,有送行兼拿东西的。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总之真诚惜别送行的人少,贪图东西的人多。‎ 悲哀于不动声色中和盘托出!‎ 如果说“我”对以豆腐西施杨二嫂为重点的一班人的嘴脸感到可恶可憎的话,那么,眼前的闰土的巨大变化则令“我”生叹生悲。这里闰土的仿佛石膏像一般的木偶人取代生龙活虎般的少年形象,固然是令“我”生叹生悲的重要因素,恐怕更重要的在于闰土那以“老爷”取代“迅哥”的称呼,以规矩恭敬的态度取代自然欢喜之神情,确乎使我的心灵来了一次巨大的震颤,这彼此间“可悲的厚障壁”使我“说不出话”来,那仅存的一丁点亮点也黯然失色。‎ 回故乡,来时“本没什么好心绪”,走时更感“非常气闷”“非常的悲哀”。无疑小说《故乡》是作者鲁迅极度失望苦闷心绪的告白。‎ 精神的故乡在哪里?我们的后辈应该有我们所未经过的新的生活,但它真会有吗?眼前的水生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然而今天的闰土变得麻木了,明天的水生会否又是一个今天的闰土;宏儿不是在像“我”想念闰土一样想念水生吗?然而今天的“我”与闰土之间已有了悲哀的隔绝,明天的宏儿与水生之间会否也出现今天我与闰土之间的“厚障壁”。鲁迅希望留住孩子们今天的这一切,但他深知留住这一切的无望。‎ 眼下的鲁迅与闰土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有一点却是相似的,只有生存于艰难苦涩的现实中(自觉也好,不自觉也好)而又看不到希望的人,才更加看重希望,才会产生对神灵与偶像的笃信(富足达贵之人崇拜神灵偶像,目的是为了庇佑今日所拥有的一切,这与闰土的崇拜神灵偶像不可同日而语)。闰土要香炉和烛台,因为他完全可以在崇拜偶像的过程中忘却现实的困苦而得到关于将来的实实在在的精神寄托(尽管在鲁迅看来这是不觉悟的、麻木的、可笑的),但鲁迅的希望、他“自己手制的偶像”,却无法使他像闰土那样陶然于精神的寄托与宽慰。他们都有希望,都有偶像,但闰土的希望与偶像能带给他精神的安慰,只是他不知这希望与偶像是虚无的;而“我”的希望与偶像则无法安慰“我”苦涩的灵魂,只因“我”清醒地知道这希望与偶像是虚无的。他比谁都清楚“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所以他在《故乡》的结尾处不无矛盾地写下心灵的苦涩:“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一种观点认为:鲁迅的这段话表明只要有更多的人来“走路”,希望就会成为现实的乐观倾向。恐怕这种理解与文本之间有较大的出入,也与作品的整体风格无法协调。以路比喻希望,又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无异于说世上本没有希望。它并不会因为“走的人多了”而有希望,这种“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其实是一种聊以自慰同时也慰藉他人的“无望的希望”。这种“无望的希望”正是《故乡》的主体情绪。这种“无望的希望”也贯穿着鲁迅先生的一生,我们并不会因此而低估了这位思想和艺术的伟人,相反却从他“‘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人作绝望的抗战”中深深体会到一种坚定的人格力量和悲剧的壮美。‎ ‎(选自《名作欣赏》1998年第3期)‎ 三、哀人间之隔膜,探人生之新路(沈振煜)‎ 凡了解一点鲁迅生平的人都知道,《故乡》是一篇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小说,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在生活中都有“原型”可考。鲁迅自1912年随民国教育部北迁赴京供职之后,曾于1919年底返回故乡,将全家迁居北京。他当时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以及和童年时代的朋友──农民章运水见面的情景,在小说《故乡》中都有如实的反映。不过,作品并非作者故乡行的纪实,而是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经历为线索,描述那一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病苦,抒写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小说开篇即写道:“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可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却呈现出一派凋敝的景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故乡是美丽的,但此刻又说不出它的美丽和佳处来。故乡萧索的景象和叙事主人公悲凉的心境相融合,一开始就为全篇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抒情基调。‎ ‎“我”到家后,和母亲谈起家事,母亲便提起了闰土──“‎ 我”童年时的好朋友。顿时,“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了一幅“神异的图画”: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其间,活跃着一个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的少年,英姿勃勃地守护着一望无际的瓜地。这个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话般境界里的小主人公,便是农民的儿子闰土。以下,作者以相当长的篇幅,充满抒情诗意的笔触,细腻地忆写了“我”和闰土童年时的友谊与欢乐。虽然那时的“我”是一个少爷,闰土是“忙月”(短工)的儿子,但孩子的心灵世界还没有被社会污染,他们在一起并不分尊卑贵贱。两人见面不到半日,便熟识起来了。从闰土那里,“我”听到了许多新鲜有趣的事儿:雪地里装捕鸟,夏日到海边拾贝,月亮地下守瓜刺猹,潮汐来时看跳鱼儿……这些,不禁使“我”发出了由衷的赞叹:“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是的,生长在海边农家的闰土,从小便掌握了劳动的本领,懂得许多自然与生活的知识,他是那样的聪明伶俐、勇敢能干,很快就成了“我”难舍难分的小伙伴。两个孩子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纯真无邪、亲密和谐的关系。“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得不肯出门”,但分别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一别便是将近30年。此刻,这一切美好的回忆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我”这才发现,美丽的故乡的影像,正存活在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中,它与少年闰土的可爱的形象、与孩子间纯洁无瑕的友谊交融为一体,正是他心中那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理想的象征。‎ 可是,冷酷的现实随即摧毁了美好的影像。两位老友会面的情景实在出人意料。“我”一见到闰土,“不由的非常出惊”,因为中年闰土外貌的变化太大了。“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的眼睛周围肿得通红,“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早先“红活圆实的手”,也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而更令“我”惊异的,是闰土精神状态的变异。见到30年来时时惦念的童年好友,闰土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老爷”二字,使“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一声“老爷”的称呼,道尽了闰土在封建等级制度下所遭受的精神压迫和痛苦,也刻画出了农民闰土与知识分子“我”之间关系的隔膜。在封建思想意识的毒害下,闰土的心灵世界已经变得麻木了,麻木得反而去维护压迫他的封建等级观念。否则,他便认为是不“规矩”,“不懂事”。问到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我”要闰土挑一点旧家具,闰土却特意要了香炉和烛台,这便暗示他日后将在求神拜佛中进一步麻醉自己。作者以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揭示了致使闰土“苦得像一个木偶人”似的社会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即封建军阀与官僚地主的黑暗统治。不过,作品着重表现的,还是封建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对农民及一般群众精神上的压抑与毒害。