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9课《木兰诗》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9课《木兰诗》教案

ID:555724

大小:2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8.《木兰诗》教学设计 ‎ ‎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   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三)情感渗透点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   本文的材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三.课前准备:课文朗诵带,有条件的话准备《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歌曲磁带。‎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 ‎1.1998年,闻名全球的迪士 尼公司投入巨资将中国的一部古代文学名著《花木兰》搬上了银幕,轰动了世界。最近,由赵薇主演的电影《花木兰》也正在紧张地拍摄。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她到底有什么魁力,以至于风靡世界,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木兰的最初雏形——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2.解题:《木兰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作品时代怎样? ‎ 明确:《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补充: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南朝民歌)‎ 二、整体感知 ‎ ‎1、听读课文录音,注意生字词。(学生听录音,教师板书) ‎ 唧(jī) 杼(zhù) 军帖(tiě) 可汗(kèhán) 鞯(jiān)辔(pèi)‎ 溅溅(jiān) 燕(yān)山 啾(jiū) 柝(tuò) 朔(shuò)气 ‎ 5‎ 十二转(zhuǎn) 帖(tiē)花黄 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2、分组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及指导。‎ ‎3.速读课文,将诗歌分成四部分,简单概括每部分内容。 ‎ ‎  第一部分(1一3段)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  第二部分(第4段) 奔赴前线,十年征战 ‎  第三部分(5一6段)还朝辞官,家人团聚 ‎  第四部分(第7段) 吟唱比喻,赞美木兰 三、课文讲解:‎ ‎1.诗的结构是按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的。 ‎ ‎2.分析第一部分,写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 ‎  (1)文章一开始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 ‎  文章一开始写的是木兰的忧愁情态:“唧唧复唧唧”,而不是直接写木兰从军的原因。这样写有两个好处,①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优?为何愁?②能使文章简洁。如果从起因开始写,将相当复杂。 ‎ ‎  (2)从第一段春,木兰的身份是什么?‎ ‎“当户织”一句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辛勤劳动 的女子,而不是侯门小姐,这为下文替父出征奠定了基础。 ‎ ‎  ‎ ‎(3)木兰到底为何如此忧虑呢?(让学生自读第二段找答案,然后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讲述。) ‎ ‎   原来此时国家有战事发生,召木兰的父亲入伍,可是父亲年纪大了,家里又没有成年的男子可代父亲入伍。 那木兰可以替父从军,又愁什么呢? ‎ ‎  古代歧视女子,女子没有地位,要求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准抛头露面,法律不允许女子入伍。 是否毫无办法?聪明的木兰想出了什么主意? ‎ ‎   女扮男装。 ‎ ‎  女扮男装,冒着很大的风险,一是怕别人识破,更主要的是上战场面对的将是死亡,但木兰一片孝心,为了自己的父亲,死有何惧? ‎ ‎  大家对照自己想想,你是怎样对待父亲的呢?与木兰一比,是否有所感悟? ‎ ‎  (4)思考一下这两段叙述木兰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人物在这段时期心理活动起伏很大,同学们试着把握一下。 ‎ ‎  忧虑(唧唧复唧唧)——反复思考——下定决心(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  (5)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 这样写有以下几个作用 ‎ ‎  ①写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要采买上好的用品。 ‎ ‎  ②战事紧迫,时间紧张,渲染出一种紧锣密鼓的气氛。 ‎ ‎  ③这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诚如谢榛所说:“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四溟诗话》)联想我们曾学过的一首乐府歌辞《江南》“‎ 5‎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东西南北的铺排,看似重复,却写出了鱼在莲叶间嬉戏的情景和人们采莲时愉悦的心情。) ‎ ‎  (6)思考:赴边途中是详写还是略写?(略写)详写什么?(心情。) ‎ ‎   通过几个地名的转换,便概括了整个行程:家——黄河——黑山。两次在“黄河”和“黑山”宿营的描写极婉转地形容出一个初离父母出征的少女的新奇感受,听到黄河流水,听到燕山胡骑,都不由让她想起父母的呼唤,对父母的思念情深意长。 ‎ ‎  教师范读第一部分,并指导学生背诵。 ‎ ‎3.分析第二部分。 ‎ ‎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在诗中起什么作用?