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_念奴娇_赤壁怀古_艺术特色赏析_伍海霞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轼_念奴娇_赤壁怀古_艺术特色赏析_伍海霞

ID:1049108

大小:118.7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3-3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学术研究2016·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艺术特色赏析伍海霞(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育学院新疆库尔勒841000)[摘要]《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作为被贬的罪人,苏轼来到了黄州,他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游览山水之中。当他来到传说中的赤壁古战场时,感触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这首词在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借景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通过景物的描写,引发怀古的思绪,抒发内心的感情;这首词意境雄伟,气势磅礴,一扫了晚唐五代萎靡的词风;这首词运用烘托映衬修辞手法,表达了对英雄的无比羡慕和崇敬,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忧愤之情。[关键词]豪放;抒怀;磅礴;映衬词是能合乐而唱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产生于隋没有就此消沉下去,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人朝,在晚唐和五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宋代达到了生中的不幸。顶峰,成了主流文学。词在苏轼之前,一直沿袭着五代在现实政治斗争中遭受挫折,官场上的失利,被的词风,大多是写男女的相思及离情别绪,到了苏轼,贬黄州,这一切阻断了苏轼仕途的发展,却使他有更他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多的时间和经历去接触大自然,他把自己满腔的热血了词的内容,开创了豪放旷达的词风,成了豪放词派完全投身到了大自然之中。生性旷达豪放的苏轼,一的代表人物。在他的豪放词中,无论是情感的抒发,还旦进入大自然,便被大自然的生机盎然、景象万千、气是写人、咏景、状物,都充满了豪放旷达之气。《念奴势磅礴所陶醉。在一次次的游历中,他激情满怀,纵情娇·赤壁怀古》是这类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北宋词坛抒怀,写下了一篇篇歌咏自然的诗文,《念奴娇·赤壁上最引人注目的词作。全词借古抒怀,把写景、咏史、怀古》就是苏轼游览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千古抒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感情豪迈,气势雄浑。这首词名篇。遭贬黄州是苏轼仕途陷入逆境的开始,但却是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有着极大的成就,在他文学创作大放光辉的时期,可以说是黄州成就了苏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轼的文学事业,而黄州也因有了苏轼成了千古名胜。一、写作背景(二)触景伤怀(一)被贬黄州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来到黄州,作为被贬的罪在中国文学史史上,苏轼是少有的少年得志的典人,他内心有着无尽的忧愁,于是他便四处游山玩水型人物。他自幼聪慧,博学多识,21岁时受到文坛泰以排解心中的烦忧。黄州城外的赤壁风景优美,是当斗欧阳修的赏识,考取了进士。当时,年少的苏轼春风时文人经常游览观赏之地。黄州赤壁并不是历史上周得意,事业辉煌,前程似锦,在朝中地位如日中天。后瑜打败曹操的湖北嘉鱼县的赤壁,但此处也曾被人们来王安石变法,由于和王安石政见不合,苏轼主动提传说是三国时期孙曹交战的地方。在黄州期间,苏轼出到地方做官,曾担任过杭州、密州、滁州等地的知多次和朋友来到这里游玩,分别写下了著名的散文州,并取得了很好的政绩。正当苏轼在官场上大有作《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为之时,他遭到了恶人的陷害,一场“乌台诗案”使他五年),在明月清风之中,苏轼和进士李委等再次来到几乎断送了性命,最终被贬黄州,担任了一个虚职,不这里游玩,李委吹笛弄乐,酒酣之时,苏轼想到了曾经得签署公事。这对于才华出众,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在此鏖战的曹操和周瑜,于是即兴写下了《念奴娇·赤苏轼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但心胸豁达,遇事乐壁怀古》这首感怀之词。古人游览山水,往往为山水的观的性格,使得苏轼能以平常心来对待这场变故,他灵秀和气势所动情,并留下了一首首千古绝唱。当苏[收稿日期]2015-10-16[作者简介]伍海霞(1964.12-)女,汉族,四川人,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汉语教学及文学研究。68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学术研究2016·1轼来到这传说中的赤壁古战场,壮阔的江山,美丽的众多的英雄人物集中到了周瑜身上,这不仅因为周瑜风景,涛涛的江水,使作者感触良多,于是,他借景抒是赤壁大战中的英雄,而且苏轼非常羡慕周瑜的雄姿情、借古抒怀,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千古名勃勃和年少有为,羡慕他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并由此篇。