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鲁教版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并序)》word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鲁教版必修五《孔雀东南飞(并序)》word教案

ID:1156514

大小:33.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6-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目的1.认识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重要阶段。认识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2.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3.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教学设想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具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诗中人物的对话极富个性,拟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进而理解全诗主旨,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简介乐府诗,简介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2.初读全诗,把握全诗情节。教学过程一、导入。谁记得,《木兰诗》选自何处?提示:北朝民歌。师:单元知识短文指出:“两汉及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古乐府民歌是文学史上的珍品,《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齐名,与之并誉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这是迄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叙事诗有相对完整的情节,有具体的人物形象。(板书课题)什么叫乐府呢?乐府诗是指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上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 二、初读。1.圈画出读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及古今异义的词。2.找出文中的十九个“相”字。(只作上记号,备用)3.标出全诗各自然段序号。4.对照小序及书下注释读懂全诗。三、把握情节。1.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本诗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起因、经过、结果吗?例:东汉末期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官焦仲卿之妻被焦母休后拒婚不嫁与仲卿双双殉情。2.本诗共有33个自然段,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请按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理清全诗情节。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第(1)段—(2)段开端第(3)段—(12)段发展第(13)段—(22)段再发展第(23)段—(32)段高潮、结局(33)段尾声(此时学生如未将第1自然段单独列出,教师不必强加,待到最后研读时再解决第1自然段的起兴问题。)3.师:请为每部分(包括每部分内的层次)拟一小标题。生甲:“兰芝自诉”——“兰芝遣归”——“兰芝拒婚”——“兰芝殉情”——“合葬化鸟”生乙:我补充一些小层次的标题:兰芝自诉合葬化鸟 生丙:我拟的标题是:自诉;乞母、遣归、辞母、泣别;拒媒、逼嫁;死别、殉情;化鸟四、朗读全诗(教师大声带读,学生跟读)。注意读准:箜篌、襦、葳蕤、蹑、玳瑁、珰、誓(愆)便(pián)言、否(pǐ)泰、鹄、幡、骢、赍、鲑五、同桌互译。教师译前提示一:正确正确“公姥”(偏指“姥”)、“作息”(偏指“作”)、“父兄”(偏指“兄”)、“父母”(偏指母)、“弟兄”(偏指“兄)”等偏义复词。揣摩的窍门是根据句意、文意理解偏指义。提示二:注意有些词的古今意义差别。如:“自由”,今义为“自由自在”,古义为“自作主张”;“可怜”,今义为“值得同情”,古义却可作“可爱”讲;“却”今为转折连词,古义却有“退”,“回头”义;“要”今义为“需要、要求”,古义却可作“约定”讲;“适”今义为“适合”,古义“有“刚才”义;“劳劳”今不用,古义作“怅惘若失”讲;“奄奄”今义作“气息将绝”讲,古义却可作“暗沉沉”讲。教师巡迴答疑。六、作业:课后整理本诗中“相”、“谢”、“见”、“迎”、“自”、“适”的用法。人教版新课程高一必修Ⅱ第7课《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想]本篇是一首著名的乐府诗。所以,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特征及多种表现手法,从“诗言志”的角度出发,了解刘、焦婚姻爱情悲剧及其原因,借助人物对话体察人物性格特征是教学目标;从教学方法上,让学生读、感悟是重要手段,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是关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2)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2)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教学重点]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教学难点]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教学方法]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初步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点。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实录师: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我们的文章演绎的又是怎样的一段爱情?让我们继续学习诗歌《孔雀东南飞》。(板书课题)师:这篇长篇叙事诗主要塑造了哪两个人物?生:刘兰芝、焦仲卿师:请大家阅读全诗,找出诗中有关刘兰芝、焦仲卿言行的语段,并揣摩人物的心理。(学生阅读,教师巡视并加以指导)师:学习诗歌不能离开“读”。只有通过读,我们才能体察到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刘兰芝言行的语段,说说她是一位怎样的女子?(学生朗读语段,分析人物形象,教师启发、引导、归纳)生读“十三能织素”段生:这段写出了刘的聪明颖慧生:本段还写出了刘的果敢刚强,这从“妾不堪驱使,……及时相遣归”可知道。师: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生:我是从资料上得知的,真正的原因我也不太清楚。师:很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能实事求是,很好。这个问题由我来讲。中国古代的女子地位很低。在娘家听父母的,到婆家听丈夫的,自己无真正的自由。出嫁后没有婆家的许可,是不得擅自回娘家的。其二,她们更看重自己的贞洁。