最使作者痛心的,是闰土的愚昧、麻木,是闰土和“我”之间和谐关系的变异与幻灭。在小说中,闰土与“我”久别相见之前,还插入了一个小市民杨二嫂的表演。杨二嫂是“我”家的近邻,她已由年轻时有名的“豆腐西施”变成了外形如同细脚伶仃的“圆规”般的老女人。她来到“我”家,是专为捡便宜的。故而,她硬说“我”阔了,“放了道台了”,“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并且根本不听“我”的辩解。以后还诬称闰土将碗碟埋在灰堆里,自己则乘机明拿暗偷“我”家的东西。其尖嘴利舌、贪财爱小的性格特征,不仅对闰土淳朴诚实的品性是一个衬托,而且从另一方面展示了当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作者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深入地揭露了封建等级制度、等级观念的罪恶。同时,又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表述了打破彼此间的隔膜,再探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与追求。作品中描写的水生与宏儿,分明是闰土与 ‎ “我”亲密关系的延伸。“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作者所执着追求的,不仅是要重建儿时那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的 “人”的生活!‎ 篇末,借助渐渐远离故乡的“我”的朦胧之感,再一次幻化出一个神奇的境界:海边,碧绿的沙地;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它似乎照亮了作者心中的希望之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富于哲理性的警句,为全文作了深沉而隽永的收束。‎ 就艺术表现而言,《故乡》兼备小说与散文的特长。它以精练的生活片断的连缀取代了曲折的情节铺述,以叙事主人公“我”的情感的起伏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大大加强了抒情的成分。同时,对客观人事的生动描绘与主观情感的充分抒发有机地交融,童话般美妙的境界与琐屑世俗生活相互映衬,再加上某些思辨性的精辟议论,凡此种种,使作品既富于历史的深度,又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给读者提供了深刻的哲理启示。‎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采英》,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4.小男孩 作者完整详细地记叙了主人公“小男孩”,在妈妈的逼迫下去已和妈妈离婚的爸爸那里要生活费的过程,反映了当今社会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上带来的伤害和生活上带来的困苦,揭示了我们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油渍(zì)  痒(yǎng)  濡湿(rú) 吮吸(shǔn)‎ 瞟(piǎo)  黏(nián)  摁(èn)  咝(sī)‎ ‎2、形近字 ‎┏栽(zāi)栽种     ┏喘(chuǎn)喘气   ┏密(mì)秘密   ‎ ‎┣载(zǎi)记载     ┣湍(tuān)湍急    ┗蜜(mì)蜜蜂 ‎┗裁(cái)裁剪     ┗惴(zhuì)惴栗    ‎ ‎3、多音字 ‎ ┏(pú)胸脯     ┏(mēn)闷热     ┏(liáo)撩逗  ‎ 脯┫         闷┫          撩┫(liāo)撩水   ‎ ‎ ┗(fǔ)果脯     ┗(mèn)纳闷     ┗(liào)撩荒 ‎ ‎4、词语解释 ‎【油 渍】粘在衣服等上的油垢。‎ ‎【 吮 】把嘴唇聚拢在物体上吸东西。‎ ‎【拂 动】轻轻吹动。‎ ‎【 瞟 】斜着眼睛看。‎ ‎【濡 湿】沾湿。‎ ‎5、文学常识真空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四川成都人,_________作家,选自小说集_________。‎ ‎(2)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而又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的儿童形象。‎ ‎(3)本文以_________为线索,叙述_________的全过程,反映了当今社会________和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魏志远  当代  《我以为你不在乎》‎ ‎(2)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环境描写  小男孩  天真善良  聪明细心  寂寞  孤独  无助 ‎(3)小男孩的行踪  小男孩在妈妈的逼迫下不得不去找爸爸要生活费  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带来的伤害   生活上的困苦 一、课文学习 ‎1、作者简介和题目解说 ‎【明确】本文作者魏志远,1952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以为你不在乎》等,本文就是选自这部集子。‎ 小男孩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天真善良、聪明细心而又寂寞、孤独、无助的儿童形象。本文以小男孩的行踪为线索,清晰详细地小男孩在妈妈的逼迫下不得不去找爸爸要生活费的全过程,反映了当今社会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上带来的伤害和生活上的困苦。‎ ‎2、本文的作者仿佛是在不动声色地讲述一个与他毫不相干的故事,你认为是这样的吗?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明确】 此题重在理解本文写法上突出的特点:一、是采用第三人称;二、是在写作中不动声色、不加渲染地叙述。具体理解如下:‎ ‎(1)选取恰当的叙述角度。‎ 爸爸妈妈离婚了,妈妈要九岁的小男孩去爸爸那里要生活费,妈妈说,要是爸爸不给钱,我们连这个月的生活费都没有,为此小男孩被妈妈逼着去向爸爸要钱。这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按一般的写法,都会将作者的同情融入到作品的叙述之中,流露在纸面上,然而本文则不然,作者把这种同情深藏在故事背后,采用第三人称,客观地、不动声色地记录事件的过程。因为作者知道故事本身准会赢得读者最大的同情,任何过分的渲染和抒情都是多余的。‎ ‎(2)注重细节描写。‎ 作者选取第三人称,不动声色地作客观叙述,按常理来说,很难打动读者,可由于作者叙述中始终关注每 个细节,不惜笔墨写好每一个细节,时故事越发真实感人。比如写小男孩初次来到九号门前那种紧张的心理:就要见到爸爸了,一面是默默念妈妈的话,生怕完不成任务,一面是害怕见到爸爸生气的样子,矛盾心理使他的心跳很快。这里作者没有一丝多余的渲染,但恐怕任何一个读者读到这里都不能不为小男孩此时的孤独无助、身陷两难而生恻隐之心。小说的结尾,是飘着雨的天气,小男孩是“抹着脸上的雨水往回走”,由于没有要到生活费,他知道无法面对妈妈,只得睡在菜场的凉棚里。这一细节更突出了小男孩有父有母却近乎孤儿的悲苦命运。其实像这样的细节打开作品俯拾即是。作品正是靠这些真实而典型的细节迸发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3、在小说中多次写到小女孩和小女孩的妈妈,这对表现小男孩有什么作用?‎ ‎【明确】起衬托作用。借小女孩的幸福反衬小男孩的悲惨。‎ ‎4、文中的小男孩没有要到钱,其悲剧是怎么造成的?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明确】其悲剧是因为父母的离婚,也是父母没有责任感造成的。现实生活中不少离婚夫妻,只顾自己另寻新欢,不顾他们的孩子,在道义和法律上都是不可容忍的。‎ ‎5、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21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故事的起因,写小男孩在妈妈的逼迫下,不得不去向爸爸索要生活费。 ‎ 第二部分(2-11):故事的发展。写小男孩去找爸爸的路上的情景。 ‎ 第三部分(12-20):故事的高潮。写小男孩在二幢四单元九号楼找爸爸的情形。 ‎ 第四部分(21):故事结局。写小男孩因没有要到生活费而不能回家,晚上只能露宿菜市场凉棚。                ‎ ‎(2)结构图表:‎ ‎    ┏起因――妈逼孩向爸要钱┓‎ ‎    ┃发展――找爸路上的经历┃ 无所依靠 小男孩 ┫高潮――楼上楼下找爸爸┣ 近似孤儿 ‎    ┗结局――不能回家住凉棚┛‎ 三、深入探究 ‎1、写作特点分析 ‎【明确】‎ ‎(1)采用第三人称,暗含作者的关注,叙述角度较好。 ‎ ‎(2)注重细节描写,情节真实感人。‎ ‎(3)主旨鲜明,有较强的社会反省意味,引人关注。‎ ‎(4)线索明晰,结构严谨。  ‎ ‎2、结合全文,分析小男孩及其父母的形象。‎ ‎【明确】小男孩,小说的主人公。这是一个天真、善良、聪明细心而又寂寞、孤独无助的儿童形象。‎ 天真:小男孩刚刚九岁,当他妈妈揍他屁股时,“手臂笔直地贴在身体两侧,看着妈妈的鼻尖。”妈妈说就讨厌他这个样子,小男孩便“收拢右脚,挺了一下胸脯”,可当他看到妈妈的嘴角有一点油渍时,他仍然想提醒她。到了车站,见到一只蚂蚁,他是玩得那么认真,见到小女孩吃雪糕,竟然要流口水,最终没有控制住自己,将妈妈给他的仅有的两毛钱买了雪糕吃,等等。一切行为都显得那么稚气,与其九岁的年龄相吻合。‎ 善良:小男孩上了电车后,看见小女孩的妈妈“用手绢檫脸上的汗,又给小女孩檫脸上的汗”,便“离开座位站起来,他说,你们坐”等。‎ 聪明细心:上车时人多,他便贴在车门边上,“电车驶进站台的时候他把木片一扔就冲上去了”,“然后看见一个空位,他扑过去就坐下来”。下车时手里没有钱买票,他可以机智地躲过售票员的检查,这些行动出现在一个九岁的男孩身上,充分体现出小男孩的调皮、聪慧。‎ 小男孩的父母:他们在夫妻感情破裂的责任上,在离婚后对小男孩应承担的义务上,可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其它许多方面是相同的:夫妻离异,本是自己造成的,但他们都没有考虑给孩子内心造成的伤害。妈妈不管孩子有什么困难,要孩子必须向爸爸要来生活费才能回家。爸爸呢:虽然自己的儿子找上门来,却视而不见。爸爸不付生活费,做妈妈的本该找法院起诉,可她却把索要生活责任推到小男孩身上。爸爸呢?法院本判他要付给小男孩生活费,可小男孩找上门来他都不给。不懂法、不守法是他们的共性。这两个人物虽在作品中都是略写人物,但作者显然旨在从另一个角度折射我们公民法律意识的淡薄,说明公民守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3、《小男孩》反映了哪些问题?‎ ‎【明确】小说通过不动声色地记录爸爸妈妈离婚后,妈妈逼九岁的小男孩去向爸爸要生活费的全过程,既反映了社会问题,也反映了道德和法律问题。‎ 当今社会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上带来了伤害、生活上带来困苦,这是人们应该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而作为母亲不顾孩子年幼路远与孩子内心的孤独,逼迫九岁的孩子去向爸爸要生活费,则是道德品质问题;作为父亲,亲生儿子找上门来,不给生活费,并视而不见,更是道德品质问题。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妈妈不懂法:爸爸不付生活费,他本该向法庭起诉;爸爸不守法:法庭判他应付给小男孩生活费,他却不给。‎ 这篇小说给我们得到如下的启示:(1)父母离异孩子是无辜的。(2)对小男孩天真善良聪明而又寂寞孤独无助的形象的塑造,是对亲情的呼唤。(3)增强法律意识,真正落实《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其它种种法律法规,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四、课内阅读 小男孩上了五楼,他听见脚步声一步一步走近了,小男孩往后退,贴在九号房门上。电筒光让这个小男孩睁不开眼睛。他抬起双手,那样子好像要把那光柱推开。脚步声没有了,小男孩知道那男人就在自己身边,。他说,我等我爸爸。小男孩看见电筒光照在自己的脚。他说,我爸爸还没有回来。小男孩又听见脚步声,那脚步声上了六楼。开门,关门,小男孩突然觉得这座楼很静,他似乎听到了心脏的跳动。‎ 小男孩坐了下来,他把头靠在膝盖上。他想着现在是睡觉的时间了,他想着爸爸一定是故意躲他,他想着见到爸爸后还叫不叫他。妈妈说,他不是你爸爸,妈妈说,他不配。小男孩决定不再叫他爸爸了,不了,蚊子绕着这个小男孩飞来飞去,他挥挥手。‎ 小男孩是被一声惊叫而吵醒的。他揉揉眼睛,站起来。他听见钥匙碰撞的金属声。他看见有人开九号的房门。灯亮了,他看见的是两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他不认识他们,站在门边看他。看这小男孩,那个男人说,是个小孩。那个女人说把我吓得要死。那个女人靠在那个男人的肩上。小男孩往后退。小男孩忘了脚下是楼梯,扭了一下脚。他抓住扶手站住,他听见那个男人问他,你找谁?小男孩往后退,他看见他们进了屋,关了门。‎ 楼外在下雨,道路湿漉漉的,雨丝飘在小男孩的脸上,雨丝飘进小男孩的颈窝,小男孩觉得很凉爽。他抬头看两旁的楼房,他看见好多窗户都没有灯了。他听见从什么地方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他觉得那声音就像他爸爸的声音。他想了想叫出声来。爸爸!小男孩边走边叫,爸爸!小男孩的声音在夜里传得很远。‎ 飘着雨,小男孩抹着脸上的雨水。车站冷冷清清的,小男孩看不见站牌上写着的收车时间。飘着雨,小男孩看着远处有一辆小轿车咝咝地从他身边驶过。飘着雨,小男孩抹着脸上的雨水往回走。他想着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个菜场的凉棚可以睡觉。这个小男孩记着有一本书里写过,流浪汉就是在这种地方睡觉的。‎ ‎1、“小男孩突然觉得这座楼房很静,他似乎听见心脏跳动。”这句话反应当时小男孩怎样的心理?‎ ‎2、第二段中说“小男孩决定不再叫爸爸了”,真的只是因为妈妈说的“他不配”吗?还有什么原因?‎ ‎3、小男孩离开那座楼的时候,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叫着“爸爸”,作者在强调“小男孩声音在夜里传得很远”。对此内容你是怎样了解的?‎ ‎4、选文画横线的句子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5、小男孩有父有母,却不得不去菜市场的凉棚睡觉,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自己可以为他提供什么形式的帮助?‎ ‎〖参考答案〗‎ ‎1、孤独、寂寞。‎ ‎2、不是,从上下文看,还应包括“他想着爸爸一定是故意躲他”的意思。‎ ‎3、写出了小男孩孤独无助,也写出了他渴望见到爸爸的心理。作者这样写,使每一位读者都会产生一种对小男孩强烈的同情心,同时也会对小男孩的父母产生谴责之意:是他们让孩子遭受这样的磨难。‎ ‎4、不好。这句话强调了小孩有父有母却被近露宿街头的悲苦命运,加深了读者对小男孩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的思考。‎ ‎5、产主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小男孩的父母缺乏基本的责任心。 我觉得可以让小男孩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15.百合 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红字注音 撂(liào)  嗳(āi)      讷(nè)       忸怩(niǔ)(ní)   ‎ 憨(hān)   秤(chèng)    踌躇(chóu)(chú)   ‎ 执拗(niù)  尴尬(gān)(gà) 讪(shàn)      磕(kē)‎ 抿(mǐn)   焚(fén)     鹿砦(zhài)     匾(biǎn)  诚(qián) ‎ ‎2、形近字 ‎┏乱(luàn)混乱   ┏趴(pā)趴下   ┏竟(jìng)竟然   ┏拗(niù)执拗 ‎┗刮(guā)搜刮    ┗扒(bā)扒皮   ┗竞(jìng)竞赛   ┗坳(ào)山坳 ‎3、多音字 ‎ ┏(jiáo)细嚼     ┏(luò)落泪    ┏(qiáo)翘首    ‎ 嚼┫(jiào)倒嚼    落┫(là)落下    翘┫      ‎ ‎ ┗(jué) 咀嚼     ┗(lào)落枕    ┗(qiào)翘尾巴  ‎ ‎4、词语解释 ‎【包  扎】包裹捆扎。‎ ‎【珠烁晶莹】像珍珠那样闪光,像水晶那样明净。‎ ‎【张  皇】恐慌、慌张。‎ ‎【局促不安】拘谨不自然。‎ ‎【讷  讷】说话迟钝。‎ ‎【忸  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憨  憨】傻气,难为情。‎ ‎【踌  躇】犹豫。‎ ‎【执  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尴  尬】形容很窘迫的样子。‎ ‎【讪  讪】难为情的样子。‎ ‎【嘟  哝】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鹿  砦】形似鹿角的障碍物,用树木的大枝杈钉成,用以阻挡步兵或军用车辆。‎ ‎【耽  搁】停留。‎ ‎【虔  诚】恭敬而有诚意。‎ ‎【劈  手】形容手的动作迅速,使人来不及防备。‎ ‎【气 汹 汹】非常生气的样子。‎ ‎5、文学常识真空 ‎(1)《百合花》作者_______,当代女作家,曾用笔名_________、_______。本文是作者的_______作,也是 ‎________作,她的创作以_________小说见长,善于从_________的角度去反映_________。