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后赤壁赋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整理版)后赤壁赋

ID:1073788

大小:36.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后赤壁赋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项〔〕皋〔gǎo〕黄泥坂〔bǎn〕翩跹〔qiān〕露〔lù〕薄暮〔bó〕摄衣〔shè〕C.携酒〔xié〕斗酒〔dǒu〕栖鹘〔gú〕D.虬龙〔qióu〕寂寥〔liáo〕戛然〔gā〕解析:A项“皋〞应读“gāo〞,“跹〞应读“xiān〞;C项“鹘〞应读“hú〞;D项“虬〞应为“qiú〞,“戛〞应读“jiá〞。答案:B2.以下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为哪项〔〕A.行歌相答月白风清B.山高月小水落石出C.划然长啸冯夷幽宫D.弦裳缟衣畴西之夜解析:D项“弦〞应为“玄〞〔黑色的〕;“西〞应为“昔〞〔以前〕答案:D3.以下加点字意义用法与其余三项均不同类的一项为哪项〔〕A.顾而乐之B.顾安所得酒乎?顾寂寥顾笑解析:根据文意,A、C、D三项都为动词,B项为“可是〞之意,是表转折的连词。答案:B4.对以下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A.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译: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译: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C.归而谋诸妇。译:我回家和老妇人想方法。D.江流有声,断岸千尺。译: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解析:根据文意,C项“妇〞应指作者的妻子,而不是老妇人。答案:C 5.以下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之久矣〔代词,指“酒〞〕;之下〔结构助词,“的〞〕;乎中流〔介词,“于〞“在〞〕;乎其不可久留也〔助词,“……的样子〞〕解析:“乎〞的一般用法有:①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表测度,“吧〞;表感慨,“啊〞“呀〞;作词尾;②介词,“于〞“在〞“从〞。根据语境,D项“乎〞应为词尾,不翻译。答案:D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段,答复以下问题。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6.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薄暮〔迫近〕B.摄衣而上〔脱下〕C.披蒙茸〔拨开〕户视之〔门〕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句,历来为人称道。对其为人称道的理由,解释不恰当的一项为哪项〔〕“山之高〞与“月之小〞相互映衬,突现了赤壁景物的特征,这种特征与“水落石出〞合在一起看,既是季节性的,又是地域性的。B.用极为精练的语言,写出了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景物,给人以极大的想像空间。C.采用动静结合手法,“山高月小〞写出了静态美,“水落石出〞又给人以动态的感受。D.采用比照的手法,鲜明地表现了因“山高〞而“月小〞,因“水落〞才有“石出〞。 8.下面的分析判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A.首段交代重游赤壁的时间、人物和准备情况,意境清新,人物活动写得简洁又富于情趣。“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一句,既是写实,又多少带有作者对人世沧桑的感慨。C.最后一段借梦境写心情,借“孤鹤〞来喻己,和羽化的道士往来,表达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D.从全文内容看,作者写作此赋时的心情是苦闷的,因而借孤鹤喻己,借羽化的道士寄托“出世〞之感,表现了作者想要超尘出世的心理状态。9.苏轼的两篇《赤壁赋》在描写景物和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A.前赋侧重写水,在水月风光中表现景物的安谧幽静。B.后赋侧重写山,通过写登山情景,渲染出令人惊怖的气氛。C.前赋通过写箫声而引出主客问答,借此表达作者的苦闷矛盾,对仕途遭遇无可奈何,不得已而故作超然豁达的思想情感。D.后赋写鹤写道士,虚无缥缈,反映作者消极出世的人生态度。(1)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2)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6.解析:根据文意,B项“摄〞意思应该是“提起〞。答案:B7.解析:这句话没有运用比照手法,用的是相互映衬的手法。答案:D8.解析:作者所谓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的游仙思想,作者有此梦想而又觉其虚无,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由此可见,D项阐述不全面,不准确。答案:D9.解析:前赋侧重写水,景物安谧幽静。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给作者带来了舒畅心情,悲怆的洞箫声和扣舷而歌,使他从水的流失、月的盈亏中领悟到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C项说苏轼“借此表达作者苦闷矛盾,对仕途遭遇无可奈何,不得已而故作超然豁达的思想情感〞显然不符合原文主旨。答案:C10.解析:(1)注意“玄裳缟衣〞“掠〞的准确含义;〔2〕注意“畴昔〞“过〞的准确含义。 答案:(1)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2〕我知道你的内幕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二、写作训练11.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阅读时请仔细体会其写景的妙处和用语的巧妙。请你进行一段景物描写,要求运用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作提示:首先需要选择写作对象,这个写作对象可以是现实存在的,也可以是自己想象出来的。然后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征,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要注意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不要忘记运用那两种修辞哟。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