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体育课1教案 语文S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五年级语文下册 体育课1教案 语文S版

ID:1109240

大小:26.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4-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体育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体育课》是语文S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要对学生进行自强不息等方面的美德教育,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内容,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他们的精神,从中受到启迪。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设计理念】课堂上,以疑促读,以读为主,边读边想,边读边议,抓住关键句段进行品词析句,深入文本,了解人物特点,读懂课文,从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在感知中揣摩,在揣摩中领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4.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准备】1.进行课前预习,读通课文,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2.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找来《爱的教育》这本书读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课吗?为什么?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一节充满爱和感动的体育课。(板书课题齐读)2.学生质疑,师梳理问题。(问题预设:体育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节体育课?……)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导书写,要求把字写得正确、美观、规范。重点指导“膝”、“憋”两个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指导学生从原因、经过、结果入手简练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整体感知。(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体育课》。(板书课题齐读)(二)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二、顺学而导,深入文本。(一)解决“体育课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的问题。1.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自读课文,思考相关的问题。2.读中品词析句,引导体会涅利爬上横木顶上的困难之大。(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爬上横木的同学名字以及描述他们爬横木的语句。(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出示相关的语句。(3)反复朗读句子,引导学生读有发现。(4)学生抓住有关语句和在对比中进行交流体会。(5)指导朗读。3.读中品词析句,引导体会对涅利的认识。(1)涅利那么瘦弱,他为什么能爬上横木顶?(2)同桌讨论后再交流。(3)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 老师和同学关心、鼓励涅利的语句。(4)反馈交流。(5)教师出示描述涅利爬上横木顶这一过程的语句,学生边读边联系上下文体会:涅利是个怎样的孩子?(6)学生交流。(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自信、自立、努力、坚强、锲而不舍……)(二)解决“体育课后发生了什么事情?”的问题。1.读中品词析句,引导体会大家是如何赞扬涅利的。(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赞扬涅利的句子。(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出示相关句子。(3)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上这些语句夸一夸涅利。(4)拓展思维:同学们,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你想对涅利说些什么?(学生自由抒发对涅利的敬佩和赞叹之情。)2.读中品词析句,引导体会对涅利母亲的细节描写。(1)听到这么多赞扬涅利的话语,涅利和他的母亲感受如何呢?自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指名反馈。(3)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对涅利母亲细节描写的语句。(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出示相关句子,引导学生重点研读:①为什么“每说出一个字,都让她费了很大的劲儿?”②涅利的母亲怕同学们会怎样?③为什么涅利的母亲低着头从学校外面走过去,不敢往学校这边看?(5)引导学生抓住母亲对孩子的爱进行交流汇报。三、回归整体,升华认识。(一)围绕板书,说说体育课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而明白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二)教师小结。1.归纳本节课的学习方法。2.激发学生勇敢、快乐的面对生活。四、布置作业1.推荐读《人生更短的东西》和《快乐生活的哲学》两篇文章。2.写读后感受。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