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论文李清照《声声慢》分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李庆论文李清照《声声慢》分析

ID:1055097

大小:32.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4-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李清照《声声慢》分析----------浅谈李清照的感情生活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莲花镇中心小学校李庆[摘要]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孤身一人独处于乱世。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婉转缠绵的幸福感觉,而变得沉郁凄婉,给人一种绝望悲凉之感。《声声慢》这首词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是她后期的典型代表作。 [关键词]李清照;沉郁凄婉;悲凉;忧愁;艺术之美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的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公元1008年出生于济南,死于公元1155年之后,活了七十多岁。她的一生可谓大幸,又可谓不幸。大幸是因为作为封建时代的女性,她可以和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结婚。她和她的丈夫赵明诚两情相悦,情投意合,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他们结婚后的十多年间,是李清照最幸福的时刻。夫妻相守,饮茶论诗,把酒言欢,好不逍遥自在!赵明诚学生时代就对金石研究产生了兴趣,为了成就丈夫的事业,李清照节衣缩食,“食去重肉,衣去重采”,[3]努力帮助他进行研究和收藏。后来赵明诚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金石家,实在是同李清照的有力支持和帮助分不开的。对这样的妻子,赵明诚自然十分敬重。传说,李清照在三十一岁的时候,画了一幅手执青梅的肖像,赵明诚给她的画题诗说: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5]  他说妻子不仅词写得清丽,人品也很端庄;真想弃官回乡,同她一起隐居,去过幸福的岁月。可见,他们夫妇相爱是多么深挚!李清照的不幸在于她生活在一个战乱的时代。宋高宗建炎元年, 即公元一一二七年,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权,大举南侵,攻陷了北宋的首都汴京。他们夫妻不得不南下躲避战乱。就在南渡的第三年,赵明诚病逝于南京。这时候李清照四十九岁。俗话说,少年丧父母,中年丧配偶,晚年丧子女,都是人生中最大的不幸。李清照没有子女,在这国破家亡的时刻,丈夫又去世了,真是祸不单行。  李清照独处异地,离乡背井之苦,国破家亡之恨,无依无靠之悲,使她的词在创作风格上更加沉郁凝重,感情上更加凄苦悲凉。她的词《声声慢》就反映了她一个人在孤苦伶仃的日子里煎熬的情景。她在《声声慢》里写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一开头李清照就直叙自己遭到不幸以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和“觅”都是“找”的意思。她以描写动作反映自己的精神状态。她心神不定,好像失去了些什么东西似的;她百无聊赖,竭力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这三句委婉细致地表达了李清照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李清照高超的文字功底。[8]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如徐虹亭语:“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寻寻觅觅”,是李清照的动作行为,她在经受了国破、家亡、丧夫、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她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寻啊觅啊,想寻些什么呢不太清楚,一切都是那么茫然,或许她是想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来慰藉自己,但茫然的她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这是李清照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7]这寻觅的结果给她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惨惨威威”,它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使其由这清冷之景更生一种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由以上的茫然和结果转到写气温骤变的感受,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然而其内蕴又何止这些呢联系李清照的生平,可知她在金兵入侵、南渡避难之前的生活一直是优裕、安宁而美满的,而写作此词时,已是形单影只,孤身飘零,生活一下从幸福的峰巅跌入痛苦的深渊,这种情形与“乍暖还寒”的天气是多么相像啊,它让李清照的身心一时都难以承受。怎么办? 只有借酒驱寒,借酒浇愁。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欲以酒暖身,借酒浇愁,可是酒的滋味却又那么淡。“淡酒”无力,怎么能抵挡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更何言消去心中的愁苦呢?这里酒味为何那么淡是酒淡吗?不是。酒性依旧是烈的,只是因为李清照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3]李清照在前期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也写到过为驱寒消愁曾饮酒之事,然而却是“浓睡不消残酒“。酒力显得那么大,让她浓浓地睡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消下去,这里的酒力之所以大,是因为她此时没有什么切入肌骨的愁病,有的只是作为一个年青贵族女子的闲愁,闲愁不痛,所以才会有“浓睡不消残酒”之说。[6]两相对比,一个“淡”字,表明李清照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本欲借酒浇愁,可谁想“举杯消愁愁更愁”,反而勾来了自己一阵阵的伤心,正当李清照独自对酒伤心伤神之时,猛然间抬头看到南飞的大雁,再细看,那大雁不就是自己以前曾多次看到过的大雁吗?不就是曾为她和丈夫捎过信笺的大雁吗?而今大雁依旧,人却不是那两人了,也不会再有什么书信捎来了,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4]尤其是“雁过也”这句话,不仅写得有形,而且有声,渲染出了一种哀哀欲绝的凄苦氛围,让我们仿佛与她一同听到了长空中那南飞雁一声声凄厉的哀鸣。[5]这哀鸣,听来犹如杜鹃啼血,让人心痛,心酸,心碎!而李清照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话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李清照是爱花的,在过去有丈夫为她摘花,但是在这残秋之季,李清照所见、所感却是: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纷纷,堆积了一地,花都憔悴了。不忍看花落,可如今又有谁可以摘花送给自己呢丈夫不在了,只能看着它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多像自己孤苦飘零的晚境。到这里,李清照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更进一步抒写李清照寂寞难耐的痛苦。常言说“人老伯孤独”,更何况李清照是位感情丰富的文人,这样独守窗前,不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那境况自是令李清照甚感凄凉、惨淡和愁苦的,可怎么捱到天黑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绝” 感。