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 第3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能力训练同步导学 鲁人版必修5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高中语文 第3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能力训练同步导学 鲁人版必修5

ID:1156600

大小:224.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6-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第2单元第3课一、积累应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徘徊(páihuái)  箜篌(kōnɡhóu)  缢死(yì)B.葳蕤(wēiruí)伶俜(pìn)蹑丝履(niè)C.玳瑁(dàimào)磐石(pán)明月珰(dānɡ)D.否泰(pǐ)踯躅(zhízhú)赍钱(jī)【解析】 B.“伶俜”中的“俜”应读“pīnɡ”。【答案】 B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哽咽 嬉戏 磐石 窈窕B.装束 络绎 覆盖 驱使C.共事 嗟叹 鸳鸯 彷徨D.祥细 吉详 钟情 梳妆【解析】 D.“祥细”应改为“详细”,“吉详”应改为“吉祥”。【答案】 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B.C.D.【解析】 B项中的后一个“故”应解释为“还是”。C项中的前一个“幸”应解释为“希望”。D项中的后一个“施”应解释为“赠送、给予”。【答案】 A4.下列各组句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B.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C.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D.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解析】 A项:无通假字。B项:帘,通“奁”,匣盒。/取,通“娶”,娶妻。C项:纫,通“韧”,柔软而结实。/报,通“赴”,前往。D项:傍,通“旁”,旁边。/藏,通“脏”,脏腑。【答案】 A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全都属于活用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B.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C.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D.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解析】 A项:东南,名词用做状语,向东南。/手巾,名词用做状语,用手巾。B项:下,名词用做动词,委屈。/荣,形容词用做使动词,使……荣耀。C项:名,名词用做动词,取名。/市,名词用做动词,买。D项:全,形容词用做动词,保全。/适,出嫁,不属于词类活用。【答案】 D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为仲卿母所遣(休。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派遣,动词)B.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依照,适合,动词)C.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看到,动词)D.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动词)/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谢绝,动词)【解析】 C.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被,介词)。【答案】 C7.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表示动作偏指一方)/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互相,副词)B.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故意,名词)/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所以,连词)C.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被,介词)/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替,给,介词)D.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如果,连词)/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这样,代词)【解析】 B.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还是,副词)。【答案】 B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最相近的一项是(  )A.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B.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C.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D.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解析】 A项自由:古:自作主张。今:没有约束。B项可怜:古:可爱。今:值得同情。D项交通:古:交错相通。今:运输事业的通称。【答案】 C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非为”,不是,表示判断。(2)“……,为……所……”,表示被动。(3)“置”后省略了介词“于”。(4)“于台阁”,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应放到“仕宦”之前。(5)“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答案】 (1)其实并不是织得慢,您家的媳妇难做啊!(2)东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她(回娘家后)发誓不再嫁人。(3)移动我坐着的琉璃榻,搬出来放在前面窗子下。(4)你是世家的子弟,又在大官府里任职,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贱不同,离弃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5)你既然这样记着我,盼望你不久就能来接我。二、课内阅读阅读《孔雀东南飞》的前两段,完成10~12题。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10.开头两句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对表达全诗内容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比,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读“xìnɡ”),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是诗歌的头两句,既是先写孔雀东南飞的情景,又是以此来比喻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答案】 用了比兴的手法;为全诗奠定了忧伤的感情基调,统摄全诗,引起下面的故事。11.第二段前边画线的诗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突出了女主人公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解析】 分析诗歌特别是古代民歌的表现手法,首先要根据诗歌特别是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来分析。