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ID:1208056

大小:23.9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8-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七年级《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中沙中学罗霞 一、教学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5.感悟一切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乐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生物,从而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意义。6.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分析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区别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述,而是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2教学重点: 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的目标。3.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4.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准备:①制作的多媒体课件;②一些动、植物挂图③学生自带的一些生物和非生物(例如:树叶、蝗虫、蚯蚓、杯子、小石头、盆栽花卉等)四、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⑴本节课的导入可这样设计:①可让学生观察有山、水、虫、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②也可让学生观察挂图,说出生物和非生物;③还可让学生观察并辨认手中的实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和非生物,关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一问题,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对照教科书上的描述,进行比较归纳。但是,这些例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与学生讨论时,应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补充,如生物对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等,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本节教学,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阅读、讲授等法,要注意观察方法的指导,还要注意与生产生活实践相联系,解决实际问题。⑵观察的注意事项:①在观察中要注意进行对比,特别是相似的对象,找出它们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②观察切不可为原有的知识所束缚,当原有的知识和观察的事实发生矛盾时,只要观察的结果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揣测的,那就说明原有的知识不完全或有错误,此时就应该修正他而不应“抹杀”事实。③要有明确的观察目标④观察记录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⑤观察的结果,要和同学们交流。2.案例的设计思路首先让学生回忆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过的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要求每位同学都发言)再让学生观察自带的一些物品,区分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关于生物的特征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10幅插图,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观察的方法和基本要求,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五、案例1.导入:(让学生按小组做好,将自带的物品放在面前。)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小学的自然课里已经学过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你能说出一些生物吗?(要求:每位同学说出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不要重复)从而导入新课。学生思考后回答。2.新授(1)什么是生物教师:同学们,你们面前摆放的这些实物,你能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吗?请你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本组的实物进行分类。同时讨论课后练习题1。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教师巡回指导。每组派代表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将答案分类板书⑵生物的特征教师:请大家列举一下你所知道的生物,看看它们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存活?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1—5,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 问题1:①每幅图说明了什么含义?②植物需要的有机物从哪里来?③植物也能进行呼吸吗?④人是有生命的,能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生物也会排出废物吗?⑤植物是通过那种方式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每组派代表回答讨论的结果。学生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不了解的,教师可简单解释一下其概念,以加深学生对其问题的理解。学生回答的问题可能不太准确,教师要加以指导。再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6—10,并思考下列问题:问题2:①图6---7说明了什么问题?②请你用手触碰一下盆栽含羞草的叶片,触碰的含羞草叶片与周围的叶片相比,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可告诉学生,这些都属于应激性,并补充说明含羞草叶片合起并垂下,其实是在保护叶片。在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较明显,植物的应激性大多表现在向光生长、向地生长和向水生长等方面。让学生继续观察教材插图并思考问题问题3:①图8—10说明了什么问题?②想一想,生物还有那些繁殖方式?动物、植物、细菌是怎样繁殖的?小组同学回答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出:狗、猫等动物可以产仔,有的植物可用种子繁殖、有的可用根、茎、叶来繁殖,有的还可用细胞来繁殖。还可补充说明细菌能进行分裂生殖,酵母菌能进行出芽生殖等。完成开放性作业3、4题。问题4:你能准确地表达出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吗?师生共同整合得出结论问题5:①你自己是否也有上述这些特征?②请任举一种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这些特征吗?这些特征是否都应在一个生物体上体现?③假如有人问你“什么是生物”你怎样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3)练习:①完成课后练习题②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中的“智能检测”的1—6题。教师再提出问题:刚才你们描述的生物特征是怎样总结出来的?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观察的方法与基本要求。3、教学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出:⑴生物的共同的特征⑵怎样判断一个生物是否具有生命⑶观察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要求4、拓展针对这节课,你还有什么建议吗?5、板书设计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共同特征二、什么叫生物生物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特征,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三、观察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要求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