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小题狂刷06 孔雀东南飞 并序(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小题狂刷06 孔雀东南飞 并序(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ID:1156710

大小:118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6-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孔雀东南飞并序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哽咽(yè)遗(wèi)施否(fǒu)泰络绎(yì)B.伶俜(pīnɡ)磐(bān)石窈(yǎo)窕公姥(mǔ)C.白鹄(hú)赍(jī)钱彷(pánɡ)徨龙幡(fān)D.葳蕤(ruí)鲑(ɡuì)珍踯(zhí)躅晻晻(yǎn)【答案】C【解析】A项,否,pǐ;B项,磐,pán;D项,鲑,xié。2.下列各句中画横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兄意B.阿母谢媒人多谢后世人C.府吏见丁宁君既若见录D.儿已薄禄相还必相迎取【答案】C【名师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C“适”两句后面连接的是动词,解释为对“我”怎么样,故选此项。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以今释古”的例子,如此题“谢”就用现在的意思“谢绝”解释,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课内实词的掌握情况。3.下列加横线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昼夜勤作息嬉戏莫相忘B.共事二三年可怜体无比C.处分适兄意不久当还归 D.叶叶相交通千万不复全【答案】A4.下列加线“相”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及时相遣归B.会不相从许C.嬉戏莫相忘D.仰头相向鸣【答案】D【解析】ABC都是偏义复合词,偏向一方译为“我”,D项是相互。5.下列句子“相”的用法表示“动作偏指一方”的一项是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B.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D.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相”在古文中有如下用法,其一是动词“辅佐”,其二是名词宰相,其三是表示动作偏指的一方,可以是“你我他”。A项“相”代指“你”;B项“相”指“互相”;C项“相”也是“互相”;D项“相”也指“互相”。故选A。6.下列加点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昼夜勤作息B.勤心养公姥C.否泰如天地D.其日牛马嘶【答案】C【解析】判断词语是不是偏义复词一定要放在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来判断。A项“作息”,原意是工作和休息,这里专指劳作;B项“公姥”,原意指公公婆婆,这里专指婆婆;D项“牛马”,牛和马,这里与“嘶”搭配,专指马;C项“否泰”,这里指坏运气,好运气。7.对《孔雀东南飞》的结尾处“松柏”“梧桐”“鸳鸯”的描写,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是为连理枝,象征了爱情的不朽。B.男女主人公生难团聚,死不分离,这种结尾,寄寓了诗人深切的同情和人们的哀思。C.以神奇的色彩,赞美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D.以浪漫的色彩作结,淡化了对封建制度的嘲讽意味。 【答案】D【解析】诗歌没有淡化对封建制度的嘲讽。8.下列对课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使全诗产生了质的变化,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B.《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选自南朝宋人徐陵编的《玉台新咏》。C.这首诗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合称为“乐府双璧”。D.诗中采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借飞禽的离散相依,暗示了焦、刘两人婚姻的破裂,给全诗奠定了缠绵悱恻的抒情基调。【答案】A【解析】乐府诗歌是现实主义的,《孔雀东南飞》浪漫主义的结尾并没有改变全诗的现实主义风格。9.下列对《孔雀东南飞》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贱妾是古代妇女谦卑的自称,文中是兰芝的自称。“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中的“卿”,是古代夫妻、朋友间的爱称,文中则是仲卿对妻子兰芝的爱称。B.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结发”指束发,古代男子15岁始束发,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C.“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四个词均为古代表示夜晚时段的名称,若按顺序排,应为“夜半”“人定”“鸡鸣”“黄昏”。D.“初七及下九”指七月七日和每月的十九日。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答案】C【解析】正确的排序应为:“黄昏”“人定”“夜半”“鸡鸣”。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中表现刘兰芝辞别婆婆前内心杂乱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用对比兼比喻手法写刘兰芝对焦仲卿诉说自己忠于爱情、绝不背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孔雀东南飞,________________。(4)中有双飞鸟,________________,仰头相向鸣,________________。(5)十三能织素,________________,十五弹箜篌,________________。(6)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2)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3)五里一徘徊(4)自名为鸳鸯夜夜达五更(5)十四学裁衣十六诵诗书(6)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11.某校举行把课文改编成独幕话剧的晚会。下面是这次演出的部分节目单:《孔雀东南飞》演出:高一(2)班《氓》演出:高二(5)班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需要在节目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氓》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衔接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100字左右。【答案】合葬化鸟,夜夜相鸣。高一(2)班同学的演绎,给一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点染上浪漫的色彩。面对封建礼教,刘兰芝们的结局只能如此。但爱情的悲剧千差万别,即使没有专横家长的干涉,也仍有爱情悲剧上演。下面请看高二(5)班的同学为我们表演《氓》。【解析】串联词写作的关键是确立前后对象之间的连接点。要衔接自然,首先,需要找到二者之间的相似点,比如都是爱情悲剧等;其次,要找出二者的不同,即造成悲剧的原因迥异。1.