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学生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庸之道(学生版)

ID:1182819

大小:8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十四、中庸之道班级:学号:姓名:㈠梳理积累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1.然则师愈与()2.无适也,无莫也()3.必也狂狷乎()4.乡原,德之贼也()5.恶徼以为知者()6.恶不孙以为勇者()实词(解释加点的词)1.其至矣乎!()2.民鲜久矣。()3.然则师愈与?()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5.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6.斯为美,大小由之。()7.恶称人之恶者()8.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9.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虚词(指出词性,说明用法或解说意义)1.中庸之为德也()2.君子之于天下也()3.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4.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5.不得中行而与之()6.义之与比()7.礼之用,和为贵()8.先王之道,斯为美()9.师与商也孰贤()10.然则师愈与()11.义之与比()12.不得中行而与之()1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4.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5.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6.恶讦以为直者()120/12 17.狂者进取()18.恶称人之恶者()古今异义(指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且窒者。()特殊句式(写出句式名称、并翻译):1.乡愿,德之贼也()2.义之与比()3.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固定句式(解释加点的词语):1.有所不为。有所不行。()2.乡人皆好之,何如?()相关成语(解释下列成语):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和而不同:十四、中庸之道班级:学号:姓名:㈡温故知新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民鲜(xiǎn)久矣必也狂狷乎(juān)B.恶称人之恶(wù)者恶居下流而讪(shàn)上者120/12 C.恶果敢而窒(zhì)者恶徼以为知者(jiāo)D.恶不孙(xùn)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jiē)【】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A.师也过,商也不及狂者(比不上)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努力向前)B.有所不行(不可以):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貌节制)C.恶居下流而讪上者(卑鄙无耻)恶讦以为直者(把…当作)D.恶果敢而窒者(果断而勇敢)人不学,不知道(懂得道理)【】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A.其至矣乎(达到极点)然则师愈与(严重)B.过犹(如同)不及无适(亲近)也,无莫也C.义之与比(靠近)小大由(遵从)之D.乡原(谨慎老实),德之贼也恶居下流而讪(毁谤)上者【】4.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中庸之为德也/君子之于天下也B.乡原,德之贼也/其不善者恶之C.恶称人之恶者/礼之用,和为贵D.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5.选出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A.知和而和B.君子和而不同C.恶勇而无礼者D.恶居下流而讪上者【】6.选出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A.师与商也孰贤B.狷者有所不为也C.亦不可行也D.乡原,德之贼也【】7.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狂者”流于冒进,敢作敢为;“狷者”流于退缩,不敢作为。这两种人的作为都不合乎中庸之道,因此不能与这样的人交往。B.“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和”,既指处事的调和、协调,也指人际关系的和谐。二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其中“礼”是目的,“和”是手段。C.孔子认为,被乡民视为忠厚老实的人,只会妨碍中庸之道的实行,因此应对他们给予否定。D.子贡和孔子所厌恶的人尽管不尽相同,可是这些人都是不合“礼”“义”的要求,违背了中庸之道的人。8.补充下面的名句。(3分)⑴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⑵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虽欲从之,末由也已。”⑶“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120/12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子)曰:“赐也亦有恶乎?”