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三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天净沙·秋思》《渔家傲》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诗词曲三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天净沙·秋思》《渔家傲》ppt课件

ID:560534

大小:96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 酣 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 称 意,明朝散发弄 扁 舟。 诵读课文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谢公亭 李白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月,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一个个昨日弃我而去,不可挽留;接踵而来的今日,多少烦恼忧愁涌上心头。 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一个“酣”字摒弃了哀怨的消极情绪,凭添了几分豁达与豪放 。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遥望秋空,万里长风吹送鸿雁南飞,面对这样的美景,激起高楼畅饮的豪情。 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眺)自指,说自己的诗象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你的文章有建安时代的风骨,我的诗句像谢朓那样清新秀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意兴: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飞动健举的形象却隐寓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高楼壮景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都怀着高雅超越凡俗的兴致,雄心壮志飞动,想上晴天把明月揽在在手中。 当他从幻想中回到实里,就更强烈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一落千丈的又一大转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的。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比喻,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谢眺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极易产生联想,故自然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具有“兴”的意味,读来自然天成。 “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流得更急,举杯销愁,更增添许多无法排遣的愁思。 诗人回首“昨日”,痛感人生的“不称意”;放眼“今日”,烦忧不堪,不平满目;于是,他决心与世决绝,从此浪迹江湖。表现了诗人一贯的叛逆与反抗的精神。尽管 “明朝散发弄扁舟”里也含有消极避世的思想,但其中所绘写的放浪不羁之态和与世决绝之语,实为诗人的愤极之语,并非赌咒发誓之言。李白晚年流放归来仍壮心不已地欲请缨杀敌,可见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和高昂的爱国热情。我们所听到的并非颓唐绝望的哀吟,而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心灵对黑暗社会所发出的强烈抗议和愤怒控诉。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人活在尘世间不能称心如意,那我明天就散着头发驾一叶扁舟,归隐江湖。 这首诗是诗人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有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 主题:这首诗抒写作者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 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的完美统一。 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 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 艺术特色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题目看,这是一首饯别诗。但诗中并无惜别之语,开头第一层以两个散文式的句子直抒心中的郁结,表现出他的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B 、 第二层借风送秋雁之景抒酣饮高楼的豪情,“秋”字点明饯别的季节,“酣高楼”点明饯别的地点和方式。 C 、 第三层中,“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赞赏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中间”指南朝,南朝在汉魏与唐朝之间,这里诗人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过度自信,表现出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D 、第四层写壮志难酬的悲慨。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来写自己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体现诗人怀才不遇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 点击中招 答案: C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造天关,闻天语,长云河车载玉女。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飞龙引 渔家傲 范仲淹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范仲淹 (969 - 1052) ,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庆历三年七月,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 《 岳阳楼记 》 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 《 范文正公集 》, 词仅存五首。 渔家傲: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 ,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 题解 背景:宋仁宗康定元年 , 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观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诵读课文 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观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御街行(秋日怀旧)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花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也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长大后,知道出身家世,感动哭着辞别母亲,离开到南都,进入学堂。不分日夜刻苦学习,五年以来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有时候发昏疲倦,就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顿稀粥都吃不饱,每天要到太阳过午才开始吃饭。于是就博通 《 六经 》 的要领,慷慨有抱负于天下,他经常对自己说:“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不似江南清爽美丽。鸿雁毫不留恋这荒寒的地方,一群群向衡南飞去。军中号角一吹,边地特色的各种声音从四面八方响起。在像屏障一样的群山里,太阳西沉,暮霭苍苍,烟雾茫茫,一座孤城的城门紧闭。 上阕意译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饮下这杯粗酿的浊酒聊以解忧,家乡远隔万里,不曾破敌立功,归去还没有日期。羌笛声清越悠悠,月色如霜铺满大地。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的流泪。 下阕意译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1. 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哪个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 描写塞下秋景 用一个“异”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概括总的感受,交代所写景象的地域和季节。 课文赏析 2. 都写了哪些景物?异在哪里? A 、衡阳雁去无留意 “衡阳雁去”,实为“雁去衡阳”,“无留意”这是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 —— 秋一到,雁就无留恋之情,何况戍边将士,这是与家乡大“异” 的。 