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星源外国语学校部编版九年级(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郑州星源外国语学校部编版九年级(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ID:575227

大小:133.04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郑州星源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开学考试 ‎ 出题人:语文组 审题人:语文组 ‎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5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匿名(nì)   禁锢(kù)   周济(jì)   杳无消息(yǎo)‎ B.横蛮(hèng) 炽热(zhì) 酒肆(sì) 颔首低眉(hàn)‎ C.吹嘘(xū) 悄然(qiāo ) 不逊(xùn) 深恶痛疾(è)‎ D.翘首(qiáo) 滞留(zhì) 和蔼(ǎi) 广袤无垠(m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轩昂    躁热    粗糙    油光可鉴 B.简陋 落弟 俭朴 筋疲力尽 C.窒息 仁慈 蒙昧 为富不仁 D.慰勉 畸形 愚钝 诚皇诚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 C.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是( )(2分)‎ ‎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②“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④“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吟诗作对了。‎ A.③④①②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8‎ A.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B.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C.《经典永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文体中的“记”,以记叙、描写为主,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 B.“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李杜”。‎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下。‎ D.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7.古诗词默写。(15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其一))‎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 ‎(4) ,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5)汉文有道恩犹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 ‎(6) ,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行人莫问当年事, 。(许浑《咸阳城东楼》)‎ ‎(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9) 槲叶落山路, 。(温庭筠《商山早行》)‎ (10) 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1) ‎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2) 四面歌残终破楚, 。(秋瑾《满江红》)‎ (13)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14) ‎ ,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15) ‎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8.