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知识点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年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知识点

ID:1248345

大小:190.3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10-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战国七雄形成背景:春秋时期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大诸侯国左右政局,周王室的各种制度几乎完全崩溃。形成:晋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当时的大的诸侯国共有十几个,较强的有七个。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诸侯国关系:强大的诸侯国不在“尊王攘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七国之间经常战争。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七雄之间的实力此消彼长,地处西部的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国,对其它六国造成威胁。商鞅变法原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土地增多,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 诸侯国变法目的: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成效最大的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国领导人:秦孝公。变法主持者:商鞅。变法内容:商鞅变法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时间:公元前256年。主持修建者:蜀郡太守李冰。两大系统工程:渠首和灌溉网。渠首三大主体工程:鱼嘴:在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排洪,内江灌溉。宝瓶口:是在内江下游人工开凿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网状渠道,灌溉农田。 飞沙堰:是分水堤坝和宝瓶口之间长120米的滚水堤坝,用于洪水期排洪,并减少泥沙淤积。重大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也反映出了我国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晋被瓜分成韩、赵、魏。2、战国七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3、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变法。4、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5、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6、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也反映出了我国人民的智慧。

资料: 8813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