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鉧潭西小丘记
加入VIP免费下载

钴鉧潭西小丘记

ID:1072528

大小: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钴鉧潭西小丘记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相关的字词及句式2赏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及情景的交融,并能灵活运用3分析文中作者用小丘自比的手法及所寓的情感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相关的字词及句式2赏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及情景的交融,并能灵活运用教学难点:分析文中作者用小丘自比的手法及所寓的情感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1掌握文中相关的字词及句式2赏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及情景的交融,并能灵活运用3分析文中作者用小丘自比的手法及所寓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当我们在学习《赤壁赋》时曾用余秋雨的话来评价苏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让他走向了成熟”,那么今天,我们也用余秋雨的话来评价另一位文人大家柳宗元: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中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余秋雨《文化苦旅·柳候祠》)1、山水游记的介绍: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体验的结晶。由意在渲泄悲情到艺术的表现自然,将悲情沉潜于作品之中,形成了柳宗元山水游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其代表作是《永州八记》。2、“永州八记”为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分别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八篇游记。 二、预习检查(一)、词类活用判别1、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2、可以笼而有之。3、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4、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5、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6、枕席而卧7、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8、农夫渔父过而陋之,9、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二)、句式掌握1、当湍而浚者为鱼梁2、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石之铿然有声者,3、若牛马之饮于溪;……若熊罴之登于山。4、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5、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6、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则贵游之土争买者,7、今弃是州也,(三)、古今异义词1、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2、所以贺兹丘之遭也。三、内容讲解1、集体朗读全文,试着从文中找出相关对小丘相关的描写语段及相关的作者的感慨文字。明确:1、2节文字重在对小丘的地理位置及相关的景描绘,而最后一节文字则重在写作者的感慨。2、请一生寻找相关景物描写的语句及相关的作者对这一景物的情感。景物之一: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动静结合) 分析:作者着重描写石的"奇",同样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突怒偃蹇",不仅写出了石的形状,更写出了石的神态,再进一步,用一个"负土而出"的出字,又写出了石的动作。石的奇状既多到殆不可数,当然无法写尽,于是举出其中的两组作为代表,"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生动细致,可谓"词出意表,而刻画无上"。石头其实是静态的、不具生命力的,而本小节的文字中,作者却赋予那些石头横溢扩张的生命力,并且使它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表现出一股不屈的抗争力,这其实也应视为柳宗元一贯(或此时)的不妥协、不屈服的心态或性格吧!然而如此美好奇特的小丘,居然是主人的"弃地"。弃到价止四百,而且连岁不能售。小丘的遭际震动了作者的心,于是他怜而买之。相对应的情感:怜——怜有喜爱、珍惜,也有同情的意思。而所谓喜爱、珍惜的感情,其基础应是在于此一小丘的某种状态,引发了柳宗元内心的「同情」──具有相同感受的心情;这从上段末节作者对于丘上石头的描绘可以得知。那些石头似乎处在一种艰困、重压的情况下,极力地想挣脱、反抗;由这样的主观理解,作者自然会产生「同情」心理,因而喜爱,并进一步将这喜爱的心化为实际的行动──买下它。(得到小丘后,"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这番去除务尽的行动,是对自然界秽草恶木的憎恶,但又何尝不是传达出作者对社会邪恶势力的深恶痛绝!)景物之二: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远近结合)分析:这段文字表现出宁静安详,没有压力,没有冲突。经过上一小节的处理,显然丘中 杂恶者清除了,美好的保留下夹了,因而山水云兽都感为提供偷悦的对象。这一景象固然有其事实,但抽象而言,也不妨看作柳宗元对于当时大环境的憧憬和期待。他在期待一个和谐偷悦、没有纷争险恶的大环境。相对应情感: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日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分析:深邃幽寂的环境,适足以安放作者凄苦的心地,于自然山水中寻找到慰藉,使他在自然美中获得暂时的忘却,以虚静的心神,达到与自然的合一,展现出一种如雪天琼枝般的清冷晶莹之美。3、集体读最后一节三段是全文精神所在,由于此段文字,使得本文更具深度,更富有感染力。如果仅有前二段,则本文充其量只是一篇描绘生动的写景文章,而有了这一段,才使得全文在写景之中进一步有着写意的作用。所以林云铭《古文析义》说:「此作把丘中之石,及既售得之后,色色(样样)写得生活(生动活泼),尤为难得。末段以贺兹丘之遭,借题感慨,全说在自己身上。盖子厚向以文名重京师,诸公要人皆欲令出我门下,犹致兹丘于沣镐雩杜之间也。今谪是州,为世大僇,庸夫皆得讯词,频年不调,亦何异为农夫渔父所陋,无以售于人乎?乃今兹丘有遭,而己独无遭,贺丘所以自吊。」作者如何在文中用小丘的遭遇以自比的?明确:小丘的景色奇美却埋没于荒野秽草中,无人赏识,只因地处偏僻,廉价出售也无人问津。这难道不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吗?作者身怀高才美德,而被“弃是州”,一般人“过而陋之”,心中常怀痛苦愤懑,虽然敛起清高,投诗文以望重用,最终也是无人问津。与作者命运不同的是:小丘被作 者“怜而售之”,通过作者与朋友的“铲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于是“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这难道不是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殷切希冀?借着贺丘而自我伤悼。地处偏僻的小丘,如今总算有人欣赏它、买下它、整理它,而远贬蛮荒的柳宗元又有谁来昭雪他的冤屈,认识他的才华,进而来重用他呢?4、总结柳宗元所描写的西山一带,只是一般的丘陵,并非崇山峻岭,但在他的描写下,却变得美艳无比,诱人神往。他在山水游记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对景物进行描写,尤其是在《永州八记》中,所写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泉一水,其色彩、动静、远近等,都非常生动逼真,神妙入微。同时,他的山水游记又不纯客观地描绘,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或隐或现地有着作者的影子。明代的茅坤评价“古之善记佳山水,惟柳子厚为最。”金圣叹称柳文“笔笔眼前小景,笔笔天外奇情”。四布置作业:整理文中字词句式板书设计发现小丘怪石嶙峋钴鉧潭西小丘记买下小丘整治偃息作记于石祝贺相遇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