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版】高二语文《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5A版】高二语文《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ID:1143826

大小:4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以及反思龚燕(20KK年12月18日)课前说明:本课涉及考点:(一)名句名篇背诵(二)诗歌鉴赏1、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学目的:1、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2、理解文中用典的作用,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当的愤概。3、学会怀古诗词鉴赏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东坡词豪放,有铁板铜琶之称,而有副对联是这么写的: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该对联写的是谁?辛弃疾。他的词作豪放奔放,与东坡同属豪放派代表词人;他对南宋朝廷的一片忠诚。我们齐读辛弃疾的简介,掌握相关文体知识。2、词人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其词题材广泛,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合称“苏辛”。辛词充满了誓复中原的爱国思想感情。著有《稼轩词》,又名《稼轩长短句》。3、老师补充: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经沦陷13年,其祖父曾为降金小官,时常对辛弃疾进行抗金的爱国主义教育,因此,抗战以收复中原成了辛弃疾一生最大的理想。但是,南宋朝廷却是“主和”的,苟且偷生于东南,这也就决定了“主战”的辛弃疾不可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辛弃疾的一首怀古古词,请打开课本39页,《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二|、新课:1、齐读词作,整体感受。毕,师正音。2、析题。永遇乐,词牌名,即词的曲调名称,它规定了词的句数,每句的字数以及音韵等。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所写内容。怀古思人,大多通过今昔对比,借古讽今。3、本词怀了什么“古”呢?请大家听朗读录音,迅速找到相关的人名。【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4、听朗读录音。5、让学生回答,词作中出现的人名: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6、作者登上北顾亭的时候,想到这些古人,源于他们经历的一些事情。请结合课下注解,大家讨论2-3分钟,用简洁完整的句子概括每个典故的内容(什么人、什么事)。毕,让学生回答,形成表格:人物故事简介孙权京口建都,败曹军,保卫家园。刘裕京口起事,建立政权,大举北伐,恢复中原。刘义隆草率北伐失败。拓跋焘击败宋文宗,瓜步山上建行宫(佛狸祠)廉颇老年廉颇有报国之志却不得重用。7、在诗文中,像本词这样,涉及过去的一些史实或者文字叫做“用典”。作者往往借用典故之暗示,委婉表达心声。自读课文,找到可以看出作者感情倾向的关键字词,先弄清楚作者对词作中的人和事的态度,再思考本词中5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声。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草草”“赢得”“仓皇”“可堪”“凭”字所蕴含的情感。指导朗读。学生回答后,总结得出板书:(1)孙权、刘裕: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2)刘义隆:借鉴历史,劝当朝者不能草率北伐(3)佛狸祠:对当朝者不图收复中原的不满(4)廉颇:以廉颇自况,苦闷悲愤8、用典是辛词的一大特色,典故的恰当使用可以使诗文情思隽永,含蓄深刻。用典: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者文字语言即为“用典”。用典好处:语言简练,内涵丰富。借用典故之暗示,委婉表达作者的心声。9、咏史怀古诗鉴赏要点:①弄清史实。什么人?什么事?②领悟感情。弄清作者对史实中的人和事的态度。正面的人物形象或事迹往往是表现作者的仰慕和赞颂之情。反面的则是批判和讽刺,对现实的警戒。三、拓展延伸:《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思考:《蜀相》中怀了那位古人?哪些诗句对应了史实?作者委婉地表达了怎样得情感?四、课堂背诵《京口北顾亭怀古》。五、课后作业:默写《京口北顾亭怀古》。教学反思:本节课按教学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从文中的典故入手,理解用典故的作用,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重点突出,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但是,有的环节突破得不够,比如有感情的朗读还是少了些,另外,整节课没有亮点,显得平淡。没有注意好幻灯片色彩的搭配,有的幻灯片自己不清晰。【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