你从中又想象到什么? ‎ ‎ 既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又过渡到下文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写出征途之遥,夸张地表现出木兰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 ‎ ‎ (2).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从中又读出了什么? ‎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写出了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表现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从而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互文,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 ‎  (3)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如何?文章中没说,但我们想一定是智勇双全。根据①这么多年,女扮男装本被发现。②从下文的暗示中也可以看出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四、布置作业 ‎ 五、板书设计 ‎ ‎        木兰诗 ‎ ‎  一、 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 二、 奔赴前线,十年征战 ‎ 三、 还朝辞官,家人团聚 ‎ ‎ 四、 吟唱比喻,赞美木兰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课,提问背诵。‎ 二、课文讲解 ‎(1)、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 ‎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 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也有观点认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男主乎外,女主乎内”‎ 5‎ 是封建礼法定下的一条戒律。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地代父从军并发挥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然而,她却不能随着战争转入和平,继续在朝廷为治理国政而做出贡献。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 2.第6段中哪几句写出了木兰抵家时家人欢腾的景象?句式上有何特点?‎ ‎“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重叠句式,写出了不同人物的特点,形象非常生动。‎ ‎ 3.描写木兰的语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这几句木兰还原“本来面目”与哪个地方照应? ‎ ‎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与开头交待木兰是女儿身照应。‎ ‎ 4.作者省略了木兰回家后亲人相聚、畅叙别情的热烈场面,你能否根据课文内容, ‎ 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扩写?亲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 (2)、读最后一段的附文,看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能领悟到什么?‎ 最后一段是木兰对战友们的“惊煌”所作的回答,也是作者对木兰的深切赞美。这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和互文见义的手法,说无论是“雄兔”还是“雌兔”,都是“脚扑朔”、“眼迷离”的,它们在一起跑动的时候,你怎么能分辨雄雌呢?这幽默风趣的比喻,表现了木兰的稳重机智,又使这首诗的结尾余音袅袅,悠扬不尽!更给我们提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女子若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谋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你还能再举几例吗?穆桂英,李清照,武则天…… (所以女同学不宜妄自菲薄。)‎ 三、赏析人物 ‎ 学生再读课文,分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板书):‎ ‎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 (女儿性情) ‎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四、品读鉴赏,把握特色 ‎1、本文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提问学生举例说明。‎ ‎ (顶针、对偶、排比、互文、等,举例略)‎ ‎ 2、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 ‎ 归纳:详写第2、第3、第4、第6段,即对木兰的从军缘由、恋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这是因为作者紧扣住“木兰是女郎”的身份特征和性格特征去精心剪裁安排详略的。凡有助于突出这一特征,更好的表现主题的,则铺写不厌其烦,反之则惜墨如金。如对历时十年的战斗生涯(第4段),仅有“万里赴戎机”以下六句,还有出征前的准备(第3段开头四句)也写得比较简略,详略搭配得当,正是为塑造木兰这一巾帼英雄形象服务的,为全诗主题服务的,也是这首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五、拓展延伸 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六、布置作业 ‎ 5‎ ‎1.背诵全诗。 2. 完成资料上的习题。‎ ‎3.有条件的话课后观看动画片《花木兰》和豫剧《花木兰》‎ 板书设计 一、 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详写) ‎ 二、 奔赴前线,十年征战 (略写)‎ 三、 还朝辞官,家人团聚 (详写) ‎ ‎ 四、 吟唱比喻,赞美木兰 (略写)‎ 木兰:勤劳、善良、淳朴、谨慎 (女儿情怀)(详写) ‎ ‎ 形象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略写)‎ 5‎

资料: 286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