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课件2
加入VIP免费下载

《落日》课件2

ID:1119524

大小:1.92 MB

页数:38页

时间:2022-05-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扬善抑恶,激浊扬清——用事实说话 新闻的文体特征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新闻的基本结构:标题(正标、副标)、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新闻的要素:传统六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一句话新闻四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新闻的特点:时效性(迅速及时)、真实性(内容真实用事实说话)、可读性(语言简明)。 新闻的分类:广义上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题材,狭义的专指消息。消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六要素+经过)通讯:即通讯报道,它是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比较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工作、风貌的一种新闻体裁。特写:抓住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集中、突出的表现新闻事实、新闻人物和新闻主题。 1928年济南惨案1928年皇姑屯事件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2年3月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1935年“华北事变”1937.7.7“卢沟桥事变”1937.8.13八·一三事变1937.12南京大屠杀1938年进攻徐州、广州、武汉1938.10~1944对根据地大扫荡日军侵华史实1874年入侵台湾1894-7甲午战争11月大连、旅顺惨案1895-3占领辽东半岛4月《马关条约》年八国联军侵华年《辛丑条约》1914年占领山东1915年“二十一条”1925年五卅惨案1926年三·一八惨案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伤亡1800余万人,中国军队伤亡380余万人,财产损失1000多亿美元,我们的经济倒退了几十年…… 尸横遍野满目疮痍 日军在刺杀我们中国人! 日军残杀中国俘虏军人 731部队“食人魔窟”:将活人的肢体互换 被惨杀的中国人的头颅随处可见 至今仍受细菌战毒害的老人 血与泪,永志不忘! 落日朱启平落日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朱启平作为战地记者被派往日本横须架港现场采访,9月2日,他亲眼目睹中、英、法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仪式。其现场报道《落日》在《大公报》发表后轰动一时,被公认为是“状元之作”,后列为大学新闻典范教材。背景介绍 一句话新闻概括这个历史性时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1945年9月2日上午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国接受日本本人投降美舰“密苏里”号上 作者像是在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镜头来展现签字的过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每个片段既有机相连,又自成体系。本文使用小标题有何作用?研习文本本文用《落日》为题有何深意?这里有象征意义,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今天终于在世界人民面前低头签字投降,如同日落西山一样;日本侵略者当年侵略他国,其以“旭日东升”自喻的国旗,令人望而生恶,今天,它的“坠落”不仅大快人心,且透出作者的嘲讽之意 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故事”多余吗?文中除了顺叙外,还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选材应围绕中心。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故事”看似貌不相干,实则写出了日本投降后,胜利者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自豪,英武和威严,这些和“落日”相互对应,密不可分。插叙。如“重光一腿之失”、“九一八”等。充实内容,联系历史,感动人心 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其妙处。1、环境2、人物 1、环境(1)、开头第3段:“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舰着新衣,国旗飘扬,摩托欢歌,营造出欢乐喜庆的氛围,烘托出胜利者心中的喜悦。 (2)关于乐队:“白马故事”:“乐队不断奏乐,将领们不断到来”。“代表到来”:“八点半,乐声大起,一位军官宣布,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八时五十分,乐声又响彻上空,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到”,“不久,一位美国军官领先,日本人随后,……乐队寂然”。欢快的乐声只为胜利者而奏起,属于侵略者的只有沉默,而这沉默也是对侵略者的无声抗议和冷漠。 (3)关于“九点十八分”:“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这里或许是巧合,或许是有意安排,但作者巧妙抓住了这一点来借题发挥,追述历史,确实打动人心。 (4)代表到来:“全舰静悄悄一无声息,只有高悬的旗帜传来被海风吹拂的微微的猎猎声”。以静衬动,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氛围。(5)“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上小艇离去。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十一架超级堡垒排列成整齐的队形,飞到密苏里号上空,随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隆隆机声中,我正在数架数时,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架,顷刻间都到了上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鲜明的对比,一边是窘态毕露灰溜溜逃跑的敌人,一边是胜利者的雄姿。 2、人物(1)神态:人物的“笑”在文中多次闪现:“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这时他正笑吟吟地站在出入口,和登舰的高级将领们一个个握手寒暄”,“都是美国高级将领,他们满脸欢笑,说说笑笑”,“一时间,中国话、英国话、发音语调略有不同的美国英语以及法国话、荷兰话、俄国话,起伏交流,笑声不绝”,“军舰上传来一声轻快的笑声,原来是几个毛头小伙子水兵,其中一个正伸臂点着下面的梅津,在又说又笑”。笑是内心的喜悦,是胜利者的自豪,是对侵略者的蔑视与嘲笑。 (2)外貌:“第一个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他穿着一身洁净的哔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绶”,“只见中国代表身穿深灰黄军服;英国代表穿全身白色的短袖、短裤制服,并穿着长袜;苏联代表中的陆军身穿淡绿棕色制服,裤管上还镶有长长的红条,海军则穿海蓝色制服;法国代表本来穿着雨衣,携一根手杖,这时也卸衣去杖,露出一身淡黄咔叽制服;澳大利亚代表的军帽上还围有红边……” “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跷一拐,登梯时有人扶他”。胜利者盛装而来,可见对这一时刻的重视;侵略者肢体残缺,害人之人也在害着自己。 (3)动作“麦克阿瑟读到最后,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除帽放在桌上,斜身入椅,倚杖椅边”,“他签字时没有入坐,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昔日趾高气昂的侵略者,现在在胜利者面前毫无地位,真是莫大的讽刺。 无论是消息、通讯、特写,还是报告文学,一般都不出现记者的身份“我”,而本文不仅出现了“我”,而且不断写出“我”的感受,甚至评述。这样写会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现场感和真实感是新闻侧记尤为注重的。“我”出现在文中,成为整个事件的亲历人、见证人。这样,将“我”于当时当地所见、所闻、所感与报道融为一体,不仅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反而更增强了真实性。 “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的历史了。”联系现实考虑:你想到了什么? 靖国神社 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篡改历史教科书问题日本教科书强调,日本参与的历次战争都是由对方的挑衅和攻击引起的,属于“忍无可忍”的防卫举动;称中日历次战争责任都在中国,入侵亚洲各国是为了“解放”亚洲,“造福”亚洲;把太平洋战争美化成“从欧美列强的统治下解放亚洲,在日本领导下建设大东亚共荣圈”…… 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历史题该怎么考?日本高中历史教师给学生的题目: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战,19世纪打了日清战役(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和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在什么时候?可能的原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万一输了,输在什么条件上?请分析之。 学生答案: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上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和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这样就会增加我们的运油成本。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就需要与主力舰和驱逐舰一起出动,中国海军看到我们出兵,马上就会打仗。按照判断,战争可能爆发于公元2015年—2020年。所以,我们现在就要作好多华抗战的准备。 这种题目和答案太可怕了。撇开政治因素来看这道题,我们的历史教育就很有问题。翻开我们的教科书,题目是这样出的:甲午战争是在哪一年爆发的?签订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每个学生都努力做答案。如果我们一天到晚研究什么时候割让辽东半岛,什么时候丢了台湾、澎湖,赔偿二万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背得滚瓜烂熟,都是一大堆枯燥无谓的数字。那又怎样,反正都赔了嘛!银两都给了嘛!最主要的是将来可能会怎样!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为中华之复兴读书,否则悲剧还会重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