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与赞美诗
加入VIP免费下载

警察与赞美诗

ID:1114851

大小:637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2-05-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警察:维护生活秩序的社会安定的国家机器。赞美诗:宗教音乐净化心灵升华境界。警察+赞美诗=明确:一个国家在生活方面拥有维护正常秩序和社会安定的警察队伍,而在精神方面拥有净化人的灵魂的宗教音乐。从逻辑上讲,应很完美,甚至是“人间天堂”。 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分析苏贝的人物形象。2.分析小说曲折、巧妙的情节安排,欣赏“欧·亨利手法”的艺术特色。3.欣赏小说幽默风趣的风格,体味“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风格。4.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欧·亨利(1862—1910)是美国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曾被誉为“美国的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他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hē)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他一生留下数百篇短篇小说,其中《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等是享誉世界的优秀短篇小说,也是深受世界各国读者喜爱的短篇小说经典之作。《警察和赞美诗》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一篇幽默小说。 重点字词一、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引吭高鸣别墅游弋咫尺摇曳烜赫堆砌泥淖暗忖潜移掸去冬狩二、关注下列字形。蛰居罪孽嬉皮笑脸世外桃源扬长而去不名一文可望不可即打破砂锅问到底hángshùyìzhĭyèqìnàocŭnqiándǎnxuǎnshòu 一、自主学习1.概述故事情节,了解大体内容。2.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苏贝做了哪些努力?结果怎么样?说明了什么问题?3.什么是欧·亨利式结尾? 概述小说内容流浪汉苏贝在冬天来临之际,想方设法到监狱过冬,他六次为非作歹,却没有如愿。而正当他听到赞美诗受感化想重新做人时,却莫名其妙的被捕。为非作歹竟无人过问,有心从善却关进牢门。 情节梳理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各是什么?1.故事开端:(苏贝躺在麦迪生广场他那条长凳上——一个知趣的地方法官来安排),苏贝为逃脱严冬的威胁,筹划着怎样才能被捕入狱。2.故事发展:(苏贝离开长凳——他们却把他当作一贯正确的帝王),苏贝屡次惹是生非,都没有达到被捕入狱的目的。3.故事高潮:(最后,苏贝走到一条通向东区的路上——“那你跟我来。”警察说)。苏贝伫立于教堂外良心发现,决心重新做人时,突然被捕。4.故事结局:(小说最后一自然段),苏贝被判入狱三个月。 欧·亨利式结尾小说的结尾,笔峰一转,让主人公的命运起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变化,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体现了作者擅长的欧·亨利手法。这样的结尾在看似荒唐不合情理,却深刻地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和情节发展的逻辑性,收到了幽默的效果。其实,文章就是采用了“留白”的艺术手法,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的空间,这“不合常情”的精妙构思,正是作者的成功之笔。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下,美国现实生活里就是这样的颠倒黑白。美国的法律极其虚伪,深刻地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黑暗。 小说《警察与赞美诗》在结局安排上的作用?这样的结局安排新颖别致,给人以奇峰突起之感。从故事的结局和情节的发展,显然是相矛盾的,苏贝干了许多破坏的勾当,希望落入法网,而警察不理他;在他愿意改邪归正时,反倒被警察逮捕,判刑三个月,这“不合常情”的精妙构思,正是作者的成功之笔。这样写突出了苏贝愿望与现实的矛盾,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是非混淆,善恶颠倒的黑暗现实。巧妙的情节安排充分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诵读1-2段:环境描写的作用1作用:①为主人公的出场渲染了一种凄清、寒冷的环境,为苏贝营造了生活窘迫的氛围。②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③暗示了情节的发展:苏贝的冬居计划刻不容缓了,④同时从侧面刻画了人物,点明了苏贝在后文中六次为非作歹的缘由。⑤展示了美国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下层人们的痛苦生活。 诵读40-43段:环境描写的作用2作用:这时的景物描写紧紧扣住了文题中的“赞美诗“,极细腻地衬托了苏比此时的心情,展示了人物的心理变化。他不仅对人物的刻画起到了深化作用,同时也在结构上呼应了文题和情节。 品味语言1.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威尔岛监狱一直是他冬季的寓所。2.每天晚上,这里汇集着葡萄、蚕丝与原生质的最佳制品。3.杰克(霜冻)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4.苏贝站定了不动,两手插在口袋里,对着铜钮扣直笑。 4.警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抓苏比的?请从文中找出描写索比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苏比心理活动的层次。