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草船借箭》二课时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草船借箭》二课时

ID:1191273

大小:8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7-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内容19.草船借箭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及一步步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祖国灿烂文化的民族底蕴,体会古典故事的民族文化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学难点 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诸葛亮“知天文”、“懂地利”、“识人心”。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布置预习任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草船借箭》。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学生自己归纳或根据“设问导读”1回答。(出示课件题目)“神机妙算”根据“设问导读”1,既扶住了学困生一把,有对上节课所学知识有了一个完整的回顾。 起因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亮的什么(板书:神机妙算)使周瑜自叹不如的。)“神机妙算”什么意思?(课件出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呢?什么意思?(课件出示)二、精读“借箭经过”,领悟“神机妙算”。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方法提示:抓住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思考:(1)、诸葛亮怎样做(说)的,为什么这样做(说)。(2)、诸葛亮预见了什么,预见的准不准。2根据学生的汇报,紧扣前后有联系的语句,进行灵活机动的处理。知天文(1)生汇报,出示文字,相机引导体会:A(诸葛亮的胸有成竹。)这句太罗嗦,没有动静干脆不写,直接写“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不更好吗?清楚,简练。改不改?为什么?组织讨论,小结,指导朗读: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1学生自主研究,教师巡视辅导。2、小组快速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准备汇报。3、交流研究成果,并读好相关语句。课件展示研究的问题,提示研究策略。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语句。 B(雾大,诸葛亮的暗自高兴)板书:大雾漫天假如你是诸葛亮,看到这样大的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读出暗自高兴,得意的语气。C联系这两组句子的方式:“为什么要等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找下文中有联系的句子。”“这场大雾是不是碰巧遇上的呢?”找上文中有联系的句子。(2)完整地朗读这前后联系的两句话。(3)评议、小结:同学们这么聪明,通过研究这两个前后有联系的句子,体会到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早已预见到的,他了解气象知识,能充分地利用天气的变化进行“借箭”,所以周瑜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擦掉问号的下面部分,板书:知天文)知人心通过学生的研读,老师的引导,学习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神机妙算”方法。 (1)生汇报,出示文字,相机引导:A(诸葛亮的自信)板书:一定不敢“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言下之意是什么?你们这些小诸葛亮想一想,替诸葛亮把没有明说的意思说出来。“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质疑:取乐的方式有很多呀,可以弹琴,可以下棋,为什么一定饮酒呢?组织讨论,小结,指导朗读:读出诸葛亮的肯定语气。B(曹操的谨慎、多疑)曹操的言语和行动说明了什么?C(放箭的多)从这个比喻句中可以体会到什么?D联系三组句子的方式:诸葛亮对曹操的判断准确吗?从下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2)完整朗读这三组句子。(3)评议、小结:预设: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箭一定会像下雨一样;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这10万枝箭我是借定了…... 通过研究这几个前后有联系的句子,同学们体会到诸葛亮对自己的对手了如指掌,准确地判断曹操多疑、谨慎,不敢派兵,只会放箭,所以周瑜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擦掉问号的上面部分,板书:识人心)懂地理(1)生汇报,出示文字,相机引导体会:(诸葛亮的周密安排)“船头朝西,一字摆开,擂鼓呐喊”,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掉转船头,仍旧逼近”,这样做又是为什么呢?最后的效果怎样呢?     板书:顺风顺水(2)评议、小结:通过有联系的这几句话,同学们体会到诸葛亮考虑问题特别全面,布置安排非常周密,懂得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借箭”之后及时赶回,所以周瑜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擦掉问号的中间部分, 板书:懂地理)(3)学生自由朗读这几句话。3、欣赏“借箭经过”的录像,再次感受“神机妙算”。 提示:录像中扮演诸葛亮的是著名演员唐国强,为了在课外演好这个课本剧,同学们认真观察体会唐国强的动作、神态,语言,看谁能当好课本剧的一号主角。.播放“借箭经过”的录像。通过录像直观的再现草船借箭的过程,让学生加深对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三、略读“借箭准备”,进一步体会“神机妙算”。1、自读2-4自然段,说说神机妙算的地方。2、质疑、过渡:诸葛亮既然知道周瑜陷害自己。为什么还要答应借箭的任务呢?不接受不行吗?学生快速阅读,思考,交流(1)识鲁肃算准忠厚老实,能够帮忙,不会告诉周瑜。(2)识周瑜算到周瑜对自己的陷害,了解周瑜也不是等闲之辈,借船的事不能告诉他,否则,借箭就很难实现。再次回顾全文,进一步感受“神机妙算”四、课堂总结,深化对人物的认识:1、诸葛亮顾全孙刘联合抗曹的大局,避免和周瑜发生正面的冲突,神机妙算,草船借箭,创造了军事战争史的一个奇迹。2、后人曾写诗对此进行赞叹:一夜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3、你会怎样赞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刚才的研究学习,练说或练写。课件演示读诗句,谈感受,升华情感。五、延伸阅读,课外拓展:1、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与本文有关的故事。 2、把本课的内容编写成课本剧,演一演。作业设计1、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与本文有关的故事。2、写一写读后感。3、把本课的内容编写成课本剧,演一演。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19.草船借箭知天文神机妙算晓人心懂地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