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导学案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归园田居导学案答案

ID:1159750

大小:49.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6-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归园田居》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解读把握诗歌的意境,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2、合作探究,初步掌握鉴赏古典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领。(重点)2、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不与当时黑暗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难点)【学习过程】【自主检测】1、作者简介:   ①陶渊明:(365—427),又名_____,字______,自号 _____   _,谥号____。_   (朝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开创诗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②同学们课下自主预习,了解更多关于陶渊明的文学常识。2、给加点的字注音:(1)羁鸟(      )(2)守拙(      )(3)荫(      ) (4)暧暧(      )(5)墟里(      )(6)樊笼(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少无适俗韵:               误落尘网中:  羁鸟恋旧林:               守拙归园田:          榆柳荫后檐: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引导鉴赏】一、诵读诗歌,把握诗眼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本诗的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解释诗歌题目),那么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二、品读诗歌,体会感情。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⑴诗人从何而归?⑵诗人为何而归?⑶诗人归向何处?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幅美丽的图景。 ⑷诗人归去如何?(5)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品诗艺 总结分析《归田园居(少无适俗韵)》的艺术特色(艺术手法):四、拓展延伸(一)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③。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④。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⑤。常恐霜霰至⑥,零落同草莽。 【注释】①野外:这里指农村。人事:人际交往,这里主要指与官场的来往。②轮鞅(yāng):鞅是拉车的皮带,这里指车马。③尘想:入世做官的想法。④墟曲:即指村落。披草:拨开野草。⑤我土日巳广:我开垦的田地一天天在扩大。 ⑥霰(xiàn)小雪珠。⑴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⑵诗人是怎样来表达乡村生活宁静的?延伸拓展(二)       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刘攽(bān),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①淡磨:恬静安适。淡,安静。②檐楹:这里指房屋。檐,房檐。楹,房屋前面的柱子。③更作:化作。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⑴从何而归?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明确:官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⑵为何而归?(1)本性爱田园。(2)由于官场的黑暗,无自由,无法实现抱负,作者归隐田园为独善其身。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明确:“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这二者的特点是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觉得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说明作者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以唤起人们对自由的向往。⑶归向何处?明确:园田。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明确:“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可自由发挥)(参考:屋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覆地,习习清风平息心中焦虑。眼前桃李芬芳,弄姿堂前,唤起心中欢欣。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⑷归去如何?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神”之感。作者是在写自己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和那种轻松、平和、喜悦之情。分析《归田园居(少无适俗韵)》的艺术特色:一是用白描的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二是情景交融。“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八句,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这是实境——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但更是心境——陶渊铭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三是比喻生动形象,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为“尘网”、“樊笼”,把误入官场的人比作“羁鸟”、“池鱼”,不仅形象贴切,而且蕴含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四是语言朴素自然。如:“狗吠深巷中……,随手写来,明白如话。拓展延伸(一)•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③。•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④。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⑤。常恐霜霰至⑥,零落同草莽。其二我住在郊野外很少交住,僻巷里难闻到车马声响。白天里经常地关闭柴门,独处在空室中不生杂想。偏远的村落里人情淳厚,拨开草丛不时互相来往。相见时不谈论世俗之事,只说道桑麻的生长情况。我种植的桑麻不断长高,我开垦的土地日益增广。常担心严霜雪突然早降,使桑麻也像那零落草莽。⑴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在本诗中,诗人表达了乡村生活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⑵诗人是怎样来表达乡村生活宁静的?先是从正面写“静”。乡村的偏僻,极少应酬,虚掩的柴门,幽静的居室,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与纯朴的乡邻们披草来往,共话桑麻,不是世俗的“人事” ;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拓展延伸(二)答: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了静态又写了动态,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