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15课离骚节选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15课离骚节选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ID:1156470

大小:6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6-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第15课离骚节选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4分)A.逵余 驰骋 皇考   B.骐骥 苗裔 全不察C.謇謇 迟幕 桀纣D.纯粹 孟陬 幽昧解析 A.“逵”应为“揆”;B.“全”应为“荃”;C.“幕”应为“暮”。答案 D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4分)A.来吾道夫先路也B.恐美人之迟暮C.伤灵修之数化D.荃不察余之中情兮解析 A项“道”通“导”,向导。答案 A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4分)真正的君子在处理周围人的关系时总会避免产生任何龃龉与冲突。他的心总是关注着所有人,然后便宜行事:对于腼腆的,他便温柔些;对于有隔膜的,他便和气些;对于荒唐的,他便宽容些。他在交谈时既不突出自己,也不作壁上观。当他施惠于他人时,他能做到赏同罚异,除非万不得已,他绝不靠反唇相讥来维护自己。A.便宜行事B.作壁上观C.赏同罚异D.反唇相讥解析 反唇相讥: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笑、讽刺对方。A项,便宜行事: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处理,不必请示。B项,作壁上观: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C项,赏同罚异:指奖赏和自己的意见相同的,惩罚和自己的意见不同的。答案 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4分)A.我国驻苏丹维和官兵纷纷表示要拿出实际行动捍卫同胞利益,他们提出“同胞一天不安全,官兵一天不上岗”,并拒绝执行维和任务。B.以前,我们往往以孩子掌握汉字的数量 取代其掌握的质量,结果虽然孩子对某些字能够读写,但却难以灵活应用,有时候甚至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而一些考试,更是在生僻字的考查上乐此不疲。C.根据中国关于首次购买普通住房有关契税政策,对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其中一人或多人已有购房记录的,该套房的共同购买人均不适用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契税优惠政策。D.据白方礼小学白西骞校长介绍,昨晚央视舞台上白方礼小学30名孩子推着老人生前骑的三轮车,目前正在北京巡展,巡展后将被纪念室收藏。解析 A项,成分残缺,应为“提出……的口号”。B项,语序不当,把“虽然”移到“孩子”后。D项,不合逻辑,把“着”改为“的”。答案 C5.你赞成屈原抱石沉江这一举动吗?为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案 ①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②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离骚》(节选)第三章,完成6~7题。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0分)①昔三后之纯粹兮:________________②彼尧舜之耿介兮:________________③何桀纣之猖披兮:________________④路幽昧以险隘:__________________⑤岂余身之惮殃兮:________________ ⑥后悔遁而有他: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没有杂质,比喻品德纯正、完美。②光明正大。③猖狂放肆。④这里比喻国家前途昏暗。⑤害怕灾祸。⑥反悔变心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往昔三位古代贤君品德纯正完美,确实有众多贤臣聚在一起。(2)难道是我自身害怕灾祸吗?我是恐怕国家颠覆。(3)当初已经和我有彼此约定的话,后来反悔变心而另有打算。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流浪的河流吴林川河流在大地上流浪,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八年前,当我由蜀地入秦塞,落户古城汉中时,曾固执地把自己称为异乡人。我先上电大,在一个叫芦家沟的地方,和一条唤做冷水的河流度过了两年相依相亲的幸福时光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的一脉,不堪一握。河上没有浪花的漩涡,没有惊涛拍岸,没有虹桥卧波,也无扁舟自横,它那么安静,从不弄出一点声响来;它更像一道无名的野水,有点荒凉,但却是清澈的、快乐的、自由的,并由此显出清秀和灵气来。每当黄昏来临时,我便独自一人越过校园的红砖墙,绕过一块块碧绿的菜畦,走向冷水河:红艳欲滴的夕阳正缓缓坠下,鹭鸶翩翩飞过平野田畴,薄薄的雾霭浮起来,罩住烟树远村,然后是淡淡的一弯弦月升起来,在湛蓝的花穹撒下清凉的光辉……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上扯出了淡淡的乡愁。我想起了青绿的巴山蜀水,想起了嘉陵江汹涌澎湃的涛声,我在沙滩下久久地徘徊,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清的沉默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的忧伤。我不知道冷水河的源头在哪里,我只听说它发源于溶洞,是地下水,冷冰冰,所以叫做冷水河;我也不知道它流向何方,我只是凭着主观臆想,认定它先经芦家沟流入汉江,然后汇入长江,最后经东海融入太平洋,这是理论的路线,也是现实的途径,嘉陵江走的也是这条路径,它们在长江融为了一体,它们殊途同归。 这一结论却让我感到羞惭,异乡人的称谓立即变得矫情可笑。河流是一个整体,它拒绝人类用条块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那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强加给它的。