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高一数学1.2.1 函数的概念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高中高一数学1.2.1 函数的概念 教案

ID:1205001

大小:130.6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8-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2.1函数的概念一、教材分析1.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在中学,函数的学习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函数的描述性概念,接触了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最简单的函数,了解了它们的图象、性质等.本节学习的函数概念与后续将要学习的函数的基本性质、基本初等函数(Ⅰ)和基本初等函数(Ⅱ)是学习函数的第二阶段,这是对函数概念的再认识阶段.第三阶段是在选修系列的导数及其应用的学习,这是函数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2.通过学生的回顾,再现初中变量观点描述函数的概念,为后面用集合和对应的观点来定义函数奠定基础。通过对实例的探究,让学生感受、体验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使学生对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有进一步认识,提高抽象概括、分析总结、数学表达交流等基本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函数的概念,学会用函数的定义描述各类函数;(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3)掌握区间的概念,学会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2)掌握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方法.3、情态与价值:通过“恩格尔系数”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增加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三、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四、教学难点符号“y=f(x)”的含义,不容易认识到函数概念的整体性,而将函数单一地理解成对应关系,甚至认为函数就是函数值.五、教学策略1.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体会了解函数的概念.2.通过比喻的方式人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符号“y=f(x)”的含义.六、教学准备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效率.七、教学环节1、课堂导入复习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强调函数的模型化思想;初中函数的概念: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学过的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1、课堂讲授⑴阅读课本引例,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思想:思考:(课本P15)给出三个实例:A.一枚炮弹发射,经26秒后落地击中目标,射高为845米,且炮弹距地面高度h(米)与时间t(秒)的变化规律是.B.近几十年,大气层中臭氧迅速减少,因而出现臭氧层空洞问题,图中曲线是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的变化情况.C.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八五”计划以来我们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如下表.讨论:以上三个实例存在哪些变量?变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什么?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对应关系?三个实例有什么共同点?归纳:三个实例变量之间的关系都可以描述为:对于数集A中的每一个,按照某种对应关系,在数集B中都与唯一确定的和它对应,记作:⑵函数的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称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记作:其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定义域(domain),与的值对应的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值域(range)。显然,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注意:1.对符号“”的理解:①“”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字母表示,如等.②f(x)的含义:f(x)表示与对应的函数值,而不是乘,比如有一个人我们如果认识他就说张三,李四,不认识他可以说人,函数也是一样,如果知道一个函数就表示为,如果不知道就说函数y=f(x),等.③f(x)与的区别与联系:一般而言,表示当时函数f(x)的值,是一个常量;而f(x)是自变量的函数,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一个变量.④符号表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是对应关系,在不同的问题中,其含义是不同的,它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解析式,可以是图象﹑表格,也可以是文字描述.2.对函数概念的理解:①集合A、B必须是非空的数集.②A中的任意一个数x,都能在在集合B中找到唯一确定的数与它对应.③函数的定义域是集合A,值域是集合B.④函数是一种对应,是一对一或多对一,一对多的对应不是函数关系.⑤打个比方,函数就像一个加工厂,函数的定义域就是原料,值域就是产品,对应关系就是加工方法,原料是苹果,加工方法是榨汁,产品就是苹果汁,加工方法是做罐头,产品就是苹果罐头,原料是桃子,加工方法是榨汁,则产品就是桃汁.对应关系就是把自变量 怎样“加工”,比如,对应关系就是把先乘以2再加1,就是把平方.⑶我们学过函数的定义域﹑值域:①一次函数y=ax+b(a≠0)的定义域是R,值域也是R;②二次函数(a≠0)的定义域是R,值域是B;当a>0时,值域;当a﹤0时,值域。③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是,值域是。⑷区间及写法:设a、b是两个实数,且a5}、{x|x≤-1}、{x|x0时,求的值。分析:(1)让学生回想函数的定义域指的是什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故转化为求使和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意义,则x+3≥0,有意义,则x+2≠0,转化解由x+3≥0和x+2≠0组成的不等式组.(2)让学生回想f(-3),f()表示什么含义?f(-3)表示自变量x=-3时对应的函数值,f()表示自变量x=时对应的函数值.分别将-3,代入函数的对应法则中得f(-3),f()的值.(3)f(a)表示自变量x=a时对应的函数值,f(a-1)表示自变量x=a-1时对应的函数值.分别将a,a-1代入函数的对应法则中得f(a),f(a-1)的值.解:(1)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x的取值需满足解得-3≤x-2,即函数的定义域是[-3,-2)∪(-2,+∞). (2)f(-3)=+=-1;f()==.(3)∵a>0,∴a∈[-3,-2)∪(-2,+∞),即f(a),f(a-1)有意义.则f(a)=+;f(a-1)==.⑹相等函数: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例2.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相等?⑴             ⑵⑶              ⑷解:⑴()与函数()定义域不同,所以两个函数不相等.⑵()与()不仅定义域相同,而且对应关系也相同,所以两个函数相等.⑶()与函数()定义域相同,但是对应关系不同,所以两个函数不相等.⑷定义域是{x|x≠0},与函数()定义域不同,所以两个函数不相等.课堂练习1.求函数y=的定义域.答案:{x|x≤1,且x≠-1}.2.若f(x)=的定义域为M,g(x)=|x|的定义域为N,令全集U=R,则M∩N等于()A.MB.NC.MD.N 分析:由题意得M={x|x>0},N=R,则M∩N={x|x>0}=M.答案:A3.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是[-1,1],则函数f(2x-1)的定义域是________.分析:要使函数f(2x-1)有意义,自变量x的取值需满足-1≤2x-1≤1,∴0≤x≤1.答案:[0,1]4.判断下列各组的两个函数是否相同,并说明理由.①y=x-1,x∈R与y=x-1,x∈N;②y=与y=·;③y=1+与u=1+;④y=x2与y=x;⑤y=2|x|与y=⑥y=f(x)与y=f(u).是同一个函数的是________(把是同一个函数的序号填上即可).解:只需判断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否均相同即可.①前者的定义域是R,后者的定义域是N,由于它们的定义域不同,故不是同一个函数;②前者的定义域是{x|x≥2或x≤-2},后者的定义域是{x|x≥2},它们的定义域不同,故不是同一个函数;③定义域相同均为非零实数,对应法则相同都是自变量取倒数后加1,那么值域必相同,故是同一个函数;④定义域是相同的,但对应法则不同,故不是同一个函数;⑤函数y=2|x|=则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均相同,那么值域必相同,故是同一个函数;⑥定义域相同,对应法则相同,那么值域必相同,故是同一个函数.故填③⑤⑥.1、课堂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函数的概念及其有关概念,学生自己学习区间的概念,相等函数的概念.        2.学生自主完成课堂练习,教师订正.4﹑课堂小结:①从具体实例引入了函数的概念,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了函数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②初步介绍了求函数定义域和判断同一函数的基本方法,同时引出了区间的概念。5﹑作业布置课本P24习题1.2(A组)第1,2,4题(B组)第1题一、板书设计函数及其表示1.2.1函数的概念一﹑教材分析二﹑三维目标三﹑教学重点四﹑教学难点五﹑教学策略六﹑教学准备七﹑教学环节 一、教学反思:1.通过大量实例和打比喻让学生真正了解函数概念是本节的重点,从而为解决后面的问题打下基础.       2.引领学生不断探究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整个课堂.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