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敬业与乐业课件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敬业与乐业课件新人教版

ID:1152483

大小:3.16 MB

页数:42页

时间:2022-06-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单元展现思想风采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人各有志下面职业中你会选择?为什么?官员演员医生教师军人律师修鞋匠清洁工 你心目中的理想职业是什么?如果你没能如愿以偿,从事了自己并不喜欢的职业,你会怎样做?我们究竟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职业?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2.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3.初步学习论说文的要素、特点。4.演讲和口语特色的体会。教学目标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其师康有为共同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屈原研究》等均收入《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的一生 梁启超故居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背景资料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有优良的传统和校风。知识链接 议论文常识: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证方法: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议论文论据的两种形式:摆事实讲道理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驳论。事实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议论文常见的基本结构:一、提出论点:观点或看法是什么二、论证论点:为什么有这个观点或看法三、得出结论:联系实际谈怎么办比如:一、勤出成果二、张三因为勤奋获得巨大成功李四因为懒惰落得一事无成三、作为学生的我们要想成功就应勤奋学习 结构二:提出论题:提出议论的话题,议论的范围。论证分析:分析论题内容,论证说法做法对或错。得出结论,提出论点:如:提出论题:有些同学认为课外阅读可有可无论证分析:课外阅读重要,没课外阅读失败得出结论,提出论点:我们要重视课外阅读 旁骛  佝偻承蜩亵渎骈进强聒(qiǎngguō)(tiáo)(pián)(gōulóu)(xièdú)(wù)预习检测、掌握字词 亵渎:骈进:断章取义:安居乐业:心无旁骛:强聒不舍: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硬要啰唆个不停。聒,喧扰。轻慢,不尊重。并进,一起前进。词语理解 整体感知❀划出文中你赞同的观点和对你大有启发的语句。❀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请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则。2.在敬业乐业之前,有业是十分有必要的,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3.第一要敬业。4.朱子说“主一无适便是敬”。5.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1.什么是“敬”)(2.为什么“敬”)(3.怎么“敬”) 6.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7.第二要乐业。8.会从劳苦中找快乐。9.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10.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敬业与乐业(1)(2—8)(9)揭示全文论述的中心—敬业与乐业论述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总分总无业的害处和有业的必要(2-5)铺垫对现有职业应取何种态度(6-8)要敬业的原因和怎样敬业(6、7)要乐业的原因和怎样乐业(8)有业敬业乐业 主题思想这篇讲演稿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点,深入阐述了有业的必要性和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化的生活。 明确文体,质疑问难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3.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阐明这些问题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2.围绕这个观点,作者先后谈论了哪些问题?①有业之必要(2-5)②论述要敬业。(6、7)③论述要乐业。(8)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3.为证明中心论点,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举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论证)的方法。 ❀作者在论述“有业”的必要性时,列举了几条原因?第一: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必仰人鼻息。第二:使自己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聊烦闷。第三:使自己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第四: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品格和才能的锻炼。第五:事业上的成功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精神上的满足。第六: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摆事实讲道理(既举事例,又讲道理) ❀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①举例论证,②道理论证。分析:①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②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理道讲实事摆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敬业 什么是“敬业”?主一无适便是敬。——朱熹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作者是怎样论述“敬业”的必要性的?1.什么叫敬业?2.为什么要敬业?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朱子的话做理论论据列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事例论据引用《庄子》、曾文正、孔子和法国学者的论述做理论论据。 明确:1.解释“敬业”的意义:“主无一适便是敬”。——朱熹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论证)分析论述敬业的原因: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论述敬业的途径。作者认为敬业“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结合来论述。 练习:作者在论述“敬业”的必要性时,逐层提出了哪些问题?运用怎样的议论方法?1.什么叫敬业?2.为什么要敬业?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引用做论据列举作论据引用做论据理论理论事实朱子的话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庄子、曾文正、孔子和法国学者的论述 ❀小结: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什么是“乐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一:在工作中寻找快乐。二:在奋斗中感受快乐。三:在竞争中体味快乐。四:在投入中享受快乐。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四点原因)——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四点吗? ❀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明确:1.“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乐2.“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热情的乘务员快乐的邮递员 文章结构敬业与乐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2—8)(9)揭示全文论述的中心—敬业与乐业论述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总分总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1。全篇讲演词短句多,长句少,便于表达。2。口语多,明白如话,一听就懂。3。引用古代文句时,如果文字较深,就加以解释,化深为浅。4。多用设问、反问,引用名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的警句。语言特色 问题探究❀怎样理解“业”的含义?作者说:“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因此,文中的“业”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文章结尾作者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首先应该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其次对所做的事情要心生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忠实地把它做好;再次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要满腹牢骚,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评析质疑辩证人生课文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但也有人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你赞同哪一个说法?为什么? 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从现实的个人生活幸福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儒家)、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佛家)。而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职业分工的确有“尊卑”之别,任劳任怨地“敬业”未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与获得尊重;这时候,还要让职业卑贱者“敬业乐业”,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有维护既有等级秩序之嫌。立场不同,建议不同。 拿破仑的话也有问题:在一支部队里,元帅只能有一个,士兵却需要千千万,如果每一个士兵都不安心做士兵,都怀揣着元帅梦,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也大可怀疑。毕竟,社会所提供的“元帅”职位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大多数“士兵”想当“元帅”又当不成,人生岂不尽是一场失败?可见,两种说法适用的语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观也有区别。如果说,梁启超教导人们要安于本职、不可好高骛远,体现了隐忍而自敛的中国人生哲学,那么,拿破仑鼓励士兵要争当元帅,则是典型的西方个人本位的进取型、外向型人生观。 你“敬业”了吗?读完此文,你有何收获?在“敬业与乐业”方面,有什么新的认识? 看重学业,乐于学业,就会迎来丰收的季节!本课寄语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