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06 魏公子列传检测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06 魏公子列传检测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ID:1101100

大小:1.25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2-04-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魏公子列传夷门歌     王 维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生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内容赏析】此诗题材出自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故事,但有创造性的变动:故事主人公由魏公子无忌(信陵君)变为夷门侠士(侯嬴),从而使这首诗成为对布衣之士的一曲赞歌。从艺术手法上看,把二千余字篇幅的史传改写成不足九十字的小型叙事诗,对题材的重新处理,显示了诗人炉火纯青的剪裁和提炼艺术。[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安釐王(xī) 侯嬴(yínɡ) 昭王薨(hōnɡ)执辔(pèi)譬若(pì)馁虎(něi)矫杀(jiǎo)骄矜(jīn)嚄唶(huò)(zè)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俾倪”同“睥睨”,眼睛斜着看,含有高傲之意)(2)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同“向”) (3)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同“锤”,古代一种形状如瓜,带柄的击杀武器)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将(2)下(3)独(4)存(5)故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仁而下士(名词作动词)居于……下(2)朱亥袖四十斤铁椎(名词作动词)藏在衣袖里(3)椎杀晋鄙(名词作状语)用锤子(4)皆谦而礼交之(名词作状语)按礼节(5)北救赵而西却秦(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6)公子乃自骄而功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功劳(7)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动词作名词)救兵(8)公子从车骑,虚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9)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立(10)北救赵而西却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11)侯生乃屏人间语(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避(12)能急人之困(动词的为动用法)为……着急(13)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怒(14)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急事(15)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形容词用作动词)傲慢地对待(16)臣修身洁行数十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洁(17)公子从车骑,虚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空着(18)公子怪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古义: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2)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古义:性情谨厚、有德行的人。今义: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年高有德的人。(3)过客以观公子古义:拜访客人。今义:过路的客人;旅客。(4)公子颜色愈和古义:脸色。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嬴乃夷门抱关者也。(判断句)译文:我只是个城东门的看门人。(2)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判断句)译文:魏国的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同父异母的弟弟。(3)此五霸之伐也。(判断句)译文:这是春秋五霸的功业啊。(4)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被动句)译文:我还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5)而如姬最幸。(被动句) 译文:(在妻妾中)如姬最受宠爱。(6)何功之有哉?(宾语前置句)译文:有什么作用呢?(7)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宾语前置句)译文:我去他那里,恐怕他不会听从命令,必定要把他杀死,因此我难受得哭了。(8)请救于魏。(状语后置句)译文:向魏国请求救兵。(9)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译文:公子能帮助别人解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呢?(10)留军壁邺。(省略句)译文:叫他停止进军,把军队留在邺城扎营驻守。(11)欲以观公子。(省略句)译文:想借此观察公子的态度。[常识·速览]战国四公子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嫡长子,预定继承君位的,称“世子”,其他的儿子称“公子”)。门 客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这是个知识分子阶层。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奔走四方。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 [整体·探究]1.本文主要突出了信陵君的什么思想品格?