‎ ‎(2)本文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百合花”是女主人公嫁妆(新被子)上的图案,也是人物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的象征,更是_________中的“一朵浪花”。‎ ‎(3)他一肩_________枪 ,一肩_________了一杆秤,左手_________了一篮鸡蛋,右手_________了一口大锅,呼哧呼哧地_________来。  ‎ ‎(4)他一边________,一边对我们_______,一边还________,同时还从怀里_______一包饭团来________。‎ ‎【参考答案】‎ ‎(1)茹志鹃  阿如 初旭  成名  代表  短篇  较小  时代本质 ‎(2)小通讯员  新媳妇  纯真  高洁  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的斗争生活 ‎(3)背  挂  挎  提  走 ‎(4)放东西  又抱歉又诉苦  喘息地喝着水  掏出  嚼着 二、课文学习 ‎1、作者简介 ‎【明确】茹志娟,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于上海。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1岁以后才断断续续在一些教会学校、补习学校念书,初中毕业于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1960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是中国作协会员,又被选为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1977年当选上海七届人民代表。1998年10月7日,在上海病逝。茹志鹃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她的许多作品如《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等都受到过茅盾、冰心、魏金枝、侯金镜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一些作品被译成日、法、俄、英、越等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新时期以来,茹志鹃又发表了10多篇小说,随着主题的深化,风格亦有所改变,于清峻中隐含锋芒。她的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静静的产院》(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高高的白杨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等。新时期以来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剪辑错了的故事》(《人民文学》1979年2月)、《草原上的小路》(《收获》1979年第3期)、《儿女情》(《上海文学》1980年1月)、《家务事》(《北方文学》1980年第3期)。《一支古老的歌》(《文汇增刊》1980年第3期)等。 ‎ ‎2、课文以象征纯洁感情的“百合花”为题目,有什么寓意?‎ ‎【明确】“百合花”是小说主人公新媳妇的嫁妆(新被子)上的图案,也是新媳妇纯真、高洁的优美品格的象征,更是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的斗争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它情态淡雅、气味芬芳。作者以此为题,不但会让读者联想到新媳妇那美丽纯洁的心灵,也能让人体味到小说含蓄的主题及“清新、俊逸”(茅盾语)的风格。‎ ‎3、阅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红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1)、他见我挨着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明确】“张皇”的意思是恐慌、慌张,但在这里却非贬义,这一神态描写,是在写“我”刚刚结识的小通讯员的那种腼腆、羞涩、局促,表现出他质朴、纯洁的心灵。 ‎ ‎(2)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半晌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明确】“数摸”这一动词更突出了小通讯员那种忸怩的神态和拘谨局促的心理。‎ ‎(3)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明确】新媳妇本已知道通讯员已经牺牲了,可为什么还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其实是在缝进她的一片深情,所以当“我”劝她“不要缝”时,“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对“我”的不解以示不满。‎ ‎(4)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明确】“劈手”集中写出了新媳妇对自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入殓时那种果断坚毅、不容商量的态度。‎ ‎4、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明确】本文共个62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3):写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第二部分(24-45):写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 第三部分(46-60):写通讯员为了保护担架员壮烈牺牲,新媳妇怀着崇敬、歉疚的心情给他缝衣服。‎ 第四部分(61-62):写新媳妇执意将自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入殓。‎ ‎(2)结构图:‎ ‎    ┏开端 → 通讯员带“我”去包扎所 ┓‎ ‎    ┃发展 → 新媳妇借给我们被子   ┃‎ 百合花 ┫                 ┣ 纯真高洁之花 ‎    ┃高潮 → 新媳妇给通讯员缝衣   ┃            ‎ ‎    ┗结局 → 新媳妇执意献出新被   ┛‎ 三、深入探究 ‎1、探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起着刻画主题的作用。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温润的香味”。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所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还有天黑了,天边涌现一轮满月……那一轮皎洁的月亮,我也憎恶起来了。这一景物描写对发展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 ‎2、理解本文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 ‎【明确】小通讯员的形象:‎ 首先,人物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越来越鲜明。开始,从“我”去前沿包扎所而引出通讯员,当初,“我”对通讯员并没什么好感,甚至因通讯员一下“把我撂下几丈远”而对他“生起气来”,进而,对通讯员“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感到好奇,并且对他“发生了兴趣”;当我与通讯员通过艰难而有趣的对话,便对他“越加亲热起来”;当通讯员和“我”一起把被子借来之后,“我”已“从心底上爱上这位傻呼呼的小同乡”;战斗打响,不断有伤员被送到包扎所的时候,“我”挂念着通讯员的安危,待通讯员身负重伤被送到包扎所时,“我强忍着泪水”,“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随着这些情节的步步发展,“我”的思想感情也在发生着变化,通讯员的性格也在不断的展示,从他总和“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看出他细心地关怀同志;从他的腼腆羞涩,看出他的朴实、纯洁;从他借被子而又想送回去的举动,看出他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从他掩护群众和伤员,看出他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正像茅盾在评这篇小说时谈到,这篇小说“人物的形象是由谈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的清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 ‎【明确】新媳妇的形象:‎ 另一个人物是俊俏的新媳妇,过门才三天,浑身上下洋溢着喜气。