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子列传学案学生用
加入VIP免费下载

魏公子列传学案学生用

ID:1101052

大小:4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4-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魏公子列传》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与应用:积累文言词汇,进一步了解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2.阅读: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特点。3.情感与价值观: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一、基础知识:1.关于“士”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技艺糊口于四方。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2.战国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他们都以“好士”闻名。他们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争。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他们都立了传,而对信陵君特别推重。明朝人茅坤说:“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故本传亦太史公得意文。”3.虎符虎符,亦称兵符,因作成伏虎状,故名,它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虎符能分成左右两半,用兵时,左一半交给带兵的将帅,右一半由国君保存。要调动军队时,国君将右一半交给差遣的将领拿去和带兵将帅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互相完全符合表示命令验证可信,方有权调动军队。二、阅读课文1、读准字音。侯嬴()监者()安釐王()冠盖相属()执辔()朱亥()厚遗之()昭王少子()俾倪()馁虎()昭王薨()嚄唶宿将()晋鄙()自刭()公子姊()2、再读课文,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3)    第三部分(4~8段)       三、了解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逊作风和侯生的忠诚。(一)读第一段1、你对信陵君留下了什么印象?2、“仁而下士”的结果是什么?3、本段怎样介绍信陵君的?在全文起什么作用?(二)读2-3段1、作者怎样具体描写陵君与侯生的交往从而体现他“仁而下士”的?2、作者在记叙上述两件事中如何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特征的?3 四、学习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1、平原君在怎样的情况下,向魏国求救?2、对于赵国的求救,魏王及信陵君各抱什么态度?3、侯嬴献了个什么计?4、从中你看出侯嬴除了忠诚,他确实还是个怎样的人?5、献计之前有个小插曲,你如何看待信陵君与他辞别时为何他只是冷冷地说了那么一句:“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4、“窃符救赵”的故事最终结果如何?五、小组合作探究1、信陵君能够完成退秦存赵历史使命的原因是什么?借此可以看出信陵君怎样的性格特点?原因性格特点:2、分析文章是如何刻画人物性格的?A正面描写B对比描写C侧面烘托(人物、事件、环境)1、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有何特点?五、拓展延伸。研读本文有关侯嬴的记述,探讨“侯生北乡自刭”的原因。3 六、文言知识小结1.实词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往请,欲厚遗之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侯生摄敝衣冠遍赞宾客,宾客皆惊今日赢之为公子亦足矣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公子竟留赵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约车骑百余乘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吾所以侍侯生者备矣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如姬资之三年无所辞,顾未有路耳此五霸之伐也愿枉车骑过之2.通假字(1)直上载公子上坐(2)俾倪故久立(3)朱亥袖四十斤铁椎(4)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5)辞决而行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公子颜色愈和以公子为长者胜所以自附为婚姻4.写出加点字的活用方式和意义。(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2)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3)不敢以其富贵骄士(4)臣修身洁行数十年(5)公子从车骑,虚左(6)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7)北救赵而西却秦(8)赵孝成王德公子(9)椎杀晋鄙6.一词多义。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故久立与其客语今公子故过之朱亥故不复谢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辞:辞决而行无一言半辞送我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近日奉辞伐罪臣等不肖,请辞去致:致食客三千人听妇前致词(《石壕吏》)无从致书以观过:愿枉车骑过之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行过夷门,见侯生3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