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案】 本文主要突出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思想品格。(1)关于“仁”:①知侯生家贫,欲厚遗之;②急赵之困,计不独生而令赵亡;③闻侯生“不听,可使击之”而泣;④勒兵,令三种人归家。(2)关于“下士”:①虚左自迎侯生;②数请朱亥;③辞决侯生后,省悟出自己“有所失”,而复返问计于侯生。2.关于侯嬴在信陵君到达晋鄙军之日向着北乡自刭一事,应如何理解?                                                                                                                                                【答案】 第一,战国时,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己者死”。信陵君能“仁而下士”,且“待侯生者备矣”,侯生就会成为“为知己者死”的士。文中朱亥说:“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就是当时这一道德观念的反映。第二,是侯生为激励信陵君,坚定他的意志而为。因为当初侯生一讲出“夺晋鄙军”的计策,信陵君就哭了。晋鄙是为国领兵在外的大将,下决心杀了他是要有很大决心支持的。侯生可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坚定信陵君的夺军信心。第三,也有人认为侯生为信陵君出谋窃兵符杀晋鄙救赵国,此计客观上救了赵国,也保住了魏国,但对魏王毕竟是欺君之举。欺君是不忠的,作为洁身自好的侯生,为保住自己的声誉,也会自刎的。3.信陵君为了怜“姊”而牺牲魏国的利益,能算得上“义勇”吗?                                                                                                                                                【答案】 六国对付秦国的基本策略是“约从离衡”, 赵国“请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实际上都是“约从离衡”,维护了六国的根本利益。六国唇齿相依,一荣皆荣,一损俱损,虽然信陵君窃符救赵,从主观动机上说,为的是怜“姊”,但是,在客观效果上“却秦存赵”,遏制了秦并吞六国的野心,信陵君窃符救赵而存魏乃至六国,这应当是“义勇”的表现。相反地,如果六国的国君都像魏王那样,在强秦面前“恐”而“持两端以观望”甚至于“赂秦”,那么“从散约离”,丧权辱国,那才叫不仁不义。4.信陵君门下食客三千人,为什么专写侯嬴一人?                                                                                                                                                【答案】 此传是写信陵君的,要突出他的历史功勋,这功勋是在侯生帮助下取得的;而信陵君结交侯生、问计于侯生又最能体现他“下士”的作风。5.本文在写作上体现出了哪些特点?                                                                                                                                                                                                                        【答案】(1)典型材料的选择。信陵君一生功勋,全在救赵却秦,这功勋是在侯生帮助下取得的;而信陵君结交侯生、问计于侯生又最能体现他“下士”的作风。本文正是选择了这两件最典型的材料。(2)烘托手法的运用。一是以人物烘托人物:以侯生之故作傲慢烘托信陵君的谦恭;以侯生“北乡自刭”、朱亥效命烘托信陵君之“能得士”;以魏王“持两端以观望”烘托信陵君能“急人之困”。二是以事件烘托人物:以信陵君虚左自迎侯生和“宾客皆惊”烘托侯生的不同寻常;以平原君之急切望救、魏王之观望、信陵君之欲赴秦军烘托侯生巧设奇谋。(3)通过神态、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如侯生“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公子“执辔愈恭”“颜色愈和”……寥寥数语,便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局部·探究]研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完成下面的题目。1.侯嬴为什么不在信陵君辞决时献上计策,而一定要让信陵君去而复返才献计?                                                                                                             【答案】 信陵君以大队人马过夷门,顺便辞决侯生,并无问计之意,作为门客不能主动干预;此时耳目众多,不便说出;此计关乎多人性命,干系重大,故不可轻易说出;若轻易说出恐不能引起信陵君的重视;侯嬴料定信陵君心中有憾,必定去而复返。2.翻译下列句子。(1)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译文:                                                                        (2)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译文:                                                                        【答案】(1)我对待侯先生算是够周到的了,天下无人不晓。(2)如今有了危难,想不出别的办法,却要赶到战场上同秦军拼死命,这就如同拿肉去投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作用呢?3.上题“何功之有哉?”一句翻译方法比较特殊,从语法角度分析,这是一种什么句式?                                                                        【答案】 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1.定义: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2.一般规律:宾语前置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种情况。