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暗示 敌人强恶,戒备森严。 再加上 群山连绵,狼烟落日,构成一幅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 —— 这与内地的繁华的景象迥然有“异”的。 B 、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 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了时间,“异”字统领全词。 衡阳雁去无留意 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即雁去 衡阳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描写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暗示敌强我弱,隐隐透出当时军事态势的严重。 峰峦连绵 , 暮霭四起 , 落日低垂 , 边塞的孤城在黄昏中闭上城门。描写了一幅苍茫空远、辽阔孤寂的塞外落日孤城图 欣赏名句 浊酒一杯家万里 “浊酒”表明边塞生 活的艰苦,“家万里” 表现了思乡之切。 燕然未勒归无计 慨叹功业未建,边患未除,归乡无期。 羌管悠悠霜满地 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浓白霜,更使人惆怅难眠。 这是全词的核心,作者揭示了自己和征夫们的的矛盾心理:既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又为家国未定,功业难成而不甘归退。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不寐”的是将军也是征夫,流下的是思念家乡的泪,更是功业无成、壮志未酬的英雄泪 !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写景围绕异字着笔,勾勒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塞下秋景。抒情重在揭示孤城将士内心的苦闷,那种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的抑郁情怀。表现出苍凉悲壮的艺术风格。 总结 渔家傲 范仲淹 上阕 写景 雁去 边声 孤城 长烟 落日 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下阕抒情 异 家万里 - 归无计 羌管悠 - 霜满地 燕然未勒 抒发思乡报国之情 泪 借景抒情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这是一首描写北宋边境军旅生活的词。通过描绘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慨叹功业未成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 中心思想 ( 1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 .“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D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 \ 老树 \ 昏鸦,小桥 \ 流水 \ 人家, 古道 \ 西风 \ 瘦马。夕阳 \ 西下, 断肠人 \ 在 \ 天涯。 朗读课文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作杂剧 15 种。 《 汉宫秋 》 为代表作。选自 《 全元散曲 》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称“元曲四大家”。这首小令 被称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故居 寿阳曲  潇湘夜雨(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傍晚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桥畔住着几户人家。年代久远的驿道上,游子在瑟瑟秋风中,骑着瘦马缓慢前行。傍晚的太阳向西坠落,悲痛到极点的游子,漂泊在天边极远极远的地方。 意译 寿阳曲  山市晴岚(马致远)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分别代表着一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元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种成熟的戏剧形式),一是散曲。散曲又分为两类: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散曲有曲牌名,如“天净沙”“山坡羊”等。有的还有曲题,如本课的“秋思”。 了解关于曲的知识 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苍老干枯的树上,缠绕着苍老干枯的藤。黄昏时的乌鸦哀鸣着,寻找着自己的窝巢。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枯藤老树昏鸦 赏析品味 诗人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水边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这是伏笔,与下面的三句相映照,起到强烈的反衬作用。如果说第一句是一幅浓郁凝重的油画,那么,第二句则是一幅清新淡远的水彩画。二者相得益彰。 小桥流水人家 赏析品味 “古道西风瘦马”,与前二句相呼应。萧瑟西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在羊肠古道上。 古道西风瘦马 赏析品味 夕阳正逐渐沉到地平线下去,此时,正是人们停止劳作,从田间,从作坊归家歇息的时候。连乌鸦也在此时纷纷回飞,到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寻找自己的窝巢。小桥流水边上的人家,也飘出了袅袅炊烟,等待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回到温馨宁静的家。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 ! 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难怪要悲痛欲断肠了。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品味 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 《 天净沙秋思 》 文字之精炼,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全篇仅五 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 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简约与深细相依 至于游子为什么飘泊到这里 ? 他究竟要到哪里去 ? 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自己去想像。这首小令,确实不愧为言简意丰、以少胜多的佳作。小令的前三句,十八个字, 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 “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作者没有写这些事物的方位,也未写这些事物与游子活动的关系,但读者又可以想像得到,并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简约与深细相依 静景与动景相映 其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 大德歌    春(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 枯藤、 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 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 静景与动景相映 诗言志。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 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 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与“水”本无联系,但作者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处,用江水东流之景,表达无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 景色与情思相融 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了。“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 《 天净沙秋思 》 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景色与情思相融 中心 这首写景小令选取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巧妙的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 天净沙 秋(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寿阳曲 潇湘夜雨(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拓展阅读 乡愁 余光中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