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二单元制作人:李松岚校对:谢瑞斌使用时间:2016.11组长签字领导签字《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并识记相关的文学常识;借助资料,掌握重点字词,疏通文本。2、能力目标:能用抓关键字和分析意象的方法,鉴赏诗歌,解读诗人的思想和诗歌的主旨。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学习重点】解读诗人的思想和诗歌的主旨。【学习难点】能用抓关键字和分析意象的方法,鉴赏诗歌。【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初步感知。2、反复吟咏,品读语言。3、合作探究,鉴赏诗歌。4、授之以渔,提高能力。【教学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案】1、了解作者陶渊明,又名(),字(),自号(),谥号()。()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开创()诗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2、落实字词,给加点字注音:羁鸟()守拙()荫后檐()暧暧()墟里烟()樊笼()3、请解释下列词语(1)适:(2)尘网:(3)故渊:(4)拙:(5)方: (6)荫:(7)罗:(8)尘杂:(9)虚室:4、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结合注解梳理诗文大意。5: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试着把诗中田园图景改写成一段优美的散文。(100-200字)
6、我的疑惑【合作探究案】一、理清脉络,整体把握1、解题: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我们在解读诗人的情感时应该要重点抓住哪个字呢?2、思考:诗人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请大家仔细看课文,回答我的问题,小组间互相讨论,用原文回答:讨论交流后明确:(1)从何而归?明确:(2)为何而归?明确:(3)归向何处?明确:(4)归去如何?明确:
二、重点赏析,能力提升诗人如此热爱田园生活,在这首诗里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田园图景。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完成下列问题。思考:1、诗人是如何描绘田园景色的?(用了哪些手法)2、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田园风光?(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三、结合诗文,概括形象结合以上的诗文分析,概括陶渊明的人物形象?四、拓展延伸为什么农耕生活那么贫穷落后,可是在作者的眼中却那么的美好?五、课堂总结(我的收获)六、学以致用《田家杂兴八首(其二)》储光羲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1、请描绘诗中的田园生活画面。说说作者使用什么手法来写景?2、储光羲一生仕途不得意,陷居终南山的别业。安史乱中陷贼,受伪职遭贬,脱身归。这首诗诗人意在表达一种什么情感?
附加:相关资料陶渊明,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曾官至大司马,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陶少年时代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父亲早逝,家世没落,家境贫寒。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29岁时出任江洲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到39岁时他曾亲自参加劳动,后来又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他便解职而归,这时他41岁。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陶渊明死后,颜延之给他写诔文时,经与众友商议,因谥法中“宽乐令终”为“靖”,“好廉克已”为“节”,故私谥为“靖节”。陶渊明把自己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事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他的诗中。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他的诗歌对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和唐代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称誉:“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我们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义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当天,他就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就这样,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后终老田园,不再出仕。东晋时代背景:东晋朝廷:政治腐败、争权夺利、门阀森严、结党营私官场现实: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钻营取巧、阿谀逢迎陶渊明早年:“大济苍生”。中年:“误入歧途”。晚年:“归隐田园”。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风格:清新质朴,清丽洗练。艺术手法:白描、衬托等。抒情手法:借景抒情、寄情于景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山水田园诗的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抒发对宁静、平和、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闲适自得的心情;④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山水田园诗中常用的意象可以归类为: 1.常见的人物形象:渔夫、樵夫、农夫、隐士、谪宦(被贬谪的官吏)、牧人、浣女等。 2.常见的景物:空山、明月、溪水、芦花、清泉、竹林、竹篱、古寺、茅屋、柴门、桑麻、炊烟、菊花、莲蓬、暮钟、渔舟、鹤、蜂、鹭鸶、白鸟、鸳鸯、酒、蛙、鸡犬、蓑衣、鸥鹭、蚕种、燕子、黄鹂等。 3.常用典故: (1)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2)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3)鸥鹭忘机:出自《列子・黄帝篇》。“忘机”是道家语,意思是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与世无争,后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4)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 绿树常表现一种幽静的环境.孟浩然《过故人庄》黄鹂常以黄鹂鸣叫强化环境的幽静.曾几《山衢道中》明月常以明月渲染一种清幽的环境.王维的《竹里馆》柳绿渲染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王维《田园乐》桂花表现一种宁静、清远的情境.王维《鸟鸣涧》春山渲染静寂的环境.于良史《春山夜月》竹常寄托主人公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柳宗元《渔翁》云常表现主人公的恬淡隐逸之情.王维《终南别业》
海棠表现对美好景物的珍惜.苏轼《海棠》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白鸥一种水鸟,多借来表现自由恬静的生活.杜甫《客至》稻香表现农村环境及农村生活的恬静与清幽.辛弃疾《西江月》细雨写环境的宁静、恬淡.杜甫《春夜喜雨》蛙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赵师秀《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