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高一数学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高中高一数学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说课稿

ID:1204496

大小:4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8-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将分别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一.教材内容的分析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本节是让学生学会用集合的语言来描述对象,会用集合和对应的语言来描述函数的概念,可见它是今后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素材。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教学大纲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了解集合的含义与集合中元素的特征(2)熟记常用数集符号(3)能用列举、描述法表示具体集合2.过程方法: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提高抽象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准确使用本节课所学符号,能用集合语言描述出数学对象。三.说教法与学法教法指导1.学情分析本节是高中数学第一节,为了更好地与初中知识衔接,同时针对学生薄弱的数学基础,设计较简单的题目,降低门槛,吸引他们入门,避免放弃。2.方法选择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引导,通过预习学案的形式把知识问题化,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归纳,上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经历观察、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的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5 学法指导让学生通过课前结合学案,阅读教材,自主预习,课上交流、讨论、概括,课后复习巩固三个环节,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值得提出的是:集合作为一种数学语言,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使用,所以应该多做转换练习,四、教学过程的设计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阶段: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研探新知,建构概念;巩固深化,反馈矫正;归纳整理,整体认识;布置作业,预留悬念.具体过程如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通过预习,在初中学习中,我们接触过哪些集合?请举例说明。2.根据你对集合的理解,能在生活中举出几个集合的实例吗?[设计说明]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熟悉的集合入手,消除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恐惧感,同时,适时地引出,集合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恰当地引出课题。(二)研探新知,建构概念1.概念思考1:(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2)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3)六中高一二班的所有男同学;(4)平面上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的点.上述四例能否组成集合?并说出集合由什么组成。[设计说明]让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补充答案,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并轻松地概括出集合及其元素的含义。确定性思考2:任意一组对象是否都能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征?(1)高一二班个子高的同学能否构成一个集合?由此说明什么?学生:不能。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互异性(2)在一个给定的集合中能否有相同的元素?由此说明什么?学生:不能。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无序性(3)高一二班的全体同学组成一个集合,调整座位后这个集合有没有变化?由此说明什么?学生:没变化。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5 [设计说明]将知识问题化,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归纳出集合中元素的三大特性,老师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为——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思考3:(1)设集合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那么3,4,5,6这四个元素哪些在集合A中?哪些不在集合A中?(2)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A,那么某元素a与集合A有哪几种可能关系?(3)如果元素a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4)如果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设计说明]在预习学案的指导下,这几个问题比较简单,直接提问同学回答,并师生一起完善答案。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目的是引导学生归纳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表示方法。思考4:(1)所有的自然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能否分别构成集合?(2)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等一些常用数集,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设计说明]这些符号是今后学习当中必备的,所以在提问学生回答落实答案之后,一定要给出两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结合符号特点记忆,并再提问落实。同时为了巩固上述的两个知识点,配备了下面的练习题。2.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思考1:考察下列集合:(1)小于5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2)方程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设计说明]这道思考题是为了让学生由自然语言过渡到集合语言,总结出列举法表示集合的特点与注意事项。描述法思考2:考察下列集合:(1)不等式2x-7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