名著阅读。(15分)‎ 8‎ ‎(1)抗战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和“ ”。他的长诗《 》《 》,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 与 ”的歌手。‎ ‎(2)《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它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 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义旗上写着“ ”四个大字,小说鲜明地表现了“ ”的主题。‎ ‎(3)《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戴宗有道术,绑四个甲马,可日行八百里,他的江湖绰号是 ‎ ‎(4)《水浒传》中,梁山泊先后有三任寨主,晁盖之前是 ,晁盖之后是 ‎ ‎(5)根据《水浒传》中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 ”,宋江任寨主后改为“ ”‎ ‎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 新华网郑州11月3日电 “姓氏跑团”“感动中国人物跑团”“后母戊鼎奖牌”……近日举办的首届郑州国际马拉松充满文化意义。名列八大古都、位居“天地之中”的郑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有“逐鹿中原”的说法,这本身就让马拉松赛事独具意义。组委会特意组织了“姓氏跑团”,比赛当天高举姓氏大旗的跑团成为引人注目的一支力量。在终点处,设置的姓氏文化墙,介绍姓氏起源、变迁以及姓氏中的历史名人,在赛后成为一大热点,选手和观众纷纷上前观看并合影留念。 ‎ 另外,本次比赛的奖牌和奖杯设计创意也都是来自于河南出土的“国之重器”——后母戊大方鼎,暗含“竞跑郑州 问鼎中原”之意。‎ 材料二 如下图。图一为首届郑州国际马拉松徽标。图二是郑州的两座地标性建筑,左侧是二七纪念塔,右侧为“大玉米”。‎ ‎ 图一 图二 8‎ 材料三 据了解,首届郑马的赛道起点在绿城广场,终点在会展中心停车场西入口,整个赛道穿越城市核心区,碧沙岗公园、二七塔、商城遗址、艺术中心等城市地标建筑和最美景观集纳其中,郑州市3000多年的商都文明和城市现代化发展历程得以集中体现。在赛事组织方面,郑马融入了更多科技元素。赛前,选手可以凭身份证直接领取参赛物资,组委会还推出了电子参赛指南。比赛过程中,有众多专业摄影师为选手拍照,赛后选手可下载个人赛事照片,并将照片嵌入完赛证书等。‎ (1) 仔细观察材料二的两幅图,并结合图二介绍图一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5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根据以上几则材料,概括首届郑州国际马拉松的显著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0---14题。(18分)‎ 时光里的樱桃树 ‎①人是怀旧的,每当夜深人静心底就会涌起对老家院子里樱桃树的怀念。在当年似平并没有多少吸引我的樱桃树,但是在今天成了最醇厚、最浓烈的绝响。‎ ‎②樱桃好吃树难栽,但这难不倒和土地打交道的母亲。新院刚落成,母亲欢天喜地去集市购买了棵樱桃树,把它种在小院里。父亲说,很难栽活的,可母亲喜滋滋的说,咱家人气旺,人旺树也旺,能栽活的。还真让母亲说中了,当年樱桃树发出了旁枝,郁郁葱葱,枝叶茂盛,次年的春天开花结果。樱桃成了我的念想,年年盼着结出甜美的果实。‎ ‎③一到春天,伴着春鸟儿的欢叫声,樱桃树一夜之间披缀出无数的小绿芽,含情脉脉。在一片春光中变成一树灿烂缤纷的樱花,簇拥着铺满枝丫,素雅,粉嫩,以热闹姿态,在樱桃树上,跳跃、摇曳,花香满院。微风一吹,樱花随风飘舞,如雪纷,如蝶舞,整个院落成了樱花的世界。樱桃花儿谢后,长出了樱桃,一抓儿一抓儿的,像珍珠玛瑙,好看极了。在阳光下或春雨中,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慢慢地由小变大,由青变黄,最后成了诱人的红色,樱桃熟了。樱桃一熟,引来各色鸟儿聚集在树上,啄食甘甜的果实,叫着悦耳的歌声,不几天地上会积一层连皮带肉的核,与核一起存在的,是一泡泡或白或灰酸臭的鸟粪。樱桃在绿叶中闪动着红光,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在绿叶间忽隐忽现,勾着我的眼睛和馋虫。‎ ‎④清贫岁月里,樱桃难觅,母亲用小盅盛得三四,作为招待上宾的美味。而我最渴望的,是可以吃到樱桃,用弹弓去打我没见过的鸟。每天放学,偷偷地溜到樱桃树下凝望。只要母亲不在,站在凳子上偷摘红透的樱桃吃。