所以“休”对一个女子意味着什么,大家应当清楚了,而自请“休”,更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所以刘兰芝的这个举动着实可以表现她的刚强、果敢。同学的回答是对的,资料是告诉我们答案,但我们更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有收获。生读“新妇谓府吏……久久莫相忘”段师:本段可看出刘的什么?生讨论,回答: 可看出刘对焦仲卿的依恋之情,她要求焦“久久莫相忘”,其实她首先不可能忘记这段情。生:可看出刘兰芝的痛苦之情、愤激之情。“人贱物亦鄙”就可看出。师:两位同学回答的很好。我们就应这样从诗句中品出人物的内心。生:读“鸡鸣外欲曙……精妙世无双”段师:请用本段中的一个词概括本段的内容。生:严妆师:此时此刻的刘为何要“严妆”?严妆时又为何“事事四五通” ?请同学们思考,可以讨论。学生讨论。回答。生:严妆 是刘兰芝一贯的习惯,爱美的表现。生:我认为正说明刘兰芝知书识理,有涵养。生:我认为这里正说明她沉着、镇静,临阵不乱。生:这里也可看出刘兰芝内心的不平静,甚至是痛苦,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事事四五通”的表现。师:同学们的讨论发言很成功。我把你们的讨论综合一下,这段描写不但写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写出人物的人格美。美就美在她能沉着、镇静,临阵不乱,美就美在她那特别的涵养。生读“昔作女儿时”一段师:兰芝遣归是焦母逼迫的,为什么兰芝在离别前还要向焦母告别?生:这表明她有理有节,焦母再怎样蛮横无理,但她毕竟是一个长辈,向焦母告别正说明兰芝的知书达礼。生:我认为这是她要向焦母显示自己并不是弱小,软弱可欺,是向焦母的示威和抗议。师:大家说的都很好,体现了大家对人物的理解和思考,在这里表明兰芝从小受到良好的教养,有理有节,举止得体。生读“新妇谓府吏……二情同依依”师:本段中的磐石、蒲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作用?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刘对爱情的坚贞。生读“理实如兄言”一段师: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段话的内容生:允婚师:兰芝是忠于爱情的,为什么最后还是允婚了,这岂不破坏了兰芝的形象?生:我认为这恰恰表现了兰芝的机智和聪慧,这是她使用的缓兵之计,这时的允婚是为了以后的殉情。生:这是她受到兄长逼迫所做的不得已的选择,更能表现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师:美好的爱情,在封建家长制的淫威下凋零,为以后两人的殉情埋下伏笔。一个美丽的女子成为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牺牲品。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兰芝这一人物形象?生:刘兰芝是一个善良,勤劳重感情的人。生:她爱自己的丈夫忠于自己的爱情,她勇敢执着,为了爱情献出自己的生命,她敢于反抗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师:大家都给予了兰芝很高的评价,她的坚强忠贞,不惧威迫,不慕荣华,不卑不亢,善良多情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与刘兰芝相比,有人认为焦仲卿太软弱了,你同意吗?生:我认为焦仲卿太软弱了,不能和自己的母亲拘礼力争。她没有兰芝勇敢反抗强烈,而且这个人有点天真,他认识不到外在形势的严峻。师:我认为两人最大的差别在于在洞察世情上,焦仲卿不如刘兰芝聪慧,在反抗礼教上也不如刘坚决。但两人同样都忠于他们的爱情。师:兰芝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的女性,与焦仲卿感情又极为深厚,但却遭到了焦母的虐待乃至驱逐,最后不得不与仲卿双双殉情。焦母驱逐兰芝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生: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虽然温顺,能干,但骨子里有倔劲,因而为焦母所不容。 生:兰芝多年不育,焦母为传宗接代考虑,找借口驱逐兰芝。生: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母见异思迁,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兰芝。生: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仲卿与兰芝间真挚热烈的爱情。师:大家的讨论很激烈,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体现了大家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师:《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同样受到了家长制的威压。那么这场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表现在哪里?生: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罪恶。表现在对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摧残。师:诗歌的结尾处写兰芝、仲卿魂化为鸟,类似的结尾在中外的文学作品中能否找到例子?同学们可讨论一下,这样写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愿望?生讨论回答:梁祝化蝶、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生:这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课件揭示主题)师: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是永远的生活。大家所熟悉的梁祝化蝶就是这种悲剧的延续,而千年过去了,这样的悲剧并没有随着古人沉痛的悲告而终结,劳燕分飞的《钗头凤》仍在上演着。由此看来,焦刘二人的悲剧故事在封建社会是不是个别现象?生:是普遍现象师:那么焦刘可以不可以不用殉情,而采用其它办法?生各抒己见:私奔、抵抗到底、向焦母求情……师:这些办法在当时有没有实现的可能?生思考,回答:不可能,因为封建家长制师:现在社会有没有这种悲剧?生:有,但是是个别现象生:是因为封建残余思想的存在才会造成悲剧的延续师:我衷心希望“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美好愿望在新时代的今天不再是悲剧。师小结: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的美。当焦刘化鸟,梁祝化蝶成为一幕幕爱情悲剧时,悲剧就演绎成了经典。尽管我们可能会他们的爱情感动不已,但我们更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师布置作业:以“惜别离”为题,发挥你的想象力,扩写第9至12段。板书设计孔雀东南飞自请谴归(2)多才多艺、聪明能干、很有教养决心自谴(8)坚决冷静、情操美好新妇严妆(9)美丽漂亮、从容镇定、外柔内刚拜母辞姑(10)有礼有节、不亢不卑、善良友爱夫妻誓别(12)忠贞不渝遣媒逼嫁(16、21)荣华不动、威逼不屈生死诀别(27)忠贞不渝 教学反思本篇诗作发表距今已遥远了。对于21世纪的学生,对那个时代发生的许多事自然会不可理喻。所以我通过教学,让学生走进作品,通过诵读精美的文字去真正体会人物性格的独特之处,感悟悲剧的魅力。因为学生是有灵气的,他们对作品有着相当敏锐细微的感受力。语文教学要走出低谷,必须进行改革创新。而改革创新的一大途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收益,要达到这个目的,改变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理念势在必行。或许这节课就是一个尝试。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