在这首词中,作者既抒发了对年少有为的周瑜的感伤自己壮志未酬悲哀。小乔嫁给周瑜远在赤壁之战羡慕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的苦闷之情。的前十年,这样“小乔初嫁”似乎是闲笔,作者插入这二、写作特色句是用了衬托的手法,用小乔的貌美衬托周瑜的少年(一)借景抒情,怀古伤今英俊,豪放之中不失风情。“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1.借景抒情飞烟灭。”“羽扇纶巾”把周瑜的儒雅和潇洒的风度及《赤壁怀古》在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景其有神地描画出来了,可谓传神之笔。“故国神游,多物的描写,引发怀古的思绪,抒发内心的感情。写赤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几句由对周瑜的缅怀转为对壁,着重写景,是为咏怀人物作铺垫。这首词的上阕描个人身世的感慨,苏轼自嘲自己的精神畅游在赤壁之绘了祖国万里长江及其壮美的景象。词人把浩荡的历战的风流人物中,是自作多情,难免要过早地生出了史长河只集中在了三国时期的时间和空间上,并极力白发,痛切地发出了自己年华虚度的悲叹。最后借“人地描绘和渲染赤壁景物的壮美,其目的是借景抒情,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借酒抒怀,“如梦”和开借三国时期周瑜打破曹操的赤壁之景,抒发自己壮志头的“浪淘尽”相呼应,既然风流人物都已随着大浪淘未酬的苦闷。尽,更何况人生如梦一样短暂,又哪里值得感伤呢!词开头重在写景,歌咏赤壁,从涛涛不尽,滚滚东流人生性是一个旷达之人,尽管怀才不遇、政治上失意,的长江入笔,把眼前的长江和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但他从来没有失去过对生活的信心,因而这首词虽然既写出了长江的浩荡气势,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历史是写失意,但格调却是豪迈的,这也是这首词能成为人物,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时间随着东去的千古绝唱的重要原因之一。江水一去不复,千古以来的“风流人物”也一同随着江(二)意境雄伟,气势磅礴水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前三句表面是写景,实则是这首词意境雄伟,气势磅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怀古,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宏大,而且把千古英雄表作之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句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众多历史英雄的敬仰之不凡,颇有气势,从雄伟浩荡的长江入笔,创作了一个情。这几句,在时间上穿越古今,在空间上跨越万里,雄奇的意境,展现出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在广阔的历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广阔而悠久的背景,从而把景物和史时空之中,有着无数的英雄豪杰,但都被历史的长人物紧密的联系起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河洗涮尽了,这是一种悲哀,更是一种气度和洒脱。词赤壁。”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期周瑜人在雄浑苍凉的背景之中,江山、历史、人物一起涌大破曹操的赤壁。“人道是”表明作者明知这里不是三出,感慨古今,大气磅礴,把读者带入了奇伟雄壮的意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地方,但既然传说是,他也就姑且境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如果说“大江东去”三句把这里看作是。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因是一个气势非凡的大场景,那么“故垒西边”三句却是为词人的目的是借景怀古,抒发感慨,是真是假并不一个小场景,词人明知这里不是“赤壁之战”中的赤重要。“周郎赤壁”既点出了词题,又为下阕缅怀周瑜壁,却说是“周郎赤壁”,在雄伟的意境中引出所要出作了铺垫。“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祖国的江山场的人物。“乱石穿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美丽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这两句在结雪。”三句,作者集中笔墨,极写了赤壁雄气势磅礴的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是对上面写壮阔景色:陡峭的山峦、汹涌的江水、澎湃的雪浪。词景的总括和的收束,“一时多少豪杰”是为了引出下人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从不同的角度极力描片,由景物苗自然而然地过度到人物描写和抒怀上。绘了江水奔腾翻卷的壮观景象,尤其是“乱”“穿”“拍”2.怀古伤今“卷”等四个动词,既写出了长江波涛之险和雄奇壮丽下阕由景到人,重在写人,怀古伤今。借对三国时景象,也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地势。这些景色形声兼期年少有为的英雄人物周瑜的仰慕,怀念赤壁之战中备,从视觉和听觉上等不同角度进行描摹,富于动感,的英雄人物,感伤自己的壮志难酬,抒发功业无成的展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奇伟景观,不仅为众多英雄人感慨。物的出场渲染气氛,也为下文的写人、抒情作了铺垫。