她尽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纯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最心爱的嫁妆敬献出来。小说主要写了她在两件事情上态度的前后变化。‎ 第一件事:对那作为新娘子唯一嫁妆的新被子,开头出于舍不得而不愿借给伤员盖,后来却主动用它来给烈士收殓遗体。‎ 第二件事:在包扎所护理伤员时,开始又羞又怕,放不开手,后来却庄严、虔诚地给重伤员解衣拭身子,通讯员牺牲后,她以极为深切的哀悼之情,流着泪为他缝补肩上的破洞,并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 新媳妇的性格变化,我们也是逐步认识的。开始作者让我们着眼的是新媳妇的娴静、美丽、忸怩、羞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了解了她的内心,她对解放军的热爱。‎ 作者就是这样一步深入一步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随着情节的发展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有光彩。‎ ‎3、写作特点分析 ‎【明确】‎ ‎(1)选材上善于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表现主题 本文仅截取几个极为普通的生活横断面,从几件平凡的小事中深入开掘,展开对军民关系富有诗意的描写。精心和细致描绘虽然平凡但就只有特征性的生活画面来提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揭示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力量源泉。‎ ‎(2)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 小说通过“我”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刻画了小通讯员动的形象。‎ ‎(3)对比手法富有诗意 。‎ 第一处是通讯员出场时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作伪装,在他离开我时,枪筒里又插上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争工具,战争中谁也无心赏花,在能射出杀人子弹的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菊花,这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一个战地寓言,让我们在无言中感受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 ‎ 第二处对比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与医生、“我”的态度之不同。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后,默默起身说:“不用打针了。”他是从职业技术的角度来作出这一决定的;对于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我”劝道:“不用缝了。”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而新媳妇却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此时,她一定想起了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与局促,临走时的狼狈模样宛在眼前,舍身救人的英勇无畏宛在眼前……也许她又什么也没想,只是这样一针一线地缝着,只求内心一片安宁。这是情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 ‎(4)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文章两次描写通讯员枪头上装饰的树枝和野菊花。这前后呼应的两笔,不仅使情节前后照应,更表现出通讯员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天真质朴的心灵以及临近战斗仍然从容不迫的性格特点。‎ ‎4、课文中几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说说它对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中先后四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对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有着特殊的作用。‎ 第一次是在“我”和通讯员从新媳妇家借了被子出门时,通讯员由于“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在门钩上,在肩膀出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结果“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夹了被子就走。”这一细节,一方面写出通讯员的朴实、腼腆、执拗,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的友善、热情、关切。在情节上为第二次出现作铺垫。‎ 第二次是当通讯员回部队时,“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的”。这一细节写出了通讯员天真质朴的心理和回部队时乐观的情绪。‎ 第三次是在通讯员临牺牲前,被安排在屋檐下那块门板上,“他安祥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这一方面印证了牺牲的就是通讯员,照应上文,铺垫下文,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和“我”为此而万分痛惜的心情。‎ 第四次是在作品的倒数第四段,“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有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破洞。”这一细节不仅照应了上文,更表现了新媳妇把通讯员当作亲人,对他无比崇敬的感情。“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是要把这和通过那细密的针脚注入英雄穿的衣服里,使新媳妇的感情得到一次升华。‎ 四、课内阅读 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我想他听了这样的话一定会有同感吧!果然,他一边走,一边跟我嘟哝起来了。‎ ‎“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我忍不住想给他开个玩笑,便故作严肃地说:“是呀!也许她为了这条被子,在做姑娘时,不知起早熬夜,多干了多少零活,才积起了做被子的钱,或许她曾为了这条花被,睡不着觉呢。可是还有人骂她死封建。……”‎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已经借来了,再送回去,倒叫她多心。”我看他那副认真、为难的样子,又好笑,又觉得可爱。不知怎么的,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小同乡。‎ 他听我这么说,也似乎有理,考虑了一下,便下了决心似的说:“好,算了。用了给她好好洗洗。”他决定以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的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 ‎1、这文字选自《    》,作者是___。‎ ‎2、给这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具体含义?  ‎ ‎(1)可是还有人骂她死封建……‎ ‎(2)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 ‎4、分析下列描写,看看各表现人物的什么性格?‎ ‎(1)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 ‎(2)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 ‎5、这篇小说塑造了两个艺术形象:通讯员和新媳妇。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百合花》  茹志娟 ‎2、借被成功(或“再借被子”)‎ ‎3、(1)指思想保守,不通情达理,不理解部队的困难。