(子贡)曰:“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⑴请用自己的话,解说孔子的“中庸之道”。(不超过40字)(1分)⑵孔子、子贡的言论是否符合“中庸之道”?请简要分析。(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13.24)一乡之人,宜公论矣,然其间亦各以类自为好恶也。故善者好之而恶者不恶,则必其有苟合之行;恶者恶之而善者不好,则必其无可好之实。(朱熹《四书集注》)正义曰:言乡人皆好之,是善善不明;乡人皆恶之,是恶恶不著。若乡人之善者善之,恶者恶之,则是善善分明,恶恶显著也。(何晏《论语集解》、邢昺《论语注疏》)阅读选文和名家评点,结合选文,自选角度写出你的阅读感受。(100字左右)五、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1.16)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注】①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结合选文和注释,你怎样理解“中庸”的涵义?“中庸”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折衷主义”吗?为什么?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选自《左传·昭公二十年》)⑴把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⑵给下列加波浪线的文字断句。(用“|”标注)(3分)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十四、中庸之道㈢参考资料◆《中庸之道》教学指导意见120/12 【教学目标】1.理解中庸之道的基本内涵。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3.背诵重点章句。【教学要求】基本要求1.背诵11.16、13.23、13.24、17.13章。2.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3.理解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发展要求理解“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疏通文字,4.10、13.21、1.12三章有一定难度,要多让学生研习讨论。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之道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要正确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相关链接”,教师也可以作必要的解释。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从分析具体形象的材料入手。可让学生从《论语》中找出体现中庸之道的例子,进行讨论分析,从而阐释中庸之道的内涵。例如本课ll.16章和l3.21章就是对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子张做得过分,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的思想。再如第六课7.38章:“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学习本课,还应该让学生辨析中庸之道与折中主义的区别,讨论中庸之道在今天的作用。要求结合实际,大至和谐社会,小至日常生活。“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也应该让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探讨,以加深理解。◆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一、此题意在使学生把握《论语》的重要概念。“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此题可参考本课“相关链接”。附文“晏子论和与同”内容与本课关系密切,如有条件,最好让学生阅读,至少给学生做些介绍。二、此题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论语》相关内容加深对孔子中庸思想的认识。除本课内容外,教材中的下列内容都可以认为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均无贫”(一课l6.1章)患恕之道(五课4.15章、5.12章)文质关系(六课l2.8章)“周而不比”(八课2.14章)“群而不党”(八课l5.22章)“以直报怨”(八课l4.34章)“事君数,斯辱矣”(八课4.26章)“求也退,故进之”(十一课11.22章)三、此题重点在于联系实际。建议引导学生结合建设和谐社会或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四、此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旧注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并尝试利用旧注阅读文言文。120/12 1.解释词义砮:石制的箭头。(注文“镞”即箭头)尺有咫:一尺八寸。有,又,表示整数与零数相加。馆:客舍,宾馆。方贿:地方出产的物品,土特产。监:看管。铭:刻。括:箭的末端。故府:旧的收藏财物和文书的仓库。金椟:外面缠绕金钱的木匣。2.回答问题⑴陈的始祖是胡满,是舜的后代,周武王大女儿的丈夫。(见“而封诸陈”后注文)⑵在旧仓库(“故府”)所藏的金椟中。这种箭是周武王灭商以后,由北方的肃慎族进贡给周朝,再由周武王颁赐给陈国始封君主胡满的。◆【相关链接】《中庸之道的内涵》(《选读》第69页)。