“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词人把这首词意境宏阔,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豪放大气,把69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学术研究2016·1景物的描写和对人事感叹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突出了周瑜的年少有为和功成名就。这些是实景和虚的艺术力量,一扫了晚唐五代萎靡的词风,仿佛把读景相互映衬。这首词还有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词人者带进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读来精神为之振用周瑜的雄姿英发和自己的早生华发进行对比,用周奋。瑜的才华横溢和意气风发,反衬出自己年老无为,功(三)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业无成。写小桥意在烘托周瑜的才气和英姿,用美人这首词将写景、咏史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衬英雄,更是表达了对英雄无比羡慕和崇敬。“羽扇纶起。开篇写赤壁之景,中间追忆赤壁之战的英雄周瑜,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这里,词人把战场的激结尾抒发内心深沉的感慨。开篇用“大江”起句,描写烈和周瑜的镇定自若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烘了赤壁壮阔的景物,通过对赤壁的描写,寓情于景,抒托和映衬了周瑜的英雄气概。发了对自古以来风流人物的赞叹之情。接着用“人道《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是”,引出历史人物,这是借历史上的传说,咏怀历史,大的作品之一,词人借对赤壁景物的描写和赞美,寓咏怀在历史上年少有为的周瑜。在这首词中,作者欲情于景,情景交融,传神地刻画了历史人物周瑜的形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但他先不说周瑜,而是从“千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人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生如梦,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这几句,人们一直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他心中的有着争议,有人说这是一首豪放词,结尾却有了消极重要地位。的情绪,大有败笔之嫌。如果把结尾这两句和开头的上阕把景物的描写和怀古有机交融,从“大江东“大江东去”的凭吊相结合,历史上众多的风流人物在去”到“卷起千堆雪”,以赤壁为背景,描写了赤壁雄奇历史上也是短暂的,他们也没有逃脱被“浪淘尽”的命壮阔的景象,感情饱满激昂,酣畅淋漓,抒发了作者对运,何况是被贬黄州的我呢?而只有眼前的“江月”是祖国悠久历史与壮美江山的崇敬之心。接着借对古代永恒的,所以有了“酹江月”之句。“人生如梦”反过来战场的凭吊,引出所要歌咏的历史人物。下阕用“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想”二字引出所要歌咏的人物周瑜,通过衬托、夸张、趣所在。这是在大悲哀之后的大超脱,虽然有着淡淡对比等手法的运用,极写了周瑜的儒雅洒脱和年轻有的感伤之情,但字里行间又分明表达了作者不甘沉为,通过对周瑜的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抒发了对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精神,仍不失英雄豪迈的本往昔风流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色,是另一种豪迈之情的显露。可以说,如果没有苏轼自己积极入世,人生坎坷,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悲豁达的胸怀,就不会有这篇千古绝唱。叹。最后用“人生如梦”一句,借酒抒情,从追忆古人回到现实,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忧愤参考文献:之情,这也正是苏轼被贬黄州后内心苦闷的真实写[1]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照。这种感情落差,在结尾两句中非但没有减弱这首[2]刘乃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M].上海:词的豪放色彩,反而大大增添了它的浓度,起到了余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620-623.音袅袅的作用。全词从“大江“起笔,到“酹江月”收笔,[3]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把写景、怀古、抒情浑然成为一体,字里行间充满着一[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11.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豪放之情。[3]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四)运用烘托和映衬的手法1992:60-62.这首词运用了烘托和映衬的手法,歌咏历史上风[4]四川大学古籍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108册)[M].北流人物周瑜,上阕歌咏赤壁,重在写景,其目的是为历京:线装书局,2004:56.史人物的出场和描写历史人物作烘托,前三句写出了[5]李静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M].北京:华文出版社,长江的壮阔,用大江的气势,烘托千古的英雄人物。这2009:211.[6]林语堂,林语堂文集:苏东坡传[M].北京:北京先锋文首词要写的主要人物是周瑜,但词人却从千古风流人化传媒有限公司,2010年。物说起,并引出“多少英雄豪杰”,在烘托和映衬之中,70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