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子列传》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魏公子列传》教案

ID:1101112

大小: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4-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全文。二、了解《魏公子列传》及写作背景。二、教学课题了解:1、了解《史记》这部纪传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战国四公子。2、积累重点的文言词汇,了解文言文的一些重要语法知识。掌握:1、掌握文言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2、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三、教材分析本文所记述的是战国时期,魏国公子魏无忌为人礼贤下士,善于利用人才成就自己名利,建立自己美好声誉,以及帮助赵国击退秦军的故事。【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古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文言句式。2.概括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把握本文的写作技巧、艺术特色。教学难点1.常见实词、虚词用法的归纳总结。2.特殊文言句式的理解掌握: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省略句、判断句。四、教学方法思考探究观察分析问:文中是如何表现魏公子无忌的?又是如何利用自己才华帮助赵国击退秦军的?解疑综合归纳探究法:文章是如何一步步魏公子才能并最终实现救赵的?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一个人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让人臣服,使人叹服,并最终能率众凭自己的一己之力挽救一个国家,这样的人并不多,战国四君子就是这样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魏公子列传》共同感受一下他的为人处事。二、“战国四公子”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三、信陵君及相关背景信陵君,名魏无忌(?—前243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魏安釐王元年(公元前276年)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号信陵君。公子对于士,不论贤不肖,都很谦虚,以礼相待,不敢以富贵而傲人。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都来投奔他,以致食客有三千人,十余年诸侯不敢加兵于魏。战国末年,公元前260年,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40万。秦又乘胜进围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再进一步吞并其他诸侯国,完成统一的计划。形势十分紧张,特别是赵国首都被围甚急。诸侯都被秦国的兵威所慑,不敢援助。魏国是赵国的近邻,又是姻亲之国,所以赵国只得向魏国求援。就魏国来说,唇亡齿寒,救邻即自救,存赵就是存魏,赵亡魏也将随之灭亡。信陵君认识了这一点,不惜冒险犯难,窃符救赵,抗击秦兵,挫败了敌人的图谋,保障了两国的安全。【百度图片】信陵君魏公子: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0%C5%C1%EA%BE%FD&in=10522&cl=2&lm=-1&st=&pn=1&rn=1&di=113529653250&ln=1995&fr=&fm=&fmq=1331534184671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1&di113529653250&objURLhttp%3A%2F%2Fwww.xuexiku.cn%2Fuploads%2Fallimg%2F081201%2F1726160.jpg&fromURLhttp%3A%2F%2Fwww.xuexiku.cn%2Fhtm_byrw%2Fgdrw%2F20081201%2F11762.html&W240&H240&T7792&S18&TPjpg【战国形式图】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5%BD%B9%FA%D0%CE%CA%BD%CD%BC&in=8204&cl=2&lm=-1&st=-1&pn=5&rn=1&di=134996796855&ln=1965&fr=&fm=result&fmq=1331534352609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5&-1&di134996796855&objURLhttp%3A%2F%2Fwww.confucianism.com.cn%2Fwebeditor%2Fuploadfile%2F2010914111510403.jpg&fromURLhttp%3A%2F%2Fwww.confucianism.com.cn%2Fhtml%2Flishi%2F12159427.html&W423&H333&T10121&S170&TPjpg 四、阅读全文,疏通字音魏昭王少子()安釐王()昭王薨()不肖()侯赢()厚遗()摄敝衣冠()执辔()俾倪()冠盖相属()曾无一言半辞()馁虎()如姬()嚄唶宿将()铁椎()邯郸()韊矢()矫杀()骄矜()鄗()课堂学习一、阅读课文前三段,掌握文言知识(一)解释字词1、致食客三千人2、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3、士以此方数千里4、诸侯以公子贤5、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6、侯生摄敝衣冠7、愿枉车骑过之8、俾倪故久立9、微察公子10、今日赢之为公子亦足矣11、公子颜色愈和12、从骑皆窃骂侯生13、乃谢客就车14、遍赞宾客15、今公子故过之16、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17、过客以观公子18、朱亥故不复谢(二)词类活用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2、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3、不敢以其富贵骄士4、臣修身洁行数十年5、公子从车骑,虚左6、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7、公子怪之(三)特殊句式1、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2、遍赞宾客3、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4、为寿侯生前当堂训练翻译句子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2、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一、研析课文。(一)第1、2自然段怎样介绍信陵君的?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分析:文章首先按传记的一般体例,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异母弟”、“封公子为信陵君”,然后介绍他的品德特点:“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最后介绍信陵君的威望:“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二)作者怎样具体描写陵君与侯生的交往从而体现他“仁而下士”的?分析:作者选用了典型的事例:第一件是身为魏国公子的信陵君,听说侯生是个隐士,并不顾及他是一个看管城门的老头,家境贫寒,地位低下,而“往请,欲厚遗之”。当侯生不肯受,说:“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因故而受公子财”时,信陵君反而更优厚地以礼相待。