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ID:1112968

大小:13.4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4-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定风波》导学案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六中学胡珊一、助读资料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一生有三起三落。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间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罪,即“乌台诗案”下狱,被释后,谪贬黄州。(一起一落)元祐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祐四年,出知杭州。(二起二落),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颖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革新。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这次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三起三落)。直到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2、苏轼坎坷的一生有这样两句诗形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学识广博、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无所不通,他是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苏轼的人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是他并没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3、“归去”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归去”是否相同?苏轼362首词赋中,归字出现105多次。他要归向何处?(1)归朝廷。苏轼年少时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这一点从他父亲给他们兄弟二人取名上就可以看出来。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因此在苏轼的一生中,都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归田园。他自己比较喜欢老庄的作品,不自觉也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的无为非凡,又使他淡泊名利。所以他每到一处,都能敞开胸怀,尽情走进深山,寻找一种解脱,在山水间淡泊名利,皈依心灵。(3)归佛门。自己取名东坡居士,和佛印等人的交往较密,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佛家的静达圆通,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4)“归去”——回归自我精神家园。他汲取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能够以儒家思想担纲,以道家思想养气,以佛教思想超脱。使得他在顺境与逆境的变更中,在入世和出世的交互中,在儒 道佛的碰撞中,得到了融汇、统一,达到天趣洋溢,生机浩然,超然无景,自足完满的人生境界,以一种赏爱的态度去应对人生的风雨。  二、理解词的大致意思三、学习小序小序中交代了哪些内容?四、学习上片部分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词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 2、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3、赏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1)雨是什么样的雨?何以见得?(2)作者在疾风骤雨中“吟啸徐行”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                        4、赏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1)竹杖芒鞋真的轻胜马?为什么作者觉得它轻胜马? (2)“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什么意思? (3)“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 (4)这的风雨单指自然界的风雨吗?(5)“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五、学习下片部分1、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刚刚还急风骤雨,现在却斜照相迎给我们什么人生启示呢? 2、赏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晴”和“雨”分别喻指什么?(2)作者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想表达什么?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