事实上,水才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段,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河流只是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才能完成它的生命历程,海洋也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形态。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这是生存的智慧,是流浪的目的,也是河流的精神内核。真的,在大地上,我再也没有见过像河流这样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如此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存在了!我想,人类对于流浪的诱惑多半是源于远方的诱惑,他们看到河流流向不可知的地方,远方就成了希望和桃花源的象征,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流浪,走向远方。河流启动了人类的意识,遗憾的是他们只学会了流浪的形式而非实质,他们便只能无谓地颠沛流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疲惫而艰辛,却找不到生活的目的和方向;于是一代代人重复祖先的模样叩问苍天,问他们从哪儿来向哪儿去,可上苍能解决什么问题?何不去问问河流,河流会用感性的流动方式告诉人类:强大的生命源自强大的精神内力,内心的虚弱贫瘠必然会导致生命的衰竭。人类常常太看重物质的力量,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谁也不能否定物质的力量;而无形无踪的精神总是无法给急功近利的人带来直观的好处,它只会潜藏在平凡的身躯和褴褛的衣衫里。我感谢河流,感谢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那些流动的水,因为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的水,它们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此挣脱了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8.从全文看人类的“流浪”与河流的“流浪”其实质有什么不同?(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文章中后部有对“水”与“人”的辩证的思考。答案 河流的“流浪”,具有融合与包容的精神,使水由弱小的个体变成了强大的整体,获了强大的生命力。而人类的“流浪”,却是为了追求功利,因而不能实现个体的生命意识与整体的生存信念的和谐统一,从而导致生命力的衰竭。9.(1)本文第三段描写了冷水河的哪些特点?在行文上与下文有什么直接关联?(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倒数第二段提到“从此挣脱了世俗的枷锁”,其中“世俗的枷锁”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中的有关内容简要回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解答第(1)小题时,把第三段划分一下层次就易于答出。全句两个句号,一个分号,可以分成三个方面来分析。第(2)题中的“枷锁”的内容在第7段和第14段中。答案 (1)本文第三段主要描写了冷水河“瘦小”、“安静”,“荒凉却显出清秀和灵气”的特点;为下文描写异乡的景美和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作了有力铺垫。(2)①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②对物质的过度看重和追求。10.本文第七至十一段写了作者面对河流产生的独特感受,写了水的成长历程,高度赞扬了水的“生存智慧”。请联系全文分析写这些内容的作用和好处。(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从表达中心的角度来思考。答案 ①把“流浪”从空间的位移,提升到了心灵和精神的层面,暗示了文章的主旨。②揭示了河流“流浪”的实质,赋予“流浪”以深刻的哲理,增强了文章的理性成份。③紧承上文,表明了河流给“我”的启示;为后文写人类的“流浪”,突现文章的主题作了必要的映衬和有力的铺垫。1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本文开篇点出河流和人类的相似和不同,蕴藉含蓄;接下来引申出流浪的相关话题;最后指出人类只有彻底摆脱物质力量的束缚,才能最终走出在流浪意识上的迷误。B.本文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艺术表达技巧,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确乎达到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艺术境界。C.本文第五段说:“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上扯出了淡淡的乡愁。”这里的“美景”主要是指冷水河,作者正是从冷水河的流浪上,感悟到了自己漂泊的身世,才引出了“淡淡的乡愁”。D.本文第六段“臆想”冷水河的流经路线,并写到嘉陵江的流程,具体说明了河流通过“流浪”使水由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的生命历程E.结尾句“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中的“那里”从上文看,是指“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和“流动的水”,因为正是这些“河流”的“水”,才使“我”获得感悟和启迪,并找到了最终的精神归宿。解析 文章里面反对的是“人类常常太看重物质的力量”,而并不是像A项分析的那样“彻底摆脱物质力量的束缚”。C项,文章的第五段主要是写冷水河“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的忧伤”,而并不是主要写乡愁的。E项,“我永恒的故乡”不是指大大小小的河流,而是“挣脱了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答案 BD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