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1.春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1.春

ID:1251163

大小:36.5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11-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春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写景,多角度,抓特点,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3.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反复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品味语言,学习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圈点批注法、研读品味法、拓展演练法教学过程展示:一、新课导入同学们,看看屏幕上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洋溢着诗情,满含着画意。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幅迷人的画卷。老师把画面定格在四季之首——春,你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古诗来表达你对春的感情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古人笔下的春可谓多姿多彩,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眼中的春是不是有着别样的风姿呢?请同学们跟着曹老师一起走进他的写景抒情散文——《春》。二、走进课文(一)资料助读(展示课前预习)1.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2.检查字词预习。(二)初读感知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边听边思考: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盼春——绘春——赞春(1)(2-7)(8-10)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明确】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3.如果给这几幅图分别加上一个动词会更形象,该怎么加呢?如春草报春图,对于剩下的四幅图,同位两个一块推敲推敲。谁第一个来?【明确】春草报春图春花争春图春风唱春图春雨润春图迎春乐春图4.本文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怎样的感情?【明确】对春天的盼望、赞美、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三)研读品味1.朱自清先生将他对春天的盼望、喜爱和赞美之情都融入景物描写中,下面让我们带着对春天的盼望、喜爱和赞美之情齐读课文第二段,看作者总写了哪些景物?“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写积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绿,显得格外清爽和滋润。“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将太阳拟人化,既表现了春天太阳的温暖,抓住了春阳的特征,更表现了春天太阳的内在神韵。三个“起来了”,突出了作者看到万物复苏的喜悦之情。那就先让我们带着迎春的快乐,走向那茸茸的绿草地。2.请同学们带着游春的喜悦齐读课文第三段春草图,边读边思考:我读春草图(1)春草图采用了的写作角度(顺序),运用的写法,写了春草的特点。(2)我最欣赏的句子是,因为。(提示:可以从修辞、句式、表达的内容,抒发的感情等方面评析,也可以抓住一两个关键词进行评点)。明确:我读春草图①春草图采用了由物到人的写作顺序,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写了春草的嫩、绿、多、软特点,②我最欣赏的句子是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因为它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小草以人的感情,富有情趣,抒发了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钻”字用得好,表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偷偷的”用得好,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提示:可以从修辞、句式、表达的感情等方面评析,也可以抓住一两个关键词进行评点)。3.刚才,老师引领着同学们赏析了“春草图”,我相信凡是用心学习的同学肯定已经掌握了品读美文的方法,想不想试一试?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分组合作学习,赏析剩下的四幅美景。三分钟后代表发言。【明确】(1)我读春花图①春花图采用了由高到低的写作顺序,运用虚实结合、正面与侧面描写结合的写法,写了春花的多、艳、甜的特点,②我最欣赏的句子是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因为它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色的美,不直接说出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来比喻,不仅使色彩更鲜明,而且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我最欣赏的词是“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中的“闹”。因为“闹”比“叫”好,不仅由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繁忙的热闹景象,侧面描写出了花艳、甜的特征。而“叫”只表达“叫喊”之意,感情色彩也不浓。⑵我读春风图图①春风图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的写作角度,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结合的写法,写了春风的温暖的特点,②我最欣赏的句子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因为它用了引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温暖的特点。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用拟人手法,贬义褒用,写出了鸟儿在春风里兴致勃勃,尽情歌唱的情态。⑶我读春雨图①春雨图从由物到人的写作顺序,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写了春雨的细密、轻盈的特点,②我最欣赏的句子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因为它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缠绵细密特点。⑷我读迎春图图①迎春图从由上到下、城里到乡下的写作顺序,运用叠音词的写法,写了人们迎春的快乐。②我最欣赏的句子是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因为叠音词的运用,既写出了人们的快乐舒畅,又增强了语言的节奏美和音乐美。小结: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那小草、那春花、春风、春雨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四)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在结尾把春分别比作娃娃、小姑娘和青年呢?三个自然段为什么独立成段?这三个层次的顺序可以调换吗?【明确】①作者连用三个比喻,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和健壮的 青年,赞美春天;娃娃刚出生——新生,穿着新衣,戴着新帽,整个都是新的,把春天比作娃娃,强调了春天的“新”;而小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把春天比作小姑娘,突出了春的“美”;健壮的青年,往往健康有力,把春天比作青年,强调了春天的“力”。我觉得除了依次强调“新”、“美”、“力”外,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还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②作者这样安排是有考虑的,三个比喻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春天勃勃的生气美,艳丽的容颜美和健壮的身姿美,放在一起,构成了排比,增强了文章结尾的气势。表达出了对春天无比热爱和无比赞美之情。有哪位同学再来读读?③不可以。这三个层次的顺序雨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春天未到之时,热切盼望;待它到来之后,尽情描绘;最后满怀喜悦地用三个比喻句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深化主题。这三个层次的顺序体现了本文严密的思路,精巧的构思(五)拓展延伸朱自清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了春天的美景,我想,我们每个人对春天的感悟是不同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发挥特长,运用不同的形式把春天的美景再现出来。喜欢美术的同学可以画出春意盎然的图景,擅长朗读的同学可以声请并茂的朗读,有文采的同学可以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想唱歌的同学可以放声歌唱……小结:太精彩了,老师真不忍心打断你们!希望你们能飞翔在大自然的春天,更希望你们能飞翔在人生的春天!(六)课堂小结同学们,本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天全面、精细、准确、生动地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的话,你们这个年龄就属于春季,希望同学们能把握好人生的春天,播种希望,用彩笔勾勒出绚丽的人生!(七)课堂板书春朱自清盼春——绘春——赞春(1)(2-7)(8-10)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三、布置作业1.诵读课文。2.收集积累“诗中春”。四、推荐阅读篇目朱自清《荷塘月色》五、教学反思教读本课,我有如下心得与反思:1.本课是一篇写景的典范之作。朗读品味是教学的重点。品读活动中,先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再引领学生经历一个过程,让学生在品词赏句的过程中感受优美的文字。不过,朗读的形式应该注意多样性,让学生在读中联想,在读中品悟,课堂教学效果会更高效。2.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为主体”,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教师 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和发现,尊重个性阅读。这样不光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资料: 2159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