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3《清平乐·春归何处》精品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13《清平乐·春归何处》精品课件

ID:1113276

大小:574.5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2-04-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课前检测(jiǎncè)第一页,共26页。 二、导入第二页,共26页。 清平乐黄庭坚第三页,共26页。 三、学习(xuéxí)目标第四页,共26页。 四、探究(tànjiū)互动第五页,共26页。 作者(zuòzhě)简况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又号山谷道人。与张耒(lěi)、秦观、晁补之有“苏门四学士”之称。世号“苏黄”。工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xiūzhuàn)神宗皇帝的“实录”。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艺术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第六页,共26页。 写作(xiězuò)背景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wǎnnián)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第七页,共26页。 朗读(lǎngdú)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wúrén)/能解,因风/吹过/蔷薇。第八页,共26页。 翻译(fānyì)春归何处,寂寞(jìmò)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寂寞:清静,寂静无行路:没有留下(liúxià)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唤取:换来。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第九页,共26页。 翻译(fānyì)春无踪迹(zōngjì)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百啭:形容黄鹂宛转(wǎnzhuǎn)的鸣声。啭,鸟鸣。解:懂得,理解。因风:顺着风势。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白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第十页,共26页。 【思考1】这首词的题材是什么?惜春【思考2】全文的线索(xiànsuǒ)是什么?寻春:自行寻春——请人唤春——询问黄鹂【思考3】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第十一页,共26页。 1.“寂寞”表达什么感情?惜春之情。2.“唤取归来同住”表达什么感情?希望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作者在这里以人格化手法(shǒufǎ),赋予春天生命。词文理解(lǐjiě)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xínɡlù)。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第十二页,共26页。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1.为什么“问取黄鹂”?因为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它也许能得知(dézhī)春天的讯息。2.“因风吹过蔷薇”有什么含义?蔷薇在夏天开花,夏天已经来了,春天确乎回不来了。第十三页,共26页。 五、当堂(dānɡtánɡ)巩固第十四页,共26页。 评品赏析(shǎnɡxī)【鉴赏(jiànshǎng)1】这首词写春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运用(yùnyòng)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在“归”、“行路”、“唤取”、“同住”、“踪迹”等词语上。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第十五页,共26页。 【鉴赏2】词人(círén)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思春(sīchūn)(归何处)惜春(无行路(xínɡlù))唤春(归来住)问春(知踪迹)解春(蔷薇开)惜春(不复归)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第十六页,共26页。 【鉴赏3】感情的变化(biànhuà)反映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此词为惜春之作,全词以清新细腻的语言(yǔyán),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yǒurén)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第十七页,共26页。 六、课堂(kètáng)小结第十八页,共26页。 这是一首构思新颖、格调清奇的春之短歌。上片以发问起调。作者没有描写落花流水春残景象,也没有表现悼红惜绿的伤春情怀,只由问春而至寻春,其徘徊寂寞之情态,希冀驻日回景之衷肠已跃然纸上。下片以反诘句承接,将上征下痴语奇想轻轻宕开,而将惜春寻春之情,引入更奇妙的境界,黄鹂是春天的使者,她或能知道春天的踪迹。何不住问之?但人情鸟语难通,寻春愿望终成泡影。不仅春之芳踪仍无处寻觅,且黄鹂也乘风振翼,一去无迹,眼下只有(zhǐyǒu)春去夏来,蔷薇花开,词人的一腔芳菲之思,亦随鸟飞春尽而不知所终。第十九页,共26页。 思路(sīlù)清平乐由现实(xiànshí)到幻觉由幻觉(huànjué)到现实思春(归何处)惜春(无行路)唤春(归来住)问春(知踪迹)解春(蔷薇开)惜春(不复归)惜春第二十页,共26页。 七、课后作业(zuòyè)第二十一页,共26页。 1.词中描写的春日景物较少,只选了“黄鹂”和“蔷薇”,他们在作者表达(biǎodá)惜春之情时起到了什么作用?黄鹂常伴着春天出现,黄鹂婉转鸣叫于花间枝头,增添了春天的色彩;无人能知,问取黄鹂亦无解,黄鹂因风而飞,这又增添了词的情趣。蔷薇花开,渲染了景色之优美怡人,也说明夏已来临,这就给寻春不懈的词人以提醒和明示:夏天已到,春天是回不来了。这样,不但丰富了词的内容,而且使词味更为(ɡènɡwéi)隽永。第二十二页,共26页。 2.《清平乐》中是如何(rúhé)表现“惜春”主题的?这首词不是由暮春残景引出惜春之情,而是开门见山(kāiménjiànshān)写“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引出“寻春”之奇思妙想,从似有人知的希望到仍无踪迹的失望,从问取黄鹂的期望到无人能解的绝望,寻春的失败之中包孕了无尽的惜春之情。这首词的妙处就在于不言“惜春”之情却表现得微妙曲折、淋漓尽致。第二十三页,共26页。 3.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题。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xiǎngxiàng)与联想,是此作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第二十四页,共26页。 黄庭坚词的特色(tèsè):平淡朴实 ,委婉含蓄构思新奇巧妙多转折而层层深入第二十五页,共26页。 第二十六页,共26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