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课件(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课件(10)

ID:1196077

大小:1.96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2-07-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四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及应用 1、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性质;2、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性质;3、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复习 [定理1]一个大于1的整数b整除另一个自然数a的充要条件是:b的每一个质因数都是a的质因数;并且b里任何一个相同质因数的个数,都不超过a里该质因数的个数。一、最大公约数的求法1、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约数 求几个数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把这几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再把几个数公有的一切质因数连乘起来。 例1求2700、7560、3960的最大公约数解:得:2700=22×33×52,7560=23×33×5×7,3960=23×32×5×11∴(2700,7560,3960)=22×32×5=180 书写简便形式∴(2700,7560,3960)=22×32×5=180 用分解质因数法求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1)36和48(2)64和72(3)4、12和42(4)112、124和420练习一 [定理2]如果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就是第二个数。如果b│a,那么(a,b)=b [定理3]如果第一个数除以第二个数,余数不等于零,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就是第二个数与这个余数的最大公约数。如果a÷b=q(余r)(r≠0),则(a,b)=(b,r).2、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 例如527÷102=5(余17),∵(527,102)=(102,17)又∵17│102,∴ (102,17)=17.因此 (527,102)=17. 设a>b,当b│a时,那么(a、b)=b;当ba时,有余数r1,那么(a、b)=(b、r1).当r1│b时,那么(b,r1)=r1;当r1b时,有余数r2,那么(b,r1)=(r1,r2).依次除下去,余数逐渐减小(b>r1>r2>…>rn),必能得到一个rn=0,这时,rn-1│rn-2,∴(rn-1,rn-2)=rn-1.由此得出:(a,b)=(b,r1)=(r1,r2)=……=(rn-1,rn-2)=rn-1.这种方法叫做辗转相除法(也叫做欧几里得算法)。 例2求(319,377).解:∵377÷319=1(余58),∴(377,319)=(319,58);∵319÷58=5(余29),∴(319,58)=(58,29);∵58÷29=2(余0),∴(58,29)=29;∴(319,377)=29。 可以用下面的简便形式来求(319,377).1319(b)377(a)290319229(r2)58(r1)5580(r3)∴(319,377)=29, 例3求(418,494,589).解:先求得(418,494)=38,再求得(38,589)=19,∴(418,494,589)=19 用辗转相除法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1)49和91(2)391和299(3)252和180(4)4935和13912练习二 例1求96、30和132的最小公倍数。解:96=25×3;30=2×3×5;132=22×3×11;∴[96,30,132]=25×3×5×11=5280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1、用分解质因数求最小公倍数 ∴[96,30,132]=22×3×8×5×11=5280书写简便形式 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可以先取出它们公有的一切质因数(可以从小到大依次取),再取出其中的几个数(可以用依次去掉一个数的方法来检验)公有的质因数,然后把所取出的公有的质因数和每个数所有的因数连乘起来。 ∵[a,b]•(a,b)=a•b,∴[a,b]=ab÷(a,b).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以用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除两个数的积,所得的商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利用最大公约数求最小公倍数 例2求[105,42].解:∵(105,42)=21,∴[105,42]=105×42÷21=210. 1、用分解质因数法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36和48(2)64和72(3)4、12和42(4)112、124和4202、用求最大公约数法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185和338(2)46和2403、指出小明在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的错误,并对他作正确的解释。∴[12,18,24]=22×32×4=144.练习三 例1某班学生自制教具,把长144厘米、宽48厘米、厚32厘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尽可能大的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求正方体木块的棱长和锯成的块数(锯完之后原木料没有剩余。)解:正方体木块的每条棱长是(144,48,32)=16木料和长所锯成的份数是144÷16=9,木料的宽所锯成的份数是48÷16=3,木料的厚所锯成的份数是32÷16=2,锯成正方体的块数是9×3×2=54(块)。答:正方体木块的棱长是16厘米,可以锯成54块。三、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例2一对啮合齿轮,一个有21个齿,另一个有30个齿,其中某一对指定的齿,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每个齿轮要转多少周?解:两个齿轮的某一对指定的齿从第一次接触到下次接触,两个齿轮各转的齿数是[21,30]=210(齿).小齿轮转的周数是210÷21=10(周).大齿轮转的周数是210÷30=7(周).答:小齿轮要转10周,大齿轮要转7周。 解:[8,12]=24, 在43与53之间的8和12的公倍数是:24×2=48,48-3=45(人).答:学生数是45人。例3某班学生人数在40与50之间,如果每8人分成一个小组,那么最后一个小组只有5人;如果每12人分成一个小组,那么有一个小组少3人,求这班学生人数。 练习四1、某班学生不到50人,每12人站一行或者每16人站一行都正好是整行,这班学生有多少人?2、某数除193余4,除1087余7,求该数(要最大的一个)。3、一个数除以36和48都余5,求这个数(要最小的一个).4、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400,最大公约数是20,已知这两个数中的一个数是60,求另一数。5、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180,求. 1、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分解质因数法、碾转相除法;2、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解质因数法、最大公约数法;3、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应用。小结 1、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48和64(2)38和56(3)210和154(4)36、40和442、已知两个数的积是5766,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31,求这两个数。习题 3、有96朵红花和72朵白花做花束,如果各个花束里红花与白花的朵数分别相同,每个花束里最少要有几朵花?4、长方形砖长42厘米,宽26厘米,用这种砖铺成一块正方形地,至少需要几块砖?5、一个城市某公共汽车站有三条路线通往不同的地方,第一条路线每隔5分钟发车一次,第二条路线每隔6分钟发车一次,第三条路线每隔10分钟发车一次,三条路线的汽车在同一时间发车以后,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在同一时间发车?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3.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1、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2、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3、充分利用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形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4、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评:1.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谢谢收看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