当李清照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地响着,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这里李清照只写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然而我们可以想像出,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李清照听来却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它敲击着、震颤着李清照的心扉,简直让李清照不能自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即这情形,怎能用一个愁字写得尽呢!这是对前文的概括,概括了“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这些情景,浸满了李清照凄苦的哀愁,然而李清照的哀愁又何止这些呢?李清照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正如她的词作《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所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全词至此,戛然而止,既是收,又是放,自然而又别致,可谓言尽而意无穷,欲说又休,罢、罢、罢![8]愁情似水长,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综观全词,李清照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李清照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党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4]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  要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词中李清照抒发的那种非比寻常的凄苦哀愁,格调看起来虽显低沉,但分析此词不能脱离李清照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氛围。因此,为什么我们说《声声慢》这首满含凄苦情的词可以堪称千古绝唱,大抵有以下四点: (一)迭字运用,创意出奇  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7]   下半阕又用「点点滴滴」两组迭字,赢得历代读者无比赞叹。其中,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1] (二)叙写伤感,层次分明  整阕词,总共可分三节九个层次。「寻寻觅觅」以下七组迭字是第一节。这一节可分三个层次:「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个层次。这个遗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与赵明诚间的幸福与爱情,更有可能是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总之,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如今不复存在,所以她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分别为第二、第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表出。  自「乍暖还寒时候」到「却是旧时相识」,是第二节。上节七组迭字,总言心情的悲伤;这一节承上申说可伤的情景,也分为三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第一层,写气候冷暖不定之可伤。「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第二层,言淡酒不敌晚风之可伤。「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写雁声过耳之可伤,为第三层。换头三句,仍分三层,渲染可伤的情事:「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懒摘黄花之可伤,为第一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日长难熬之可伤,为第二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雨滴梧桐的凄凉伤感,为第三层。从各种不同的层面,就悲伤心情作渲染挥洒,是借镜辞赋的写作手法。[8]「以赋为词」,北宋词人周邦彦最为专擅;李清照亦长于写赋,故也能借镜赋法填词。  至于末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则总结前面三节六层可伤之事。前文蓄势厚实,故此处总结顺理成章。 (三)藉景象描述,表现悲戚心情   上阕「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透过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转写为忧愁伤神伤身。凸显结果,就可以省略原因,而且曲折有味。[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写她藉酒浇愁,而又忧愁难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透过北雁南飞,曲写家破夫亡、漂泊南方的悲苦。下阕「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的枯槁憔悴,愁损容颜,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愁苦已极,度日如年的反映。「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叶落,细雨黄昏,更添愁思。用「兼」字、「细」字,细腻道出愁人的苦闷[6]:「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诉诸听觉,象征诸般苦难对作者的摧残。[5]「点点滴滴」四迭字的运用,活现了细雨的连密不断,愁苦的络绎不绝。总之,全词藉景抒情,运景入情:透过冷冷清清,乍暖还寒,晚来风急、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诸景象,以表现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如怨、如泣、如诉,读之使人动容。  (四)以声摹情,展现乐章之美  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6]读起来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出乐章的特色。这可见她艺术手法的高强,也可见她创作的大胆。  李清照凭借着自己极高的艺术天赋将漫天愁绪抽丝剥茧,然后进行细细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参考文献:[1]傅经顺。女词人生活的侧影。广播出版社,1982.2.[2]余淑荣.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词心”解.固原师专学报,2003,24(4).[3]刘广良.繁菊竞秋斯人憔悴——讲授李清照《声声慢》一词一得.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7(7).[4]王绪霞.孀妇身份的心理折射——李清照《声声慢》作时及情感内涵论略.河南社会科学,2009,17(2).[5]孙满雨、杨柏松.品读千年易安愁---李清照《声声慢》之绘愁的艺术魅力.当代人(下半月),2008(8).[6]褚斌杰.李清照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7]诸葛忆兵.文人情侣丛书——李清照与赵明诚.北京:中华书局,2004.[8]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凄清孤寂:李清照所表现的女性情怀〉.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