‎ ‎(2)质朴、可爱、腼腆。‎ ‎4、(1)因前面向新媳妇时借被子碰了壁,受了气,心里有些不满和别扭,勉强接过被子。(2)听了旁人介绍了被子的来历,明白了新媳妇对被子的珍惜,联系新媳妇终于肯借出被子的深明大义,感到有些内疚,觉得借得有些不妥当。‎ ‎5、通讯员。理由:他为保护担架队员英勇牺牲。他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我非常钦佩。  新媳妇:理由:明知通讯员牺牲了,却仍给他缝衣服上的破洞,最后用自己惟一的嫁妆——印有百合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入殓。这种善良高洁的优秀品格和对子弟兵的由衷的热爱值得学习。‎ ‎16.奥伊达的理想 这篇小说生动地记叙了奥伊达在追求理想中成长的几桩趣事,塑造了一个既天真、顽皮、好奇、聪慧,又具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的儿童形象,艺术地展示了当代儿童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向父母及社会提出如何教育孩子这一社会问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红字注音。‎ 歧视(qí)  脸颊(jiá)  唬(hǔ)   募捐(mù)  舷窗(xián) ‎ 狡黠(xiá) 挑衅(xìn)  钦佩(qīn)  哽咽(yè)‎ ‎2、形近字 ‎┏嫌(xián)嫌弃   ┏募(mù)募捐    ┏溜(liū)溜冰  ‎ ‎┣谦(qiān)谦虚   ┣暮(mù)暮色    ┗遛(liù)遛街   ‎ ‎┣歉(qiàn)道歉   ┣墓(mù)坟墓        ‎ ‎┗赚(zhuàn)赚钱   ┗幕(mù)幕布 ‎3、多音字 ‎ ┏(hé)平和    ┏(shā)煞车     ┏(xīng)兴盛    ┏(ké)贝壳 ‎ ┃(hè)应和   煞┫          兴┫         壳┫ ‎ 和┫(hú)和了    ┗(shà)煞费苦心   ┗(xìng)兴趣    ┗(qiào)地壳 ‎ ┃(huó)和面 ‎ ┗(huò)和药 ‎4、词语解释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阴阳怪气】(性格、言行等)乖僻,跟一般人不同。‎ ‎【声嘶力竭】嗓子喊哑,力气用尽。形容拼命叫喊,呼号。‎ ‎【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歧  视】不平等地看待。‎ ‎【怒气冲天】形容非常愤怒。‎ ‎【  唬  】虚张声势、夸大事实来吓唬或蒙混人。‎ ‎【壮  举】伟大的举动;壮烈的行为。‎ ‎【大名鼎鼎】名气很大。‎ ‎【募  捐】募集捐款或物品。‎ ‎【煞有介事】像真有那么一会事似的。‎ ‎【舷  窗】飞机两侧,密闭的窗子。‎ ‎【露 马 脚】比喻隐藏的事实真相泄露出来。多用作“露马脚” 。‎ ‎【郑重其事】形容态度严肃认真。‎ ‎【挑  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齐心协力】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钦  佩】敬重佩服。‎ ‎【悉  心】用尽所有的精力。‎ ‎5、文学常识真空 ‎(1)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国)作家。本文的主人公____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儿童形象。‎ ‎(2)主人公的名字是____________取的,在这之前,爸爸叫他____________,妈妈叫他____________。‎ ‎(3)文章在叙述过程中是按____________的顺序,分别经历了这样的几件事:幼小时,____________;小学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学时,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凯瑟琳.奥尼尔  澳大利亚  奥伊达  天真聪慧  独立自主  执著追求 ‎(2)他自己  拜伦  杰克逊 ‎(3)成长  给自己取名字  看电影买票  去北极探险  做有爱心的公民 二、课文学习 ‎1、作者简介及题目解说 ‎【明确】本文作者是凯瑟琳.奥尼尔,澳大利亚作家。本文选自《外国儿童文学名作导读本.小说卷》。文中的主人公是奥伊达,小说生动地记叙了奥伊达在追求理想中成长的几件事情,塑造了一个天真聪慧、独立自主、执著追求的儿童形象。奥伊达的理想启发人们应如何做好父母。‎ ‎2、奥伊达的理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他始终不懈的追求是什么?‎ ‎【明确】奥伊达的理想经历了许多变化。很小的时候,就坚持自己取名;上小学时,最大的理想是不要特权;之后,又想只身去北极探险,成为未来的一名探险家;上中学后,在父母的启发教育下,懂得了做人首先应成为一个有爱心的公民。变化的原因是奥伊达有着一种不懈追求的精神。奥伊达的理想几经变化,但他始终不变的追求是“独立、自主、创新”。‎ ‎3、“事实上,他一出生,他的爸爸妈妈就为他取名字这件事争得面红耳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说说自己的观点。‎ ‎【明确】奥伊达的爸爸热爱文学,就叫他“拜伦”,妈妈喜欢大明星,就叫他“杰克逊”,可见他一出生,父母都把他作为自己的全部希望,这充分体现了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事实上,名字一方面是个符号,另一方面大多也确实都寄托着父辈殷切的希望,而且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特殊的名字。作为我们本人,应该理解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苦用心,力争名如其人。但父母也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下一代。‎ ‎4、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有73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9):故事的开端,写小时候的奥伊达不用父母取的名字,坚持为自己取名为“奥伊达”。‎ 第二部分(10-23):情节的发展,写上小学时,奥伊达不要特权,坚持父母为自己买电影票。‎ 第三部分(24-60):情节的高潮,写奥伊达混上去瑞典的飞机,去北极探险,虽没成功,可在父母、同学的眼中,成了未来的探险家。‎ 第三部分(61-73):情节的结局,写奥伊达在父母的启发下,懂得了做人首先应成为一个有爱心的公民,并获得了真正选择上的自由。‎ ‎(2)结构图:‎ ‎      ┏ 给自己取名——开端(幼小) ┓‎ 奥伊达的理想┫ 看电影买票——发展(小学) ┣ 理想有弹性 ‎      ┃ 去北极探险——高潮(小学) ┃ 切莫定终身 ‎      ┗ 做有爱心公民——结局(中学)┛‎ 三、深入探究 ‎1、写作特点分析 ‎【明确】‎ ‎(1)围绕中心,选材精当。‎ 文章较好地选择奥伊达成长过程中的几件小事,塑造了奥伊达独特的个性,为表达中心作好了铺垫。‎ ‎(2)轻喜剧的笔法。‎ 这种写法主要是用在奥伊达形象的塑造上,如开头的取名字,及后面的争取不要特权,要买电影票,和去北极探险等一系列的细节,表面上看过于夸张,甚至引人发笑,但正是这种笔法,才更符合奥伊达的年龄,更能突出他天真、顽皮、好奇、聪慧的天性,使得奥伊达这一儿童形象更真实、更自然、更丰富。‎ ‎(3)语言富有童趣,能从孩子的言行、心理等角度来刻画人物。‎ ‎(4)对次要人物的塑造较成功。‎ 奥伊达的父母开始对孩子寄予无限的希望,他们的爱从成年人的角度,是脱离了孩子需要的一种宠爱。后来从那份帐单上发现了他们的爱错位,于是借助回帐单这种巧妙的方式向奥伊达传达一种真诚的爱,最终转变为一种成功的教育。这就塑造了一对重感情而又理智的父母形象。‎ ‎2、分析文中人物形象 ‎【明确】奥伊达:‎ 小说的主要人物。文章按照他的成长经历,选择了几个细节:给自己取名、看电影买票、去北极探险、做有爱心公民来塑造他的形象,从中我们看到:这是一个具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但同时不乏天真、顽皮、好奇、聪慧的天性的儿童形象。奥伊达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奥伊达的爸爸妈妈:‎ 这是一对既平常又很特别的父母。孩子刚出生时,他们同其他父母一样,对他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在爸爸的心中,他是“拜伦”,在妈妈的心中,他是“杰克逊”。当孩子提出要为自己买电影票,妈妈哄,爸爸唬,拗不过后,又只好给他买。这种不听从便顺从的做法是当今太多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所采用的方法。当奥伊达成了探险“名人”之后他们又都认为,应该改变原来的想法,决心齐心协力把儿子培养成真正的探险家。他们就是这样,寄希望于儿子,深爱自己的儿子,但他们的爱都是从成年人的角度所给予的爱,是脱离了孩子需要的爱,是一种宠爱。