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ID:1260962

大小:41.6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12-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雍正时,军机处因军务而设,但其职务并不限于此,“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矣”。由此推知,军机处(  )A.分散了宰相权力B.推动皇权空前强化C.减少了决策失误D.掌握了军事决策权答案B解析军机处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军机处推动皇权空前强化,故选B项。2.军机处的办公处不称衙署,只叫“值庐”,入职的军机大臣不按国家职官的升转制度选调,没有品级和年资规定。这从侧面反映出军机处(  )A.实际上没有任何权力B.不是政府的正式机构C.是最重要的中枢机构D.官职简练且事务清闲答案B解析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都是皇权延伸的产物,没有决策权,并非国家的正式机构,B项正确。3.清朝前期,统治者釆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其中一项措施以“摘取字句,罗织罪名”为主要手段。该项措施是(  )A.大兴文字狱B.闭关自守7 C.尊崇儒术D.焚书坑儒答案A解析清朝为加强思想领域的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大兴文字狱,A项正确。闭关自守起不到加强思想控制的目的,B项错误。尊崇儒术是汉武帝开始推行的政策,此后,儒学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与材料“摘取字句,罗织罪名”不符,焚书坑儒是秦朝的统治政策,C、D两项均错误。4.1684年,清政府设立一地方行政机构,隶属于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该机构是(  )A.辽东郡B.伊犁将军C.军机处D.台湾府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隶属于福建省”“巩固东南沿海”可知选D项。5.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下列属于清朝统治者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有(  )①戚继光抗倭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设置台湾府④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戚继光抗倭属于明朝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排除①;设置驻藏大臣,设置台湾府,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均属于清朝统治者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②③④正确。故选D项。6.1647年,清政府规定,准许寓居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与粤商互市”,但是“禁入省会”“止令商人载货下澳贸易”,结果“每岁通市不绝”。这一现象表明(  )A.海外贸易管制相对宽松B.朝贡贸易关系迅速发展C.清廷海外贸易占据优势D.海禁政策得到有效执行答案A7 解析根据材料“1647年,清政府规定,准许寓居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与粤商互市’……结果‘每岁通市不绝’”可知,在这一时期,清政府对海外贸易的管制还是相对宽松的,故A项正确。7.在清军对台湾已形成大兵压境的有利态势下,以郑克塽为首的郑氏集团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五日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同年八月十三日,施琅率清军在台湾登陆,接管台湾。这表明清政府的对台策略是(  )A.依靠压倒性武力统一台湾B.以政治和谈方式统一台湾C.借助外国的武力统一台湾D.武力威慑与政治招抚并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清军对台湾已形成大兵压境的有利态势”得出清政府对台湾进行武力威慑,根据材料中“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可知清政府对台湾进行政治招抚,故D项正确。8.1759年,清政府颁布《防范外夷规条》,规定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定寓所居住,由行商管束稽查。买卖货物,必须由行商经手方可交易。这一规定表明(  )A.中国对外贸易呈现顺差B.西方经济侵略受到了遏制C.政府对外贸易管理严格D.行商阻碍了中外经济交流答案C解析据材料“规定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定寓所居住,由行商管束稽查。买卖货物,必须由行商经手方可交易”可知,政府对外商住所、贸易有明确要求,在对外贸易中管理严格,故选C项;材料只提到贸易要求,并没有提到进出口数量,排除A项;西方经济侵略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行商的职责,并未提到其局限性,排除D项。9.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式的新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加强皇权……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然而,由于皇权高度集中,却使皇帝所管政务大大增加。……明成祖即位后,参据此制,简选翰林院文臣入文渊阁参预机务……成为皇帝的参谋。此后,阁臣的设置成为常例。7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刘文正(统勋)公,丰范严正,如对神人……每值军机处,闭目坐,闻人言事偶误,张目侃侃直陈。内侍传赐食物,谢恩祗领,从不与内侍交一言。……其端严慎密如此。——摘编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1)材料一中的“丞相”设置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一归纳明朝设内阁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设置军机处的最初目的,并归纳其运行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新变化的本质。参考答案(1)秦朝。原因:废宰相制度;皇帝事务繁多;减轻皇帝负担,提高行政决策效率。(2)目的: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特点: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办事效率高;机密性强;由皇帝亲信,能力强、素质高的官员担任军机大臣。(3)君权不断强化,达到顶峰。等级考提升练10.某学者指出,世宗(雍正帝)设立军需房是为了用兵西北而密办军需,并非为了贯彻中央集权,削减议政王大臣的职权。这反映出军机处(  )A.降低了行政效率B.具有决策封闭性C.改变了议政方式D.