第二件事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自迎夷门侯生并遍赞宾客”。(三)作者在记叙上述两件事中如何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特征的?分析:作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写信陵君,写他“置酒大会宾客”,等宾客坐定,他才“从车骑”“自迎夷门侯生”且“虚左”以待。而侯生毫不谦让直上公子上座,“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又写侯生“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而信陵君竟还为侯生“执辔愈恭”“颜色愈和”;还写“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者窃骂侯生”,信陵君则“色终不变”。至家,“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通过这些不同人物的不同反映,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把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同时所选的这几个细节,都安排在“大庭广众”的特定的典型环境中,更使得信陵君求贤若渴,仁而下士的鲜明形象,得到充分而具体的展现。(四)平原君在怎样的情况下,向魏国求救?分析:当时,“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邯郸”(长平之战,赵国重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使40万士兵被活埋,因而兵力空竭,只有依赖外国的援兵)。赵国局势非常紧张。信陵君的救赵就成为赵国生死存亡的关键。(五)对于赵国的求救,魏王及信陵君各抱什么态度?分析: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由此可看出他自私、怯懦,屈从于秦国的压力,而取观望态度。信陵君则明确救赵即自救,见义勇为,“数请魏王”,“计不独生命令赵亡”,“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六)如何评价侯生献窃符的奇谋及“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分析:(1)面对侯生的冷淡态度,信陵君“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从而“复引车”向侯生求救,说明信陵君知人善任、虚心谦恭。侯生所说:“尚安事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的伦理道德。侯生在信陵君走投无路时,想到的窃符之计是救赵的万全之策。他对计策的每一环节都作了周密的分析和妥善的安排,以至想用朱亥推杀晋鄙,解救一时之急。他对当时的国事、人事了如指掌,“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表现他料事如神,是一个出众超凡的人才。(2)侯生献策,“公子从其计,请如姬”,说明信陵君善纳人言、大勇大义。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畏秦的暴力,扶持弱小。值得强调指出,秦的野心是要并吞六国,一旦秦灭赵,魏则势孤,也会被秦所灭。所以窃符救赵,也是自救,表现了信陵君的爱国精神。(七)对侯生“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到,以送公子”如何看待?分析:(1)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考虑:战国时代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己者死”“臣事君以忠”,信陵君“仁而下士”,就会有“为知己者死”之士。作者写侯生的自到及朱亥“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都反映了当时“士为知己者死”的道德观念。(2)侯生自刭,是在信陵君窃到兵符,又得到朱亥,正向侯生辞别出发时。前面说到要椎杀晋鄙,信陵君马上就“泣”,侯生用这样的举动来激励信陵君,坚定公子夺晋鄙军的意志,并表明事必成功的信心。(3)侯生为信陵君出谋窃符救赵,虽使信陵君救赵成功,但对魏王是采取了欺骗的行为,是不忠的。作为洁身自好的侯生,为保住自己的声誉,也会自刭。(八)全文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分析:文章第一、二部分为第三部分窃符救赵作了铺垫。第三部分写窃符救赵成功,正是上文所写信陵君“仁而下士”“交结侯嬴”的结果。窃救符赵过程,是全文的主体。从情节看,第5自然段秦兵围邯郸是情节的发生;第6~8自然段是情节的发展;第9~11自然段是情节的高潮和结局;第12自然段是尾声。总结:1.信陵君的形象。本文主要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思想作风。关于“下士”,前面已经作过具体分析,这里只要求学生归纳出它的具体表现:①虚左自迎侯生;②数请朱亥;③辞决侯生后,省悟出自己“有所失”,而复返问计于侯生。关于“仁”,也可以归纳出它的具体表现:①知侯生家贫,欲厚遗之;②急赵之困。计不独生而令赵亡;③闻侯生“不听,可使击之”而泣;④勒兵,令三种人归家。2.史传中常见的写作特点。 (1)典型材料的选择。可以先提问学生:信陵君门下食客三千人,为什么专写侯嬴一人?讨论后小结:此传是写信陵君的,要突出他的历史功勋,这功勋是在侯生帮助下取得的;而信陵君结交侯生、问计于侯生又最能体现他“下士”的作风。附带提一下,信陵君的另一个重大历史功勋是败秦军于河外,这是十年之后的事。当时信陵君在赵,许多人劝他归魏,他不听,甚至下令说:“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后来毛公、薛公对他说:“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立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信陵君立即归救魏。(2)烘托手法的运用。可以先将烘托手法分为两种:一是以人物烘托人物,二是以事件烘托人物。然后让学生举例,只要求举出最主要的。前者的例子有:以侯生之故作傲慢烘托信陵君的谦恭;以侯生北乡自到、朱亥效命烘托信陵君之“能得士”;以魏王“持两端以观望”烘托信陵君“急人之用”。后者的例子有:以信陵君虚左自迎生和“宾客皆惊”烘托侯生的不同寻常;以平原君之急切望救、魏王之观望、信陵君之欲赴秦军死烘托侯生巧设奇谋。(3)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关于信陵君、侯嬴、朱亥等人的语言动作,前而已作分析,不再重复。这里,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下关于晋鄙的语言、动作描写。“举手”,表示他深信自己的判断正确——魏王不会在此刻派人来代他将兵。“国之重任”,说明他意识到这次将兵责任重大。关系到魏国的命运;魏王欲易将,不会让别人“单车来代之”。寥寥数语把一个深沉、老练的将领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一、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一、教师个人介绍省份:山东省学校:青州市六中姓名:任喜东职称:中学二级电话:05363860715电子邮件:无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六中请提供100字左右个人介绍,个人介绍将会同案例在百度教育频道进行展示。“学习永无止境”,这是我人生永远的格言,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要求,跟得上教学发展的形式。十多年来我始终在寻求的就是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榜样。语言学习得是终身的过程,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让他们效仿或超越自己;并终身致力与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适应新形势下新课程的要求。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