◆《中庸之道》练习参考答案㈡温故知新一、1.C(A狷(juàn);B恶(è);D讦(jié))2.D(A不及:不够;B不行:行不通;C下流:地位低下)120/12 3.A(愈:强,胜过)4.C(C结构助词,的;A取独/音节助词;B结构助词,的/代词,他;D结构助词,的/代词,它)5.A(A连词,于是,就;其余为连词,却)6.A(A为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余为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7.D(A“不能与这样的人交往”错,由“必也狂狷乎”可知孔子的态度。B项,其中“礼”是目的,“和”是手段错,将二者的关系颠倒了。C项,孔子否定的是那些表面上忠厚老实,实际上与坏人同流合污、阿谀媚俗的人。)8.⑴割鸡焉用牛刀小人学道则易使也⑵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如有所立卓尔⑶异乎三子者之撰风乎舞雩二、过犹不及。赞同孔子的评价,理由是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做人需要有中庸的思想。不赞同孔子的评价,只要符合情理亦可。三、⑴“中庸之道”是一种行事的道德标准,指做人处事要守正不偏,无过不及。⑵孔子、子贡的言论符合“中庸之道”。孔子“恶”人违背仁德,偏离“中庸之道”。子贡“恶”人混淆仁德,假托“中庸之道”。四、示例一:一乡的人都喜欢他,他可能是一个好好先生,不一定是好人。一乡的人都厌恶他,他可能是个特立独行、鹤立鸡群的人,不一定是坏人。只有当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时,我们才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好人。示例二:对于一个人正确评价,并不容易,但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五、“中庸”的涵义是做事适度,恰到好处,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在矛盾中求统一,在对立中求调和,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和调与协作。“中庸”不等同于“折衷主义”,因为“折衷主义”是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各方的思想观点等。 六、⑴如同用清水来调剂清水,谁能吃它呢?又像琴瑟老弹一种音调,谁去听它呢?⑵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参考译文】齐景公打猎回来,晏子随侍与遄台(今临淄县西五十里),梁丘据也乘车疾行而至。景公曰:“只有梁丘据才是与我相和的人啊!”晏子对曰:“他与您不过是同,怎么能算和呢?”景公曰:“难道和与同竟然不是一回事吗?”对曰:“当然不同了。‘和’就像浓浓的肉汤,要用水、火、醯(即醋)、醢(肉酱)、盐、梅(古人以梅做调料)等诸多烹饪的不同要素,来烹制鱼肉,要用柴禾烧火,厨师来调味,使酸咸适中,味道不足,就多加一些,味道过于浓的,就让它淡一些。君子食用这样的肉羹,以平衡心智。君臣关系也是这样。君主肯定的东西,如果有不对的,臣子应当把自己的反对意见贡献给君主,使君主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君主认为不对的东西,如果有对的地方,臣子应当把其中有道理的意见贡献给君主,以便让他能够国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政治才能够获得真正的稳定,不冒犯人民,使民众不会因为怨恨而产生叛逆的想法。……而如今梁丘据就不是这样。您肯定的,他也跟着肯定;您说不对的,他也跟着不同意。就像单纯用水来加水,做出来的,就不是食物,谁能吃呢?又像琴瑟只有一种音调,还成什么音乐,谁还能听下去呢?君臣之间不可求同的道理就是这样。十四、中庸之道㈣经文解读【原文】120/12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解读】“中庸”,应该为“用中”,庸,用也。即“执两用中”,“中”即无过无不及,“中”即恰当、适度、适中。“中者天下之正道”(程子语)。“中”既是道德论,又是方法论,凡事达到“中”的境界,也是仁德以及各种道德规范实施的最高境界。所以本章“中庸之为德也”的“中”是从道德论的角度去谈的,其他地方的“中”也有从方法论角度去谈的。【原文】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1.16)【解读】本章记载孔子和子贡讨论“过犹不及”。这一章涉及4个人,子贡、子张、子夏、孔子。子贡言辞犀利,伶牙俐齿。有知人之智,也有知人之欲,好琢磨人,对10多位同门兄弟都有评价。子张,才高艺广,性格偏激,好胜不随和,“堂堂乎张,难与并为仁也”。子夏,为人厚道,笃信谨重,但过于迂讷,其器局略显狭隘。孔子一向主张中正平和,推行中庸之道。有一天,子贡又琢磨开了,问孔子“师与商孰贤”,意思是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贤明一些。孔子回答:“子张偏颇了一些,子夏显得不够。”子贡好问,但他对孔子的话却未听明白,总是想在他们二人之间较出胜负,认为子张更强一些,孔子则说“过犹不及”,意即超过了和达不到差不多,不相上下,无优劣可辨,“有时过胜不及,有时不及亦胜过”,当“依时而中”。“过犹不及”四个字是对中庸之道极为具体的阐释。【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解读】本章孔子谈灵活性。前人对这一段文字,重视程度颇不够充分,“义”是孔子对事物评判的又一重要标准,一条标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篇》)。这是一条以仁德为主线的标准,表现其为原则性。另外一条则是“义”。“义”则表现其为灵活性,也就是天下没有绝对的正确,没有绝对的错误,“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是孔子的相对论观。以“义”为标准,什么叫“义”,“义者,宜也”(《中庸》),“行而宜者之谓义”(韩愈《原道》)。这是孔子哲学中两条极有意义的标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孔子运用得十分贴切而自然。