强化了君主权威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了军机处设立是为了“密办军需”,体现了决策的封闭性,B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行政效率,A项错误。军机大臣没有议政权,只能跪受笔录,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强化君主权威,D项错误。11.(2021·辽宁辽阳高一期中)清朝时期,一些高级官员的选任,都要有军机处开列名单,一般临时性差遣官也由军机处缮单呈递,军机处呈递之名次先后,资历考语的述评,对皇帝有很大影响。这表明军机处(  )A.充当了决策顾问的角色7 B.能够制约皇权C.削弱了科举的功能D.负责管理考核答案A解析材料中军机处开列选用高级官员、临时性差遣官的名单、资历考语的述评影响皇帝决策,说明军机处充当了皇帝决策顾问的角色,故选A项;军机处是专制皇权的产物,排除B项;军机处的职责不是对官吏选拔与考核,不可能削弱科举制的功能,排除C、D两项。12.据载,从1748年始,奏折与题本成为清朝两种并行的上行文书。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用题本报告一般例行公事。清朝“奏折”制度的创立(  )A.提高了行政效率B.减少了决策失误C.确保了政治清明D.削弱了中枢权力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中“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得出奏折的出现使皇帝加强了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13.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主张“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A.设台湾府B.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C.设伊犁将军D.册封达赖、班禅答案D解析清朝初期,顺治帝隆重接见前来朝贺的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并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这与“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相符,故选D项。14.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文化遗产是长城。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长城曾经是隔离墙,也是封锁线。17世纪以来,长城逐渐失去其“边界”的意义。这主要缘于(  )A.盟旗制度的建立B.明成祖迁都北京C.岭北行省的设立D.金瓶掣签制完善答案A7 解析清朝政府在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度,有效地控制了长城内外,A项正确。B项是明朝的措施,C项是元朝的措施,B、C两项错误。金瓶掣签制是清政府在西藏实行的选择达赖、班禅继承人的制度,D项错误。15.明清治国者有特别发达的“专制智慧”:一曰除外患,断绝一切联系,把国家变成个铁桶;二曰解内忧,控制、削弱民间的组织力量,把人民打成散沙。下列选项体现该“智慧”的是(  )A.闭关自守、八股取士B.对外开放、小农经济C.对外开放、八股取士D.闭关自守、小农经济答案D解析“断绝一切联系”是指闭关自守,“把人民打成散沙”是指维护小农经济,D项正确。16.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材料认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主要得益于(  )A.中央集权制度的连续不断B.多民族的交融与统一C.历代政府合宜的民族政策D.复杂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可以得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主要得益于多民族的交融与统一,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政府的政策,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地理环境的影响,排除D项。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793年,马戛尔尼率英国使团访问清帝国。英使带来的礼品共590余件,其中包括:前膛枪等武器、望远镜、地球仪等天文学仪器、钟表和一艘英国最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乾隆看过礼单震惊之余指示负责接待的官员“可于无意之中向彼闲谈,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马戛尔尼提出了开放一些口岸通商、允许英国商人仿俄罗斯在北京设一个货栈买卖货物、禁止向英国商人在海关关税之外另行勒索、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允许英商居住等要求。对此,乾隆断然拒绝。7 根据材料信息,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可以根据其中一条或多条信息,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参考答案示例一论题:清朝盛世背后的危机。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展开,取得辉煌成果,工业化和近代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清朝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表面上的繁荣盛世,由于坚持重农抑商、闭关自守,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闭目塞听,愚昧无知,致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示例二论题:中英两国外交政策的碰撞。中国在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经济上固守农耕文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思想上固步自封,盲目自大,对外闭关自守。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经济上进入工业文明,思想上自由主义发展。英国提出开放口岸通商,在北京设一个货栈买卖货物、禁止向英国商人在海关关税之外另行勒索等要求,反映了其具有扩张和掠夺的外交特征。英国的外交政策与中国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乾隆站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封建统治的立场上断然拒绝英国人的要求,反映了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外交政策的碰撞,且显然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劣势。7

资料: 3260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