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鲁周公世家》2课时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鲁周公世家》2课时学案

ID:1096972

大小:93.2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4-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6-2017学年苏教版《史记》选修《鲁周公世家》2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理解作者对周公的崇敬之情,在此基础上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2、掌握文屮的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3、与本纪比较,明确“世家”所记述的事迹。【重点难点】1、疏通字词,翻译难点字句。2、理解文意,把握周公形象。【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自学质疑课【学习目标】借助课文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学习过程】自学质疑(一)导入新课并介绍文题、背景。1、鲁,始建国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其辖地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公元前256年为楚所灭。2、周公,姬旦,亦称叔旦。以其曾祖太王所居周地为采邑,故称周公。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笫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式,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司马迁对周公不但有一种深厚的景仰Z情,而且把周公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来学习效仿,要为中国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可见,周公的榜样力量是激励司马迁完成《史记》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3、世家,《史记》体例Z-,主要记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4、《鲁周公世家》是《史记》三十世家小的第三篇,全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课文节选部分主耍记述了周公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和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予以指导(提示:注意字词读咅、断句,扫除字词障碍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主要内容(对照注释、译文,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1-12段)详细记述鲁周公的主要事迹。分六层:第一层(1段)辅助武王,伐纣灭殷。(笃仁纯孝)第二层(2段)牺牲个人,质代王死。(义无反顾)第三层(3段)临危受命,代理国政。(忍辱负重)第四层(4-6段)平定叛乱,营建洛邑(坚决果断)第五层(7-10段)还政代王,制礼作乐。(胸怀博大)第六层(11-12段)周公作为,感动成王。第二部分(13-15段)交代鲁国后代君臣无道,与周公的品徳形成强烈对比。(三)检查预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太公、召公乃缪卜缪,通“穆(2)无坠天之降葆命葆,通“宝”(3)我以其璧与圭归归,同“馈”(4)周公藏其策金滕匮屮匮,同“柜”(5)成王少,在强葆Z屮强葆:同“襁褓”(6)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畔:通“叛”(7)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辟通“避”(8)武王蚤终,成王少蚤通“早”(9)异母同颖母同“亩”(10)奸神命者乃旦也奸同“干” 反同“返”(11)反周公(12)揃其蚤蚤同“爪”(13)南面倍依以朝诸侯(14)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飨:通“享S享有。(15)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说同“悦S(16)诞淫厥佚佚同“逸”(17)岁则大孰孰:同“熟”,丰收二、解释下列虚词:1、以继殷祀介词:来2、以夹武王,衅社介词:来4、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介词:拿,把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其:加强语气5、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介词:来6、成王执书以泣(连词,同“而”,表承接)7、自今后其无缪卜乎(其:加强语气。)8.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其:语气副词,表示推测)三、找到词类的活用并解释: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骄:向炫耀形活用作动卜居焉,曰吉,遂国之国:建都名词意动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臣:以为臣名词意动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北面:面向北名活用动四、判断下列句式:1、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维……是图:宾语前置,强调句式,意思是图长终)2、告纣Z罪于天介宾后置句于天告Z罪 3、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省略句,必葬我(于)成周)4、禾尽偃,大木尽拔被动句“拔”,被拔(四)、检测反馈一、课堂演练1、选择加点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As斧钺(yue)箕踞(ji)诰命(gao)•••B、墙垣(yuan)粮粮(xiu)刍芟(jiao)•••C、飨客(xidng)日戻:(zQ)少昊(hdo)•••屏息(bing)敷衍(fu)鸥鸦(chlxiao)•••••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以继殷祀{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自今后臬无缪卜乎«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B、两个“以”字不相同,两个“其”字也不相同C、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3、对下列句子屮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骄:向……炫耀■B、卜居焉,曰吉,遂国之国:立国C、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南面:面向南边。倍:背向着。•••D、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臣:以……为臣4、对下列句子屮体现出的文言句式特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维……是图:强调句式,意思是图长终B、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 之所以……者:表结果C、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D、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省略句,必葬我(于)成周1、B(粮qiM)2、D(以:介词,來,介词,拿,把;两个其都是加强语气)3、B(国:建都)4、B(之所以……者:表原因)第二课时:互动研讨课【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塑造的周公胸怀聘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2、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习过程】一、互动研讨、合作探究1、周公旦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在历史上建立了怎样的功绩?明确:是一个“立德立功立言”的道德楷模,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伟岸君子形象。主要功绩有:⑴辅助武王剪灭殷商;⑵质代王死临危摄政;⑶平定叛乱营建洛邑;⑷还政成王制礼作乐。2、周公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明确:⑴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伟岸君子形象,千百年来感动着后世的有识之士,成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⑵他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了数百年后孔孟儒家学说的形成奠定了我国“文明礼仪”之邦的思想文化基础。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司马迁对鲁周公的崇敬敬仰之情?明确:作者正是饱含着激情來塑造周公形象的,详尽赅赡地叙述了周公的一生: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平定管蔡分裂叛乱时坚定果断,牺牲个人吋的义无反顾,代理国政吋的忍辱负重……作者用与主人公性格相一致的深沉有力的语言,娓娓道来,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伟岸君子形象,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司马迁对周公的崇敬景仰之情。4、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來揭露那些腐朽没落的统治者的丑恶本质的?明确: (1)、用周公的品德与后世无道君臣进行对比。(2)、用鲁国的所谓“洙泗礼仪Z帮”的高雅招牌与鲁国后期统治者的淫乱、凶残、猥琐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从而尖锐深刻地揭露了某些统治者斤斤于揖让之节的表面形式,而行事极尽其荒淫之欲诛杀之能的极度虚伪行径,表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和高度现实主义精神。三、检测反馈1、对下面句子屮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辅翼:佐助辅弼B、已杀纣,周公把大钺:把:手持C、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衅社:衅,杀牲血祭,社,地神D、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继殷祀■傅:依附D(傅:辅助。但这种辅助乂有教育及监视的意思)2、试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如果三位先王在天上生病需要子孙到天上去侍奉你们,请以旦代替周王发。(2)、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你们如果能答应我的要求,我将圭槃献上,恭候您的吩咐。你们若不答应,我就把圭璧收藏起來。四、拓展延伸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己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I丿、1。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周公曰:“未 可以戚我先王。”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旦巧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了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Z,信吉。周公喜,开钥,乃见书遇吉。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兹道能念予一人。”周公藏其策金滕匮中,诫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摻。(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A.旦为子孝,笃仁(忠诚,厚道)B.发书视之,信吉(确实)■C.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安定)■D.武王有疾,不豫(安适,快乐)■(2)、下列句中“乃”字意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B)①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②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艺③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④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⑤尔其无忘乃父Z志⑥乃使人复葺南阁子⑦而阴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Z⑧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A①④⑤/②/⑥/③⑦⑧B①③⑥/②/④/⑤/⑦⑧C①②④/③⑦/⑤/⑥⑧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3)、指出下面加点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A.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B.虽F1天命,岂非人事哉()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儿主持朝廷政事;B.人为的事情;C.官名,泛指一般属官;D.先例,旧事(4)、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 ①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左右夹辅着武王,举行衅社之礼,向上天与殷民昭布纣之罪状。①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Z民罔不敬畏。但周王发受命于天庭,要普济天下,因而能使你们的子孙在人世安定地生活,四方人民无不敬畏他。②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兹道能念予一人。您没有灾祸,我刚接受三位先王之命,让您只需考虑周室天下的长远之计,别无他虑。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