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20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登高2017

ID:1054926

大小:681.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2-04-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律诗: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八句中间两联对仗(《登高》全诗对仗)通常用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杜甫一人律诗总和超过同时期其他诗人。(难) 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当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也……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骤读之,首尾若未尝有对者,胸臆若无意于对者;细绎之,则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势,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至用句用字,又皆古今之不敢道、决不能道者。真旷代之作也!——明朝诗评家胡应麟 茅屋连黎庶,宿儒孤舟叹人间疾苦草堂铸诗魂,圣哲七律吟世事沧桑 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写登高所见,一连出现哪六个特写镜头?运用了怎样的写景技巧?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两句从秋风、高天写到江水、沙洲,俯仰结合,视野高远阔大;猿猴哀啸,飞鸟回旋,秋水清湛,沙洲灰白,动静相映,声色并茂,气韵生动。六种景物构成一幅苍茫寥廓的秋江山水图。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形象鲜明、肃杀凄凉,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凄凉。 此联诗人又为我们描绘出极为广阔的画面。“无边”“不尽”使境界广阔深远,再加上“萧萧”之声,“滚滚”之势,更让人觉得雄浑苍凉。更重要的是写景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怀: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使人产生时光易逝之感;长江不尽、历史悠远,会使他想到历代的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引起壮志难酬的苦痛。雄浑苍凉、情景交融,成为名句。2、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于这样的景物,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同时又是一个忧国伤时的诗人,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描写,整句属于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的写法。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的情态,“滚滚”写出了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感情更加。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的风格。静态动态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秋风扫落叶大江东去的雄迈雄浑开阔慷慨低沉;苍凉悲痛沉郁顿挫 “悲秋”来自: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的孤独之感,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和白发增多的壮志未酬之虑。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忧国伤时的诗人形象。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3、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直接抒发“悲秋”情绪。“悲”从何来?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宋人罗大经评论此诗颈联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秋,时之惨;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又可见其笔法之凝练。 755年安禄山反,杜甫自长安至奉先,丧幼子756年被叛贼囚禁757年四月,归凤翔。闰八月自鄜州至京师759年自东都归华州(陕西华县),七月至甘肃天水760年寓居成都浣花溪草堂765年五月,携家离草堂南下,至嘉州(四川乐山六月,至戎州(四川宜宾)。自戎州至渝州。入秋,至忠(四川忠县),居龙兴寺院九月,至云安县(四川白帝城)766年移居夔州。767年在夔州李白死因:水里捞月杜甫死因:饫死耒阳 杜甫身逢战乱,48-58去世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此诗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此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所写。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像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他抱病登台是为排遣抑郁,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背景: 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哪些寄寓?包含着: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景和抒情是怎样紧密结合的。前四句写景,是诗人“登高”所见;描写了苍茫辽远,萧瑟衰飒的深秋景象。后两联抒情,是诗人“登高”所感。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烘托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苦,忧国伤时的情怀,情与景和谐统一,创造出沉郁悲凉的意境。深入探究欣赏品味 《登高》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 《杜诗镜铨》: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元人评此诗云:“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唐诗别裁》:八句皆对,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昔人谓两联俱可裁去二字,试思“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成何语耶?好久好在“无边”、“不尽”、“万里”、“百年”。《岘佣说诗》:《登高》一首,起二“风急天高……鸟飞回”,收二“艰难苦恨…………浊酒杯”,通首作对而不嫌其笨者;三、四“无边落木”二句,有疏宕之气;五、六“万里悲秋”二句,有顿挫之神耳。又首句妙在押韵,押韵则声长,不押韵则局板。 《昭昧詹言》:前四句景,后四句情。一、二碎,三、四整,变化笔法。五、六传递开合,兼叙点,一起喷薄而出。此放翁所长拟之境也。收不觉为对句,换笔换意,一定章法也。而笔势雄骏奔放,若天马之不可羁,则他人不及。胡应麟《诗薮》:“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诗薮》:杜“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鸣,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