村里的孩子们成天围着我家打转转,情景像过节一样。母亲摘些红透的樱桃,晾在藤条编的箩筐里,见孩子们招呼尝几颗红樱桃。说是乡里乡亲都是一个庄的人,吃几颗樱桃不算啥,大家都来尝尝,明年又是好收成。一棵樱桃树,繁衍成数棵,为街坊邻里增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我大学毕业后离开老家参加工作,从那时起,我的工作常年流动,而且行走的脚步离家越来越远。每年回乡探亲,与母亲聊起当年亲手栽下的樱桃树。她说,樱桃红了时,就格外想念在外工作的我。远隔千里之外的我,理解母亲对我的思念之情,也想象着樱桃成熟时的情景。‎ 8‎ ‎⑤现在,樱桃树已长成比老屋还高出许多的大树,树丫斜伸到天井中间,将整个树冠撑得像一把巨伞,绿绿茵茵遮住老屋的半个四合院。每年照样开出一树樱花,结满一树的樱桃,让人垂涎欲滴。夏日,无数鲜亮光洁的绿叶组成一道散暑消凉的屏障,庭院变成纳凉的胜地。秋日,樱桃树散尽最后一片枯叶,还一片碧蓝的秋空。冬日,樱桃树变成玉树琼枝,装扮得银装素裹。相比于夏、秋、冬季,我更渴望春天的到来,樱桃树开花时,满院子的芳香,飘落的樱花也是一道风景。倒不是我特别地爱恋樱花,而是樱花过后,满树挂满的樱桃。 ⑥樱桃树伴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如今,再到乡间去走一走,大棚栽培出来的樱桃可以经常买来尝。而我,根扎在故土之外,枝干、叶子伸向了远方。经历了一冬考验的植物们,在春雷乍动的惊蛰之后,不管怎样的春暖春寒,开花、发芽,无一不是在展示崭新的自己,就像老家院子中的那棵经历了一番沧桑的樱桃树,依旧在春风中微笑,真想回去看看母亲栽种的那棵樱桃树。‎ ‎(选自《新青年》2018年09期) 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以“樱桃树”伴随“我”的成长为线索,写出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B. 第②段中写母亲执意种“好吃树难栽”的樱桃树,体现出她的固执。‎ C. 文章中多次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对樱桃树的喜爱。‎ D. 文章于叙事中兼顾抒情,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情感细腻而又真挚。‎ ‎11. 阅读全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分)‎ ‎(1)去集市购买小樱桃树时,母亲的心情 ‎ ‎(2)樱桃成熟时,母亲的做法 ‎ ‎(3)“我”大学毕业后,樱桃红了时,母亲的心理 ‎ ‎12.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4分)‎ 一到春天,伴着春鸟儿的欢叫声,樱桃树一夜之间披缀出无数的小绿芽,含情脉脉。在一片春光中变成一树灿烂缤纷的樱花,簇拥着铺满枝丫,素雅,粉嫩,以热闹姿态,在樱桃树上,跳跃、摇曳,花香满院。微风一吹,樱花随风飘舞,如雪纷,如蝶舞,整个院落成了樱花的世界。‎ (1) 赏析画线句子 ‎ ‎ ‎ (2) 赏析加点词语 ‎ ‎ 13. 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8‎ ‎ ‎ ‎14. 作者为什么说“在当年似乎并没有多少吸引我的樱桃树,但是在今天成了最醇厚、最浓烈的绝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17题。(12分)‎ 食物应带来快乐.而非恐慌 ‎  ①196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封来信,揭开了一次集体性恐慌的序幕:作者声称吃了顿中餐后感到麻木、虚弱和心悸。由此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味精恐慌”,持续至今,足有半个世纪之长。我们习惯了从负面角度讨论食物:这个不该吃,那个吃了后悔,这个是邪恶的诱惑,那个不健康……‎ ‎  ②这种做法的后果比放纵自己饕餮更糟。我们在为食物苦恼的同时,也把本应充满安慰和欢乐的时刻变成恐惧与焦虑的源泉。新闻报道引起的食品恐慌,是难以快乐进食的一种现象;过分担忧食物可能带来的危害,由此引发的恐慌却是连续性的,涉及的范围也不止于调料这些小配品。‎ ‎  ③小麦占据全世界卡路里摄入量的20%左右,比其他任何食物多得多。近年来,小麦中的麸质成了一些人的眼中钉。在美国,只有不到1%的人患有小麦过敏。尽管如此,根据2017年的民意调查,至少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人经常选择无麸质食品。2015 年,带有无麸质标签产品的全球销售额从2013年的115亿美元膨胀了一倍。可是人们或许不知道,价格更贵的无麸质面包,其纤维含量是普通面包的一半,含糖量却是普通面包的两倍。