120/12 【原文】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解读】本章记载孔子有关中庸之道的论述。“中行”即中道、中庸,要按“中行”的标准去做事、选才,实在太难,难于上青天。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江山可治理,俸禄可推辞,刀山可踩踏,然中庸不可实行,为什么呢?“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朱熹说:“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有余。”【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2)【解读】本章有子谈的是“礼”与“和”相辅相成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礼”即君臣上下、尊卑长幼、高低贵贱的等级区别,意即“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荀子•荣辱篇》)。礼的核心是等级,在等级社会意欲取消等级或等级管理是不可能的。“和”是君臣上下、尊卑长幼、高低贵贱、亲疏远近的和睦融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平等。地位不平等,人格可以平等,“和”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人格平等。因此,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强调礼仪等级制的同时要用和谐和睦来限制它、约束它。“先王之道,斯为美”,“斯”即“分”,“分”即分别、区别,即等级。“先王”,孔子多指尧、舜、禹以及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他们建立了一系列的等级管理的礼制系统,这一系统实行起来,也是非常美好的,“斯为美”。凡事需有“度”,“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大大小小的事情均按“斯”、按“分”、按“礼”、按“等级”、按“对立”操作,那实行起来,一定有行不通的地方,不能越“度”。这个“度”就是“和”,“和”即适合、恰当、统一、融洽,恰到好处,符合中庸之道。“和”即强调人格平等,“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假若一味地追求“和”的境界,也容易流入“一团和气”,“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意思是为了求得“和”而超出“和”的“度”也不行,“和”也有个“度”,这个度,即“礼”。“和”因此必须以礼来调节、调整,讲“礼”也要恰如其分,即礼之用。凡事得有分寸,真理向前推进半步就成谬误。有子从“礼”与“和”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角度阐述了“礼”与“和”在运用时的中庸之道,“礼”的分寸,“和”的节度。《礼记•乐记》中的“乐胜则流,礼胜则离”,说的也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有子的这段话,是一段对仗工整、形式完美的对偶句。前一节是两个工整的“…之…为…”120/12 的对仗结构,分别指出“礼”与“和”相互制约的重要性;后一节则对举了两种“不行,”指出了“礼”与“和”的偏颇与不足。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意群。从句式的关系角度看,它可以是一个并列句式:“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第一句谈“和”,第二句谈“礼”,它实际上是一个双起双承的句式。双承又分顺位承接式和错位承接式。顺位承接式应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句承接“和为贵”。“小大由之”句接“斯为美”。有子没有采用并列错位式,而是采用了错位承接式:“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语势连贯,首尾承接,遥相呼应。【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解读】本章记载孔子关于“和”与“同”的哲学问题。“和”是中国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范畴,是天、地、人的一种和谐状态,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和”是事物多样性矛盾的和谐统一,包括事物的多样性,多面性。由多样性引申而来的相对独立性。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它是对立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对立。只有“和”才能生物,只有“和”才能诞生新的生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和”犹如《易经》表示事物矛盾的“睽”卦一样,《彖传》说:“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天地乖睽矛盾而能化育万物,男女乖睽心志沟通却能孕育生命,万物乖睽能禀受天地阴阳之气而蓬勃生长。“睽”从矛盾的对立性角度讲,“和”则是从矛盾的统一性角度讲,但其功用却一致。“和实生物”,睽也生物。“睽之时用大矣哉!”“和”的哲学更早更形象化的解释,当属大孔子20来岁的晏子对齐侯的一番谈话:他认为“和如羹焉”,“和”就是烹制菜肴,需要盐酱醋以及各类调料,加以水火,然后由厨师调和,“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的关系也同菜肴烹制一样:“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同”则不一样,“以同裨同”,即同类事物相合,简单事物机械相加。