这种爱是几乎所以的父母爱子的那种方式。‎ 特别之处在于,奥伊达的父母从儿子给他们的那份帐单上发现了他们爱的错位,于是能够借助回帐单这种巧妙的方式给予儿子一种真正的爱,一种成功的教育。这是我们今天多数做父母的所不能做到的。他们启发着人们如何做好父母。‎ ‎3、如何理解文章第61段一句话:“后来,奥伊达上了中学……同时也多多少少帮父母做些家务”?‎ ‎【明确】奥伊达虽有去北极的壮举,但他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以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壮举”也被人遗忘。其实他有着和其他孩子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性格,如写他“一唱歌就跑调”,“功课不是最出色”,这表明奥伊达完全是一个常人。作者没有把人物架空起来,没有把人物写成另类,因此,让读者感到符合生活现实。‎ 四、课内阅读 后来,奥伊达上了中学,他的“探险壮举”也渐渐被人遗忘。他自己也和一般的澳大利亚男孩子一样喜欢球类运动,特别是足球;还喜欢流行歌曲和摇滚乐,但他自己一唱歌就跑调。他的功课不是最出色,但还过得去。在家里,奥伊达也像别的孩子一样不希望父母过分多管,同时也多多少少帮父母做些家务。‎ 有一次,奥伊达发现自己的球鞋坏了,需要买双新的。他不愿意直接开口去向父母要钱,因为他前不久刚刚让父母给他买了一副新的网球拍。‎ 奥伊达挖空心思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吃早餐的时候,他把一张账单递给妈妈。帐单上面写着:‎ 妈妈欠奥伊达 倒垃圾费 1澳元 跑腿费 2澳元 园艺费 2澳元 擦车费 1澳元 总计: 6澳元 妈妈看完帐单,随手放入口袋中,但什么话也没说。奥伊达心里七上八下的。‎ 第二天,也是吃早餐的时候,奥伊达发现桌上放着6澳元,但下面玉着另一张帐单,上面写着:‎ 奥伊达欠妈妈 抚育费 0澳元 一日三餐 0澳元 日常穿戴 0澳元 旅游,购书 磁带、录像带等 0澳元 生病时悉心照顾 0澳元 总计: O澳元 奥伊达看完,羞愧得满脸通红。他走到妈妈身后,轻轻把6澳元放回妈妈口袋中,哽咽着说:“妈妈,我错了。”‎ 妈妈把奥伊达搂进怀中,脸上也淌着泪珠:“奥伊达,亲爱的。以前爸爸妈妈都搞错了。我们首先应该让你成为一名有爱心的公民。”‎ ‎“我会做到的,”奥伊达感到,自己以前老嫌爸爸妈妈罗嗦是多么不应该。‎ ‎“至于你以后的职业,我想,你自己会选择好的,”妈妈望望刚刚走进餐厅的爸爸,又望望奥伊达。‎ ‎“是啊,我们没有权力给你确定你以后做什么。以前我们大糊涂啊,”爸爸高声附和道。‎ 奥伊达懂事地点点头。他知道,很快他就会长大,上大学,找工作,成家立业。虽然他还不明白他会在这些方面做些什么,就像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给自己取名“奥伊达”一样,但他很轻松,很快活,因为他有了选择的自由。‎ ‎1、奥伊达给妈妈的帐单与第一段哪一句话相呼应?‎ ‎2、对奥伊达的作法妈妈作何反应?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达到没有?为什么?‎ ‎3、这件事表现出奥伊达和爸爸妈妈各自怎样的特点?‎ ‎4、通过帐单的事件,爸爸和妈妈思想上都有新的认识,请概括出两点来?‎ ‎5、奥伊达最终还不明白自己的理想将是什么,但还轻松愉快,为什么?‎ ‎6、通过上述语段并结合全文,你认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比确立理想还重要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与“在家里,奥伊达也像别的孩子一样不希望父母过分多管,同时也多多少少帮父母做些家务”相呼应。‎ ‎2、妈妈在第二天早晨也给奥伊达一个帐单,并给他6澳元。她想让奥伊达成为一名有爱心的公民。她的目的达到了。因为奥伊达看完后非常羞愧,向妈妈承认了错误。‎ ‎3、表现了奥伊达的聪明、狡黠、单纯。表现奥伊达的爸爸、妈妈教子有方。‎ ‎4、(1)首先让他成为一名有爱心的公民;(2)以后的职业让他自己选择。‎ ‎5、他有了选择的自由。‎ ‎6、要有爱心。‎ ‎17.笑 本文从生理功能入手,分析阐述了笑的功能与作用,并对“笑”进行了热烈的讴歌,表达了“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的美好愿望。‎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骨骼(gé) 奕(yì) 笨拙(zhuō) 惬意(qiè) 滑稽(jī) 苑(yuàn) 嫣然(yān) 掬(jū)‎ ‎2.形近字 ‎┏辩(biàn)辩解      ┏娇(jiāo)娇气      ┏捧(pěng)捧场    ‎ ‎┣辨(biàn)辨别      ┗骄(jiāo)骄傲      ┗棒(bàng)木棒 ‎ ‎┣辫(biàn)辫子    ‎ ‎┗瓣(bàn)花瓣 ‎3.多音字 ‎ ┏(jǐng)颈项        ┏(xíng)行走   ‎ 颈┫             行┫‎ ‎ ┗(gěng)脖颈儿       ┗(háng)银行 ‎4.词语解释 ‎【嫣  然】美好的样子。‎ ‎【笑容可掬】笑容露出来,好像可以用手捧住,形容笑得明显。‎ ‎【手舞足蹈】双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骨  骼】人或动物体内或体表坚硬的组织。‎ ‎【新陈代谢】生物体经常不断地从外界取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并使这些物体变成生物体本身的物质,同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就叫作新陈代谢。‎ ‎【神采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 ‎【笨  拙】不聪明;不灵巧。‎ ‎【不一而足】不是一种,而是很多。‎ ‎【笑的辩证法】指对“笑”要作全面、具体、多角度的分析。‎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 。‎ ‎【适可而止】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过分)。‎ ‎【惬  意】称心如意。‎ ‎【滑  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  苑  】(书)荟萃之处。‎ ‎【融  洽】彼此感情很好,没有抵触。‎ ‎5.文学常识真空 ‎(1)《笑》是一篇__________文,作者__________,原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方)人,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作家。‎ ‎(2)笑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愉快。‎ ‎(3)笑,你是嘴边一朵______________,在领上______________里开放。‎ ‎(4)本文从_________入手,首先阐述了“笑”对_________所起的作用,接着,作者将“笑”的“功能”扩大到__________,最后,作者以__________般的语言对___________,并表达了“__________”的美好愿望。‎ ‎【参考答案】‎ ‎(1)说明  高士其  高仕(金其),  福州  科普 ‎(2)精神 ‎(3)花  花苑 ‎(4)生理功能  促进人的身体健康   社会生活的多方面  散文诗  “笑”给予热烈讴歌 ‎ ‎  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 二、课文学习 ‎1、作者简介 ‎【明确】高士其(1905~1988)‎ 中国作家。原名高仕(金其)。福建福州人。生于1905年11月1日,卒于1988年12月9日。1918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8年于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攻读医学博士学位期间,因实验时受甲型脑炎病毒感染,留下后遗症,1939年导致全身瘫痪。他于1931年开始发表科学文艺作品。1935年出版与人合著的科学小品集《我们的抗敌英雄》。1949年从香港到北京后,主要从事科学文艺创作。1949~1965年间,创作了大量的科学小品、科学论文和诗歌。他的科学小品,善于把深奥的科学道理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题材广泛,趣味浓郁,知识丰富。他的科学诗歌擅长用形象的比喻说明抽象的科学道理。作品有《揭穿小人国的秘密》、《我们的土壤妈妈》、《细菌世界探险记》、《生命的起源》、《太阳的工作》、《时间伯伯》、《高士其科学小品甲集》、《土壤世界》、《科学诗》、《你们知道我是谁 》、《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高士其谈科普创作》等。高士其作品的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富有战斗性。