(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在这类句子中,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判断这种类型的句子的关键是看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2)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4)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意思是“亚父面向南坐。”   eq\f( 公子  再拜,    因问。,公子连着两次向侯先生拜礼,进而询问对策。) eq\b\lc\[\rc\](\a\vs4\al\co1(数(shǔ):计算。以:介词,在;后一个为目的连词,来。,北乡:面向北方,乡,同“向”。自刭(jǐnɡ):刎颈自杀。)) 谦谦公子魏无忌魏公子为人仁爱宽厚,士人无论能力大小他都谦恭地、有礼节地同他们交往,从不因自己富贵而慢待他们,因此归附于他的有三千多门客,也因为公子的贤德,其他诸侯国十几年不敢攻打魏国。秦国攻打赵国时,魏公子窃符救赵,并留在了赵国,赵孝成王为了感激他,想把五座城邑封赏给他,他听说后就开始骄傲自大,居功自傲。门客中有人劝谏他:公子对别人的恩德应该忘掉,不要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公子立刻责备自己,无地自容。当赵王来迎接他时他表现得非常谦恭有礼。魏公子因谦虚恭敬、礼贤下士,才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而他的知过能改,则表现出君子的宽广胸怀。【应用角度】 本素材可用于“谦虚是一种美德”“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帮人就是帮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命题、话题或材料作文中。“限韩令”与文化不自信无关 近日,一则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限制韩国明星在中国国内演艺活动的消息被疯狂传播,传言称,“限韩令”的内容包括影视剧拍摄、综艺节目、演唱会、见面会以及各类广告代言活动。尽管目前暂时没有任何官方渠道证明“限韩令”传闻属实,但其引发的“蝴蝶效应”却不容忽视。即使国家广电总局真的颁有这道“限韩令”,其实也是极为正常的。“限韩令”与某些网友所说的我们存在“文化不自信”心理无关,与国际社会通常采用的经济制裁手段有关。美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是冷战结束以来涉及地区安全战略的最严重的事件,打破了地区战略平衡,严重侵害了中国等国家的安全利益。反击“萨德”是东北亚其他国家出于地区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考量。反击“萨德”就必须对韩予以经济制裁,而韩国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都倚重中国,“限韩令”便是从文化上制裁韩国。【媒评文摘】 在“韩流”大举进军中国、韩星大肆捞金已成普遍现象的当下,不管是从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制裁角度,还是文化娱乐产业健康发展角度,我们都需要一道“限韩令”,给中韩文化娱乐合作降一降温。——中国青年网现代门客PK古代门客提起门客,人们脑海中大多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如侯嬴、朱亥等为了道义的侠义客,如吴起、庞涓等的客将;像苏秦、张仪或荀子一般的文士;抑或是一群会些雕虫小技、混吃混喝的“食客”。但时至今日,社会上又出现了“门客”这个群体,而且涉及范围更加广泛。让我们揭开他们的神秘面纱,来一场新老门客间的PK。PK1:目的不同各具特征在中国古代,大多数门客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依靠主人的权势,追求人生的荣华富贵,进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那些落魄的贵族弟子或怀才不遇的底层贫民们便极尽各自之能,通过博得主人的欢心,以求得日后的利禄和功名。他们中有为求将位而杀死齐籍妻子以取信鲁国的吴起,有伪装得罪出走而杀死老婆孩子的要离,有出于妒忌害死同学韩非子的李斯,有诈骗钱财引诱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药并引来“焚书坑儒”之祸的方士等等不一而足。强烈的目的性加上浓重的个人私欲,构成了旧门客的基本特征。现代门客来源更是多样化。有诗书满腹的文人才子,有社会经验丰富的江湖老生,还有在某方面有所擅长的各界人士,甚至是一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一旦他们身上的某些方面吸引了“东家”,就有可能成为他们的新门客,从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而自己需要做的也仅仅是继续发挥自己在某方面的特长,既是自己爱好又兼顾生活,何乐不为?PK2:生活态度大相径庭 古代的门客大都与政治密不可分,不论是为了金钱地位还是其他,很多都充当着左膀右臂的角色,且结果多少带着“悲剧”色彩。要么是穷尽一生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要么是不断易主却一生也得不到赏识,只落得武门客捐躯沙场,文门客抱憾而终。悠闲自在是新门客的生活方式,这也是老门客所不能企及的。如今的门客大都是一些富人为了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而网罗的。他们可能在书法绘画上造诣颇深;可能对古董古玩有独到见解;也许是精通风水占卜之能事,而生意人又很在意这些方面。这些现代门客一般生活充实也很闲适。而每个东家在挑选门客时侧重点很明确,一般一个领域只选择一个人作为参谋,这样也避免了旧门客时期出现的相互倾轧现象。PK3:环境不同收入有高下在古代,门客间的收入也是各有不同的。那些鸡鸣狗盗之士仅仅是满足于温饱,只要能混吃混喝不被赶走就大呼快哉,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其他收入,生活上多少显得窘迫。而那些志得意满的门客,由于自身存有优势,可以对东家开出一些条件,一般也会得到满足。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先为“食无鱼”,继为“出无车”,后为老母无人赡养三次弹剑而歌。有些门客除了要求丰厚的物质待遇外,还需要主人在精神上也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类门客要求颇高,生活境遇也很好。现代门客相比古时“同行”们的收入要优越许多。如今京城的一些门客大都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独立小院、出入有车、衣食无忧;他们一般定期就会收到“东家”给的各种费用,有些进行艺术鉴赏的门客还经常跟随东家出入高级场所,并且享受很奢华的生活。