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自传》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老舍自传》教学设计

ID:1115772

大小:22.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5-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老舍自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老舍先生的风格2.了解本文的写作风格教学重点:1.老舍先生的风格2.本文的写作风格教学方法:感悟法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字词识记怙hu遂sui奠dian甚shen搁ge运用奖jiang贱jian凑cou赐ci悔hui2.词语理解发愤---决心努力发奋---振作起来运用----发愤二、老舍生平介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899年2月3日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家庭里。老舍7岁进私塾,10岁进市立小学,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受古典文学熏陶,开始用文言学习作诗和散文。1917年毕业后即任小学校长。“五四” 运动后,用白话文试作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陆续写出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3部具有讽刺、幽默、滑稽特色的长篇小说,提供了现代小说史上最早的讽刺性的长篇体制。1930年春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6年夏,老舍辞去教职,从事专业写作;完成了著名的小说《骆驼祥子》,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七七”事变,他离别妻子儿女,只身辗转去武汉、重庆,勇敢地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他特别重视话剧创作,1939年至1943年间,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的剧本就有《残雾》、《张自忠》、《归去来兮》等9部。1946年与曹禺赴美讲学,写完了100万字的巨著《四世同堂》的最后一部及其他作品。1949年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51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文革”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含恨自尽。三、文本研习1.文章共有两个自然段,每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介绍自己的家庭、求学、工作和业余爱好及性情特点等方面的情况。介绍自己著作情况,使读者感到作者的创作成果甚丰。2.第一段从内容上看,可以怎样划分层次?每层的内容是什么?  从内容上看,这一段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介绍姓名入手,写到自己求学为止。其中“三岁失怙”可见其凄苦;“无君”一词是其戏语,是其语言风格的体现。“孝爱老母”确实是其敬爱母亲传统美德的真实写照。所说“三百千,不求甚解”是其自谦之辞。“继学师范”是介绍其读书求学的真实情况。总的看来,这一层是写作者青少年时代的情况。  第二层介绍自己“壮年”之后,养家糊口、著书、结婚的情况。文中“糊口四方”中“糊口”一词,分明的体现出作者家庭经济状况的客观现实。“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这里面既有对客观现实的无可奈何,又有对待苦寒的乐观态度。后面继写的“发愤著书,……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内容含量很大,“发愤著书”可见其勤奋,也正是因为勤奋才有了丰厚的文学创作成果;“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是其创作态度的另一种说法。“博大家一笑”是其作品风格的表露,他正是在人们的笑声中表现了他创作的艺术追求,实现了他特有的创作价值。他的艺术化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确令读者发笑,然而在那笑声里人们受到了教育,在那笑声后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启迪,他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没什么了不得”一句朴素的话语,表现出作者虚怀若谷的宽大胸襟,谦逊谨慎的崇高品格。说孩子“狡猾可喜”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慈父形象。  第三层介绍自己的性情特点。从养花的有叶无花“亦不忍弃”,读书无所获“并不着急”,到教书作事认真而吃亏“亦不后悔” ,我们可以感觉到作者的执著性格和不图名追利的高尚品格。尾句“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表现出作者谦恭的态度和对自己高标准要求,努力追求新目标的良好心理品质。3.通过作者对自己的介绍,你认为老舍是个怎样的人?  根据自传所介绍的情况,可以看出老舍家境清贫,但不爱慕虚荣。勤于读书与写作,著述甚丰。为人仁厚、谦逊、豁达、开朗。4.概括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老舍以诙谐、生动、活泼的语言,回顾了自己40年的生活,不仅概述了自己的经历,而且写出了自己的个性,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勤于读写的,办事认真、为人谦逊孤傲的忠厚者的自画像。5.本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诙谐自嘲的语言是本文一个特色。其实老舍作品的语言就是诙谐幽默、俏皮活泼,也正是这一独特的语言风格,铸就了其作品在百姓大众中的形象,受到了人们,尤其是京城百姓的钟情拥戴,可以说他的作品广泛流传,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老少皆知。而本篇“自传”也写得这样如此诙谐俏皮,真是妙不可言。人们在亲切轻松的情境中读完本篇,一个活脱脱的“老舍”跃然纸上,你看“面黄无须”的描绘形象真实。养花、读书、作事的豁达的生活态度。创作小说要“凑成二十本”等都饱含着自嘲之意,充满了谦逊之情。  骈散结合的句式是本文的又一个特色。骈体文惯常以四字句、六字句出现,故人们称为“四六句”或“四六体”。其表达效果是骈偶韵味浓,读起来易上口。例如“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又如“闲时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与骈偶句式相衬,本文还巧用散句。其表达效果是亲切自然,读起来很随意。例如“没什么了不得”和“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从用词角度看,骈句多用文言,散句常用口语。两种句式相间,使得本文的文字既具变化性,又有趣味性,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四、布置作业: 本文与《鲁迅自传》相比,在选材和语言特点上,有何异同?参考答案:本文与《鲁迅自传》相比,在选材和语言特点上,有如下相同点:  (一)选材方面都是从家庭、求学、工作、创作等方面介绍个人情况;都是简略地记过程,而不进行具体描写;都用专门一段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较详细的介绍。   (二)语言特点方面均用语简洁,概括性强,未使用过多的形容性词语。  不同点是:  (一)选材方面《老舍自传》中对个人爱好有较多介绍,而《鲁迅自传》则无;《老舍自传》对未来有所展望,而《鲁迅自传》则无;《老舍自传》对个人简历无一处细写,均一笔带过,《鲁迅自传》则对家庭、求学、工作等情况分别各以一个段的篇幅进行了较为具体的介绍。  (二)语言风格方面《老舍自传》文言味较浓,《鲁迅自传》系流畅的白话文;《老舍自传》中大量运用了骈偶句,《鲁迅自传》则用的是错落不齐的散文句;《老舍自传》语言颇诙谐、多游戏色彩,《鲁迅自传》语言庄重、严谨,不带有游戏色彩。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