更为关键的是无麸质饮食会导致身体缺乏维生素B、叶酸和铁。‎ ‎  ④因为回避了一样食物,你得再补充更多样的维生素剂量,还要担心血糖升高,这在饮食配比中,真可谓得不偿失。试想,再去为寻找哪种维生素B、哪种维生素C更安全而煞费苦心,为治疗可能的糖尿病而奔走不迭,这不又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恐惧?‎ ‎  ⑤因为这些不同类型的恐慌,本质都同各种疾病联系在一起,从头疼到哮喘,哪一点都正中人类心理的要害。就像开头所说的“反味精文化”,直到今天,许多人仍然坚信味精等于毒药,是否有科学依据,人们似乎并不关注。‎ ‎  ⑥在面对食物的恐慌中,人们可以不看科学数据;也容易误解科学研究;即便有更准确的研究成果,人们也宁可坚持固有观念,久久不愿更新。这种即使有了医学根据,也会被忽视、误解的现象,就引起进食数量的思虑。我们可以拿盐来作例子。高血压患者摄入大量盐分,会导致心脏病等问题。‎ 盐在加工食品中被过度使用也是事实。问题在于,吃盐过少可能和吃得过多同样危险,对大部分没有高血压的人来说尤其如此。专家一直在推介最低的建议摄入量,可这些数字人们去却往往忽视。‎ ‎  ⑦信息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食物的恐惧呈此起彼伏的态势,对不同食品的恐慌纷至沓来,更替不息。日常生活中的某一种恐慌消失后,我们又会把另一样东西当做恐慌的焦点。我们妖魔化了脂肪,然后是胆固醇,接下来是肉....有人说,大量摄入红肉制品与患癌的风险增加有关,其实,如果每天多吃一份培根,这辈子罹患结肠癌风险的增长不到0.5%;即使如此,这个风险也不是板上钉钉。‎ 8‎ ‎  ⑧所有打着“科学”的旗号进行的对食物的排斥,那些导致我们恐惧某些食物的研究,如果我们愿意仔细审视便会发现,只要不是极端膳食,就会是安全的,很多被妖魔化的食物对我们没有害。给不出理由也要刻意回避某些食物,无缘无故就惧怕食物,这都是不科学的,这种偏执会让食物变得吓人。‎ ‎  ⑨食物应该带来快乐,而非恐慌。对大多数人来说,在不患得患失的前提下实现更健康的饮食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非要说你的饮食中有一项需要去掉,那应该是“恐惧”。‎ ‎(有删改)‎ ‎15.食物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恐慌?请结合本文所举实例,分条概括。(4 分)‎ ‎  _________________,例如“味精”;_________________,例如“无麸质食品”;‎ ‎  _________________,例如“盐”;_________________,例如“红肉”。‎ 16. 结合第③段的内容,分析列数字和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4分)‎ ‎ ‎ ‎17.请你运用本文所读到的知识,解决乐乐同学家遇到的困感。(4分)‎ ‎  乐乐的奶奶年纪大、血压高,却爱吃重盐重味精的饭菜:乐乐只喜欢吃肉,不喜欢吃素莱,常常直接吃多根火腿肠充饥;乐乐的妈妈是名医生,总喜欢在吃饭时给全家人补充医学知识,告诉大家就餐禁忌。乐乐的爸爸看了上面这篇说明文后,该怎么说服家人?‎ ‎ ‎ 三、语言表述(共10分)‎ ‎18.根据以下信息,拟写一则招领启事,在市图书馆公众号“微服务”栏目发布。(10分)‎ 信息一:6月9日下午三点左右,王群在市图书馆三楼社科阅览室第四阅览区的座位上捡到了一个橙红色的书包。‎ 信息二:橙红色的书包里有一个红色帆布拉链文具盒、一个印有长沙湘江橘子洲图案的记录本、人民币106元。‎ 信息三:王群将书包交给了阅览室管理员张阿姨,张阿姨将书包交给了图书馆问讯处的工作人员小李,请小李负责寻找失主。问讯处的电话号码为8520520。‎ 信息四:图书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上午八点至下午五点,周一闭馆休息。‎ 信息五:市图书馆公众号是为广大读者服务的网络服务平台,“微服务”栏目有读者留言、讨论等功能。‎ 要求:①信息准确、有效;②语言简明、得体;③符合文体要求;④只需写招领启事的正文内容,不超过150字。‎ 8‎ ‎ 招领启事 ‎ ‎ 市图书馆问讯处 ‎ 2019年8月12日 四、写作小练笔 ‎19.根据要求,完成任务。(10分)‎ 班级以“周末补习的利与弊”为辩题组织辩论赛。请你任选一方,以辩手的身份陈述己方观点。‎ 正方:周末补习利大于弊 vs 反方:周末补习弊大于利 要求:①观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严密;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8‎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