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公开课 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登高》公开课 课件

ID:1129401

大小:0 B

页数:15页

时间:2022-06-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登高——杜甫 登高习俗知道少?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2)学会意象分析等情景交融的赏析方法。(3)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4)感受杜甫心系苍生、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学习目标 走进作者——杜甫(712-770)1、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2、出身书香门第,少有凌云壮志,7岁学诗,15岁扬名。3、20岁以后可分四个时期:“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困守长安,穷困潦倒;尽力艰危,创作成就很大;“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4、他孜孜以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却仕途不达,使他值不得神,梦不能圆。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艺术上形成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诗圣”。 背景介绍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55岁,这年秋天,诗人来到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望远,面对苍茫的秋景和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不禁感慨万千,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诗意,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千古哀情,悲秋绝唱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语言韵律屈折有力——顿挫之风 整体感知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凄楚、悲伤、痛苦、孤独、沉郁 2.诗歌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作者选取的景物有什么特点?1.《登高》这首诗哪联写景,哪联抒情?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这首诗首联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颌联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合作探究一—展开想象,探究意境]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急风—凛冽,凄冷。天高—苍凉,渺小,孤单。哀猿—哀伤,寂寞。清渚和白沙—冷色调,突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回鸟—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 3、质疑讨论:联系杜甫的彼时彼景,看到萧萧而下的落木和滚滚东逝的流水,诗人又会想到什么呢?落木萧萧---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慨;也许会加重乡愁,常年漂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合作探究一—展开想象,探究意境]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长河---①感到有些无可奈何。②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3、本诗的诗眼为哪个字?从哪里体现出了悲意?宋人罗大经评颈联十四字之间含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千愁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情感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合作探究二—入情入境,体悟情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悲 5.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如“诗人悲在重阳登台,倍思乡亲”。诗人悲在老年孤独,重病缠身。诗人悲在常年漂泊,孤苦无依。诗人悲在人生晚秋,壮志未酬。诗人悲在国运衰微,人生艰难。[合作探究二—入情入境,体悟情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悲国运衰微,悲漂泊之苦,悲壮志难酬。唉!怎一个“悲”字了得?总结 拓展延伸设想某一天,你与杜甫相遇在岳阳楼或者正陪伴着他一起在夔州登台,你想对他说什么?望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今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老人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这就是那个一生坎坷,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的杜甫,那个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的杜甫,那个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还挂念祖国兴衰的杜甫。同学们请记住这位伟大的老人。下面让我们一起饱含感情的朗诵一下《登高》。总结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