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1)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再拜奉大将军足下(3)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4)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盖余之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6)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7)室仅方丈,可容一人(8)墙往往而是(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10)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11)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12)有碑仆道,其文漫灭(13)千古风流人物(1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15)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A.(1)(5)(7)(11)(13)B.(2)(6)(8)(11)(15)C.(2)(8)(10)(12)(15)D.(1)(9)(10)(11)(14)【答案】D2.下列加横线词语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却匈奴其百余里②时天下承平日久③羝乳乃得归④而相如廷斥之⑤范增数目项王⑥杖汉节牧羊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⑧舞幽壑之潜蛟⑨宁许以负秦曲⑩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A.①⑧\②④\③⑤⑥\⑦⑨⑩B.①③⑧\②④⑦\⑤⑥\⑨⑩C.①⑧⑨\②④\③⑤⑥\⑦⑩D.①④\②⑧\③⑤⑦\⑥⑨⑩【答案】C【解析】①⑧⑨使动用法\②④名词作状语\③⑤⑥名词用作动词\⑦⑩意动用法。【名师点睛】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C.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D.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A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所以选A。【名师点睛】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焦仲卿妻刘氏是一个善良的女性,却在结婚两三年后就被婆婆嫌弃。她与焦仲卿诀别时,虽然忧心忡忡,却依然“感君区区怀”。B.2015年1月16日晚,庐剧《孔雀东南飞之焦仲卿妻》在安徽大剧院拉开了公演的序幕,表演场面可谓附庸风雅,令人叹服。C.汉代女子改嫁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焦仲卿夫妻的婚姻悲剧发生在建安年间,那时焦仲卿妻自求遣归的想法并不奇怪。D.《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夫妻二人对待爱情坚贞不渝,这自然值得肯定。但如果以这样的标准要求天下所有的夫妻,显然,这是不现实的。【答案】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饲养员介绍,动物园内的孔雀长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飞行天性逐步降低。对它们进行一定的飞行训练,很有必要。B.“二度梅”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吴凤花,2014年11月30日亮相胜利剧院,演出了她的经典之作《孔雀东南飞》。 C.千古绝唱《孔雀东南飞》是第一首中国文学史上的长篇叙事诗,故事繁简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D.汉代实行“察举”这种人才选拔制度,《孔雀东南飞》中的庐江小吏焦仲卿,便在察举制中的受益者。【答案】B【解析】A项,搭配不当,“飞行天性”与“降低”搭配不当,“降低”可改为“消失”。C项,语序不当,“第一首”应该放在“长篇叙事诗”前面。D项,结构混乱,“便在察举制中的受益者”可改为“便在察举制中受益”或“便是察举制的受益者”。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不超过25个字)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潜山县和怀宁县申报的“孔雀东南飞传说”入选。千古绝唱《孔雀东南飞》的故事的起源地就在一河之隔的潜山县和怀宁县,两县同样有着较为完整的传承谱系。两县共享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了“孔雀东南飞传说”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答案】“孔雀东南飞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解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题目要求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具体组织答案时,要找到陈述对象,即“孔雀东南飞传说”,还有主要事件,即入选名录。然后按照字数要求进行概括即可。1.【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答案】B【名师点睛】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四点: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另外,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辞。2.【2016年高考山东卷】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又到了东滩草长莺飞的时候。芦苇荡深处,悠然浮出水面的大鱼猝尔游走;不时有鸟儿落下啄食,或是翩然起飞,优美地消失在远方。5年前,①。那时,广阔的滩涂上没有管护人员和设备,多的倒是偷猎者,毒杀鸟儿的事时时发生。然而,②。这种原产于北美的入侵植物,在东滩扩展迅猛,所到之处,其他植物“寸草难生”,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迁徙越冬的鸟儿没了食物和休息地。如今,东滩的互花米草已被剿灭大半。【答案】①东滩的景象可不是这样②比偷猎者更可怕的,是互花米草【名师点睛】本题以句子填空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对山东卷来说,是一个不常见的题型,体现了山东卷向课标卷过渡的思想。一般来说,这类题目所要求填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找准话题,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不能混杂;其次考虑语境的和谐,一个文段所描述的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应契合;再次注意逻辑事理,在语言表达中,应该注意上下文、前后文之间的对应和呼应,若前面说到一种情况,后面就必须与之照应统一。本题①所填的句子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文今日美景到下文5年前的回忆转折自然流畅;②所填句子主要是引出下文,同时也要承接上文,表达递进的意思,强调互米花草的危害性。总体来看本题考向明确,难度适中。3.【2015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请一定别忘记诗歌!诗是会飞的,会把你带向神秘、自由和解放的语境,带向语言乌托邦。诗,表达着语言的最高理想和生命的最纯粹区域,其追求与音乐很像。青春应该是读诗的旺季。这时候的妮,内心清澈、葱茏、轻盈,没有磬中的世故,杂芜的沉积和理性的禁忌;你的精神体质与诗歌的灵魂是吻合的,美能轻易地诱惑你、俘虏你,你会心甘情愿地跟她走。(节选自王开岭《读书:最美好的生命举止》)为什么“青春应该是读诗的旺季”?请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语言阐述。【答案】(1)诗歌的语境神秘、自由和解放,正符合青春的向往。(2)诗歌的纯粹与青春的纯真、感性相吻合。(3)诗歌之美契合青春之美,诱惑青春之心。 【解析】这是一道谈自己的看法的题目,首先要概括材料的内容,“青春应该是读诗的旺季”,那就要分析“读诗”的特征,和“青春的特征”,材料可以概括出“诗”的特征:神秘、自由和解放、生命的最纯粹区域,人的特征是:内心清澈、没有、杂芜的沉积和理性的禁忌,二者之间吻合。所以说“青春应该是读诗的旺季”【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概括语段的内容的题目,答题时概括内容,关键点是概括得一定更要全面。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