否认事物的矛盾和差异,是绝对等同,“和实生物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同则不继。”“尽乃弃矣。”“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任何同类事物的简单相加均不能产生新事物。君臣关系的相处,也应取和而去同。晏子批评梁丘据,认为梁丘据与齐侯的关系则是“同”而非“和”。“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孔子将这一组哲学概念,引入对君子小人区别判断的标志。朱熹注:“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120/12 【原文】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13.24)【解读】本章记载有关识才、选才的话题。孔子一向认为“人才难得”,师生之间关于“才难”的问题讨论颇多,一般包括识才、选才、举才、用才,也就是说,人才选拔任用的全过程,孔门都有详细论述,本章则侧重谈人才的识别和选拔的问题。因为“才难”,首先是识才。《为政篇》中说到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从人才的现在干什么,过去干什么,兴趣是什么,由现实到历史,由历史到现实,反复考察,综合评估,是识才的第一步。这一类人才选拔任用较容易一些,是用人者的主观考察。“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经过亲自考察的人才任用后,尚有一部分是你所不知道的,但百姓不会舍弃他,对于“尔所不知”的怎么识别而又如何加以选用呢?第二步,用今天的说法,“海选”,“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舜、汤两代君王,任用人才均是海选,“选于众”,皋陶那样的典正法官,海选而得,伊尹那样贤明的卿相,海选而得。但海选有一个问题,都不容易获取真实的人才信息。也就是说仅凭海选还不行,还必须有用人者的主观考察。识才和选才必须双管齐下,既选又识。“乡人皆好之”即“众好之”。“众好之,必察焉。”如何察?除了第一步的“视”、“观”、“察”三步曲外,还有许多要考察的。语言方面,是否“巧言令色”,是非问题上是否“乡愿”式的好好先生,“人云亦云”,这一类人考察方向应该是“不善者恶之”。“乡人皆恶之”即“众恶之”,“众恶之,必察焉”,如何察?语言方面,“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是非分明,“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扬善不隐恶,“能好人,能恶人。”为人方面,特立独行,鹤立鸡群,嫉恶如仇,“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绝不是媚世污合之辈,这类人,因掩身于众,浊世之人不容易发现他,而且容易招致众人毁恶,这类型的人需要“乡人之善者好之”,这在人才中属于正直的人,只要推举出来,能影响改变一大片人,使顽劣者转化,“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乡人皆好之”者容易推荐选拔,“乡人皆恶之”者不容易选拔推荐,“皆好之者”可能80%是人才,“皆恶之”者可能20%是人才。孔子两次答“未可”,只是部分否定,不是全部否定,是特称否定,不是全称否定。“皆好之”,“未可也”应该是大部分肯定,少部分否定。“皆恶之”,“未可也”则是少部分肯定,大部分否定,这是孔子否定的艺术。话又说回来,“皆好之”的人才易得,可能是一般性的人才。“皆恶之”的人才不易得,或许是能堪重任的大才。话又说回来,不论是什么“才”,总之“才难”,因其难,必须“察”。120/12 【原文】子曰:“乡愿,德之贼也。”(17.13)【解读】本章是孔子论“乡愿”。孔子在《里仁篇》中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有仁德的人,是非分明。荀子在《不苟篇》中也说:“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有德的君子扬善并不隐恶,善恶分明。乡愿似的人则不同,不分是非曲直,人云亦云。孟子在《尽心篇下》中对这类人有详细的描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愿,恐其乱德也。这类人,找他的错误,找不到,“非之无举也”,无法举证。想责备他,却无可责备,“刺之无刺也”,无法针砭他。圆滑老道,精通世故,同流合污,似德非德,善于取媚,精于取巧,不偏不倚,貌似公正,实则首鼠两端,投机取巧,无仁爱之心,无是非之明,所以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乡愿者,败坏道德的蟊贼。【原文】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17.24)【解读】《论语》全书,共有十恶,均在《阳货篇》。恶紫、恶郑声、恶利口。本章七恶,孔子有“四恶”,子贡有“三恶”。孔子四恶,依朱熹说:“称人恶则无仁厚之意,下讪上则无忠敬之心,勇无礼则为乱,果而窒则妄作。”“果敢而窒者”,似应理解为果敢固执,不通权变,权变则属“义”。称人之恶,过分夸张扬人之恶,系不“仁”。“居下讪上”,为下则好非其上,攻上之恶,系不忠。勇而无礼,“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勇而为乱,不如无勇。孔子所恶,不“仁”不“义”不“忠”不“勇”。子贡三恶,“徼以为知者”,剽窃抄袭以为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徼以为知,实为不智。“不孙以为勇者”,待人接物,狂傲不羁,自以为勇敢,实为不勇。“讦以为直者”,攻人隐私,隐善扬恶,而自以为正直仁厚。子贡所恶不仁不智不勇,“徼”“讦”“不逊”与“智”“仁”“勇”似是而非,犹如乡愿,貌似忠厚,实为“德之贼也”,孔子四恶子贡三恶.亦为“德之贼”,当在细辨深戒之列。“称人之恶”,“讦以为直”,均为“不仁”之举,前者攻人之恶,后者攻人之私。“勇而无礼”,“不逊为勇”,均为“不勇”。前者无礼则乱,后者无礼则狂。120/12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