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与赞美诗》课件(上课用)复习进程汇编
加入VIP免费下载

《警察与赞美诗》课件(上课用)复习进程汇编

ID:1115026

大小:336.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5-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警察(jǐnɡchá)与赞美诗》课件(上课用)第一页,共10页。 明确:小说写了流浪汉苏贝六次故意犯罪,想进监狱度过冬天而未能如愿,而当他在赞美诗的感召之下想做一个正正堂堂的人时,却被警察送进了大牢。这个情节(qíngjié)充分说明美国社会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思考1:上述逻辑上的结论与当时(dàngshí)美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合?明确:现实中的美国社会(shèhuì)不是“人间天堂”。思考2: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根据小说内容能得出关于美国社会的什么结论?文本研习第二页,共10页。 明确:不繁冗。小说对苏比的遭遇写了六次,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反讽现实生存环境的恶劣程度更甚于监狱。监狱本是人们惟恐避之不及的不祥之地,而在苏贝眼里却成了一座可与任何旅游胜地媲美的安乐窝,这种目标的荒唐与追求的执着是一种对现实的带血的嘲讽;其二,意在从不同的角度展示(zhǎnshì)美国社会恶劣的生存环境(见下表),支撑“美国社会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结论。如果只写二三次,既削弱了苏贝执着追求荒唐目标的力度,也不能对美国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作全景式的展现,对美国社会作出“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结论就缺少强有力的感性材料,从而削弱小说揭示主题的讽刺性和深刻性。思考3:小说六次写苏贝故意犯罪的经历,是不是太繁冗?如果写了二三次后就写结局,不也同样可以得出(déchū)相同的结论吗?第三页,共10页。 手段结果所反映的社会风尚1到豪华餐馆白吃因衣着寒酸而被侍者拒之门外势利、冷漠无情2砸商店玻璃橱窗巡警对苏比的认罪不予理会执法者玩忽职守A3到普通饭馆白吃被揍一顿恃强凌弱、践踏人权4调戏妇女在警察眼皮底下被妓女缠住色情泛滥5在剧院门前“扰乱治安”警察以大学生庆祝胜利为由予以宽容执法者玩忽职守B6偷伞并侮辱(wǔrǔ)伞主人伞主人因“拾”伞心虚而不敢报警上流社会道貌岸然,品质低下7在教堂前听赞美诗(净化灵魂)被抓执法者玩忽职守C第四页,共10页。 分析: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一个“罪恶累累”的人竟一次次地被认定(rèndìng)为无罪,这出人意料的结局,使读者的心情由紧张而化为轻松,进而会发出微笑;而一个决定改过向善的人却遭逮捕入狱。两种荒谬的现象构成强烈的喜剧冲突,让人们不得不收起笑容,来思索这种荒谬背后的深刻内容,为非作歹者无人过问,有心从善者反进牢门。这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表现,主人公生活在那样的社会里,最终的结局必然是这样的。巧妙的情节安排充分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思考7:这篇小说在情节结构上有什么(shénme)特点?这种安排有什么(shénme)作用?第五页,共10页。 他为了过冬,不是去积极寻找工作,而是想到了不用付出劳动却不愁吃住的监狱,好逸恶劳的思想在他脑中是根深蒂固的;当然,他“性格高傲”、自尊,瞧不起那些以慈善为名的布施,反映出他有一种不可欺侮的傲骨;最后,苏比被教堂里传来的赞美诗所吸引,决心重新做人,说明上进心尚未泯灭。总之,他是一个不幸的流浪汉,他不幸的生活和反常的心理(xīnlǐ)、行为是社会带给他的,作者塑造这个人物,无论就其遭遇或心理(xīnlǐ)而言,都是为了讽刺揭露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对这个人的态度应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人物(rénwù)评价第六页,共10页。 既然是反映社会的弊端的,小说也是一部悲剧,但我们却找不到半点悲剧的影子(yǐngzi)。为什么?有何好处?因为小说的语言风格,体现在整篇小说的遣词造句之中。总的特点是“幽默”,即“语调轻松却又包含丰富意义的讽刺”。一是夸张。例如:苏比明白,为了抵御寒冬,由他亲自出马组织一个单人财务委员会的时候到了。“亲自出马组织一个单人财务委员会”,意为“靠自己解决个人生计问题”,这里夸大其辞,强调事情“迫在眉睫”。反过来也说明过冬问题在苏比眼里何等棘手严重。庄重严肃的语句中饱含着辛酸。         二是调侃。也就是说笑,讲“风凉话”。例如:吃完后他向侍者坦白:他无缘结识钱大爷,钱大爷也与他素昧平生。后二句本可说“他身无分文”,但却以说笑的方式表达这层意思:钱大爷无缘和他相识。语调看似轻松,实际上充满着贫困的无奈。第七页,共10页。 三是反语(fǎnyǔ)。也就是说反话。例如:杰克(霜冻)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霜冻对穷人是“无情”的,这里却说成“很客气”;霜冻到来之前先刮北风,这是对穷人的“警告”,这里却说成“打招呼”。反语(fǎnyǔ)更强调了穷汉苏比面临着即刻到来的严冬威胁。第八页,共10页。 苏比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而作者却以幽默的笔调了写他,“在幽默讽刺中隐藏着无可奈何的悲哀,强颜欢笑下包含着辛酸的眼泪”。苏比故意为非作歹共有六次,而在他顿然悔悟的时候却被警察逮捕了,这与前文看似矛盾而实则顺理成章的结局,让人在笑声里,总能品位出一种说不出的苦涩。比如当苏比被侍者赶出了的时候,把苏比描写成“象木匠在打开一把折尺”“一节一节地撑起来”这句对苏比的动作描写既令人发笑,又催人落泪。可以称做是“含泪的笑”。这种含泪的笑正是欧亨利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他常以辛辣(xīnlà)俏皮的讽刺使读者忍俊不禁,但笑过之后立即会体会到一种深沉的悲剧感,“含泪的笑”使读者在情绪在悲喜之间激荡,酸甜苦辣,冰炭置肠,感触至深。第九页,共10页。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zhīchí),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第十页,共10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