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辛弃疾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水龙吟 辛弃疾课件

ID:1114275

大小:587.5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2-04-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辛弃疾词两首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一、作者简介:(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历城人。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辛弃疾(21岁)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耿京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是义端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并斩了这个叛徒;二是亲率50骑兵,直逼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死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 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但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 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孝宗淳熙八年(1181)罢官。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铅山等地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起用,但都不长。 辛弃疾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 二、朗读 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江景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江景山景落日断鸿游子意境?修辞手法?深层含义?深层含义?“游子”指谁?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江景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山景落日断鸿游子修辞手法?深层含义?深层含义?“游子”指谁?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江景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山景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落日断鸿游子深层含义?深层含义?“游子”指谁?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江景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山景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落日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悲凉心情。断鸿游子深层含义?“游子”指谁?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江景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山景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落日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悲凉心情。断鸿喻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游子“游子”指谁?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江景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山景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落日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悲凉心情。断鸿喻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游子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江景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山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落日、断鸿、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人的动作找出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情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苦闷急切悲愤忧愤孤寂 总之,《水龙吟》借景抒情。上阕以江水、远山、落日、断鸿、游子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景象广阔而淡远的画面……词人由水写到山,由景写到人,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气象阔大。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当夕阳西沉,孤雁哀鸣,赏心亭上的词人,怎不对远在北方的故乡万分思念。怎能不将其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看了又看,悲愤地拍打起亭子上的栏杆呢?然而,这一切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三、典故赏析:1、张翰——“尽西风,季鹰归未?“作者写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西风吹来,很想吃家乡吴中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便立即弃官还乡。像这样轻易地挂冠离职,辛弃疾是做不到的。2、许汜、刘备——“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写三国时的许汜不关心天下大事,只想着买田置产,作者更不屑那样去做。在这里他要说明的是:自己既不愿弃官归隐,又不肯去追求享受,他决定要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到底。3、桓温——“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说明自己心中怕的是时光如流水般飞逝,人也会在饱经磨难之后很快地老去。他想到岁月催人老,报国壮志难以实现;想到自己的苦恼并没有人能够理解,就不禁掉下了英雄之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张翰:念鱼归隐许汜:谋取私利刘备:雄才大略桓温:时光流逝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张翰:念鱼归隐-乡思、仇恨、激愤许汜:谋取私利刘备:雄才大略桓温:时光流逝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张翰:念鱼归隐-乡思、仇恨、激愤许汜:谋取私利刘备:雄才大略-为国为民桓温:时光流逝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张翰:念鱼归隐-乡思、仇恨、激愤许汜:谋取私利刘备:雄才大略-为国为民桓温:时光流逝-控诉当朝、哀叹虚  掷年华、报国壮志难酬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四、情感体会:《水龙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正值壮年的词人,慷慨激愤,拍遍栏杆,忧愤难泄,恨恨地唱出:“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词人为山河破碎、朝廷偏安贪逸而愤激落泪。为自己飘零失所、年华流逝而伤感落泪。为壮志难酬、且又无人理会而寂寞落泪。 “辛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白雨斋诗话》(一)从写景入手,意境开阔,情景交融。(二)通过历史典故,层层推进,自然而贴切,深沉而含蓄。(三)采用白描、反衬的手法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五、《水龙吟》艺术特色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六、扩展阅读上阕写元宵节灯火辉煌的热闹景象;下阕写经过反复寻找,终于在“灯火阑珊处”发现了意中人的惊喜感情。而这位意中人是厌恶繁华、自甘寂寞的美人。这正是词人虽政治失意,却不与那些庸人同流合污的品格的反映。故梁启超评之为“别有怀抱”。此词乃辛弃疾婉约词之代表作。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