一些老板也很信任自己门下的门客,在门客所熟悉的领域里,往往都是门客就可以拿主意,当然这些门客的收入是相当可观的。【精要赏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的“门客”产生。中国现在的门客也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很多是家族制,根本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但又需要一些方面的人才,所以反求于大学教授兼职或者包养江湖术士,应该说是一种没有效率的非市场化行为,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导学号:09592065】 A.直上载公子上坐B.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C.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D.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解析】 A项,“坐”同“座”;B项,“乡”同“向”;C项,“椎”同“锤”。【答案】 D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臣修身洁行数十年B.公子从车骑,虚左C.能急人之困D.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解析】 A项,洁:使……高洁,使动用法;B项,使……空着;使动用法;C项,为……着急,为动用法;D项,使……站立着。【答案】 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09592066】A.①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②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B.①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 ②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C.①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②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D.①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 ②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解析】 A项,动词,做/动词,难为;B项,介词,在/介词,从;C项,介词,在/介词,因为;D项,副词,于是,就。【答案】 D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赞:称赞B.此五霸之伐也伐:功业C.而公子亲数存之存:探问D.谢客就车谢:辞别【解析】 A项,“赞”应为“引见,介绍”的意思。【答案】 A 5.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09592067】例句: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A.请救于魏B.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C.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解析】 例句与B项,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状语后置句;C项,被动句;D项,定语后置句。【答案】 B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导学号:09592068】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子妄人耳       妄:无知妄为B.乃装为去装:穿上衣服C.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走:跑D.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信:诚实【解析】 B项,整理行装;C项,使……败逃;D项,相信。【答案】 A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乃行金万斤于魏B.夫人具以语平原君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C.魏王日闻其毁日夜出兵东伐魏D.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解析】 C项,日:每天,一天一天地,名词作状语。A项,前者的意思是“竟然”;后者的意思是“就,于是”,表承接的连词。B项,前者义为“把”,介词;后者相当于“来”,表目的关系的连词。D项,前者是“使者”,名词;后者义为“假使,假如”,表假设关系的连词。【答案】 C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魏公子听说有两个隐士分别躲在赌博馆和豆浆店里,就想见见他们;可这两个人瞧不起公子,不愿见面。但公子还是找到其中一人,两人一见如故。B.面对平原君的鄙视,魏公子用假装要离开赵国的办法迫使平原君很快向他道歉并坚决挽留;除此之外,魏公子还特别能借题发挥,善于宣传自己,以至天下有本事的人都纷纷前去投靠。C.毛公、薛公的成功劝谏,最终成就了魏公子忠君报国的美名,同时也充分说明魏公子“仁而下士”赢得了人才们的忠诚。D.魏公子之所以最后被免去上将军一职,从根本上讲是秦国的反间计太厉害,太巧妙,以致“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解析】 A项,“有两个隐士分别躲在赌博馆和豆浆店里”“这两个人瞧不起公子”“公子还是找到其中一人,两人一见如故”均与原文不符。B项,“装”应是“整理行装”,“特别能借题发挥,善于宣传自己”也无文字依据。D项,“ 从根本上讲是秦国的反间计太厉害”错误。【答案】 C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译文:                                                                        (2)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译文:                                                                        (3)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译文:                                                                        【答案】(1)凭我这么个人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要我呢,现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看作是羞辱,平原君这个人不值得结交。