(1)庄严虔诚的赞美诗唤起他对一生中美好时刻的回忆“生活中有母爱、玫瑰、雄心、朋友以及洁白无暇的思想与衣领;(2)对堕落现实的憎恶——他憎厌”那堕落的时光,低俗的欲望,心灰意懒,才能衰退,动机不良“;(3)弃恶从善的决心——“要重新做一个好样儿的人”,“要重新振作当年的雄心壮志”,“要做个煊赫一时的人”。5.小说题目中,作者把“警察”和“赞美诗”放在一起,有什么深意?(题目的作用)(1)标题是小说情节的高度概括:小说描写的是警察和苏比的关系,赞美诗与苏比的关系。(2)标题是小说主题的集中体现:警察是法律的执行人,赞美诗是宗教的代名词,苏比是社会底层穷人的典型;小说揭示的是法律与穷人的关系,宗教与穷人的关系。(3)警察,维护生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国家机器;赞美诗,宗教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原本一个国家在生活方面拥有维护正常秩序和社会安定的警察队伍和在精神方面拥有净化人的灵魂的宗教音乐,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很完美的,甚至应该是“人间天堂”。但事实上在当时的美国社会“警察+赞美诗”却是──“人间地狱”。 7.小说在语言运用上有怎样的特点?这种语言特点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这篇小说语言最大的特点是“幽默”,幽默是一种语调轻松但却包含深刻意义的讽刺,它不同于一般的俏皮话,而是为内容服务的,它表现了作者对人物的情感倾向和事件的态度。小说中通过夸张、比喻、拟人、反语等修辞手法,来使语言达到幽默的艺术效果。有些幽默语言看似轻松,实则沉重。例如“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威尔岛监狱一直是他冬季的寓所。”这里用反语“好客”、“冬季寓所”,说得幽默轻松,实际上揭示了下层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境遇,蕴含着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的无限的辛酸。类似的例子在上文谈苏比的反常心理时已举过很多。有些幽默的语言直接讽刺社会现实,看似风趣,实则辛辣尖刻。如“每天晚上,这里汇集着葡萄、蚕丝与原生质的最佳制品。”作者不直接说出人物的身份,而用反语和借代的修辞手法,辛辣地讽刺了达官富豪们穷奢极欲的腐朽生活,与广大下层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悬殊,也揭示了苏比等下层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社会根源,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社会意义。 (二)巩固练习请结合修辞方法,品味作者的语言特色。1.一张枯叶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杰克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他在十字街头把名片递给“露天公寓”的门公佬“北风”,好让房客们有所准备。比喻:把“枯叶”比作“名片”;把树叶的飘落比作“打招呼”;把广场比作“露天公寓”;把北风比作“门公佬”。借代:以“杰克•弗罗斯特”代称“霜冻”;以“老住户”、“房客们”代称“流浪汉们”。拟人:“打招呼”,“递给”。反语:霜冻对穷人是“无情”的,这里却说成“很客气”;霜冻到来之前先刮北风,这是对穷人的“警告”,这里却说成“打招呼”。反语更强调了穷汉索比面临着即将到来的严冬威胁。2.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威尔岛监狱就一直是他的冬季寓所。“好客”是反语、拟人,嘲讽了美国的监狱里关了很多囚犯,而在监狱外面的流浪汉冬天里的处境反而不如在监狱中──幽默中包含了多少辛酸! 4.那警察急匆匆地跑去搀一位穿晚礼服的金发高个儿女士过马路,免得她被在两条街以外往这边驶来的电车撞着。3.苏比站定了不动,两手插在口袋里,对着铜纽扣直笑。借代,用铜纽扣借代警察,表现了苏比对警察的鄙夷和嘲弄。夸张,貌似风趣实则辛辣地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的警察忠心耿耿地为有钱人服务的阶级本质。5.吃完后他向侍者坦白:他无缘结识钱大爷,钱大爷也与他素昧平生。一是拟人,把钱戏称为“大爷”,二是钱币之“钱”与姓钱的“钱”谐音双关,三是还有回环的效果。如果再从用词方面看,“无缘结识”与“素昧平生”又是异字面反复,耐人咀嚼。这个句子译得很妙,比直译成“然后他向侍者泄露了即便是最小的硬币也跟他是素不相识的陌路人这一事实”显得又机智又诙谐,并且能较好地体现出汉语的风采情味。 小说在语言运用上有怎样的特点?这种语言特点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幽默、讽喻、夸张、反语、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荒唐和不通情理之处。欧·亨利在《警察与赞美诗》中,运用拟人、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塑造了滑稽搞笑又令人辛酸的索比,构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局,含蓄地揭露并评判了美国残酷的社会现实. 【拓展提升案】1、(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引出下文,为下文老头的奇遇蓄积动能。2、技巧:情节上,(1)小说在开头设置了悬念,引人入胜;(2)采用了摇摆的手法,一波三折,情节充满意外;(3)细节描写,有动作,肖像描写等;(4)结尾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5)巧合结构上:嵌套(故事套故事的手法)(4分,只要情节上答对3点即满分)3、原题好。理由:1、小说的情节主要围绕窃贼行窃事件展开;2、窃贼表明了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的身份,正是这些人物的身份特征构成了小说的巧合;3、此题更能体现小说的主题。以“旅途的奇遇”为题好。理由:1、此题设置了悬念,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题目是小说的线索,小说的情节主要讲的就是几个人物的旅途奇遇;3、奇遇是小说的主要情节,小说的主旨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奇遇”体现出来的。(5分,观点1分,陈述理由4分,合理即可)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