【答案】 采用了赋的手法;突出了主人公心灵手巧,多才多艺的特点。12.第二段最后画线的诗句,所表现的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  )A.勤劳B.温柔C.外柔内刚D.坚强持重【解析】 从刘兰芝对焦仲卿所说的话来看,她有温柔贤惠的一面,比如她虽然内心苦悲,但是仍然尽力去做,以求得婆婆的满意,她心里有话对焦仲卿讲,言辞也并不激烈。但是当她看到自己在焦家很难有自己的正常的生存空间的时候,便冒着被人耻笑(在古代社会里女子被夫家休回娘家是很不体面和光彩的)的风险而自请遣归,而不愿意苟且偷生,这就表现了她的刚强坚韧的一面。【答案】 C三、课外延伸13.阅读下面一首汉乐府,选出理解赏析不当的一项(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歌辞》)A.一、二句表现了植物茂盛的园圃里充满生机。但末尾“晞”字,暗寓着旺盛之中时光将一去不返的微妙意思。B.三、四句写温煦的春天传播着光和热,以德惠恩泽施予万物,从而使大自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C.五、六句写出了大自然的另一面,由盛而衰,由生长而消亡。但其中也暗含第二年春天一到,它们又会蓬勃地生长。D.七、八两句用百川东流入海不再西归为喻,既将道理加深,也加强了说服力,从表现手法上是一种“蓄势”,从而水到渠成地用最后两句点出主题。【解析】 C.没有暗含“第二年春天一到,它们又会蓬勃地生长”的意思。【答案】 C14.读下面一首乐府诗,回答后面的问题。上 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铙歌》)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1)诗歌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歌中的“我”希望“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却又从反面设誓,开列了“与君绝”的条件,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要分析出“我”这样设誓的目的。【答案】 (1)诗歌以一个恋爱中的女子的口吻写成,但这个女子却没有通常诗人所描绘的羞涩和含蓄。“上邪”,是女子呼天以为誓。“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用充满热情而坚决的语言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爱情愿望和决心。“山无陵”以下连用自然界五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表明了自己生死不渝的爱。由上可见,“我”是一个对爱情大胆而执著,热情奔放,无所顾忌地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2)正面设誓“长命无绝衰”,已说到了极点,但作者仍觉意犹未尽,思路一转,又从反面竭力诉说,这里开列了“乃敢与君绝”的五个条件,而这些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说是“乃敢与君绝”,其实仍是“长命无绝衰”,甚至要胜过“长命无绝衰”。因为山陵不会移动,江水源远流长,冬雪夏雷是天道自然,天高地厚永存不变,只要这些不变两人就永远长相厮守,感情可以跨越时空,直到宇宙万物不复存在,天道发生逆转。两番誓言后对爱情的执著与坚守跃然纸上。四、走近高考15.根据下面这段话的内容和句式,在横线上补出恰当的语句。思考,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人如果不进行思考,就不可能启迪智慧,求索真知,获得成功。【解析】 要从仿写和衔接两个角度来考虑。既然是仿写,就要考虑和前面的句子句式和修辞手法相同;既然是衔接,就要求和前后文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一致。【答案】 是穿破未知障碍的利箭 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16.以下面给出的文字开头,以“笼子”为中心,分别写一段话,每段不少于40个字。(1)让鸟不能高飞的是有形的笼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让人难以前进的是无形的笼子,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这是一道提供话题的语言运用题,写作的时候首要的便是要以话题为中心,全文都要紧紧围绕着“笼子”来展开。同时,既然提供的开头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倾向,则下面的文字就要围绕其展开,如第一段话,表达的是“让鸟不能高飞的是有形的笼子”,下文就要阐述为什么说“让鸟不能高飞的是有形的笼子”,第二段话也是如此。第三,表达的时候要尽量以“笼子”为陈述对象,从而使阐述更好地突出中心,使语言更加严密。第四,字数上虽然没有具体的要求,但是要保证把问题谈透彻,文字也不能太少。【答案】 (1)笼子约束了鸟的翅膀,遮住了鸟的视线,改变了鸟的习惯,它使鸟不再有觅食的本领,不再有翱翔的志向。有形的笼子使鸟不再像鸟。(2)无形的笼子包括死板的教条,保守的观念,僵化的思维,正是这些笼子捆绑了人的手脚,限制了人的思维,阻碍了人的创造。无形的笼子使人失去了应有的聪明才智。17.(2020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竹石牧牛(并引)□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第(1)小题考查理解概括的能力。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画面内容,后四句写诗人情感,层次鲜明,易于概括。第(2)题承上题而来。前四句的四个物象都是田园生活的典型,后四句中反复强调的“砺角”、残竹,都体现了作者对平和生活的向往。在原诗,作者并没有厚此薄彼,石头我也爱,竹子我也爱。小引中有一个字很重要,那就是“戏”字。实际上它暗示我们:作者并不想分出高低上下,而是以一种轻松、谐趣的笔调,充满欣赏地为小画题诗,捎带写出心中理想的生活方式。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答案】 (1)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2)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在作者心中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18.(2020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南柯子□王 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 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1)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与一般士大夫文人常常触物兴感,抒发惜花伤春的情怀不同,这首《南柯子》咏叹的是农民的劳动生活,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抒发了作者对一年到头辛苦劳作的农民的怜悯之情。题目所设两题,重点考查对诗词意境的赏析、内容的理解及情感的评价。只要抓住“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等直抒胸臆的句子,就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再赏析意境,评价情感就不会“走板”了。【答案】 (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可以从两方面看出:一、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慨,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反映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