(2)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诸侯,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3)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把秦军打得大败,使秦将蒙骜败逃。【参考译文】公子听说赵国有两个有才有德而没有从政的人,一个是毛公,藏身于赌徒中,一个是薛公,藏身在酒店里,公子很想见见这两个人,可是这两个人躲了起来不肯见公子。公子打听到他们的藏身之地,就悄悄地步行去同这两人交往,彼此都以相识为乐事,很是高兴。平原君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对他的夫人说:“当初我听说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个举世无双的大贤人,如今我听说他竟然胡来,跟那伙赌徒、酒店伙计交往,(看来)公子只是个无知妄为的人罢了。”平原君的夫人把这些话告诉了公子。公子听后就向夫人告辞准备离开这里,说:“以前我听说平原君贤德,所以背弃魏王而救赵国,满足了平原君的要求。现在才知道平原君与人交往,只是显示富贵的豪放举动罢了,他不是求取贤士人才啊。我从前在大梁时,就常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有才,到了赵国,我唯恐不能见到他们。凭我这么个人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要我呢,现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看作是羞辱,平原君这个人不值得结交。”于是就整理行装准备离去。夫人把公子的话全都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听了自感惭愧便去向公子脱帽谢罪,坚决地把公子挽留下来。平原君门下的宾客们听到这件事,有一半人离开了平原君归附于公子,天下的士人也都去投靠公子,归附在他的门下。公子的为人使平原君的宾客倾心仰慕。公子留在赵国十年不回魏国。秦国听说公子留在赵国,就日夜不停地发兵向东进攻魏国。魏王为此事焦虑万分,就派使臣去请公子回国。公子仍担心魏王恼怒自己,就告诫门下宾客说:“有敢替魏王使臣通报传达的,处死。”由于宾客们都是背弃魏国来到赵国的, 所以没谁敢劝公子回魏国。这时,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诸侯,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毫不顾念,假使秦国攻破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庙夷平,公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话还没说完,公子脸色立即变了,嘱咐车夫赶快套车回去救魏国。魏王见到公子,两人不禁相对落泪,魏王把上将军大印授给公子,公子便正式担任了上将军这个统帅军队的最高职务。魏安釐王三十年(前247),公子派使臣把自己担任上将军职务一事通报给各个诸侯国。诸侯们得知公子担任了上将军,都各自调兵遣将救援魏国。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把秦军打得大败,使秦将蒙骜败逃。进而乘胜追击直到函谷关,把秦军压在函谷关内,使他们不敢再出关。秦王担忧公子将进一步威胁秦国,就使用了万斤黄金到魏行贿,寻找晋鄙原来的那些门客,让他们在魏王面前进谗言说:“公子流亡在外十年了,现在担任魏国大将,诸侯国的将领都归他指挥,诸侯们只知道魏国有个魏公子,不知道还有个魏王。公子也要乘这个时机决定称王,诸侯们害怕公子的权势声威,正打算共同出面拥立他为王呢。”秦国又多次实行反间,利用在秦国的魏国间谍,假装不知情地请他们向公子祝贺问是否已经立为魏王了。魏王天天听到这些毁谤公子的话,不能不信以为真,后来果然派人代替公子担任上将军。三、课内阅读(教师用书独具)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完成10~13题。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属:连续B.辞决而行辞:辞谢C.如姬资之三年资:蓄积D.此五霸之伐也伐:功劳【解析】 B项,辞:辞别。【答案】 B11.对下列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攻赵旦暮且下 ②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③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④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 ①②中“且”均为“将要”的意思;③中“以”为连词,表目的,“来”;④中“以”为介词,“由于”。【答案】 B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魏公子“急人之困”的一组是(  )①公子患之,数请魏王 ②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③欲以客往赴秦军, 与赵俱死 ④复引车还,问侯生⑤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⑥公子从其计,请如姬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解析】 ④“复引车还,问侯生”的原因是心中有疑惑,与“急人之困”无关;⑥表现的是魏公子善于听取意见与“急人之困”无关。据此可排除A、C、D三项。【答案】 B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定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B.信陵君挺身救赵,固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主要还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D.如姬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解析】 B项,“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关键是“其扶危救困的性格”,而不是平原君的激将法。【答案】 B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