他是为了战斗而写作。他的作品,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刺向国民党反动派。‎ ‎2、题目解说 ‎【明确】本文最初发表在于1981年4月15日的《光明日报》。此时,“文化大革命”已结束4年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正在得到改善,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正逐渐散去,笑容又回到人们脸上。重新焕发了写作热情的作者,尽管年已76岁,残疾的身体多病虚弱,却以欢快激昂的笔调写下了这篇充满笑意的科普短文。‎ ‎3、谈谈对课文第9段的理解?‎ ‎【明确】 本段从笑的声音和笑的本质上加以分类。“笑的声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有快有慢”,这是笑的现象;接着又说明了笑的本质:“有真有假,有聪明的,有笨拙的;有柔和的……”通过笑声来看人,这是笑的辩正法。‎ ‎4、作者在文章结尾发出“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的美好祝愿。阅读课文,简要说说“笑”能给人们的身心和社会生活代理哪些益处?‎ ‎【明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笑”能促进人体健康,因为人在笑时,能使身体有如下反映:扩张胸肌,产生胃液,促进血液循环,时人的精神饱满。在社会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文中从笑的哲学、笑的本质、笑的现象、笑的内容和笑的形式作了深入分析,证明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及艺术和文学上,都离不开“笑”,“笑”的作用是十分广泛的,它是人们正常生活中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心情愉快的一个表现,也是社会生活和谐化的一个标志。‎ ‎5、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个29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8): 首先从生理功能入手,阐述了“笑”对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 第二部分(9-22):作者将“笑”的“功能”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 第三部分(23-29):作者用散文诗般的语言给予“笑”以热烈的讴歌 ,并表达“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的美好愿望,这正是作者奋斗一生的最高目标。‎ ‎(2)、结构图 ‎  ┏生理功能 → 笑促进人体健康               ┓ 心 ‎  ┃                             ┃ 情  ‎ 笑 ┫社会功能 → 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说“笑”的功能 ┣ 愉 ‎ ‎  ┃                             ┃ 快 ‎  ┗热烈讴歌:→ 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  (美好愿望) ┛‎ 三、深入探究 ‎1、写作特点分析 ‎【明确】‎ ‎(1)全文多用短句,构成排比,文字浅显易懂。‎ 如:第5、6、7、8段,这四段,都是由短句组成,用“笑在胸腔……”、“笑在肚子……”、“笑在心脏……”、“笑在全身……”,构成一组排比段,这些排比段,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时笑的功能更为突出显著。文章虽为科普短文,但极少使用专业术语,文字浅显易懂,这也是本文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原因之一。‎ ‎(2)拟人和比喻的使用,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尤其在文章最后一段。在前面对笑的功能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在这里作者要对笑进行讴歌,而比喻和拟人修辞方法的使用,使文字显得更亲切生动,富有感染力。‎ ‎(3)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中心突出。‎ 本文从生理功能入手,从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分析阐述了笑的功能与作用,并对“笑”进行了热烈的讴歌,表达了“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的美好愿望。‎ ‎2、请体会文章最后一部分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的作用?‎ ‎【明确】在文章最后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字显得更亲切生动,富有感染力。一般地说,比喻的作用有二: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一但是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帮助人深入理解。有些说明道理的比喻也有使语言形象化的作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可以使所写内容更形象生动,正确地运用拟人,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这一点也正好体现了高士其作品的特色。‎ ‎3、什么是科学小品?‎ ‎【明确】科学小品,即文艺性说明文,但它与文艺作品不同,它运用文艺手法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切实可靠的知识,而不是塑造形象,因此也称之为生动说明文。‎ 科学小品是科普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方便 、灵活,适应面广,既可 “小题大做”,也可 “大题小做”;它可在各学科之间纵横驰骋,甚至将自然科学、现实生活、社会科学联为一体。它融说理、抒情于一体、一身而兼有杂文的犀利、论文的深刻、散文的情致、随笔的轻松、诗的醇郁。所以一篇好的科学小品,在较小的篇幅里有很大的容量,有立体感和纵深感,令人 “俯而读,仰而思”“执卷流连,若难遽别”。‎ ‎4、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请谈一谈。‎ ‎【明确】本文是高士其先生写的一篇关于“笑”的科学小品文,写了“笑”的各方面的功能。当时,作者的遭遇是坎坷的,而且年事已高,身体残疾多病,但他给我们带来的是欢笑和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不仅知道了“笑”的有关科学知识,以及“笑”给人们身心和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还了感受到了作者的闪光的精神:面对挫折不自卑,永远做一个乐观的人,微笑面对生活的挑战、人生的挫折。‎ 四、课内阅读 笑,也是一种运动,不断地变化发展。笑的声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有速有慢;有真有假;有聪明的,有笨拙的;有柔和的,有粗暴的;有爽朗的,有娇嫩的;有现实的,有浪漫的;有冷笑,有热情的。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是笑的辩证法。‎ 笑有笑的哲学。‎ 笑的本质,是精神愉快。‎ 笑的现象,是让笑容、笑声伴随着你的生活。‎ 笑的形式,多种多样,千姿百态,无时不有,无处不有。‎ 笑的内容,丰富多采,包括人的一生。‎ 笑话、笑料的题材,比比皆是,可以汇编成专集。‎ 笑有笑的医学。笑能治病。神经衰弱的人,要多笑。‎ 笑可以消除肌肉过分紧张的状况,防止疼痛。‎ 笑也有一个限度,适可而止,有高血压和患有心肌梗塞毛病的病人,不宜大笑。‎ 笑有笑的心理学。各行各业的人,对于笑都有他们自己的看法,都有他们的心理特点。售货员对顾客一笑,这笑是有礼貌的笑,使顾客感到温暖。笑有笑的政治学。做政治思想工作的人,非有笑容不可,不能板着面孔。‎ 笑有笑的教育学。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孔子勉励他的门生要勤奋学习。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在学校里,常常听到读书声,夹着笑声。‎ 笑有笑的艺术。演员的笑,笑得那样惬意,那样开心,所以,人们在看喜剧、滑稽戏和马戏等表演时,剧场里总笑声满座。笑有笑的文学,相声就是笑的文学。‎ 笑有笑的诗歌。在春节期间,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